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遵循原理原则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理和原则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 系列活动,以保护劳动者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行, 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1 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 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 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 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 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

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

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

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 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 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 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 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 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 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 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 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 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

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 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 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 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 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 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 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 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 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 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 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 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 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 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 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2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 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 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 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

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 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 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 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 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 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 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 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 全为最终目的。

3.2 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 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 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 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 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 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 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 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 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 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 3.4 整分合原理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 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
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 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 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 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 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 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 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 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 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 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 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 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 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 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 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 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 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 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 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 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 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 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 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 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 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 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 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 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 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 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 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

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 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 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 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 动力的关系。

4 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

4.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 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 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 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 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 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 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 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 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 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 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 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 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 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 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 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 “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 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 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 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 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 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 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 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5 “四不放过”原则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