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抗战题材电影管理论文】民族题材

民族抗战题材电影管理论文

民族抗战题材电影管理论文 电影是社会历史的晴雨表,文化变动的聚焦点。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百多年 间,举凡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成为电影想象力的 重要源泉。60多年前席卷全球、对人类历史及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第 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各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并产生了诸如《倾听伦 敦》、《意志的胜利》、《虎口脱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伊万的童年》、 《辛德勒的名单》等能够代表各国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审美趣味及影像风格的 二战经典影片。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以及中华民族展开的 自卫战争,也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题材。由于中国半个多世纪 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不同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 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 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这其中,虽然贯 穿着创作者较为自觉的艺术个性的追求,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 印,清晰地折射出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的变迁。

一、民族觉醒与成长的影像寓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开始了抵抗 侵略保家卫国的八年抗日战争。时势的要求,使得抗战八年这一阶段成为中国抗 战题材电影比较集中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抗战的爆发对中国电影业的冲击是巨 大的,尤其是“淞沪战役”之后,此前集中在上海的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损坏,明星公司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从此一蹶不振。战火不仅毁坏了很 多摄影基地、制片机构,而且电影的创作人员和观众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中。

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必然得到空前的重视,中国电影自 觉承担起宣扬抗战、鼓舞士气的责任。战争爆发后,电影界首先掀起了一股记录 战争的新闻纪录片潮流,像《卢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淞沪前线》、《克 复台儿庄》、《东战场》等等,及时记录抗战前线战争的进展,是中国抗战历史 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除此以外,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故事片也都呈现出一定 的纪实倾向。比如《东亚之光》、《八百壮士》、《血溅宝山城》等都是把抗战 过程中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搬到了银幕上。其他一些影片像史东山的《保卫我们 的土地》、何非光的《保家乡》都采用无声手段,所有场面均使用实景在露天拍 摄,使得影片用比较逼真的画面展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和暴行。尤其是何非光的《保家乡》,“影片令人惊异之处是采取戏剧与纪录手法的结合非常有效,可谓 结合‘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美学的一次成功尝试。前段写沦陷区某村落被日军 侵占后,遭到奸淫抢掠,日军掠杀平民、放火烧村,用刺刀刺杀婴儿、用毒针令 平民变哑、以火刑对付反抗分子等场面,既有着震撼的实感,在构图和光影、动 作处理上,又有着近乎表现主义的气派,而众职业演员混合着非职业演员的演出, 并无生硬与不协调的痕迹;
约略可以窥见战时重庆的创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创作 人员能够善用环境突出简朴粗犷的美感,注入创作的激情,而提升到一定的艺术 高度。”(注:罗卡《何非光侧影》,载黄仁编《何非光图文资料汇编》第11页, 台湾“国家”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还有一些影片,如《中华儿女》、《孤岛天 堂》等,在故事片中穿插纪录片或新闻片的镜头来增强真实性。抗战时期纪录片 的兴起及故事片纪实倾向的创作潮流,是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电影现象,表 现出电影人力求迅捷真实地反映抗战现实,传达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影片都设置了大致相同的故事线索, 即主人公原有的平静生活被侵略的炮火打破,在目睹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暴行或 饱受苦难生活磨难的情况下,最终坚决地加入到抵抗侵略者的潮流中。例如,史 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就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刘山一家的生存之地屡遭 侵略者的掠夺破坏,走投无路的他们最后向侵略者冲杀而去的故事。而沈西苓的 《中华儿女》通过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具体表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和抗战。

第一个故事就叫《一个农民的觉醒》,在南京郊区的农民刘二哥逃难回来,迎接 他的是妻子被日军蹂躏致死、老母奄奄一息的惨状,亲人的死伤使刘二哥觉醒, 最后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第二个故事叫《老公务员之死》,刻画安徽某城一名老 公务员在日军占领他的家乡后,以毒酒宴请日本军官最后同归于尽的抗敌壮举。

第三个故事叫《抗战中的恋爱》,着重反映青年人在抗战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尤 其是一位“中间人物”由于敌机轰炸而使自己的爱人惨死,亲人瞬间的离去使他觉 醒,也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第四个故事是《游击女战士》,描写一个刚参加抗 日队伍的年轻女战士机智完成任务的故事。再比如,孙瑜的《长空万里》表现的 是青年人经受战火洗礼、报考空军为国抗战的故事。贺孟斧的《风雪太行山》表 现的也是太行山区老矿工马老汉受尽日军摧残认清了他们的本质,最后和农民联 合起来共同抗敌的故事。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农民、矿工、公务员、青年 学生,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民族战争中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的性格都经历 了由软弱、犹疑到坚强、果断的过程。实际上,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个人小家 就是民族大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经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影片中这些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觉醒和性格的转变,实际上映寓的 是中华民族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克服软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中,构筑的是一个独特的、战争与人的命运、个人命 运与民族命运的影像寓言。

抗战结束后,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对峙的社会政治格局相一致的是,抗战题 材的电影也呈现出对峙、分流的局面。一方面,“中电”作为当时国民党官办的电 影制片机构,拍摄出《忠义之家》这样借用抗战时期一个掩护和支持“地下工作” 的“忠义之家”的抗战故事,来传达包含明显政治含义、维护其统治利益的意识形 态思想。另一方面,也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具有民主主义进步思想倾向的艺术家 则是通过这场战争表达对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思考。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 月》将战争岁月与一支抗日救亡演出队中主要人物的聚散离合结合起来,运用对 比的手法,真切地传递出民众悲苦生活的时代气息。而被认为是这一时期史诗巨 片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注: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在香港“早期中 国电影研讨会”上的发言》,《柯灵文集》第3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以抗战为背景,不仅表现战争的摧残性,更从战争及历史的进程中透视家庭伦理、 道德情感,厚重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及对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使 这部影片成为代表那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二、新生国家意识形态下的赞颂之歌 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间达 到了空前的繁荣。对于一个参与过抗日战争、紧接着又通过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 党政权,经过28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来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领导建立的这个新生国家历史认识的基础,因而表现战争成 为这一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仅在1949―1952年间,东北、 北京、上海和文华这四家电影制片厂,就先后拍摄了《回到自己的队伍来》、《中 华女儿》、《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关连长》等包 括抗日战争题材在内的战争片25部,占这几年全部影片数量的40%左右。总的来 看,与30年代相比,“十七年”抗战题材电影的表现中心并非纯粹的爱国主义、民 族主义,而是将其整合在新生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体系中。新生国家的权威 话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建立国家的历史构成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现 代史的全部内容,即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 反动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 革命斗争中的一部分,一个链条或者说是一个环节。

在这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权威历史观的指导下,“十七年”有关抗战内容的电 影从抗日主体、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影片主题、审美格调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这一时期抗战电影所独有的特色。首先从抗战的主体来说,无论是《狼牙山五壮 士》、《中华女儿》、《卫国保家》,还是《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 战》、《平原游击队》,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突出和强调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主 体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士或游击队员,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大义的代表,人民利 益的维护者。其次,在影片的创作中,往往是以“二元对立”即“我军”和“敌军”的 艺术形式来结构影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我军”指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军队 和游击队战士,以及备受压榨的农民,他们出身贫苦,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忠 实可靠,乐观开朗。这些人物也有显著的外在相貌特征:身材高大匀称,精神饱 满,眼睛黑亮等等。“敌军”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汉奸,国民党军队及其特务,以 及地主恶霸土匪等。这些人残忍、自私、贪婪、愚蠢,最终走向失败或灭亡。身 材矮小肥短、贼眉鼠眼、凶恶丑陋,是标明他们邪恶本性的主要特征。这种艺术 结构形式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这一时期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倾向。

英雄主义是“十七年”抗战电影的主题。抗战电影的创作者大多数来自解放 区,比如凌子风、成荫等,他们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特殊的 战争经历和文化背景,赋予他们认识战争表现战争的特殊审美观念。这种观念, 首先表现在这些创作者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视角去表现战争。如前所述, 抗战进行时期的电影人虽然经历过战争但没有参与过战争,他们往往以知识分子 启蒙的视角去表现民族战争中民众的觉醒。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这一启蒙主题 被迅速淡化或压缩到很不重要的地位,亲自参与过战争的电影创作者全心全意地 赞颂和讴歌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这种赞颂的激情是普遍存在于这一时 期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情绪。比如郭沫若的政治抒情诗《新华颂》、胡风的大 型交响乐诗《时间开始了》都将浓烈的赞颂之情熔铸在诗歌创作中。就连一向审 慎的巴金也表示:“我的笔即使写不出振奋人心的‘热情的颂歌’,它也要饱蘸作者 的心血写下一个普通人的欢乐和感激的心情。”(注:巴金《赞歌集・后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与这些作家直抒胸臆对未来美好社会期待和想象的 赞颂之情相比,经历战争风雨的电影人通过高山大川、蓝天白云、青松翠柏等中 华传统文化所表征和认同的“宏伟崇高”物像,伴随激越高亢或深情婉转的民族乐 曲,来表达他们对战场英雄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倾慕之情。

《中华女儿》中,当八位抗联的女战士投江自尽、英勇牺牲之际,雄壮的音乐响 起,画面上映现翻腾的江水,叠印崇山峻岭、蓝天白云物像,深情地传达出对英 雄的崇敬之情。《狼牙山五壮士》还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和诗词寓意寄托景仰赞颂 之情。影片开始,阳光从云海中穿透,照射在苍茫的山川之上。此时,浑厚的男 中音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接着介绍这首诗的典故,以 古寓今:“岁月悠悠,两千年过去了,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向敌人屈服过;
这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曾染过英雄的鲜血!”随着激情的朗诵,镜头从空中俯拍,画 面横移,依次映现蜿蜒的河流、高耸的山峰、长城烽火台,岳飞题写的“还我河 山”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并在仰拍的纪念碑上叠印出片名《狼牙山五壮士》。

这一过程中,景别越来越小、镜头尺数越来越短,传颂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乐观主义构成了“十七年”抗战电影的审美基调。由于八年艰苦抗战是以最 终辉煌的胜利结束的,紧接着解放战争胜利的结果又是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十 七年”战争电影的创作者也是新生国家的建立者,他们并不在意战争过程的残酷 和艰险,甚至回避战争的暴力和血腥,而是特别强调战争的最终胜利意义。与同 时期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电影像前苏联电影《伊万的童年》等重在反思战争 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影响、观照战争中的个体生命价值所不同的是,50、60年代中 国抗战题材电影表现的是共产党领导抗日队伍的群体风貌和战争的现实结果。此 外,英雄的塑造也是为了突出集体主义的力量,英雄不会在战争中轻易死亡,即 使死去也必须用更大的胜利场面或雄壮的气氛来冲淡它的悲剧性。也就是说,个 体生命的价值在战争中受到的残害或损毁也因为集体最终的胜利而消解,其结果 就是这种以道德价值的认识取代生命本体价值的认识也消解了“十七年”抗战题 材电影的悲剧美学效果,形成昂扬乐观的审美基调。

“十七年”战争电影的繁荣不只体现在战争电影的数量上,还表现在对战争 电影的艺术探索上。这种探索表现在艺术家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的借鉴和发 挥上。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素有所谓“游侠”、“绿林”、“侠义”等题材,其艺术结构 和审美范式一向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十七年”电影艺术家自觉从民间文化中吸收 活泼自由、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艺术营养并加以创新,打破了这一时期抗战题材 电影一度过于刻板的叙述方式和审美风格,形成了中国特色战争惊险片的新类型。

这类影片并不正面展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而是主要选取游击抗战题材,设置非 同寻常的情境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类型突出甚至夸张的人物,极力 渲染战争的传奇性和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战争影片的观赏性。比如电影《铁道 游击队》中,那活跃在铁路线上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队员,其性格特征更像民 间文艺中的“游侠”,不仅个个身怀绝技、浑身是胆,而且他们莽撞好斗、喝酒赌 钱的草莽英雄习性,让观众更真切感受到传统“侠义”的动人魅力。《林海雪原》 吸引观众的不仅是那五位个性鲜明的侠胆英雄,更是“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 山”等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情节。而在《鸡毛信》展现儿童英雄机智灵活抗日 的影片中,也散发着民间文艺的质朴和清新。就连《地道战》这些当时原本是作 为军事教学片的电影,也注重吸收活泼生动的民间口语、民谣等艺术成分,增加 趣味性,“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注:任旭东《回顾〈地道战〉的创作》,《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三、思想解放潮流中民族记忆的文化反思 “文革”期间,除了几部“样板戏”之外,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陷入荒芜 的境地。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拨乱反正”,文艺界掀起了思想解放 的潮流。一时间,朦胧诗、实验话剧、先锋文学、摇滚音乐等都纷纷活跃在文艺 创作的舞台。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推崇启蒙主义 和理性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一直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中心主题。饱含着中 华民族特殊历史记忆的抗日战争,自然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视野,并成为第五代导 演吹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的号角。这就是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与以往通 常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中正面凸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所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和 八个》并未涉及太多炮火纷飞的场面,而是把影片的主角,一个共产党员和几个 土匪、逃兵、奸细置于相同的被囚禁的境遇中。在这里,正义与背叛、勇敢与懦 弱、先进与落后曾经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形象被混同在一起。这种历史情境 与人物关系的反常规设置,不仅体现出新一代创作者在思想解放潮流中对民族战 争与过往历史的重新思考,更昭示出他们特立独行的创新姿态。导演自己说:“常 有人问我:《一个和八个》为何要在历史观和电影形态上采取极端叛逆的态度? ……我们只是本能地要求标新立异。想出这个东西,别人没整过,这是当时咱们 确定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在《一个和八个》自始至终全面贯串。”(注:张军 钊《从〈一个和八个〉到〈弧光〉》,《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这条原则 还体现在创作者对战争本身残酷性的关注。整部影片在主要场景的选取中,原本 生意盎然的田野几乎没有出现代表生命的绿色,这种处理意在突出战争对生命的 毁灭。正如曾担任这部影片的摄影师张艺谋所说:“由于我们对以往中国战争片 的那种矫饰感,那种贪花好色极为反感,于是走了一个极端,拍广阔的天和地, 拍寸草不生,对民族危亡关头的严酷性进行抽象的表现。”(注:罗雪莹《红高 粱:张艺谋写真》第3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而他在自己导演的影片 《红高粱》中,“我奶奶”最后被日寇扫射而死的惨烈之状,在大片血色殷殷强烈 视觉冲击的画面中,战争的残酷直面而来。

实际上,对于第五代导演来说,抗战题材只是他们特立独行的一个底色, 在这个底色之上,探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张扬的是个体生命力的勃发。就以《一 个和八个》为例,共产党员王金被怀疑被隔离的境遇,与其说是战争年代确认爱 憎立场的一种特殊情境,不如说是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的真切传达。而全片最 为人称道的影像造型也集中在对困境之中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全片除个别场景外,画面都卡得很紧,人物都用中近景处理,几乎没有富裕空间,饱满得有 胀破画框之感。人物很少处理在画面中心位,一般只占一个边角。”“压缩的空间 表现,正是对精神层面、灵魂搏斗的有形揭示,正是对扭曲的非正常的心理状态 的可视展现,从而给观众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强烈震撼。”(注:郑国恩《强烈的 视觉冲击――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载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 选》(下)第47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尤其在影片的结尾,锄奸科 长拄着拐杖,斜倚在王金身上,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这个“人”字几乎占满画 面,在高光背景下,产生剪影的效果。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真正的人性得以张 扬。作为第五代代表之作的《红高粱》,借抗战的背景、东方民俗的仪式,着力 渲染的也是喷薄而出的生命强力,这已经成为评论界的共识。无论是《一个和八 个》重在造型,还是《红高粱》着意色彩,第五代导演影像语言的大胆与创新, 正契合了80年代人文主义的启蒙主题。

四、大众消费文化环境下的娱乐诉求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确立了社会的中心地位。这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转型,给中国的电影 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与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电影 业陆续被推向市场,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文化工业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能否受到观众的认可并获得市场 利润,成为电影能否生存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 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利益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重的影响。80年代备受推崇 的启蒙主义、理性主义受到了冷落,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 认同。其结果是,中国的文学艺术开始从80年代的文化启蒙向大众娱乐的文化消 费转型,正像有评论者指出的那样:“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 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 各路‘明星’充斥电视、电影、广告等传播媒介。这是一个小品的时代、侃爷的时 代、明星的时代。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它世俗化了,生活 化了,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注:
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 1994年第5期。)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电影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 制,电影的娱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突出。于是,一向被认为是沉重严肃的 抗战题材电影在90年代也注重电影的娱乐化取向,注重与世俗沟通。其中,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无论从片名立意还是叙述手段,都采用了戏谑的游戏化手法。

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借用这个著名的漫画人物和大量偶然性 的情节使战争游戏化。比如,三毛意在举枪杀敌,却朝空鸣放打下一只鸟;
炮响 过后炸出的却是水池中的鱼等等,此类细节贯穿全片。此外,影片还将京剧《沙 家浜》的场面和《白毛女》的造型穿插在一起,把“西班牙斗牛曲”、京剧音乐、 电子游戏“魂斗罗”的音乐混同在一起,通过这种拼贴、模仿和混同,增加了影片 的戏谑性,在营造荒诞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消解了以往的权威认识,重新表达了 对战争、历史、英雄的理解。如果说《三毛从军记》是通过漫画、喜剧幽默调用 观众的某种解构情绪的话,那么,姜文的《鬼子来了》则是通过设置人物的尴尬 身份来试图颠覆曾经的集体记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马大三,必须在日本军 的眼皮底下看守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汉奸,既不能让经常来村里扫荡的日本军知道, 又不能痛快地杀了他们,甚至还得尽心尽力地款待他们。对于马大三和他的乡亲 们来说,这样做的缘由也许只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他们这些日本占领区的中国 老百姓,本身就处于民族的、政治的尴尬处境中,无论认同什么,都摆脱不了注 定悲惨的命运。影片运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对比,在戏剧化的情境中引发人们对历 史的思考。

除此之外,更多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是通过对艺术通俗化的探求来达到 与观众、市场的沟通,而主要通过离奇的情节包装、甚至战争暴力的渲染以及色 情的暴露,在诉诸大众心理及感官刺激的同时,迎合大众对娱乐消费文化的需求。

比如,《南京大屠杀》虽然取材于抗日战争,但这部影片最令人难忘的也许仅仅 是极端血腥的暴力场面,而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也在成贤医生那个中日混合的家 庭悲剧的情绪化影像中失落;
再比如,冯小宁的《黄河绝恋》与其说是抗日故事, 不如说是异国男女相恋的爱情传奇;
叶大鹰的《红色恋人》也如出一辙,他的另 一部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的影片《红樱桃》更以直接的女性身体的裸露来 满足大众的日常性欲望,并且取得了商业利益的成功:在《电影艺术》所列的1995 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排行榜上,《红樱桃》以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创造1300 万元的票房收入高居榜首。突出电影的娱乐功能、重视电影的经济收益,本来是 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仅仅以感官满足代替了历史思考,那么战争历史题材所具有 的珍贵启示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在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市场、形 成产业化规模是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必然出路。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除了政府 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出台,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之外,电影创 作者在追求市场效益、制作大量商业类型片的同时,更要注重娱乐电影的艺术探索。对于当前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来说,如何走出好莱坞渲染暴力和色情的 模式,积极借鉴以往创作的艺术经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导演个性与时代特 色有机融合起来的中国反法西斯的战争影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