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篇一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摘要: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专业改革目 标、建设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及专业建设保障措施等 方面详细探讨了河南理工大学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期对同类型高校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孙君顶(1975-),男,河南邓州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 院,副教授;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 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09JG023、2012JG0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0079(2012)22-0045-02 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 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布了《高等 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高 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007年)及《高等学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导及规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着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 新形势需要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高校 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全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2008年获得河南省 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获得了国家第六批特色专 业建设点。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从专业改 革目标、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1]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 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 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 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 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 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 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 应的专业发展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 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2]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 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 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 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 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 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 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 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3]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 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 才培养的。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 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我校坚持培养方案要以体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 特色、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体系优化、内容先进、结构合理”为 目标,努力汲取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体现在人才 培养方案中。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强化基 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教学指导方针。依据该方针,我校在培 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 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建设由学术、技术、职业 和人文交织的刚性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柔性课程模块,共同组成“知识面宽,应 用性强,理论与实践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设置体现方向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基于“软硬 并举、平衡发展”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课程内容。
硬件课程体系以嵌入式方向为核心,软件课程体系以Java课程群为核心。
(3)课程体系设置体现系统性。课程体系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堆积, 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及次序,将所开设的课程通过一条 主线贯穿起来。也就是以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来支撑专业的方向性,进而以课程体 系的方向性保障培养方案的系统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篇二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 摘 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对实践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等特点。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步骤,是增强学 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也可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 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应用进行分析,分析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于在人才也越来越注重实际动手能 力的培养,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恰巧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与应用,需要学生具有 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是十分 必要的。
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科技训练、社 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顶层设计的方法,着重培养学 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有超强的工程技术性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突出特点, 实践教学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做出的重大策略,而且实践教学实施的质量直 接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当中一 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准确 由于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匆忙结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 比较容易出现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一些 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理念要求,逐渐的脱 离教学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等诸多 原因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倾向严重。
1.2 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盛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比例出现严重的 失衡,严重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再加上学校的待遇低,一般很难留住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因此造成了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加之分配制 度的不合理不公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3 实验教学内容与管理体制缺少与时俱进 许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管理体制落后,实验教学改革也相当滞后的 问题,列举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轨,还停 留在陈旧的内容层面,考核的方法也不规范。
(2)学生的实验课安排不科学,教学模式落后,多呈现出随意性,形 式落后。
(3)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多表现素质低,对实验器材的利用率低,实验 室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基本上也很少开放使用。
1.4 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一些院校的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一些院 校实验室少、实验设备缺乏、实验设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调的现象是十分普遍 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对硬件的要求很高,实验条件和设备的落后与欠缺,直 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
1.5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缺乏实习基础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 强实习工作,然而一些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条件,导致学生的实习完成 的质量很差,这样导致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了一定的竞争力。
2 对策与措施 2.1 立足校情,依托市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专门的人才” 来支撑。对于IT行业中的“计算机工程师”,市场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 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环境,熟练掌握诸如编程、技术维护等专业技术 操作,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很好的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领导组织与开发,发挥团队的创兴能力,不断更新专业技术,跟上时代发 展的步伐,选择出更加合适的开发技术。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我们的意识上明确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 于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它们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明确它 与“应用型人才”本质区别,我们要防止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出现;其次我们要根据 社会的实际要求,实事求是的制定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更 加科学的选择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设 出一个包含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对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能 力。
2.2 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实践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靠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是由多个教学实践活 动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标的院校,不仅要在 学校内为学生建立实践的平台,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 基地,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来 适应这个社会。
2.3 重视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应该强调院校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派选教师到名牌大学 进修学习,到优秀的企业中去更新知识,学习企业的管理。在亲身实践中,教师 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方案,更好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症下药,培养 出毕业生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建设出科学的教学体系,了解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 以便学校也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学校的技术设备。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 优秀人才来学校交流探讨,开展学术交流会。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学校有强大 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学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企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2.4 加大投资力度,更新企业的仪器设备 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需要特意的实验课程的设定,还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现今社会,学校的仪器设备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设备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挑 选仪器设备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购置的仪器设备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紧 密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校内实训中心在技术水 准上要体现出现代的理论与技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的开拓出自身的能力。
2.5 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我们只有强化实验室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在选 择实训项目时,我们要针对那些有较强的技术含量的实训项目,要体现出工艺性、 设计性、综合性的要求。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我们要发挥创新思维,充利用现有 的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摆脱以前实验室封闭的束缚,处理好学生在 选课与实验时间上存在的矛盾,以便让学生在有了创意的实验方案后能够充分的 利用实验设备完成。
3 结束语 总之,一个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尤 其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一个对实践要求相对就较高的专业来说。一个合理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是必不可少的。在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科 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