[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 审美在创造活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

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 摘要: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审美的日常化已经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当下的审美对象、审美 主体的心理,及美学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探 寻美学研究日常化转向的根由。

关键词:审美对象;
审美主体;
美学理念 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相继出现了电 影美学、摄影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技 术美学、体育美学、人体美学、生态美学……等门类。原本思辨的、哲学的研究 领域,现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理性的哲学化研究趋于边缘,而美学 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关系研究趋于紧密,美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这与审美 对象的时代性转型,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心理的变动分不开,而且美学理念的 历史性问题也不可忽视。

1.审美对象及其活动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 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 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 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
而当下审美对象 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 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 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 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 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观、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 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 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 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 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 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 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 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谈到:“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 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 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关注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转换,“存在、现实、恒定性和现实这 些古典的本体论范畴,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观、流动性、无根性和悬念一类审美的 状态范畴所替代。”①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孕育而生,艺术也由不可复制时代进入到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荧屏、幕布上的形象会活动,而画布 上的形象则是凝固不动的,可以让观赏者凝神观照。影视、广告等现代的审美对 象,动态化倾向比较明显,观赏主体很难对电影画面进行思索,当其意欲进行思 索时,画面已经改变了。画家提供的形象一般是完整的形象,而摄象机提供的形 象却是一个分解程序多部分的形象,它的诸多部分按照一个新的原则重新组接在 一起,所形成的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活动有明显的“牵制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美的形成也脱离不了“他人引导”。审美 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非功利关系被功利性挤兑到狭小的空间。审美的非功利性 肯定了对象的独立自由,也肯定了主体的独立自由。古典美学中那种无我无物的 非功利状态,在市场经济时代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隐秘,伴之而来是迷恋化的审 美追求,对象与主体的独立性被某种文化束缚。

2.审美主体的时代转变 人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审美活动的反思以及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 成不变的,社会文化在发展,人对美的态度也在不断地塑造与转化。面对主动生 存的时代,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同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 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与处境发生变化,心态也随之变化,那些与生 活相关的理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成为研究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转型,人们物质消费欲望日益高涨,享乐生活的 欲望也日益膨胀;
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者和伟大主题,而只关 心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
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的终极探寻和未来 世界的“辉煌远景”,转而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这一转 变带来了中国百年来审美风尚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曾经静观的、回避的时代已过 去,面对的是主动生存的时代。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及其处境发生着变化,心态也发生着变化,存在某种普遍的浮躁情绪。

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与消费文 化的兴起相伴随的是大众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极大普及,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图像与符号的泛滥同时也导致文化与审美的民主化趋势。另外,主体也缺乏安 静的环境进行理论的思辨的美学探索,而且研究者的纯洁性、无功利性也模糊 了;
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留给我们静观、远离世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自己的独 立时间越来越少,现实不允许主体静下心来玄想,尤其是传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 空间公众化和世界“类象”的家庭化,审美主体的心理已经自然不自然地发生了变 化。主体的审美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专注理论研究的学者也不能对 当下审美活动的转型无动于衷。

现在媒体的发展影响着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艺术与市场生活的界限越来 越不明显了,个体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和关注相对加强,审美趣味不局限于单一的 纸质媒体上,而视觉上的,生活上的审美理想相对浮现出来了。当代文化的商品 化、技术化和审美化转换,和在转换中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

身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中。当代文化 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通过流行的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在 所谓“尽可能活得更多”的欲望追求中,消解着人生意义。主体要重建人的精神家 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 重塑人生的文化心理,这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

3.美学理念的历时性转变 从审美观念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内容看,审美观念仍然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 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其它文化要素的价 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审美潮流和文化生产对感性的满足,对形象 或形式的刺激所引起的审美愉悦越来越倚重,“流行时尚”和适应日常生活化的实 用主义,将严肃的精神性和理性说教一起消解,对文化历史的重视,也大多在当 下的影视图象的闪回中,在夹杂着谈情说爱如刀光剑影的“戏说”中,或在劲舞和 说白似的流行歌曲内,在嘻哈蹦跳的欢乐节目里被娱乐化了。当英雄走下神殿, 历史风云变得轻如柳烟时,历史自身也被游戏化了。感性压倒理性,使审美也眼 花缭乱地被世俗化了,产生了大众的特别是市民的审美流向。

当下的美学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超越以静态的空间性思维为基础的 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努力阐发审美活动在超越现实的分裂、对立和异化 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研究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审美交流问题的研究;
三是克服美学的消极被动状态和贵族性态度,把美学思考与人的重建以 及合理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②美学研究的理念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研究方式, 日常生活成为了美学研究的重点,这与后现代文化理念的渗透有一定关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为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后现代理论有些 以反美学的姿态出现,在文化理论中提出了“反美学”“超美学”的观念。法国后现 代理论家博德里拉在他80年代发表的《超政治,超性别,超美学》中提出了“超 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 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与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 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 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费塞斯通的《后现 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来讨论后现代社会的重 要尝试之一。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 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艺术与 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的消失。今天,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尤其 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

另外,“媚俗美学”也成为后传播时代的审美风尚,即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 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面对新的生存境遇,美学 研究就如韦施尔说的“作为审美的反思权威,美学必须在诸如日常生活、政治、 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等领域里来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

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美学 研究确立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思考现实问题的重要参照系。美学研究只有以当代 文化进程中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参照,才能从根本上反 映历史和时代的变化,推动历史和时代的前进,从而发挥它应有的建设和导引的理 论功能。在当代社会,在新的科技思想、科技理论和科技观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美学研究更应该关注科技文化对未来社会所产生的更大影响,因为以科技革命促 进人类的新进化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主题,未来美学价值形态和观念形态的建设 只有研究这种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它才能确立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