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教学论文
新课改理念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为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造就自主发展的人,课程改革已经 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改革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新课程信念的重建。教师应明确新课程应重建的信念、 内容,并深刻认识它与有效教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信念重建有效教学 一、教育改革呼唤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当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可 以展开为以下六个命题: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能够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幸福 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
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 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 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 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 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
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 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发展是其核心和灵魂。一个自主 发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
就是有 明确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
就是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 习习惯的人。因此,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要促使所有学生的成功――造就自主发展 的人。
为了造就自主发展的人,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教 师要让学生过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
让学生全副身心 地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信建立在点 点滴滴的成功的基础上,这就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途径。其次要切实 推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教 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 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则即激励性、期待性,以呵护学生 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另外,在学生全部的生活之 中,特别是在课堂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想象未来、憧憬未来、规划 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着力培养他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干什么都要有一个 明确的追求;
要经常和学生讨论当下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的意义,带给学生理智 的挑战,让学生感受到思考与探索的乐趣。最后,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终应该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
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们的国民性。这就 必须改变每个人的人格定型期,即学校生活时期的生活方式.而学习方式就是学 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 程;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
倡导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表现空 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更多地互动和合作交流:强调对问题的多角 度的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与碰撞:提倡发展性评价,力图带给学生更 多成功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 进取的个性,形成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 创新的民主性格。二是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探索者。探索是教育的当然 要素。探索意味着探索者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意味着探索者大胆尝试、追求 卓越,意味着探索者经验的开放性和工作中丰富的动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 仅要研究教学内容,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且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创 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如何设计教学的活动.如何搭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 如何构筑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如何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因为探索,使得 课堂多一份灵动和飞扬,多一些朝气与活力。教师的探索影响、引领和激励着学 生的探索,课堂生活因为探索而变得悬念迭起、趣味无穷.变得开放、幽深、鲜 活和魅力十足。师生因为共同探索。而享有着更高品质的学校生活。
二、教育改革实施需要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一再强调:“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 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 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的确,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 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 质。”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石就是人们对于社会的理想和人生的理想。如果缺乏现 代文化精神的价值指向,缺乏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核心的价值,这个“理 想”就值得怀疑。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谙熟人类文明历 程、确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的人,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是一种基于 信念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 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
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是 基于生命的灵动与热力的,而不是机械、麻木与冷漠的。它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 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扪心自问,不断地眷注心灵,不断地投人生活和不断 地成长。三、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的应有内容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对于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 它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信念主要包括关于学生、关于学习和 关于教师自身的三种信念。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师信念提出了新要求,新 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 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 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只有逐步确立这些新课程教育 教学的信念,并把各种信念相互接纳,紧缩相连,形成一个具有个人意义的信念 系统,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去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工作才能有一份责任 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性 人才。
四、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与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只有把信念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加以协调和修正方能找到恰当的适 合自己、又适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首先应更多地 去研读学生.在确定好适当的教学目标后才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去一味追 求什么一鸣惊人的新招,也就是说,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其次是有效组织,营 造民主课堂,创设真本、有效的教学情境,在预案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 发展(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开展教育性对话;
要善于 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课堂教 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心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 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的技能发展等。
因此,有效教学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新课程的信念。教师只有通过理 论学习、反思实践、校本研修等形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和重塑教师 信念,才能真正开展教与学都是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