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本内容【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 陵水县东华初级中学陈维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 个发展趋势。近二、三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有效性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达到有效课堂教学 应有的水准和高度,使得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变成一句"空话",依然是:"涛声依 旧","穿新鞋,走老路","越来越不会教学了"。因此,探索如何切实提高数学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急需丞待解决的 问题。由此,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 而有效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就此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及内涵。

所谓"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最少的时间,精 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 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 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 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总而言之就是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轻松学并 且学得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设计。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 活动方式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 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 参与的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不断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具 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 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 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用计算机 显示高高的楼房和高约8848米的珍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它们的高度,同 时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有 34层楼高,继续折叠30次后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 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 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及过程进行探索活动,着力引导多 思考,多探索,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 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 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情境,才会真正实现有效 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我提出两个探究性的学习任务, 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在任务一的探究中,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 什么?(1);
(2);
(3);
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分式的基本性质;
学生归纳 完善分式的基本性质后,教师提出的"对于分式的基本性质,谁还有什么疑难问 题?请提出来"的问题,有利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我这么一点拨, 立马有学生提出:"老师,通过您提供的素材,我们得出了分式的一些性质,现 在我们小组考虑,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加上我减去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 式的值变不变?如果都是平方或立方呢?"这样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 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中,强调的是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整式,为 什么一定要是整式,是分式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如果行的话,教材中给出 的分式的基本性质为什么没有提到?"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数学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立竿见影。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把学生当作被动地接受地接 受知识的"客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 习活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 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 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分析,去合作交流,发现和创造所学 的知识。人人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人人体验数学规律的生成和发现的过程, 使成功的喜悦人人有机会去分享。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核心彻底 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的 共同发展。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兴趣小组,每个组有一名组长,组员有5-7人左 右,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安排,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 增强了学生相互的交往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

2、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因此,教师在组织小 组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 学生,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 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不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画图:
画出边长分别是下列各组数的三角形(单位:㎝) A、,2,B、3,4,5C、6,8,10D、5,12,13 (2)测量:用你的量角器测量一下上述各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并记 录如下:
A:B:C:D:
(3)判断:请判断一下上述你所画的三角形的形状。

A:B:C:D:
(4)找规律:根据上述每个三角形所组的各组边长,请你找出最长边的平方与其他两边平方和之间关系。

A:B:C:D:
(5)猜想:让我们猜想一下,一个三角各边长数量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对 这个三角形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呢? 你的猜想是。然后把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兴趣小组,再把上述的四个问题分 别抛给四个学习兴趣小组,看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利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 识,使每个学生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 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又 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 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的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训练学生 良好的合作习惯。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 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思考与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这将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坚定不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