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第一章什么是司法的视角 首先有必要对题目中的“司法的视角”作一下解释。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已突破传统意义上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法院审判活动 的范畴,指以法院为核心并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基础和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的、 以解决纠纷为基本功能的一种法律活动。[2](P26)所以从广义上讲,司法实际 涵盖了司法制度、司法活动及其相关的内容。司法制度,包括国家通过立法形式 所确定的带有法律效力的有关司法权、司法机关和诉讼程序的全部规范,换句话 说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既定的法律规则”。司法活动则是司法机关按照国家程序法 规定所进行的全部司法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法院的诉讼审判活动,检察机关代表 国家提起的公诉,以及法律监督的各项职能,国家各级监狱依法监管罪犯的全部 行刑活动等。
狭义的司法是以审判为主要内容的法院活动及其所依赖的制度规范,亦即 传统意义上的司法。
审判不是司法的全部内容,但是不论怎么讲,却都是司法的核心,“都要 遵循一定的程序,以既定的法律规则为前提,运用其特有的解纷原理,以维护社 会秩序和安全、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为基本职能。”[2](P4)而本文所谓的“司法 的视角”也正是取这一种狭义的理解,始终强调一点――以审判为核心。
第二章正义概念的发展和司法中的正义 第一节正义的概念 在我国,正义包含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信念。
然而,正义一词最初却是由西方传来的。西方法文化的的核心问题就是法 与正义(jusejustum)的关系问题,故而正义成为法学家们永久的话题。正义的 理论是关于正义是什么,作为一种伦理标准如何决定它的地位,决定这种标准的 要求实际上是什么的理论。自其诞生以来,无数的学者和思想家赋予了它不同的 内涵。
在古希腊,正义以一种调整自然力对宇宙组成部分的作用,保证平衡与协调的先验宇宙原则第一次出现。毕达哥拉斯发展了正义是平等的思想。
柏拉图把正义看作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 做别人的事。[21](P31) 亚里士多德说:“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按照 一般的认识,正义是某种事物的‘平等’(均等)观念”。[11](P148) 西塞罗认为正义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22] (P216) 乌尔比安说:“正义是给予每一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 望。” 阿奎那认为正义是“一种习惯,依据这种习惯,一个人以一种永恒不变的 意愿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
总体来讲,尽管柏拉图讲到国家、亚里士多德讲到公共利益,但是正义的 范围限于那个特定社会的很小一部分人,不可能遍及社会全体成员。中世纪及中 世纪以前对正义的理解也多限于个人,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进入近现代特别是20 世纪,人们对正义的关注从个人扩大到社会,正义关注的对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遍 性。
18世纪末,康德的观点导致了如下态度:在正义的名义下,自由应是最大 限度的,而限制应是最小限度的。
20世纪初,社会法学的耶林和狄骥抛弃了正义的直觉概念,分别在对个人、 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安全与保证中和社会团结中发展了正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正 义理论。著名的社会法学代表人物庞德说:“在伦理学上,我们可以把正义看成 是一种个人美德或是对人类需要的一种合理、公平的满足;
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上, 我们可以把社会正义说成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符合,足以保证人们的利益与愿望 的制度;
在法学上,我们讲的执行正义(或法律)是指在有政治组织的社会中, 通过这一社会的法院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安排人们的行为;
现代法哲学的 著作家们也一直把它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3](P73) 博登海默认为“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与要求,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 社会内聚性的程度--这是维持文明社会生活方式所必要的--就是正义的目标。”[4](P238)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认为正义的主题或对象就是社会,尤其是社会的 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正义即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 的属性是否道德的一个概念。正义原则必须是这样的原则:它们具有一般的形式, 普遍适用于一切场合,能够公开地作为排列各种冲突要求之次序的最后结论来接 受。[10] 大致看来,“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或者说“各得其所”的确体现了正 义最为一般的规定性,它可以适用于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似乎具有永恒性。但 是正义是个抽象的概念,涉及价值判断,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可避免的要受 到学者们所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更要受到学者阶级地位的制约,所以 就象“变幻无常的脸,随时可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及极不相同的面貌。”[4](P240)即 使资产阶级法学家也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如凯尔森所言:实际上用来作为正义标 准的规范是因人而异的并且是经常相互冲突的。某一事物是否正义只是以认为存 在适当正义规范的人而定。这一规范也只是为了那些由于这一或那一理由,对该 规范所定的事物抱有希望的人才存在的。[18](P49)就因为此,自然法学派的正义 遭到了不少批判。许 多法理学家或学派因各种不一的原由,根本否定这种探讨的可能性、适当 性或必要性。凯尔森甚至讥之为“是一个典型的幻想,是为了使主观利益加以客 观化”。[18](P49) 在谈到正义时,马克思也曾指出:“生产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易的正义性在 于:这种交易是从生产关系中作为自然结果产生出来的。交易的法律形式--契约, 其内容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
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 就是非正义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奴隶制是非正义的;
在商品质量 上弄虚作假也是非正义的。”[7](P339)恩格斯在批判普鲁东时指出:“这个正义 却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在其保守方面或在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 现。”[6](P539)他们都侧重于从经济特别是阶级结构的的角度对正义进行解释, 否定正义的独立实在性。
但是,我们肯定正义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不必然地排斥其科学 性、客观性。只要这种意识形态所反映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 势相一致,就可以认为它具有客观性,是与客观性相容的。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否定正义的独立实在性,这不表明他们否认正义在特定社会的制度构建上的积极意义。尤其在今天,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过阶级社会的正 义,就盲目地否定我们今天追求社会主义正义的合理性。
正义的理论内核是不变的:法与正义相同一。正义与法的这种与生俱来的 紧密联系在古往今来的各种定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因为此,几千年来西方 人不断的追求正义与法的完美统一,终于在资本主义实现了法治,一定程度上达 到了这个目标,他们积累了几百年的丰富成果和经验不容我们忽视。尤为引人注 意的是以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理论在20世纪的复兴。自然法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 19世纪因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自然法思想几近销声匿迹。两次世界大战给人 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人权造成的令人发指的践踏,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实证主义 哲学,并激发了人们对正义理想的莫大关注和兴趣。以此为契机,自然法思想才 得以复兴和蓬勃发展。再者,人们在“由法学方法论、法律诠释学的反省思索中, 益加发现法官断案仍难以凭借完全免除价值判断的条文操作而便可推导出结果。
况且,如果法律体系本身是邪恶不义的,则一个‘合法’、基于此法律体系内在结 构本身可被称为‘正确’的判决,却不是一个‘正义’或‘道德上正确’的判决,则亦未 能实现法律之终极目的。”[8]且“今日基本人权的理念在国际、国内法律体系中的 大行其道,被视为最高指导原则,以及甚至以往只在反映“‘力’的国际法之中,确 立民族自决权、非战、否认征服及在威胁下定约的合法性……,则今日法律,显 然并无‘不管道德了’、‘离道德越来越远’的迹象,反而更具道德的自觉。”[8]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正义在今天仍然有其生命力。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曾经对西方精神文明持有不同程度的偏见,特 别是常常以建设有中国特色为由不加区分地拒绝和排斥。正义,也长期作为西方 资产阶级法学的观念不被接受。然而可喜的是,正义原则作为法律的核心和基本 原则,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作用,逐渐为我国认识到并应用于我国的法治建 设实践。党的十六大报告也首次正式以党的决议的形式提出了正义,为建设和实 现社会主义的正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充实。
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的需要,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角度出发, 对正义作出科学的定义。杨一平博士这样定义:“正义就是各得其所,而所得的 内容是由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背景决定的。”[2](P20)这无疑 揭示了正义的本质,是较为科学的定义。但是限于本文所讨论的是司法视角下的 正义,正义的内涵又不仅于此,它有着更为具体的内涵,因为和下文有极其重要 的关联,在此暂不作出界定。员的力量得到合理配备;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进 一步深化法院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法官队伍;
加强法院办公现代化建设,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健全各项监督机 制,保障司法人员的公正、廉洁;
对法院的组织体系、法院干部管理体制、法院 经费管理体制等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为实现人民法院改革总体目标奠定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也陆续颁布《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19980826、《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发布日期:19980907)、 《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工作条例》(发布日期:19980916)、《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人民法院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若干意见》(发布日 期:19981224)等文件。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改革的内容包括审判公开、审判制度改革、对审判 的监督、审判队伍建设和司法管理几个方面,其对象直指司法人员和司法程序。
十六大报告中又提到“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 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高效运行的司法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 判权和检察权。”表面上看,似乎只出现了公正司法的字眼,公正的范围仅限于 司法活动,即提出公正司法。但是,如果结合“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 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理解,不难看出,“制度”就是以法律为 主的各种行为规范,它仍然表达出了对司法制度的公正要求。也就是说,十六大 报告提出的不是公正司法,而是意义更广的司法公正。
第二节裁判者的公正 司法公正要求作为居间裁判者的公正,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法官独立 司法独立原则作为司法的首要原则几乎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1982 年在印度举行的国际律师协会第19届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独立最低标准的规 则》,它后来经过联合国经济社会会议授权,于1983年6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由 2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的世界司法独立第一次会议上通过。根据该规则,司法 独立的最低标准包括:一、法官的实质独立,即法官在执行其职权时,除受法律 极其良知的拘束外,不受任何干涉(第一条第三项);
二、身份独立,指法官的 职位和任期应有适当的保障,以确保法官不受行政干涉(第一条第二项);
三、 整体的独立,指法官作为一个整体,应与行政机关保持集体的独立(第二条);
四、内部的独立,即法官行使审判职能制作司法裁判方面应独立于其同事及上级法院的法官。
司法独立实际上也是实现司法正义的前提条件,我国学者对此也给予较多 的关注,积极地论述司法独立的必要性,它应该当然地成为我国司法的一项原则。
[23]但是我国司法独立的限度是什么呢?是司法权或说法院系统的独立,还是法 院的独立,抑或法官的独立?我们承认目前我们法官的整体素质确实不高,但是 从长远的角度看,司法独立不仅仅是法院的独立,而且还应体现为法官的独立, 即法官行使审判权的独立。在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一点上,法官都应当是平等的。
[12] 司法独立不仅需要宏观上的规定,更需要微观上制度和程序的落实,特别 是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应当注意,不使司法独立的初衷受到干扰。我国目前司法独 立就存在诸多障碍,如法院经费和人员受制于地方,人大、检察院、党务部门、 上级法院和法官、院庭长和审判委员会的不当干涉等。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 司法独立原则。今后的司法改革尤其要避免陷入如此窘境。
2、法官中立(被动) 司法裁判活动的普遍规律要求裁判者站在中立的地位。法院的天职是以符 合正义的方式解决各种社会争端和纠纷,使每一个为维护个人权益而诉诸司法的 人都能获得基本的公正对待。要完成这一使命,法院必须在发生争端的双方之间 严守中立,既不偏袒一方,也不歧视另一方,更不直接介入诉辩双方之间发生的 争端,帮助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攻击或者防御。法院只有保持这种中立无偏的地位, 才能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外观上具有公正的形象,取得诉辩双方的共同信任,从 而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社会正义。所以中立性或说被动性就成为作为 法院职责的具体履行者的法官必备品质。
裁判者的中立性是一种通过排除各种不公正、不合理情况而保证程序正义 目标实现的,它有三项具体内容:(1)与案件有牵连的人不得担任该案的裁判 者;
(2)法官不得与案件结果或者各方当事人有任何利益上或其他方面的关系;
(3)裁判者不应存有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预断或偏见。[13]前两项即为利 益规避原则,第三项为防止预断原则。
用诉讼法学的专门术语来解释,法官中立就是所谓的“不告不理”。“不告 不理”是裁判者的被动性在司法程序的启动和裁判范围方面的体现,实质上也是 裁判者被动性的最集中的体现。[25]它要求法院的所有司法活动只能在有人提出申请以后才能进行,也包括法院的裁判范围就必须局限于起诉书所明确载明的被 告人和被控告的事实,而决不能超出起诉的范围去主动审理未经指控的人或者事 实,具体地说就是将法官的诉讼指挥权和查证、取证职权的行使限制在必要的范 围之内。
3、法官权威 在最原始的法治的定义中,法律的“普遍服从”就已成为法治的必备要素之 一。司法活动作为法律实施的途径之一,其过程和结果都必须获得普遍服从,而 这又依赖于司法权威。因为是在法院而不是在立法部门,我们的公民最初接触到 了冷峻的法律边缘,假如他们尊重法院的工作,他们对法律的尊重将可以克服其 他政府部门的缺陷,但是如果他们失去了对法院工作的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 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司法权威的基本要求包括法庭权威、既判力(生效判决必须执行)、一事 不再理等,在在我国显得特别不足。就既判力而言,主要是执行难问题。一事不 再理要求重视终审判决的稳定性、终局性,尤其是程序的及时终结性,为此必须 确保法院对同一案件的审判有一个最终确定的状态,使得在此之后对同一案件的 审判受到严格的限制,避免随意或无限制的启动审判程序。但无节制的再审制度 在保障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名义下侵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严重地损 害了司法权威。
深层次地讲,司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关系着司法权威。司法应当成为 社会关系有效的调节器和平衡器,应当成为一切争端的最后裁决者。与此对应的 是司法管辖的范围,而我国现阶段司法管辖范围明显过于狭窄。
权威不仅靠强制力,也要靠说服。在人们眼中,法院始终是蛮横的,剥夺 或限制本属当事人的权利不说,对事实的认定过程、法律适用的理由及其逻辑关 系的论证等问题处处表现出强硬,不予说理。改革蛮横的法院,塑造有说服力的 法院,对树立法院的权威形象也是有益的。
4、司法约束 在现代社会中,孟德斯鸠权力容易滥用的名言已成为公认的法则,同时有 权力必须有约束也是不容质疑的。司法运作过程中的权力也同样如此,而我国严 重的司法腐败就是司法约束不力的结果。在我国,这种约束不是太少,而恰恰是太多,且欠规范、欠科学。人大的个案监督、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党的领导和监 督、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导和监督、院长、庭长和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的约束, 甚至媒体对法院的影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司法改革的结果就要达到司法 约束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不 仅要对司法运作过程中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而且还不能妨害这些权力 的合法有效行使。
第三节程序的公正 司法公正要求程序的公正则体现为:
1、重视程序 谈重视程序不应也不可能回避对程序正义的讨论。
西方国家一向重视程序,特别注意以正当程序约束权力,保护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有时甚至到了令人费解的程度。西方学者对此也多有论述。美国联邦最 高法院法官杰克逊说“我们宁愿以公正的程序去实施一项残暴的法律,也不愿以 不公正的程序去实施正义的法律。”纯粹的程序正义的特征是:不存在任何有关 结果正当性的独立标准,但是存在着有关形成结果的过程或者程序正当性和合理 性的独立标准,因此只要这种正当的程序得到人们恰当的遵守和实际的执行,由 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应被视为是正确和正当的,无论它们可能是什么样的结果。
[10](P80-83) 我国有着浓厚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在实践中过于强调实体,有时不惜 以违反法定程序为代价。1998年全国法院系统集中教育整顿中,共查出程序有问 题的案件74143件,而实体性错误的案件反有12045件,程序有问题案件占85.86%。
过于强调实体能否达到目的姑且不论,执法、司法机关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公然违 反法律,在一个以法治为目标的国家里,不能不说是法律的悲哀。所以,加强对 程序的重视尤其显得有现实意义。
“查证属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我们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要 求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实事求是,追求实体正义,主观愿望无疑是良好的。但 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现完全的实体正义是不可能的。
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认识主体能力的限制、认识客体 的不完全性、认识工具的局限性,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基于此作出的判断并不能保证完全的实体正义。在司法实践中,因为过分强 调实体正义而将案件久拖不决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但受害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 的补偿,就连受诉者也因身份处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而遭受不应有的拖累。这样 的结果,不管当事人哪一方都是不愿意接受的。可见,对实体正义的过分强调并 不能有效地保障正义的实现,绝对的实体正义是不现实的。[24] 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会发现,程序正义的相对可靠 是一个长处。正义与否本身就是对司法行为的评判,而实体正义的抽象性使其评 价标准异常模糊,可能因评价者利益出发点的不同而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相 对而言,程序正义客观实在得多,更容易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且直观简便,操作 性较强。纯粹程序正义的巨大实践优点在于“在满足正义的要求时,它不再需要 追溯无数的特殊环境和个人在不断改变着的相对地位”[10]再者,马克思曾说:“如 果审判程序只归纳为一种毫无内容的形式,那麽这种空间的形式就没有任何独立 的价值了。”[5](P178)程序正义不仅是作为实体正义的外部形式,还有其自身独 立的价值和意义。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对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作了非常有 价值的阐述。[13]在此不再赘述。
如此强调实体并非说我们应该重程序轻实体,而是说要实体程序并重。这 需要在一如既往地重视实体的同时提高对程序正义的重视程度,让二者统一起来, 归一于正义,共同服务于正义这个目标。
2、司法公开 公开原则为一切机关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民主的表现,是群众参与和 接受监督的必需。司法机关也不例外。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 院相继实行了“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和“审判公开”,统称为司法公开。司法公 开深化的目标是通过司法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正司法。
就法院而言,公开包括法院及其内设机构职能公开、立案公开(案由公开)、 收费公开、审判公开、执行公开、回避条件公开、办案纪律公开、监督举报公开、 判决理由公开、适用法律公开、判决结果公开、错案追究公开、执法执纪监督员 姓名和职权公开。判决理由公开似乎更为引人瞩目。裁判充分说理及理由公开阐 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从社会文明角度看,不予说理是野蛮,体现典型的 人治(礼治);
简单说理体现法制不健全,社会相对落后;
充分说理体现法治程 度较高,社会比较文明。裁判理由的公开,实质上要求充分说明裁判理由,即要 说明认定事实的理由,再在事实判断基础上,依据正义、理性,得出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对欲适用的法律做出解释说明,以达到说理清楚、 裁判服人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意大利将裁判说理作为法官的一项普遍义务写进 宪法。判决理由公开最集中表现在判决书中。判决书的目的不光是追求结论的完 美,而是对结论中事实与法律之间具有的逻辑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论证理由和适 用法律的阐述。它既是对程序过程的一种记载,也是对程序过程形成判决结论的 一种推论。判决书的形成过程中,蕴涵了法官对法律事实的认定,同时也应该是 法官将普遍性的法律适用于被认定事实的法律解释过程。判决书所给的判决结论, 必定是认定过程和法律解释过程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它应该包括公开审判经过、 公开诉辩意见、公开举证和质证过程、公开认证过程、增加说理部分。
公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为公开而公开,而是通过公开达到预防司 法不公和司法腐败进而提高审判质量的目的。
2、对抗制 1975年在美国出版的《程序正义》一书的作者蒂鲍特和瓦尔克,蒂鲍特和 瓦尔克联合一批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实验观察中,蒂鲍特和瓦尔克集中 比较了抗辩制和纠问制这两种诉讼模式。他们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样式的诉讼程序 在客观上(作为达到公正裁决的工具),还是主观上(程序参与者的评估)都优 于纠问制诉讼程序。他们认为不同的实验都表明抗辩制诉讼程序更有利于抵制因 缺乏证据而作出的错误判决,因为在抗辩制诉讼过程中,律师面对对自己代理人 不利的证据时,会更加认真、顽强地去寻找有利证据;
更有利于抵制法官的歧视 性看法;
能更好地防止因为证据出示的时间顺序而导致对案件事实的歪曲。
实行对抗制就需要给予诉讼各方以平等的诉讼地位,给予各方参与者以平 等参与的机会,对各方的证据、主张、意见予以同等的对待,对各方的利益予以 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程序对等原则也旨在确保各方参与者受到平等的对等,进而 实现程序正义。但这里的平等对待是指裁判者在审判过程中平衡控辩双方地位的 综合要求,因而又可称为“动态的平等对待”。为实现程序对等,诉讼双方应在参 与审判过程和影响裁判结论的制作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便利和手段;
裁判者应 对各方的证据和意见予以平等的关注,并在制作裁判时将各方提出的有效观点平 等地考虑在内。同时,程序对等原则要求诉讼双方不仅拥有形式上的平等参与机 会,而且还应在实质上具有平等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效果。因此裁判者应确保参与 能力较弱的一方拥有一些必要的“特权”,以纠正各方实际存在的不平等状况。
对抗制加重了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体现了诉讼两造司法主体化的理念,使诉讼两造成为唯一的证明主体。对抗制实际也是法官中立的必然,它将法官排除 于证明主体之外,对于促进法官的中立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第四节公正强调形式 公正的内容在在任何诉讼中都是一样的,不论是法官独立、法官中立、法 官权威、司法约束,还是重视程序和实行对抗制。这些原则和依此设计的程序一 旦 确立,裁判者、当事人及其他任何诉讼参与者都没有权力改变,实际也难 以改变。可见,公正有极大的刚性,它强调形式。
在与公平的比较下,公正的形式性显得尤为突出,故在此仅做简略阐释。
第四章司法视角下的公平 第一节公平的对象是诉讼两造 “公平”(fairness)中有“平等”的意思,常用于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 关系。在诉讼中,公平的指向只能是诉讼两造的权利义务。
英国独特的衡平法的产生也是一个努力维持公平的结果。虽然法律规定了 灵活可变的准则和赋予自由裁量权,但是法律规则也有有限性、滞后性和普遍性, 在现实中仍不免产生法律对某些情况没有作出规定或虽有规定但不合理或不公 平的情形。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实现最大可能的公平,英国的法官们创制和发展 了普通法之外的衡平法。
美国司法在三大诉讼中都实行严格的当事人主义模式。在刑事诉讼中,为 实现控辩双方的对等,作到最大程度上的公平,甚至不惜对拥有强大国家公共力 量的控方的权力和行为作了种种限制,如违法证据排除规则;
对处于相对弱势地 位的辩方则赋予了充分的自我防护权,如沉默权,使其能够与控方平等地对抗。
而且,刑事诉讼中控方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明显地高于民事诉讼证明标 准――优势证明标准。
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被告举证时限、调查取证限制、补充 证据限制等也是通过加重行政机关责任的方式,使其和原告能维持权利义务的平 衡。公平的核心是平等,它包括案内平等和案外平等两方面。案内平等不仅包 括诉讼两造之间的地位的平等,更包括深层次的权利的平等。案外平等即同等案 件对待。根据相同案件的判决而预期的结果(同等对待)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判 决的可接受性起着潜在的影响,也通常成为一般人衡量正义是否实现的标准。
公平是过程的公平,更是结果的公平。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诉讼两造地位 和权利都是对等的,这是过程的公平。依据案件事实的调查情况,按照实体法规 定的标准,在私法领域,要实现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公法领域,要实现个 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这是结果的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公平是一种反映人们的普遍追求和理想的价 值目标,不管是立法和司法都带有理想色彩。公平是理想性的,而不公平是现实 性的,正是因为公平具有理想性,它才日益成为法律改革的基础和人们追求的目 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节公平强调实质 严格地讲,公平的内容也是程序上的权利,却和公正的内容各有侧重,它 有较大的弹性。从诉讼参与者的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可对这些权利进行取舍和 处分;
从程序上讲,程序的合理性也决定着司法效率,而权利取舍和处分及司法 效率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关系到诉讼两造实体权利的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公平强调实质。
公平在诉讼中通常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权利享有的对等 形式上的诉讼地位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甚至可能是形式平等掩盖下的不 平等,它并不能切实地保证实体权利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强调权利享有的对等的 重要性。诉讼两造要求权利的对等是法官中立及程序对等的必然结果。权利对等 和程序对等共同构成了诉讼双方的平等。
而且,和程序对等比较起来,权利对等更具实质性,对诉讼参与者具有更 重要的意义,因为对等与否直接关系着其实体权利的实现。为了维持这种对等, 各国司法制度都很注重结合诉讼两造的具体情形作出不同程度的表面不公平而 实质上较为公平的安排。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两造的权利对等自不待言,刑事诉讼 和行政诉讼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两造在力量和地位上本来是不平等的,因为刑事诉讼的控方是国家检察机关,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国家行政 机关,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强大的公共权力,而另一方则是相对弱势的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为此,法律在限制国家机关公共权力和行为的同时,不仅保障 相对弱势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基本权利而且还赋予他们较多的权利,让他 们能够与国家机关对抗,能够和国家机关有同等的权利表达自己的主张,对法官 有同等的影响力。
3、有效参与原则 有效参与原则――指法院应当为所有诉讼参加人提供的参加诉讼的条件 和机会,包括为那些有语言障碍和身体残障的人,消除不适当的困难与不便―― 已成为美国“五好法院”的标准。
有效参与原则又可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的原则,它表现为诉讼参加人 主导和影响诉讼结局。其核心思想是,那些其权益可能会受到裁判或者审判结局 直接影响的主体应有充分的机会并富有意义地参与法庭裁判的制作过程,从而对 法庭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为确保诉讼两造受到公正的对待, 法庭至少应保证他们在裁判制作过程中始终在场,保证他们有向法庭提出有利于 自己的证据、主张并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和意见进行质证和反驳的机会、能力和 具体的程序保障,并且将其裁判结论直接建立在根据这些证据、主张、辩论等所 作出的理性推论的基础上,从而使各方的参与产生实际的参与效果。不仅如此, 法庭还应当保证各方有充分提出本方证据、事实和主张的机会,而不对其参与进 行不必要的限制;
同时,诉讼两造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还应受到基本的人道待遇, 其人格尊严和自主意志得到尊重。只有这样,审判过程才能符合有效参与性的基 本要求。否则就会因其权益受忽视、道德主体地位遭否定而产生强烈的不公正感。
[13] 权利处分自由实为有效参与的一个内容。有充分的处分权才表明有效地参 与了诉讼。权利处分原则是诉讼参加者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和巩固的结果,在本质 上更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处分原则――民事法律主体能够自由处分自己的权 利――在诉讼中的延伸。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权利处分自由表现得特别突出,除 了行政诉讼的被告,民事、行政诉讼双方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完全的 处分权,只要这种行为不损害法院的权威,也不侵害他人权益和公共利益。这种 自由就意味着诉讼参加者对诉讼权利的取舍的行为完全出于真实自愿,不受任何 干涉或强迫。处分原则要求把诉讼参加人作为司法之主体而不是客体或手段,不能将其 置于被处置、被压迫甚至被凌辱、任由宰割的地位。他们应成为诉讼活动的实质 参与者和主要支配者,整个程序都尊重他们的意志和尊严,保障其行为自由。[20] 对于关涉其权益、地位之审判,均应受尊重为程序之主体,享有程序主体权,并 应被赋予参与该审判程序为充分攻击防御、陈述事实上和法律辩论等机会,藉以 影响裁判内容之形成,而避免受对造所突袭及防止发生来自法院之突袭性裁判, 使不致在程序上被处分为受支配为客体。诚如所言:“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如果承 认和尊重被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就会给予他们获得公正听审的机会, 使他们充分有效地参与到裁判制作过程中来,成为自身实体权益乃至自身命运的 决定者和控制者……被告人、被害人及其他社会成员也会对这一审判过程的公正 性和合法性产生信任和尊重”(陈瑞华语)。
处分原则在诉讼中体现为诉讼参加者对起诉与否、诉讼请求范围、是否撤 诉、是否反诉、举证质证范围、是否要求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是否和解、是否 申请强制执行等一系列问题的充分的决定权。
我国诉讼制度是公认的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司法机关可以广泛地积极行 使职权,干涉甚至剥夺本该属于诉讼参加者决定的 事项的权利。要保障他们的处分权,使其有效地参与诉讼,就要改革当前 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在司法制度的构建与运 作中,尊重公民和当事人的意愿、保障其权利和自由,维护其尊严,让其发挥决 定、支配和主导作用,避免沦为客体的司法价值观。
3、效率原则 “法律中所存在的价值,并不仅限于秩序、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种。许多 法律规范首先以实用性获得最大效益为基础的。”[15](P19)“当代社会中,法律正 义或公正内涵的确定,也需要借助于资源使用与配置的效益评价。某些行为的正 义或公正性,甚至可以用效率作为量度。”[16](P18)可见效率是一种尺度或标准, 法律效率的高低可以衡量出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文明化或科学化的程度。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发布日期:19991020)提出人民法院改革的 总体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为此,又把人民法院“国家‘十五’计划期间 物质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为:根据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按照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全面管理,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公正与效率’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质保障。”(参考《国家“十五”计划期间人民法院物 质建设计划》)。这暗示着一个信息,我国司法机关也开始认识到并将把效率作 为司法工作的目标之一。
市场经济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 革开放后经济工作的一项原则。司法活动不是经济活动,不可能象经济活动那样 追求经济效益,但这不表明司法工作不应该讲究效率。
从司法的功能上讲,司法不能偏离经济这个中心,司法是为市场经济运行 的正常服务的。“通过及时有效的司法活动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所出现的 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各样的纠纷,这是市场经济对司法的内在需求。司法对市场 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要求,只有及时、有效、保质保量地予以满足,才能使 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才能使社会资源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这 就要求司法本身强调效率。”[17](P35) “司法虽然不是以单纯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的经营行为,但在司法过程中, 司法机关和当事人都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和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司法成 本”[17](P34)司法是要耗费社会资源的,无效率的司法工作实在是对社会资源的 浪费。这种浪费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司法改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就 会受到质疑,无疑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障碍。
而且,效率本身也是一种公平,因为无效率对哪一方都是不公平的。诉讼 的无限期拖延意味着其请求事项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即使 拖延地解决,原告也在马拉松式诉讼中耗费大量物力和精力,其所应有的公平未 能达到,这种不及时的权利保障也会让人怀疑司法的正义性。正如英国古谚“迟 到的正义非正义。”对被告而言,由于案件长期悬而未决,其地位和权益的长期 处于不明确不稳定状态。无论被告的辩解最终会否得到法官的认可,案件拖延给 被告带来的损失并非完全应该由他承受。
诉讼公正与效率实质上是一体的,两者相辅相承,在诉讼机制中的建构上 同样受制于经济规律。但是,公正和效率并非总是一致的,两个价值目标间存有 冲突,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要求我 们一要正视诉讼过程中公正与效益冲突的存在,二要恰当地选择、协调诉讼价值 取向,合理化解诉讼中的价值冲突。处理二者的关系必须遵循两项原则:兼顾原 则,就是避免将价值目标绝对化或片面化;
权衡原则,就是选准一个“度”,尽可 能满足多一些利益,同时使牺牲和摩擦降低到最小限度。[19]提高司法效率主要通过合理确定审判期限、举证时限,科学设置审前程序、 庭审制度、简易程序,提高执结率等制度设计和司法活动实现的。
结语 本文中许多内容是直接建立在其他学者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已在文中以注 解的形式作了部分说明。这些理论有些是成熟的,也有些学术界尚存在争论,只 是为了完成笔者的理论框架而被借鉴。故文中可能有多处内容倚轻倚重,倚轻者 多是已有学者较多论述且透彻的,倚重者多是笔者认为有必要再加论述或认为属 于本人某些浅薄之见的。
以上所列出的所有原则都或多或少的被学者们讨论或论述过,也有不少学 者将某些原则组合起来作为司法原则或司法公正的最低限度加以论述。仅此而言, 本文确实没有任何独创之处,充其量是对他人观点的重复。然而本文并非仅限于 这种简单的再重复,笔者将正义、公正和公平融入其中,着重从公正和公平的角 度对这些原则加以归类和系统化。这些工作并非没有意义,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 正义理论体系构建的一种尝试。在笔者看来,这实际构成了本文的最大特色。
再次强调一下,以上所讨论的仅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它们距离实践还很远, 不可能直接运用于司法改革实践。司法改革的实践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和程序的 改革和完善,已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需要在此原则基础上继续深入地研究和实 践。但是这些原则在司法改革中作为目标和准则,将充当着尺度的角色,它们的 贯彻与否和贯彻的广度与深度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司法改革的成败。本文的实践 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