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国法制史案例

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中国法制史教学

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的中国法制史教学 一 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的两大问题 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虽被教育部列为16门核心课程之一,但由于传统法制 几近消亡,而现行法多是西方法制移植的产物,传统法制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法律适 用,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必要性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环境下就成为一个问题。法学作 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社会学科,理论法学本就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看似与现实无 关的中国法制史无疑处于边缘中的边缘。中国法制史的学科地位与开设必要性成 为中国法制史教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此外,综观我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在教材的 体例上,绝大多数教材都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法律制度的内容,毫无制度层面的 纵向深入,很多老师基于教材的特点,授课就以介绍性地讲述知识点为主,缺乏理 论纵深,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中国法制史也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2)在 教材的指导思想上,阶级斗争学说及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直接支配了法制史的主要 内容,导致传统法制的丰富内容无法全面展现,传统法制的很多优秀因子因为没有 适当的方法论而无法被现实认可。(3)在内容选择上,大部分教材仅仅关注制度层 面的介绍,缺乏实践层面的分析,缺乏法律的鲜活性和生命力,而且很多教材包含 很多诸如经济政策、官僚制度等非法律内容,使得教材内容不精不专。正是因为 教材存在的上述问题,导致中国法制史教学既缺乏理论纵深,又与部门法教学的实 践性特征相偏离,缺乏法学学科应该具有的鲜活性,让学生无法产生对此门学科的 兴趣,此为法制史教学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针对以上第一个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辩驳:(1)本科 教育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并非仅仅是专门的应用性教育,故而本科学习应兼容并 蓄。法学专业学生的素养并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性,更应具备人文性和综合性,如此 培养出的法学人才才不至于沦为法律适用的工具,不至于沦为破坏法制公正的法 律人。中国法制史学科内含丰富,有很深刻的文化、社会和思想基础,我们能够通 过此课程为大学生注入已经极为缺失的人文基础。(2)本科生对传统的认知源自 于中学的历史课本教育,但这些课本的诸多认知是武断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导致 我们对自己的传统不断否定,封建、专制、阶级斗争、司法黑暗等成为我们对传 统的第一认知,让学生们认为传统一无是处,学习传统法制的必要性就成为难题。

但什么是封建专制就一定是不好的吗中国传统果真有阶级吗司法果真黑暗吗(3) 事实上,传统有诸多积极的因素可供吸取。举例而言,以情理法为指导的立法毫无疑问完全符合传统的社会基础,包括我们的刑法修正案对老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包括刑事诉讼法对亲属免证的规定等都是对传统情理和现实社会基础的回归。

(4)即使传统有不好的方面,有不利于今天法治建设的方面,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 认知,对症方能下药。对传统法制不了解,就无法对今天的很多社会现象做出解释, 就无法对很多因为传统意识而导致的问题开出真正的药方。我们的法治建设一定 是中国特色的法治,我们无法照搬照抄西方,这一中国特色是中国传统和现实探索 的融合。(5)纵观发达国家的教育,都非常注重对自己历史的研究,只有本文由论文 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注重自己历史、珍视自己传统的国家,其文明 才能真正进步。如近代西欧的法律很多源自于罗马法的复兴,没有罗马法复兴运 动,近代西欧法治社会的建立恐怕需要更为长远的摸索。

针对以上第二个问题,笔者以为在教材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下,教师作为教 学的主导者,可以通过问题与案例等不同形式来创新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不断通过 各 二 以问题与案例为导向的中国法制史教学 如前所述,《中国法制史》教材的内容是若干知识点的拼凑,缺乏理论纵深, 也缺乏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理论始于问题,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授课,对于加 强中国法制史教学的理论纵深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中国法 制史的兴趣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以问题为基础,辅以案例,则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 的兴趣。以下即以两宋法制为例阐明笔者的实践探索。

在很多《中国法制史》教材中,两宋法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 别是法律思想、立法与法律形式、法律内容及变化、司法制度。其中,法律内容 及变化又包含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经济法律规范三个门类的内容, 涉及多个知识点。如果仅仅平铺直叙,难以记忆,且不知晓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

笔者将两宋法制这一讲归纳为三个问题,分别是中央集权、变法理财和法制活跃。

这三个问题之下又分若干小问题。就中央集权而言,两宋时期为什么会加强中央 的集权中央集权对宋朝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就变法理财而言,为什么宋朝强调变 法理财变法理财对当时的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法制活跃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 上最注重法制的朝代,原因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制度保障有哪些具体的表现以上问 题即构成该讲的脉络,以此脉络为基础,将两宋法制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关联,同时 对当时的主要背景与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做综合性阐述。

具体而言,宋朝之所以产生中央集权,主要在于解决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军事方面的集中又与北宋建都开封、北方无任何屏障有关。中央 集权对宋朝的立法、官制法和刑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包括立法上出现的赦、官 制法上中央和地方机关的分权制衡、刑法上的重法地法等内容。但中央集权在当 时又有矫枉过正之势,宋朝初年即出现了冗兵、冗官和冗费的现象,财政趋于紧张。

针对这些问题,宋朝非常注重变法理财,在此种风气下,法律上就出现了关于土地 所有权的红契,出现了禁榷律法等内容。就法制活跃内容来说,笔者在授课过程中 结合问题与案例,对此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宋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法制 最为活跃的朝代,首先与宋高祖注重养士、宋朝初年即确立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 言事人”的政策有关,在此种政策下,形成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其次,历代皇帝对 法律都非常重视;最后,根本原因在于宋朝形成了诸多制度来督促“士皆习律令”, 包括科举、出官试等制度。之所以说宋朝法制活跃,其中的典型表现即北宋初年 的“阿云之狱”。

如何讲解案例让学生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第一步,笔者通过课件列明该案 的主要事实,以及该案可能适用但后来产生过巨大争议的三个具体条文。第二步 即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法官角色,做出判决并说明理由。第三步,讲解 该案的前后过程,尤其是该案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历次争议和解决方式。第四步,提 出与案例有关的四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包括阿云所犯当以妻杀夫论还是以凡人 论阿云的行为能否构成自首为何司马光与刑部、御史台对宋神宗下的赦令不予承 认宋代对疑难案件司法管辖的程序如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宋朝法制活跃的程 度既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能真正参与课程,产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这门课程 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点的讲解。

三 结束语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讲授似乎与现代相隔绝的传统法制的课程,如何讲好中 国法制史首先需要对传统做出辩护,其次需要让这门课程更多地与实际相关联,最 后即是本文所关注的技巧问题。通过问题与案例的形式可以让知识点贯穿形成体 系,可以通过问题作为切入口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 程,最终目标即是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产生思考,产生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