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1.方法 1.1研究对象 贵阳中医学院2012-2014级学生5406人,男1763人,女3643人。年龄17-22岁 间。

1.2研究工具 使用樊富民[1]等人修订的大学生人格量表“UPI”对入校不同时长的大学 生集体使用电脑施测,该问卷由64个问题构成,涵盖了身体健康状况、情绪反映、 自我认识等方面,可分类解释也可按总分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身心状况。

1.3统计分析工具 所得数据全部在SPSS19.0软件处理。

2.结果 不同入学时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着(χ2=-254.87,p=0.000.05)。刚入 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着好于1学期末(Z=-10.19,p=0.000.05),也显着好于2学期末 (Z=-14.58,p=0.000.05)和3学期末(Z=-4.426,p=0.000.05)。1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 显着好于2学期末(Z=-3.39,p=0.010.0)。1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3学期末无显着 差异(Z=-0.77,p=0.40.05)。2学期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3学期末无显着差异 (Z=-0.59,p=0.550.05)。

3.讨论 对量表总分的比较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性别上比较一致的结论 是女生比男生严重[2]。一方面女性的生理周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女性对自身问 题的评价过于悲观;另一方面,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使男生将自认为明显不符合男 生特质的选项直接否定,其结果就是,女生敢于承认软弱或无能,而男生倾向把自 己描绘得“无所不能”。比较测验总分,发现不同入学时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 异显着,刚入学时最轻,第1、2学期后逐渐加重,到第3学期减轻。入学时的心理问 题最轻,和其他时候相比均有显着差异。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和教育不能停留在只监控其入学时的状态,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最好对在校生进行连续的监测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