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相关论文范文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论文范文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论文范文篇一 《利率市场化》 【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 型。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 给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策略。【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战略转型 一、利率市场化概述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 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 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 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 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 利率形成机制。
(二)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既定目标。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 相继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 利率,批准部分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利率市场化进程大大提速。2012年6月8 日和7月6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了两次调整。
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个百分点,上浮 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比调息前下降0.56个百分 点,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这两次利率调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 要步骤。经过这两次调整,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更重要的是,允许存 款利率上浮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惊险一跃”。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一)传统业务将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其利润来源 也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收入。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存款市场,有可 能私自提高存款利率;而在贷款发放上又可能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竟相低息放贷, 则就导致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这样,就敦促商业银行 转变业务增长模式。
(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新的考验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存贷款利率变 动幅度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借款人或存款人选择提前归还 或支取资金,存在着重新投资和融资的定价问题;固定利率资产和固定利率负债 市值变动缺口风险。利率市场化后,相随而来的是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 在利差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银行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 违规操作,累积性风险不断增加。《巴塞尔协议Ⅲ》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为加强银行利率风险监控提供了外部保障,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急待提高 在利率管制下,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物价指数变化的情况, 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银行利差幅度的大小,都是由中央银行统一定价的,商业 银行必须严格遵守。而对于贷款利率也是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商业银行可在规 定的浮动幅度内选择确定,自主权相当有限。但在利率市场化后,金融产品定价 成为商业银行一个所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在市场 上进行金融产品定价的经验,在定价时要遵循什么原则,考虑哪些因素,采取什 么定价方法,确定什么价位等,都有待在市场中探索和实战,定价能力急待提高。
(四)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专业技术人员不必过多考虑利率走势,而在 利率市场化后,要求银行专家进行利率预测,然后根据利率预测作出购买资产的 决策。利率预测是一个冒险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银行 工作人员既要有较强的利率预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保值技术能力和防范风险能 力。三、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企业战略转型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预期将发生重大变 化、或已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业务界定和业务运作 进行的方向性调整与革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战略 转型的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转变传统的业务增长方式 国内商业银行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规模扩张,吸 收存款发放贷款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推动尽可能多的业务,拓展利润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收入,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 经营效益。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变动将更加频繁和敏感,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 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将更直接、更刚性。例如重视发展零售业务,大力发展 中间业务,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因为零售业务有资本要求较低,盈利率高,具有 非常好的成长性;中间业务一般为无风险收入,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规模扩张和资 本短缺的瓶颈约束,有效促进银行经营结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推进银行战略转 型。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有60%~70%来自中间业务,而我国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之比为2.42%~5.4%。今后商业 银行一定要端正思想,将中间业务,中小企业服务放到和存款并重的位置上去思 考和拓展,使之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增加银行收益的一个重要增长 点。
(二)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及风险衡量体系 按照《巴塞尔协议Ⅲ》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利率风险管理 的基本原则,明确各级管理机构和具体管理人员的利率风险管理授权与责任分工, 以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是商业银行应有明确的控制风险的政策与程序,了 解各类业务的利率风险特征,科学制定适当的程序和控制方法。二是建立全面的 利率风险计量系统。商业银行应建立涵盖全部业务的风险计量指标体系,准确衡 量商业银行的风险度,全面评估利率风险损失值。三是完善利率风险防范和化解 机制,包括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分散机制和转移机制。具体来说,对于利率风险 很大的业务,商业银行应予以规避;在资金投向上应形成在地域、行业、企业间 的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组合,分散和降低风险。四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和 外部监测系统,防范和控制利率风险,提高利率管理水平[1]。(三)构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拥有了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如何运 用价格策略参与市场竞争,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销售和经营管理目标 的实现。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构建金融产 品定价机制时要突出以下内容:充分考虑影响金融产品定价的因素。如国家宏观 经济政策导向,包括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发 展状况;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状况;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国际利率 和汇率水平;消费习惯、市场心理预期、社会信用状况等,均需要纳入定价考虑 范围。根据具体产品确定合适的定价原则和定价策略。金融产品不计其数,各有 特点,其定价原则和定价策略需要区别对待。
(四)适应央行利率管理方式,准确预测利率走势 在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让渡利率管理权,但并不 意味着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管理,只是在管理渠道和管理方式上与原来不 同,实行多样化管理。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中央银行的政策举措,适应央行多样 化的利率管理方式,准确预测利率走势,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对金融产品进行合 理定价,以防利率波动带来重定价风险。
(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利率市场化后,对商业银行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 求银行专家进行利率预测。利率预测是一个冒险的行业,国外实践经验显示:即 使是最优秀的利率预测人员作出的预测,有时结果也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加快预测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二是要求银行专业技术 人员根据利率预测作出购买资产的决策。在利率波动环境下,如何规避利率风险 进行投资组合,如何对到期资产进行重投资这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银行 工作人员既要有较强的利率预测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保值技术能力和防范风险能 力;同时也是保证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