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研究论文
全球化的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凸现出中华 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成为解决文化冲突和医治各种社会疾患可 资借鉴的良方之一。文章还分析了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多元化格局中的价值取向, 指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整合与重构强势,吸纳、借鉴、 融合外来优秀文化,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传播与互补人文精神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社会历史现象,必然带来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 与交融。在这场多元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面 临着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全面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开 放性、包容性和整合与重构强势,吸纳、融合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之形成互补的 传播态势,对赶超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促进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持续、健康 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经济一体化中多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契机 全球化现象是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科学与技术和市场经 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经济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极为密切,当经济 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快的时候,各种文化也呈现出全球化交流的趋势,为各国不同 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交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一体化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时,对经济生产和文化生产 的联系,作过精辟的论述,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 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 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他们认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各地 方、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而且在文化上,精神生产也由于各民族 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强,而走向世界。文化作为经济生活的直接反映, 在全球化经济格局形成之时,也促使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传播和互补成为可能。
由于中国已宣布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选择了加入 全球化经济运行轨道的发展战略,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参与。随着经济交往的加强和扩大, 文化交流也必然加强和扩大。国际自由贸易不仅带来商品流通,也会在观念、法 制、文化及管理等方面创造更加广泛的交流机会。
2.高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交 流构筑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卫星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 和高速交通运输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的进 一步普及,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加强, 尤其是以全球信息互联网络的形成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使全球联结成一个 紧密相连、彼此依存、不可分离和相互联动的信息系统,成为新世纪各国文化交 流的技术平台。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传播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人性涵 养和道德追求,为解决战争、种族冲突、环境恶化、能源和人口危机、贫富差异、 腐败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和评判标准,成为解决当今人类发展进程中 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3.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 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始终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 大多数国家保持正常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妥善处理了同周边国家、西方国家的领 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分歧,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合作,建立了相互尊重、互 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 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全球传播与交流争取到了有利的外部空 间。
4.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 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源于文化的民族特征。各国不同的文化是由自己民族本体所 创造的,体现着本民族的本质和特点。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不同民 族之间交往与互补的落差和传播空间,使得民族性越突出的文化,越容易走向世 界。因此,离开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失去了走向世界的根基,也就没有文化的 多元化。同时,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也有着共同的文化追求,这又为文化全球化提 供了动力源泉,不同民族渴求了解异域其他民族文化传统,为满足这种渴望和追求,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传播与交流成为可能,也使各国不同民族 文化中有“一部分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即非民族的文化”。②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完 全可以作为全球共享文化,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得以广泛传播。
二、中西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当代走向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当今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其某些优秀的民 族文化特质对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也赢得了 中华文明融入现代价值体系,为全人类更为健全的现代化特征作出自己独特贡献 的机会。同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及其民族特质,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中, 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精神营养。举其大端,中西不同文化可以在以下方面形成传播 与互补,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
1.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宇宙观与西方“人类中心论”的个体宇宙观 的对比。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与人的和谐,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是统一体。
所谓“仁者与万物同体”,“天人感应”,是儒家哲学所追求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 是儒家哲学所崇尚的一体性系统宇宙观念的核心所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是人与自然具有统一的法则,其变化规律是有其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同生共处,和谐相处。
这种哲学观对当今由科学与技术加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具有极现实的指 导意义。以西方“人是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对立宇宙观,是西 方工业文明以来,造成世界性生存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之一。在科学与技术可以 改变一切的理念下,人类已经逼近地球的资源极限和人类的生存极限,使改造自 然的科学与技术造成了对人类自身的威胁。表现在发展工业中,大规模开采,导 致资源耗竭;
破坏植被,导致全球沙漠化扩大;
可燃性气体作为能源消耗,造成 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使地球变暖;
大规模营造人工岛屿、公路和水库,改变 局部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异常;
人口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使资源更为紧短,垃圾 处理也成了全球化的问题;
甚至最近美国科学家要靠人工力量改变地球的运行轨 道,使地球变冷等。④上述人类的破坏性、自杀性开发地球资源的行为,究其哲 学思想根源,可以说是非整体化宇宙观所致。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既使科学家可以改变地球运行轨道,但整个太阳系和银河系也会受到影响,届时, 宇宙天体运行规律也将产生更大的报复性反馈。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学观,自然 引起西方学者的推崇,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已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 的高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堡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 国文明的精髓――和谐。”⑤ 2.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文化内涵与西方“注重冲突和竞争”的精神 形成互补。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文化传播与互补的基础和前题。这种文化内涵和 中华民族自身宽容大度与吸纳异域文化的心态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长期依附 于封建的小农经济的田间劳作上,少有迁徙变更,文化心态上有着宽厚淳朴与和 谐统一的人生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注重亲和与凝聚,求同存异的意识浓烈, 因此,对外来文化,无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还是百家学术争鸣,甚至一些水火 不相容的文化也能包纳,并在经过短暂的碰撞与冲突后,使其平和地融入本土文 化中。可以说华夏文明这样的包容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绝不像西方那样, 不同宗教之间始终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矛盾与斗争。”⑥这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求同存异”的宇宙观和人生态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弹性、开放的文化 认同感和封建帝国国力强盛产生的包容大气有直接关系。这与当今“和平与发展” 的世界主题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文明与文化冲突中,不无借鉴意义。英籍女 作家韩素音说:“中国文化的力量真是无比宏大。因为它总是能不断吸收外来的 东西,再把它们‘中国化’”。“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⑦ 在西方文化中,赫拉克利特把对立视为美的根源,狄德罗和黑格尔重视冲 突,叔本华和尼采欣赏的是绝望和毁灭。“就审美风格而言,西方人更欣赏由剧 烈的冲突、喷发的激情、残酷的结局所构成的趋于崇高的悲剧美。”(时统宇, 1985)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均衡、中庸和怨而不怒的审美情感,“发乎情止 乎礼义”的圣洁所铸造的大团圆式结局和喜剧美,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新世纪全 球文化交流中,两种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传播形成互补。
3.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的开放意识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与西方 文明中征服心理、超克争胜的现代精神形成对比。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开放意识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 古代交通极其不便和物质生活相当贫乏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的使臣、僧侣、商人 和旅行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积极的探索精神,走沙漠、踏雪山、越重洋, 不仅开辟和扩大了古代中国的地理交通,尤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在获取外部世界知识的同时,广泛传播了中华文明和文化,进行了最早的跨地域、 跨文化的信息传播。
从地理座标上分析,走访东方各国的有唐代的鉴真和尚和北宋的徐兢。奉 旨出使高丽(朝鲜半岛)的徐兢率庞大的使团,东渡朝鲜记载下整个航程使用指 南针导航的情况,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用指南针导航的完整记录。走访南亚诸国的 有,三国时期孙权派朱应、康泰对扶南(柬埔寨)的官方回访,他们分别写下《扶 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最早介绍柬埔寨有关情况的 珍贵文献。另有东晋僧人法显在公元399年以65岁高龄,与同伴四人从长安出发, 去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求戒律。归来后,他写成《佛国记》,这 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详细记录古代中亚、南亚、南海地理、风俗的著作,受到中 外学者的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走访西方各国的有,唐代高僧玄奘西 行取经,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冒着生命危险,途经甘肃、新疆、中亚和阿富 汗等地,终于到达印度。历经19年后回到长安,带回经论657部。他写成的《大 唐西域记》,记载了138多个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概况,是研究中亚、南亚和部 分西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新闻实录,为中外文化交流 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元代的周达观和汪大渊,分别扬帆远行到柬埔寨和非洲的桑给巴尔。
还有明代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等等。他们不仅是中外地理交通的开拓者 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游记和著录还弥补了外国历史的记载不足。印 度历史学家阿理认为:“如果没有法显、玄奘、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 全不可能的。”⑧国际东南亚史学权威、英国学者霍尔说过:“要获得东南亚原始 历史的任何知识,中国史料是不可缺少的。”⑨ 西方文化同样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开放意识,然而,与中华文化不同的 是,西方的探索精神中包涵强烈的征服欲,开放意识中带有浓厚的功利性。在今 天,这种西方文化面临着人神对立、文明冲突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困扰,不少 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国,以期寻找摆脱窘境的路径。这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类 发展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4.中华文化的“大国小家”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 位的权力型伦理价值观的对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国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上,主张无私奉献精神;
在个人自身的修养上,重情、重义、重德、重义 务、重理想和重集体,表现了强烈的牺牲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生追求。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忧患意 识,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这些文化内涵,在新世纪知识经济 时代,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
在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型伦理 价值观,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所遭遇的最大问题――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根源所 在。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和国家的奉献精神,可以给西方现代伦理价值观克服自身 弊端以启发和借鉴。
此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和创造精神;
崇尚道德情 操,和见利思义的高尚人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扶困、舍已为人精神与人道主义 情怀;
以及人贵物贱、重人轻神的人文价值观念,对克服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问 题,无疑具有特殊的“医治”作用。无怪乎西方科学家和有识之士呼吁:“人类如 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 道德智慧。”⑾汤因比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 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他指出,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所 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 ⑿ 三、正视挑战,强化传播与互补意识,创造新世纪中华民族新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辩征唯物论和历史唯 物论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清精华与糟粕。尤其要以 历史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全球的视野,对不同文化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列宁曾 经指出,每一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重人文、轻宗 教,鼓励独立人格,主张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也有不少消极落后和负面的惰性 因素。特别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华民族文化中受自然经济、 农业文明影响产生的惰性与保守,和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观念中压抑人性、抵制科 学与民主的一面,都是影响和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我们只有发扬优秀传 统文化,摒弃腐朽传统,在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建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 注意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目前,对全球化中文化的发展有两种流行观点:一种是,经济全球化将导 致民族文化消失,代之以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倾向;
另一种是,将全球化视为全世 界西化的过程,并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质上,上述观点是难以成立的。首 先,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民族经济利益的重组或再分配,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目前,从欧共体各成员国与美国的严重利益冲突和文化碰撞中可见一斑。其次, 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仅有西方文化一条路径。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繁荣并快速 走上现代化的事实证明,东方文化优良传统一旦与西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并以自 己的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也是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见,每 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独特个性与全人类共同的统一体。“在世界交往中得 到充分发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内在――引者注)规定。在这个 严格限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⒀ 确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中华民 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为特色,吸收一切有积极作用的外来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 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2.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冲突,经济利益 矛盾甚至还会加剧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在新世纪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面前,是加 剧它的冲突,还是求同存异,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最终走向融 合,这不仅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主题,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无法回避 的问题。在“和平与发展”这个人类最大的问题层面上思考,经济全球化将催化一 种世界文化新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这一新的多元格局 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应 现代化发展的部分加以排除,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传统中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内容, 整合外来文化,更新自身文化,以适应21世纪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和融 合的发展趋势。
3.当代科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和态度。它包括尊重理性、尊重 事实、追求真理、宽容开放、严谨认真、敢于怀疑、无私奉献和批判创新等精神 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精神可以分为近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和 当代科学精神等三种形态。每一种科学精神均建立在一定科学发现基础之上。如 近代科学精神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其特点是科学精神与人文 精神的离异性。现代科学精神是以原子物理学、生物工程和光电子信息技术为基 础形成的,其特点是在自然与人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上承认它们是交融和联系 的,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而当代科学精神是高扬人文精神以消弥科学精神,其 特点是,一切科学活动和技术进步均应以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与进步为核心。可 见,高扬人文精神是当今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责任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它可 以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三大类型。
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不可或缺的两种方法,只有同时具 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⒂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语境中,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西方国家的先 进水平,就要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发展科学与技术。但目前的情况是,改革 开放以来,科学的技术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人们走向了极端,认为 科学与技术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要避免这种科学主义的消极影响和错 误认识,防止中国现代化建设误入科学主义歧途,必须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主张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是在西方人文精神基础上,摒弃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成分,提 倡真理与道德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伦理与实际需要的统一,科学与人文 的统一。它既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成分,又在本质上区别 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内容。在今天,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奔向现 实化的征途上,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物质享乐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将使国人难以 摆脱物欲的诱惑与支配,变成物质的附属物和“经济动物”,就会出现资本主义社 会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充分借鉴吸收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部分,才能构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不同文化间 从冲突、碰撞走向融汇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基本走向。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应弘扬自身的文化整合与重构强势,摒弃民 族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和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盆地意识”,广泛吸纳世界各 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实践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 新文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倪力亚《以新的积极姿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载《文化研究》2000 年第8期第92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今晚报》2001年8月4日《今晚周刊》专版。
⑤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徐亲知、史亚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载《大庆社会科学》2000 年第5期第50-51页。
⑦《光明日报》1993年12月7日第2版。
⑧耿引曾《古代中国的越境旅行家》,参见《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 第182页,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⑨同⑧。
⑩《礼记・大学》。
⑾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页。
⑿同⑾。
⒀王锐生《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12期第80 页。
⒁戴艳军等《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载《科学技 术哲学》2000年第1期第17页。
⒂同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