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主要趋势初探论文]当代西方

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主要趋势初探论文

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主要趋势初探论文 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主要趋势初探全文如下:
西方和平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发展、演变和壮 大的过程。美国学者认为,“我们今天理解的大规模的和平运动是一个相对近期 的概念,在时间上开始于 19 世纪早期。”①1815 年,纽约和马萨诸塞先后成立 了和平协会。一年后,“争取促成持久与普遍和平协会”在伦敦宣告成立。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和平团体。欧洲大陆的第一个和平团体“日内瓦和平协会”出现于 1830 年。到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政治家和知名学者的推动下,更多的民众 开始组织起来,成立和平社团,为建立一个和平社会而奔走呼号。因此,直到那 个时期,和平运动才真正具有一定的规模。第一次国际性的和平大会于 1843 年 在伦敦召开,标志着和平运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和平团体迅速增多。1889年,第一届国际议 员大会与世界和平大会在巴黎召开。此后,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断过五次之 外,大会几乎每年举行一次。从 19 世纪末到一战爆发的这段时期,一般被认为 是和平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一战期间,反战活动受到镇压,一些和平团 体发生严重分裂,另一些则彻底解散了。虽然一战的爆发沉重打击了世界和平运 动,但是战后不久,和平运动仍然很快复苏,并在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达到高 潮。然而,德、意、日法西斯很快又挑起了战火,击碎了和平主义者的幻想。30 年代后期,和平运动再次走向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和平运动又经历了多次起起伏伏。在 此期间,当代西方和平运动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发展趋势。对此进行总结与归纳, 既有助于认识和平运动内在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促进和平学的相关研究。因此, 本文将对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主要趋势进行初步梳理。

一、全球化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出现了一场所谓 全球化浪潮。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可以把“地球村”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迅 速传遍全球。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尽管世界大战和核武器往往引起世界范围 的关注,但是和平运动基本局限在民族国家的范围之内。

之后,和平运动才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而且日益发展成为全球政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到 60 年代初,美苏展开了大规模的核军 备竞赛,在欧洲和亚洲部署核武器并进一步扩散,引起了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

1955 年 7 月,世界上众多着名科学家联合发出反对核武器的呼吁,主要包括两 个影响重大的和平宣言。首先,5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了《麦瑙宣言》, 号召“一切国家必须自愿地作出决定,废弃以武力为对外政策的最后手段”②;
其 次,《原子科学家公报》发表了“科学家要求废止战争的宣言”,即《罗素-爱因斯 坦宣言》。该宣言由着名学者伯特兰·罗素起草,包括他本人在内的 10 位世界 着名科学家签名。宣言的决议部分指出,“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 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 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 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③这份宣言发表两年之后,1957 年 7 月, 20 多位世界着名科学家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的帕格沃什村召开了国际科学家和平 反战大会。参加会议的科学家分别来自 10 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科学家周培源。

会议报告涉及有关不同时期应用核能的危险、核武器的控制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等内容。

第一次帕格沃什会议很快就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各国科 学家的积极回应。尽管此后又陆续召开了很多次会议,且会址极少选在帕格沃什, 但是人们仍然称这些会议为帕格沃什会议,其参加者被称为帕格沃什主义者。另 外,世界各地涌现出了无数的帕格沃什国家小组、帕格沃什讨论会和帕格沃什研 究班等,帕格沃什运动的影响可见一斑。

到了越南战争时期,和平运动开始真正具有全球性特征。1966 年之 后,全世界都掀起了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尽管各地的抗议活动起因不同,而且 方式、特点各异,但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以反对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和声援越 南抗击美国为主要形式的反战示威。值得一提的是,媒体在和平运动的全球化过 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焚烧征兵卡、拒绝服兵役和自焚等消息在全球范围内 得到迅速传播。1966 年,全球联合抗议成为当年引人注目的事件。多种形式的 抗议活动遍布于各大洲的许多国家。除了北美、西欧和越南之外,当时世界上最 重大的反战活动发生在澳大利亚和日本。澳大利亚的和平组织于 1965 年开始在 全国各个城市激增,并组织了多次抗议活动。

1967 年之后,运动和抗议日益左倾和暴力化,并最终分裂为激进与 温和两派。日本的反战活动在1968 年达到顶峰,主要围绕驻日美军基地展开抗议,因为美军往往先在这里集结待命,而后被派往越南战场。

从越战时起,西方和平运动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1980 年 4 月, 伯特兰·罗素和平基金会发表了一份欧洲核裁军倡议书,由英国着名历史学家爱 德华·帕尔默·汤普森执笔。这份倡议书批评了威胁和平的东西方政治和军事领导 人,呼吁人们通力合作,把整个欧洲大陆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解放出来。而且, 倡议书还敦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从欧洲撤除所有核武器。以这份倡议为基础,每 年一度的欧洲核裁军大会于 1982 年开始举办。参加者来自于西方和平运动中的 近乎所有组织以及支持该倡议的左翼政党。初期的会议规模较大,1983 年的柏 林会议是最大的一次,共有2500 多名参会者。东欧的和平主义者起初很难与会, 但是到 80 年代后期变得越来越容易,参加者也越来越多。

西欧各国中,英国、西德、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的反核抗议最为激 烈。从 1981 年到 1983 年,这些国家先后发生了多次上百万人的示威游行。

西欧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反核运动也不容忽视。虽然与邻国相比,法国 的运动较弱,但是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82 年 6 月,3 万人在巴黎抗议美国 总统里根的来访。1983 年,为了支持核冻结倡议,1. 5 万人在拉尔扎克集会抗 议。北欧各国的运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公众舆论明显持反核立场,大多数民众 反对部署核武器,支持建立无核区。在南欧,运动日益蓬勃发展。希腊主流民意 反对以任何方式使用核武器。西班牙约 50 万民众于 1984 年 6 月在马德里集 会反核,将本国的运动推向了高潮。

在美国,一些和平组织逐步复苏乃至壮大,其影响力胜于过去。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当时美国最大的和平组织争取稳健核政策全国委员会 ( National Committee for a Sane Nuclear Policy)迅速发展壮大。到 1985 年,其会 员人数已达 15万人。同时,一些新的和平组织也纷纷成立。其中最大的一个组 织是冻结核武器运动( Nuclear1和领导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政治示威,有将 近 100 万人参加。

在亚太地区,和平运动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日本反核运动有两大组织:
一个是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 ( Gensuikyo) ;
另一个是日本反原子弹氢弹大会( Gensuikin) .它们曾经是同一个 组织,1965 年发生分裂,前者与日本共产党结盟,后者是日本社会党的盟友。

20 世纪 80 年代,这两大对抗性的组织开始迅速接近,共同领导民众抗议,还征集到数百万份反核请愿签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和平主义者们封锁了港口, 不允许核动力战舰进入,同时还组织了一定规模的抗议活动。反核浪潮席卷太平 洋岛国,导致了无核独立太平洋运动的兴起。

自 1990 年以来,世界和平运动的国际联系日益加强。这种国际合作 在 2003 年 2 月 15 日达到了一个高峰,在随后的数年中,国际联合抗议并未 终止,美、英两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公众对伊拉克战争越来越持反对态度。这 次抗议活动结束几天之后,《纽约时报》记者帕特里克·泰勒在报道中将全球反 战运动称为“第二超级大国”④,意即世界公共舆论已经堪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相 抗衡了。反战人士迅速采纳了这一提法,开始将他们的运动称为“另一个超级大 国”.美国学者认为,一种新型的全球社会运动出现了,这是一种将集体意识与行 动通过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

⑤世界各地的不同城市越来越可能在同一天针对同一事情发起同一 主题的抗议活动,这种力量强大到可以同超级大国一较高下。2003 年 2 月15 日 的反对伊拉克战争全球联合抗议就是典型表现。美国学者戴维·科特莱特指出, 反对伊拉克战争的运动比之前的任何反战运动都更加国际化,因为这是全球联合 抗议,而且参加者们知道他们是一次真正的全球斗争的一部分。

⑥这种全球联合抗议虽然未能阻止战争,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 争的进程和结果,并对未来的战争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全球化是一种全球联系不断增强的现象,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也 越来越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促使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密 集流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形成俱荣俱损的局面。这种利益交集的现实,有 助于国际社会形成多极化的相互制约机制,有利于扩大反对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 的力量。世界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力地消解霸权主义势力,推动国际关 系民主化、法制化和合理化,建设公正、公平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由此看来,西 方和平运动的经验亦将跨越国界,对世界和平运动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借鉴作 用。非西方国家爱好和平的人民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和平事业中来,使维护世 界和平的力量超过制造战争的力量,最终形成抑制世界性战争的全球社会结构。

二、超越意识形态 传统的和平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影响较深。在越战之前的一 百多年中,和平运动的绝大部分活跃分子基本上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美国学者大卫·巴拉什就认为,“和平运动是有组织的反对派运动,基本上属于政治左 派。”⑦可是,从越战至今的和平运动中,跨越阶级或者阶层的和平主义者越来 越多。

越战时期,反战主流逐渐由激进青年学生转变为美国社会“沉默的多 数”,即白领、蓝领工人、服务业人员、警察、小企业家、农场主、政府雇员和退 休人员等。初期的反战活动基本上是以和平和合法的方式为主,包括静坐和游行 示威、流行于大学校园的讲谈会等。继而宗教人士开始加入,贵格会教徒们和美 国公谊服务委员会( American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 则通过组织静默守夜的 方式进行抗议,地点包括白宫、国会大厦以及遍及全美的市镇广场和村庄绿地。

1967 年 10 月 27日,天主教神父菲利普·贝里根( Philip Berrigan)和其他三个人 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向征兵文件倾倒鲜血,以反对战争。越战后期,反战活动 更加频繁。1968 年 4 月 27 日,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在同一天爆发了共约 50 万人参加的游行。1969年 10 月 15 日,美国各地同时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有 2 万人在纽约华尔街、10 万人在哈佛大学倾听反战演说;
3 万人在耶鲁大学 抗议,要求美国撤军;
5 万人在华盛顿纪念碑前举行了反战示威。1970 年 5 月 9 日和 10 日,10 万人在华盛顿集会。

十几年后的反核和平运动时期,这种超意识形态的趋向更加明显。运 动的参加者往往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知识分子、专业人士、青年和妇女等。

1981 年 10 月,左翼政党、宗教团体、工会、生态主义者、女权主 义者和青年团体等发动了 50 万人在罗马示威游行,以作为对政府计划部署核弹 的回应。1983 年,丹麦民众组织了反核大进军以及建立无核区的请愿活动。瑞 典社会各个阶层纷纷支持反核运动。这一时期的和平运动参加者当中有马克思主 义者、托洛茨基主义者、各种宗教人士等,许多政界要人也参与了进来,如瑞典 前首相帕尔梅、联邦德国前勃兰特和希腊帕潘德里欧等。

⑧在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和平运动中,也体现出了这种趋势。2003 年 1 月,苏格兰火车司机拒绝将一辆满载军火的列车驶入北约军事基地。一个月后, 意大利铁路工人和反战人士占领铁路,阻止运输北约军火的火车通过。甚至在美 军入侵伊拉克之后,数千名军职人员向美国国会议员发出呼吁,敦促美国撤军。

2 月 15 日,在全球 60 个国家的 600 多座城市共有约 1000 万人游行示威, 反对战争。这是有史以来有组织的反战抗议中单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越战之 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反战活动。超过 100 万人聚集在伦敦市中心,相同数量的 抗议者分别在罗马和巴塞罗那示威。另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纽约、马德里、柏林、悉尼以及十几座其他城市集会。

⑨可见,当代西方和平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加运动的社会阶层 广泛,成分相当复杂,代表的意识形态可谓左、中、右俱全。参加者的宗教信仰、 思想倾向和政治观点差异很大,这表明运动的凝聚力基础并不是阶级或者阶级意 识,而是相同的目标与诉求,比如反战或反核。目标没有达成之时,人们就组织 起来,目标一旦实现则迅速解散。大体上实现了超党派、超利益集团、超意识形 态和超宗教信仰的和平主义。这一点也可以称为和平运动的多元化。

三、非暴力倾向 “非暴力”思想源远流长,根植于东方的耆那教和佛教等宗教之中,主 张对一切形式的生命都不可伤害。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和印度 教中也有支持这种思想的近似教义。20世纪中叶以来,非暴力被视为社会变革的 重要手段之一。印度圣雄甘地是这种思想的主要支持者和践行者。20 世纪 50 年 代,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引进了甘地的思想,并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起 来。这种思想经由美国民权运动得到广泛传播,对西方和平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最终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当性,因为手段本身预示着目 的。

虽然越战后期的反战活动曾经一度趋向暴力化,但是很快就受到了否 定。较为着名的是“地下气象员”组织,又称为“气象员”,仅有几百名成员。这个组 织原本属于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一个小派别,以鲜明的暴力倾向而着称,其 名称来源于着名歌手鲍勃·狄伦的一句歌词:
“你不需要气象员就知道风向哪里 吹”.1969 年秋天,这个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以抗议越战。

从 1970 年起,他们连续三年使用炸弹分别袭击了纽约警察局、美国国会大厦和 五角大楼。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全美各地多次炸毁政府建筑和银行等。他们的暴 力行为甚至不乏追随者,一个名为“新年帮”的组织就是仿效“气象员”而成立的。

1970 年 8 月,“新年帮”在威斯康星大学一栋与军事研究有关的大楼内放置炸弹, 一名研究生不幸丧生。当反战活动的参加者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追求和平之时, 人们不禁开始质疑它的正当性。

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妇女运动与和平运动的联合,非暴力的倾向有所加强。自格林汉康门和平营以来,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和非暴力之间存在 天然的联系。1982 年 2 月,曾有少数男性抗议者一度进驻该营地。但是营地组 织者很快决定,未来的一切行动只能由妇女领导和参与,随后请求营内的男士离 开。据说因为女性比男性较少暴力倾向,这样做可以确保营地的抗议活动维持非 暴力原则,而且警察也不大可能对女性抗议者使用暴力,以及纯女性的营地对性 别政治是一种象征性的挑战等。事实上,女性一直是,将来也会继续是和平的动 力。

在西欧各国中,西德在运用非暴力手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西德反核 运动中最常见的行动是,抗议者手拉着手组成人链包围军事设施,以及在导弹基 地静坐等,以表明他们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1983 年 9 月,许多名人参加了 为期三天的静坐活动,例如着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社民党的奥斯卡·拉封丹和 绿党的佩特拉·凯利,以及数百名着名演员、大学教授等,国际媒体对此次活动 进行了广泛报导。

实际上,非暴力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的西方社会运动中。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运动就主要采取了非暴力的策略。众所周知,和平运 动与环保运动经常密切合作。非暴力手段已经越来越成为原住民、小农、失地工 人等弱势人群广泛运动的抗争手段。西方学者相信,“非暴力在建设公正与和平 的世界过程中已经成为基本手段”⑩.2007 年 6 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 将今后每年的 10 月 2 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其宗旨是建立“和平、宽容、理解 和非暴力”的文化。

通过传播这种非暴力文化,联合国希望促进宽容并增进人类尊严,帮 助制止暴力,使人类不仅能结束战争,而且能最终远离战争。

四、跨运动联合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不顾追随 者的反对,毫不犹豫地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越战时期的和平运动并非孤立 的社会运动,表现出和其他社会运动密切结合的趋势,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 反战活动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它毫无疑问属于学生运动,但同时又结合了妇女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 体现了新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当代西方和平运动的实践表明,不同组织的奋斗目标之间的结合在某 些时候取得了更好的效果。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就是一例。

这场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于和平组织,另一个则源自于 70 年代的环保组织。一方面,当时美国的一些和平组织曾经发起多次活动,试图阻 止核武器投射系统的研发,但这种一次阻挠一种武器系统的做法屡屡受挫。于是, 这些组织开始寻求涉及范围更广泛的途径,一些团体开始呼吁“暂停”核活动。另 一方面,一些关注民用核电站安全性的人士发起了一场抗议运动,关注社会责任 医师协会是这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70 年代,关注社会责任医师协会和其他 相似团体逐渐将关注点转移到了核军备竞赛上面。这时候,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 博士生兰黛尔·福尔斯伯格( Randall Forsberg) 在上述两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一 项倡议,敦促美苏两国冻结核武器的实验、制造和部署。其倡议去掉了此前核裁 军和停止利用核能的要求,对美苏双方同时进行约束,目标既简单又不太激进, 因而吸引了大量美国中产阶级的支持。“核冻结”的提议经过一些活动家的实践, 获得了小范围的成功。这些和平活动家信心大增,决心发起一场全国范围的运动。

1981 年 3 月,冻结核武器运动宣告成立。随后,美国主要的宗教团体开始支持 “核冻结”,其他主流社会团体也不断加入。到 1983 年10 月,连美国最大的劳工 组织劳联-产联也加入了这一潮流。由于这场运动惊人的影响力,主流政治家也 不敢坐视不理。1984 年美国大选中,“核冻结”成为民主党全国竞选纲领的正式 组成部分。该党的总统候选人沃尔特·蒙代尔承诺,如果获胜将会把“核冻结”作 为首要政策。

冻结核武器运动及其组织的许多领袖人物,如兰黛尔·福尔斯伯格、 海伦·凯蒂科特( HelenCaldicott) 和贝蒂·邦柏斯( Betty Bumpers) 都是女性。这是 因为此前的女权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妇女的参政意识。着名的格林汉康门妇女和平 营证明,和平运动组织与女权主义运动联系紧密。这一时期,由于大量妇女组织 成立并积极参加了和平运动,极大地壮大了和平运动的力量。

经过反核运动的锻炼,德国绿党迅速崛起。1983 年的选举中,绿党 作为新党第一次产生了议会代表团,由 27 位反核活动家所组成。绿党运动与和 平运动的紧密联系显而易见。还有一些和平运动与环保主义者密切合作,如“地 球绿色和平与友谊协会”.此外,和平运动与同性恋权利运动之间偶尔也有联合。

这种密切联系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20 世纪60 年代以后,随着西 方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女权运动、学生运动、和平运动、生态运动和反全球 化运动以及近年来的同性恋权利运动等各种新社会运动相继蓬勃发展起来。这反映出西方民众权利意识的高涨,越来越倾向于运用社会运动方式争取和维护个人 权益。可是,各种主题的社会运动都只体现了个人权益的一部分,所以运动之间 彼此声援、相互结合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运动所追求的社会目标 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例如,核武器装备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破坏环境,处于核 战争威胁之下的环保主义者必然反对核战争。又如,关注贫富差距的组织认识到 军费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也会加入反战活动。西方民众逐步认识到,要实 现真正的和平,仅仅制止核军备竞赛,消灭核武器,反对战争是不够的。除此之 外,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以及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秩序等。正因为这样,一位和平主义者,很可能同时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学 运分子、环保人士甚或同性恋者。实际上,当代西方和平运动涵盖了日益广泛的 内容,正在与其他社会公正运动日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演变为争取社会进步的 社会运动大联合。

五、和平教育与和平文化 和平教育是有关暴力的危害以及如何实现和平的教育实践。和平教育 试图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和非正式的社区教育,宣扬和平文化,最终达到消除暴 力、维护和平的目的。和平教育与和平文化关系密切,前者是手段,后者是内容, 前者有助于后者的构建。虽然和平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末,系统性实践起步于一 战前后,但是直到二战之后它才成为人类和平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反核运动创造出了非暴力的“和平文化”,并衍生出“和平教育” 运动。与此相关,和平研究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大学当中,这反过来又 进一步促进了“和平文化”的建构。

二战后初期,和平教育基本上被视为是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的教育。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尔通等人主张的批判性和平教育开始兴起。越战时期流 行于大学校园里的讲谈会也被视为那个年代特有的一种和平教育方式。1974 年, 国际和平研究 协 会 建 立 了 和 平 教 育 委 员 会 ( PeaceEducation Commission) ,这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和平教育论坛。在随后的 20 世纪 80 年 代,和平教育主要集中于“核灾难”上面,引导公众认识核战争的危害。到了 90 年 代,和平教育则转向了冲突解决,以及如何以非暴力方式管理冲突的方面。

1997 年 11 月,联合国大会宣布 2000 年为国际和平文化年。翌年, 又根据一些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建议,将 2001 年至 2010 年确立为“为世界儿 童建设和平文化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构建“和平文化”的全 球运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海牙呼吁和平组织( HagueAppeal for Peace GlobalCampaign) 的和平教育运动启动于 1999 年,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和平教育的 世界性网络。21 世纪初,欧美各地共有 300多所大学提供和平研究课程,还有 150 多所院校打算开设此类课程。

二战以后,联合国在推动和平教育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创建于 1945 年,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科 学、文化与传播,在人的思想中建设和平。

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序言中这样写道: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 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还以多种语言镌 刻于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大楼前,影响深远。

2014 年 10 月 10 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揭晓之际,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发表新闻公报说,诺贝尔和平奖评委的决定承认了教育是促进和平的力量。

该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对凯拉什和马拉拉获奖发表评论说:
“教育的力 量在于可以教会人们尊重和包容,加深相互了解和构建新的对话桥梁,并且有助 于消除贫困。尊重所有成年男女和儿童的平等尊严是和平最坚实的基础,这也是 教育至关重要的原因所在。” 和平教育影响政府和大众的方式与那种通过示威和抗议等方式不同, 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传播和平文化,在人们内心修筑和平的堤坝,培养世界 公民,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这反映出西方和平运动在策略和方式上的调整,即 从治标开始逐渐向治本转移。和平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和平运动之中,但是只有当 它与教育科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支撑。作为一个 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和平教育还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随着现代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人们需要面对来自核武器、恐怖主义、 环境恶化等众多方面的威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平教育已经从对战争、种族灭 绝等暴力问题的关注上,转移到社会公正、种族歧视、人权等威胁人类和平的更 深层社会问题方面。这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和平不能只通过经济重建、制定 法律和推进民主来实现。要想实现真正的和平,还必须改变深深根植于人类心灵 中的暴力行为模式,这是和平教育的最终任务。

和平教育者相信,如果没有和平教育,和平本身很难维持。因为寿命 短暂的人类,如果不进行和平教育,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把几代人辛苦创造的美好局面彻底毁掉。目前,支持这种看法的人越来越多,和平教育已成为 世界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力源泉。

人类历史跨入 21 世纪之后,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虽然国际形势已 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地区冲突接连不断,国际恐怖主义 极其猖獗。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潜在冲突地区不断扩大,北非、中东、波斯湾、 西亚、中亚甚至是东亚和南亚,引发战争的因素都在不断积聚。

克里米亚局势危机不断,中东冲突日渐扩大,朝鲜问题备受关注,东 亚形势不容乐观,南海争端正在发酵。从世界历史上看,频繁的危机和地区冲突 容易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国际社会不通过集体努力扭转目前这种态势,国 际政治很可能将步入多事之秋。

和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比战争好。尽管当代西方和平运动走过了曲折 的历程,没有实现持久和平的终极目标,甚至也没有获得普遍的欢迎,但是不能 否认它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事实,以及推动世界秩序日益公正与合理的积极作 用,从而有助于一个美好新世界的诞生。人们已经认识到,尽管贫穷、不公、腐 败、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很可能是战争的深层次根源,但是不能等所有问题都解 决之后才来谈和平。换句话说,当前面对的紧迫问题不是如何实现一个理想世界, 而是如何在一个问题如山的现实世界推进和平。我们希望,当代西方和平运动可 以为“积极和平”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并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