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_知识的分类与法治

知识的分类与法治

知识的分类与法治 一 亚里士多德曾经将人类的知识分作三大类,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 艺。所谓纯粹理性,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大致是几何、代数、逻辑之类可以精密 研究的学科,如今似乎还应当包括某些(例如,传统的物理、化学)而不是所有 的自然科学(例如,宇宙起源理论或生物进化理论);
而实践理性则是人们在实 际活动中作出选择的方法,用来确定命题之真假、对错和行为善良与否,如伦理 学、政治学,此外还包括了另外一些科学技术学科;
技艺则是指那些无法或几乎 无法用言辞传达的,似乎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把握的知识,有时甚至是只有某些 具有特殊“天赋”的人才能获得的。例如木匠的好手艺就无法通过教学来传授,又 如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的能力,这些几乎毫无例外都必须通过实践来自己把握,而 且仅仅靠努力实践也并不是总是能有所成就。事实上,在历史上,这些行当几乎 都是以带徒弟方式来传承的。因此,“世代名医”、“祖传秘方”才为人们所重视;

也因此,许多人会以此来行骗,当然也就有许多人会受骗。

这种分类如同任何分类一样,当然有其不完美之处;
但这是一个有用 因此有影响的分类。当初划归为某类的一些学科如今也可能有了重大变化。例如, 由于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或接近于成为科学,尽管 是《最年轻的科学》(托马斯·刘易斯的一本书名);
现代的机器生产至少在某 些方面也早已令一个能工巧匠自叹不如。但在我看来,这一切变化并没有、而且 也不可能取消这种知识分类。必须注意的是,在这里不能将知识的分类和学科的 分类混同起来。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以致于康德的时代(他的著名的三大批判可 以说是承续了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知识的分类也许更多同学科的分类相联 系,似乎某个学科的知识就只有某一类知识(甚至20世纪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 中对知识的分类上也仍然是这个传统,所谓科学、神学和哲学的知识)。但是, 严格说来,即使在历史上,任何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同时具有这三类知识。这一特 点在当今时代也许尤为显著,知识的分类与学科的分类已经是交叉了。例如在哲 学这个传统的纯粹理性领域,由于马克思、尼采、后期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 杜威等人,早已不那么“纯粹”了。即使是早期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因此也是比 较“纯粹理性”的)维特根斯坦在其名著《逻辑哲学论》的篇末就已经承认哲学中 “有不可言说的”,因此要“保持沉默”。在工程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就是 know-how.人们在各个学科中都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重视《个人性知识》(波兰 尼),强调知识的弥散性(哈耶克),强调“无意识的知识”(波普尔),强调“无言之知”,强调“身体记忆的知识”,强调“习得的知识”,强调那种无法交流或交 流起来不经济的知识。[1]而在另外一些场合,这种难以清楚地以言词或文字交 流的知识则被用“传统”这个极为含混的概念所替代了。在国外法学界,上世纪的 使法学成为科学的梦也已经基本结束了,今天人们已日益承认法学更多是或主要 一种“实践理性”,[2]尽管法学家所用的“实践理性”一词在很大程度上也涵盖了亚 里士多德的“技艺”领域。

我的兴趣当然并不在于如何使法学分类在现有的知识体制中位置更 为恰当,尽管我曾在一次会议上同一位前辈学者就宪法学是否是宪法“科学”而叫 过板。我更关心的是,假如法学不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知识,那么我们目前的法治 建设、法学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否恰当有效,并因此应当有所调整? 二 近代中国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引进了西学,进行了空前的社会改 造,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绝大多数引进的西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 “科学”的旗帜下进行的。法学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引进中,法学不仅是 作为一种具有真理性的普适性命题引进的,而且法学往往成为对这些命题的研究、 解说和论证,成为一套具有强烈规范意义的原则或规则体系。这就使得法学在很 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纯粹理性”的学说,强调其系统性、逻辑性。似乎掌握了这一 套逻辑上、系统上“正确的”原理,颁布了一套又一套系统的规则,最多再训练一 批廉洁、循法的官员,法治的建立就指日可待。在法学教育上,同样呈现出这种 强烈的科学主义的、实际是唯理主义的倾向,特别注重对法律原则的分析,然后 是对法条的解释。所谓的普法教育,其基本假设也是人们之所以违法,之所以不 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法律,或者说是“没有法律的 概念”,“法律意识不强”;
法律教育和普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认识法律,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方才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国近 代以来似乎总是首先强调立法,强调“有法可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法理 学”或“法哲学”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在我国各校几乎都是名列第一的法学专 业课。为什么即使是许多更为实用的部门法课程也都是以讲授专业原理为主,例 如刑法概论、民法总论以及经济法概论;
而许多带有很大操作性的课程,例如法 律文书、模拟法庭在各个法学院中都重视不够,甚至根本不设。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社会对律师的要求,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是法学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因 此,翻开任何近年来的一本法学杂志,开篇的文章都是诸如“论市场经济就是法 治经济”,“论社会主义法治”,“法治与精神文明”之类的文章(下一步估计将会大量出现的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法治”之类的文字);
即使部门法研究的重 头文章,似乎也是“论罪刑法定”,“论诚信原则”等。

当然我并不反对立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不笼统地反对这种类 型的、注重原理的法学研究(当然首先它们必须足以构成“法学”并且要有所“研 究”)。我认为这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但是,从前面所谈及的知识分类来 看,法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辨的学科。它决不是只要从理论上讲通 了,实践上就可以做、并可以做好的学科。法治作为一种社会的实践,而不仅仅 是法学家或法律家的实践,其构成必定也同时需要这三种知识,思辨理性、实践 理性和技艺。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它并不只是一些普遍正确的命 题所构成,而且需要大量的“实践理性”,需要许多难以言说难以交流的知识。如 果,我们将法治的形成仅仅寄托于法学,而将法学的发展仅仅寄托于那种可以言 说、表述的法律理论或原则的发展,那么法治必定难以形成,同时法学的发展也 必定是畸形的――一方面大量的法律得到颁布,号称法学的著作大量出版,而另 一面,社会的秩序没有太多的改观,在没有国家强制的条件下,人们以实际行动 体现出来的法治“观念”没有什么变化。

三 这种从思想入手,从观念入手,从纯粹理性入手的法治建设的进路至 少是不完全的。就知识本身来说,不应当分等级,(分类并不意味分级别,尽管 容易为分级别铺路);
纯粹理性并不能、至少不可能总是领导实践理性,同样也 不可能总是领导技艺。这三者可能有关联的一面,但区别是非常重大的,其所针 对的问题,其有效领域都是不同的,尽管可能有所交叉。一个毕生因研究法律之 定义而蜚声学界的法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能完全不足以解决任何实际纠纷,而一 个纠纷的解决甚至可以完全与抽象的法治概念无关。那种学科内知识的三六九等, 如果不是一种对知识的误解的话,我很怀疑,是不是一种知识霸权的产物。事实 上,我感到,我国法律界和法学界确实相当轻视司法界的一些具体的知识,认为 他们没有理论,或者认为他们只是凭经验办事、思想落后甚至僵化,他们的知识 在我们现有的以欧洲大陆法为基本模式的法律知识体制中几乎没有任何位置(在 欧美国家中,也只有英美,由于司法主导的法律体制突现了法官和律师的知识 [3])。而另一方面,太多的法学院毕业生进入司法界或当律师之后,常常抱怨 学校学的东西“没什么用”。当然,这种抱怨不能过分当真。但至少应当引起我们 警惕的是不要将法学或法律的知识仅仅归结为可以形成文字、成为原则、成为命 题的知识。

这种过分强调思辨的、纯粹的、可言说的法律知识有时甚至也是荒唐的。比如说,普法教育的一个前提就是,许多违法者之违法是由于缺乏法律知 识。这种情况,我相信肯定是有的,是真的,但不会是普遍的,而法律更多针对 的是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从极其偶然有个别人不知法而将作恶多端的 儿子处死“为民除害”的例子中得出一个普遍概括。并进而从“人的行动总是受思 想指导”这一哲学命题推出普法是加强公民法治“意识”的有效措施的结论。只要 我们挣开眼睛看一看,就会发现,社会中许多违法犯罪者并不是因为不了解法律 或一般的社会规范,而是因为有其他种种利益或借口。国外的一些相当严格的实 证研究发现,普通人与关在监狱中的罪犯对法律的了解(或不了解)程度基本相 同,其差别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有时甚至是后者对法律了解得更多。在社会 生活中,如今甚至有不少人是事先了解法律之后再去违法,以试图钻法律的空子。

而我们之所以不杀人防火,绝大多数人不是因为知道可能会受法律之惩罚,而是 因为一种习惯、一种身体记忆的知识。相反,如果我对别人说,我半夜没有抢某 个摆摊的老头是因为怕受到惩罚,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有病”。因此,将法治建设 仅仅视为一个纯粹理性的事业,一种传统意义上、狭义上的“知识”的事业必定是 不够的。

四 福柯在其许多著作中都提到了现代社会的法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discipline,尽管他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4]这里暂且不论福柯的态度如何,仅 仅就他所使用的这个英文词来看,的确很有意味。Discipline既有学科的含义,也 有纪律、训练的含义。如果不是我枉加猜测的话,福柯就是力图传达这种双重的 含义:任何一个学科都不仅仅是一种可以言说的知识,一套自恰、不矛盾的命题, 一套可以演绎成篇的逻辑,而是一种话语的实践,一种对参与者的训练,这种话 语实践并不完全是逻辑的,这种话语实践要在人的灵魂上打下其印记,要“溶化 到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
它的真正力量不在于说服人,让人们听起来很有道 理,而在于,你可能在逻辑上、文字上反对它,但在话语实践上却可能是它的合 作者和支持者。最极端的例子,福柯指出的是,即使是一个被判决死刑但并不想 死的人也并不都是被“拖下去斩了”,而或多或少地得自己走几步(象征性地或实 际地)才能走上绞架或煤气室的。[5]这个例子,当然有点太严酷了,太刺激人 了,似乎不是在谈法治的理想。但这里面的道理却是真实的,是不能不面对的。

举个不那么刺激人的例子,如果我事实上借了某某人1000元钱,赖帐不还;
他到 法院起诉,但没有借条或其他证据;
法院会以没有证据为由判他败诉。这在现代 民事诉讼法法理上“天经地义”。但如果他不是在灵魂上而只是在理论上接受了这 一天经地义,那么他就总会耿耿于怀,甚至会事后找帮子人来教训我一顿――于是,理想的法治还是没有落实。

如果承认法治作为一种社会的实践性的事业,承认支持其运作的知识 包括了本文大致指出的三种知识,那么,从这种知识的分类层面上看,我们也就 可以看出目前法学界笼统讨论的“法律移植”或“与国际接轨”在什么层面上是可 能的,在什么层面上是不可能的,而不是泛泛地讨论那些容易的问题:应当不应 当或主张不主张移植的问题,或是从概念上探讨“移植”的“本质含义”是什么。如 果仅仅想表示一种态度,坦白地说,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是太容易了。翻译一 些外国学者的理论著作、法典,这很容易;
考察和模仿一下外国有关司法机构的 设置和运作,也并不太难;
如果要有整整一批真正在灵魂上而不只是在言说和文 字上接受现代法治的法官和其他执法官员,在我看来,就不大可能通过移植来实 现;
至于“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使法治的话语实践真正得以畅通,则与移植或 接轨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中国的法治要想建立并成熟起来,中 国的法学能摆脱“幼稚”之标签,那么我们作为法学家就不仅应当重视纯粹理性, 而且应当重视实践理性,重视法律技艺;
并在可能情况下,将后两种知识以恰当 的方式转化为可言说、可交流且交流起来经济的知识。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 种知识品格之转化并非不可能,不可能的只是这类知识的完全转化。前面说到的 医学的变迁以及能工巧匠的衰落就是两个明证。转化的条件则是社会的变化,其 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相关技术的发展。在法学上,这种例子也有。英美法官对法 学(而不是法治)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将法官审判这个先前人们认为“几乎无太 多话可说”[6]的领域内生产的知识变成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交流、对话因此可供 分享的知识,即所谓的“实践理性”,尽管新的不可或难以言说的个人性知识还将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我想,只要人类在延续,这类知识的领域就永远 不会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