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优先的后期发展探讨_为什么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居民汽车持有量越来越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道路体系已然难以跟上日益激增的出行流量,必须要借助科学、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来调节城市交通,因此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刻不容缓。文章从我国的公共交通运转现状开始阐述,逐步进行公共交通的问题分析和措施构想,据此粗略地探讨公共交通优先的后期发展与规划。

  

  1 现状分析公共交通的特点是人均占用道路面积低,能够最有效率地输送更多的客流量。面对人口与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反应在交通矛盾上就是车多路少、求大于供,便会产生出行难、行路堵、交通时间成本增加的问题。无论是新建、扩建道路,都无法及时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公共交通的特性能有效缓解城市人口出行压力。

  

  我国倡导发展公共交通,已缓解部分城市人口交通出行压力,但是公共交通的出行挤、非直达性、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时间成本较高等后期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一系列不便反而会让出行者对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产生担忧,桎梏了公共交通的良性后期发展,因此相应问题亟待解决。

  

  2 主要问题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后期问题可分为“人”“车”“路”三个维度加以讨论。

  

  2.1 人(1)挤。公共交通本就承担着极大的出行流量,场所空间不足、配套设施不足是最显著的问题。无论是公交站点还是轨道交通站点,高峰时段的拥挤感非常强烈,尤其是交通枢纽地段,站或坐的空间狭小,以及购票设施和座位设施不足是影响公共交通乘坐体验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公共交通继续发展的问题之一。

  

  (2)惑。现在去车站能否立即坐车、什么时候车会到、站台停靠及乘客上下车会耽误多少时间相信是我们平常在乘坐公共交通考虑最多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和交通APP 的发展,去哪坐哪个车已经能够解决了,但大多疑惑还是只能到车站才能得知,这个缺口需要相关部门加以弥补。

  

  2.2 车(1)换乘不便。不同的交通方式存在于不同空间地点,目前城市交通往往只注重了较大的枢纽点上重交通方式间的结合,如轨道与公交换乘,而忽略了重交通方式和轻交通方式间的结合,如轨道、公交与自行车、电动车结合。公共交通的直达性本就不足,有不少目的地在乘坐了一段公共交通过后仍有较长距离,步行无论是体验上还是时间成本上都并不友好。

  

  (2)时间成本难以准确估计。无论是候车或乘坐期间的耽误时间都是不确定的,按照最快时间到达通常几率较小。如果公共交通的这类时间不能缩短或者避免,那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很难有质的提高。

  

  2.3 路(1)缺乏充分对接。目前公交汽车、BRT、轨道交通等多种公共交通载具同时出现在城市当中,由于各自的承载路面与轨道、路线规划各异,导致互相衔接还不足够紧密。很多公共交通路线甚至和长途客运如火车站这种大流量的关键交通枢纽都没有实现无缝衔接。

  

  (2)优先不足。目前公共交通中的地面交通存在延误时间较长的问题,虽然进行了专用优先道等的设置,但多是从交通设施的角度出发,而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的措施较少。实体设施的增设通常只能改善一时的问题,因为交通、人口、城市同样在发展,一味的增设远没有长远的管理与控制行之有效。

  

  3 措施构想3.1 “人”

  

  关于拥挤的解决主要是扩建现在已有站台,增强设施运营效率。如客流量大的公交站台应适当拓长;轨道站点的购票设施、安检设施和通道应当增设,并提高其运行效率,排队处应当设置必要的引导设施;换乘的站点应当更多,尽可能让大节点的人流合理分流。

  

  针对时效性不明确的问题,公共交通运行部门应当与交通APP 的运营商紧密合作,做到各种各类型的乘坐信息都能让出行者及时查询得知,包括候车时间与前方预计的延误时间等。

  

  3.2 “车”

  

  针对换乘不便的问题,应当在那些客流量汇集较大却离公共交通有一定距离的这种“间隙点”设置公共的自行车、电动车以满足短途出行需求。针对时间成本的保证和优化,鉴于目前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限制,可能一时很难在此方向有质的提升。

  

  3.3 “路”

  

  针对缺乏对接问题,可能在后期已经修建成型的交通枢纽处很难改变,因为其中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但考虑到长远发展,这是一个“痛点”,非常有必要加以解决和完善,因此需要政策和投资的导向,甚至是强制性的。此外,各种交通路段的衔接与初始规划设计紧密相关,因此设计规划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总体情况和长远规划。

  

  针对优先不足的问题,应当在交通管理和控制方面思考创新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从增设道路设施这种空间角度来优化,还要从交通信号灯优先等时间角度来优化。

  

  4 结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不仅须在具体的交通设施方面做到公共交通优先,更要从理念上进行革新,在多方面做到公共交通优先而不仅限于出行方式的选择供给,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服务。此外,公共交通的后期发展和规划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不仅限于交通问题,更有许多环境、安全、资本等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唯有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才能更健康、长远地提供更优质的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1] 程旭.基于“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导向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 李黎辉.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3] 周彤梅,赵亮.论道路交通的宏观控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