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音像市场管理的思考
小议我国音像市场管理的思考 摘要:音像市场是文化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盛衰直接影响到到文化 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音像市场已形成 了综合性市场体系,多元化经营格局,立体型管理网络,全方位管理模式;音像 市场的管理工作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音像市场理论体系,一 套音像市场法规体系,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但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 不平衡,音像市场的管理也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性。但有很多地区市场发育尚不 成熟,盗版、黄色等非法音像制品仍占市场的较大份额。本文从我国音像市场的 实际出发,对音像市场现状和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思考。
关键词:文化市场;
音像市场;
市场管理 ThePondertoourcountryaudioandvideomarketmanagement StudentmajoringinThePublicAdministrationNIUTianzeng TutorLiMing Abstract:
Audiomarketisanintegralpartoftheculturalmarket,whichdirectlyaffectstheriseandfalloft heculturalmarketdevelopment.Formorethan2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intheongoin geffortsoftheparties,myaudiomarkethasdevelopedcomprehensivemarketsystem,diversi fiedbusinesspattern,three-dimensionalmodelmanagementnetwork-managementmodel;
Managementofaudio-videomarketcommensuratewiththemarketdevelopment,audio-vid eomarkethasinitiallyestablishedatheoreticalsystem,asetofaudio-videomarketregulation s,andtheaccumulationofanumberofsuccessfulmanagementexperience.Butimbalancesin theregionseconomicdevelopment,themanagementoftheaudio-videomarkethasemerged pluralismandcomplexity.Buttherearemanyareasnotyetmaturemarketdevelopment,pirac y,andotherillegalaudio-yellowstilllargermarketshare.Theaudio-videomarketfromourrea lity,thestatusandmanagementofaudio-videomarketresponsesanalysedthinking. Keywords:Culturalmarket;
Audioandvideomarkets;
Marketmanagement;
音像市场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息息相关。在改革开放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边远 的山村,它都有着重要位置,同时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中国音像业多年来一直 处于困惑之中,一方面,充斥市场的侵权盗版音像制品令音像生产企业萎靡不振, 叫苦不迭,埋怨市场环境不好,无法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打击盗版的力度虽然越来 越大,但盗版音像制品的数量却似乎越来越多,人们反过来埋怨生产企业产品价格 太高,不能适应群众的消费需求,客观上又给打击盗版工作增添了难度。因此,如何依法管理音像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秩序化的音 像市场,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音像市场管理现状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音像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并在经济增长和对 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音像市场早期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全国 只有中国唱片社独家生产,而且产品单一,改革开放以来才进入全面发展和结构 调整时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像制品从磁介质占统 治地位逐渐向光介质发展,音像经营由家庭式、杂货铺式向专营化、集团化和规 模化的方向发展,音像业开始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音像市场逐步走向成 熟,而我国的音像市场管理也在随着市场的脚步在发展。目前,我国的音像市场 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队伍也初步建立 我国对音像市场的管理已有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体系也初步形成, 执法管理队伍也初步建立。其中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 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 罪的决定》、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 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等。[1]地方也制定了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但也有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思 想麻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总体上说,我国现有的有关音像市场管理法律法规, 对加强音像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促进音像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已经 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音像制品行政管 理网络,管理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建设,有些地区还建立了专职的文化市场稽查 队伍,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
(二)音像市场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 目前,有很多部门参与了对我国音像市场的管理,主要有国家广播电视局、 文化部和新闻出版署三大系统。这三家部门都设有音像管理处,都制订有自己的 法规条例。虽说各有分工,但却极不协调,也经常出现为利益互相争斗的局面。
同时由于音像制品不仅具有一般产品的特点,而且它还是具有很强传播性,所以 音像市场又受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公安等部门的监督管理。由于我国音像市场 很复杂,越来越多的部门参与进入了音像市场的管理当中。例如:在全国2005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夏季行动中,就有中宣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公安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八个部门联合 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2] (三)音像市场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集中整治 我国对音像市场的管理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集中整治行动,这主要体现在 “打黄”“扫非”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打压和取缔。整顿的发起主要是国家有 关部门下达相应的通知文件,基层部门执行相关文件精神,在某些时段采取较大 规模的集中行动,集中行动不仅表现在地点的集中,还表现在时间的集中上。市 场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在集中行动的时候被打压管制下去,行动过后有很多问题会 依然存在。而非常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于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管理不严等 等诸多因素影响,却是收效甚微。
(四)在管理效果上,表面成绩显著,实际效果很差 每年全国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会出动大量的执法检查人员开展音像市场 的整治工作,而且每年都收缴了大量的非法音像制品,还有递增的趋势。2004 年全国出动文化市场执法人员367万多人次,全国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75亿件, 在收缴的侵权盗版出版物中占到了首位。[2]2005年更是有八个部门联合开展了 声势浩大的专项治理行动。虽然表面成绩显著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非 法音像制品为什么会越打越多?可见管理的实际效果是很差的。盗版、色情、淫 秽、甚至反动的音像制品屡禁不绝,知识产权严重受到侵害,国家正版音像制品 的发行量仍没有大的改观,音像出版发行工作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综上所述,我国音像市场已经逐渐形成规模,音像市场的管理工作也在探 索积累经验阶段。国情决定我国音像市场很庞大,音像市场秩序表现出复杂性和 混乱性。我国各地音像市场的管理状况的发展很不相同,而且市场是灵活的,所 以地区的差异性给音像市场的管理带来的阻力也是难以想象的,其中最主要的表 现就是地方的保护主义。所以在音像市场管理改革的进程中会面临重重的阻力。
二、我国音像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音像市场秩序不规范,流通渠道不顺畅,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 理者执法不严,宣传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和监督体制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致 使“海外带”泛滥成灾,黄色带屡禁不止,盗版猖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音像制品效益的发挥。
(一)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宣传不到位 法律是音像市场管理的依据,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日常的市场管理就会 变得苍白无力。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文化市场法》。我国对音像盗版活 动、黄色和其他非法音像制品的治理主要是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通知、会议精神, 而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对假冒伪劣、非法音像制品进行索赔的也 比较少。主要原因是音像制品的价钱便宜,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卖 一赔二的比例,索赔数额太小而不愿索赔。法律、法规发展的滞后给音像市场管 理工作带来的不便也日益的显现出来。据2006年4月26日的检察日报报道,近年 来全国每年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亿多张,却鲜有经营者受到刑罚制裁。造成这种 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刑事案件对证据的严密性和证据链的完整性要求极高, 但由于相关法律规定操作性较差,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前期对证据的收集受工作经 验、手段等因素影响,而使案件难以进入司法程序。江苏省文化厅市场处处长褚 志强认为,主要原因是法律适用遇到障碍。法律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音像市场 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迫在眉睫。
在音像市场管理工程中,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思想麻木,有法不依,执法不 严的情况比较严重。1999年8月和2000年1月,中国音像协会两次组织有关新闻单 位对部分省会城市的“音像大市场”或“音像城”进行了调查暗访,结果发现这些“大 市场”全部都在大规模地经营盗版制品,而音像管委会或市场管理办公室却不闻 不问,形同虚设。[3]他们怕打得太严,管得太死会使一些经营者无法经营下去。摊 位租不出去,房租费收不回来,或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所以经营者利用管理的漏 洞,利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出售非法音像制品。
很多音像市场的管理人员本身就没有认识到非法音像制品的危害,就更不 用说向销售者执法宣传了。宣传工作的不到位致使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淡薄,使 多数专门从事音像制品经营业主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利用管理的空间,经常违 法违规经营非法音像制品。而那些走街串巷和摆地摊的无证游商,更是不管什么 法律、法规和有无证照。
(二)多方面管理缺陷导致盗版猖獗 近年来,我国音像市场的相关管理部门对盗版音像制品的打击力度越来越 大,参与反盗版的部门也越来越多,但是盗版情况却依然严峻。据中国音像协会1998年统计,全国音像制品的年销售额是300亿元人民币, 而全国所有出版社上报的所有音像制品销售额的总和才12亿元人民币,96%以上 的市场份额是给盗版占去了。[3]国际唱片工业联合会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03 年中国市场上正版光盘仅销售1.1亿张,而盗版光盘竟卖到25亿张,价值在200亿 元以上。2004年全国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75亿件,在收缴的侵权盗版出版物中 占到了首位。国际唱片协会(IFPI)在最近公布一份报告称,目前中国的盗版CD占 据了中国CD市场85%的份额,每年的销售额高达4.11亿美元。
究竟盗版为什么能如此猖狂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管理上的缺 陷:
1.单一的管理方法 经营者利用管理的漏洞,利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出售盗版音像制品。管理者 并没有针对市场灵活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集中整治行 动,打压式的管理,所以收效甚微。
例如农贸市场、下岗职工市场以及街头巷尾无证兜售、摆卖非法音像制品 情况较严重。有的经营场所,特别是以招商招租方式的音像制品集中经营场所,只 要执法人员出现在其中某一摊位上依法检查,其他摊位便纷纷关门,不配合检查, 逃避管理,甚至围攻执法人员。而那些走街串巷和摆地摊的无证游商,竟与文化市 场管理人员打起游击战来,每当管理人员一出现,他们便纷纷躲开,待管理人员一 走,他们又都在马路边或市场旁兜售,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1] 2.版权意识模糊 在版权意识上,一开始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音像业 是靠翻唱海外流行歌曲起家的。国有出版社的这种翻唱,其实就是一种盗版。大 规模、公开性的翻唱为日后盗版的泛滥埋下了隐患,这种翻唱行为发展到后来就 成了市场调节下的“拿来主义”,盗版者干脆将某文化产品或某歌星的作品直接翻 录复制,既省钱又省事。于是,全国普遍出现了盗版者明目张胆地打出自己的品牌, 销售者堂而皇之地把盗版光盘摆上货架。而且,盗版者一本万利,销售者可获高利, 消费者花小钱看精品,各地管理部门也有利可图,大家各得其所。
某些管理部门对盗版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行为, 有“盗版无害”的意识对此产生姑息迁就的态度;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政府企业互相包庇。
3.缺乏良好的监督举报机制 因为消费者也有利可图,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举报的意识。音像制品中的假 冒、盗版产品不仅生产者有利,经营者得利,甚至消费者也从价格上得到了利益。
所以,对非法音像制品不但不喊打,而且还暗中默默配合,除对被查处的业主报有 同情外,有的还在心中暗暗地责怪管理者。此种心理,不仅少数群众有,有些政府官 员也有。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繁琐的审批制度 正规出版社若要引进一个版,从自己选择、省里审查、版权局认证到文化 部审批,一般需要20天到1~2个月,而盗版则不需要这个周期。
5.法律适用上的障碍 在司法实践中,对贩卖盗版光盘者,多是按照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来追究。
可是,按照法律规定,该罪只有违法所得超过10万元才能构成,而且让盗版者自 己交代利润,确实难上加难。[4] (三)多头管理等问题限制了正版音像的发展 在管理体制上,多头管理的问题导致了对很多问题职责不清,出了问题就 会互相推诿责任。我国音像生产的管理部门有广电、文化和新闻出版三个部门, 使音像领域的生产环节与市场环节人为分割,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广电、文 化和新闻出版这三家部门都设有音像管理处,都制订有自己的法规条例。经常出 现为利益互相争斗的局面。对此,国家曾作出规定,由新闻出版局管出版,广电总局 负责节目审查,文化部管理音像市场。然而真正实行起来,却很困难,都又各自为 政。
在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量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实行的依旧是双轨制, 即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既不是纯粹的企业,却又要自负盈亏,这种角色定位使这些 单位目标模糊,影响了对市场的把握与开拓,降低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甚至养成 了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惰性。在我国国有音像企业的经营运作,不能根据市场 的杠杆转动,其生产的作品无论在品质、制作、主题数量等方面都无法与国外的 大片相比。(四)市场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制约音像市场管理队伍建设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经费不足。音像市场监 督检查经费严重不足,音像市场管理人员难于及时对那些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实施 有效的管理。市场监督检查所需经费,是音像市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好文化市场 的基本保证。音像市场监督检查所需经费得不到落实和保证,交通,通讯等稽查工 作必备工具、设备不到位,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就很难及时对那些从事违法违规经 营活动实施有效地查处,也不利于音像市场执法队伍的稳定。
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地区建立了专职的文化市场稽查队伍, 还有很多地区的音像市场管理队伍比较混乱,缺乏专职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日 常的音像市场管理工作则为工商或公安部门代劳。因此,很多地方的音像市场管 理队伍非常缺乏执法权威性,这就使音像市场的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即便有的地 方有专门的文化市场管理人员,但他们大都缺乏相关的专门管理知识,更不用说 分析引导市场,解决音像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很多地区无论是管理队伍的人员 编制,还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都不能适应现代音像市场的需要。
三、对我国音像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制体系,依法管理音像市场。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凡事都要按照国际惯例执行,都要讲规则,都要 讲法律。如果相应法律、法规滞后,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音像市场,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完善法律体,对我国音像市场的管 理至关重要。
1.完善法制,提高立法档次。
我国目前对音像市场的管理虽然已有有法可依,但是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音像市场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 部分,要使音像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加快立法速度,健全文化法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文化市场法》,应在现有有关音像市场管理法律法 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修改和完善,也可将目前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上升为国家法律,使之成为规范广大公民行为的法律,从而 达到行政者依法行政,经营者依法经营,消费者依法消费的目的。2.加强宣传力度,树立法制观念。
解决执法不严的问题关键是管理者要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不仅要向行政 执法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有关音像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还要带头用法、 守法。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摒弃那种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代价换取 本地区、本部门一时经济繁荣或社会安定的短见行为,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的现象。加大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制宣传力度,提高他们抵制非法音像制品的 自觉性,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守法经营、依法消费的意识,使“经营盗版违 法,使用盗版有害”的道理深入人心,从而达到自觉维护音像市场经营秩序的目的。
(二)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音像市场的管理方法确实是一个新型而又复杂的问题,并不是只靠打压式 的管理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探索。而好的管理方法是从实践中 得来的。结合我国各地基层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针对当前的管理问题大致有以 下几点:
1.在管理中努力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把截流与堵源相结合;
就是不仅要对音像制品流通的各个中间环节进 行严格的管理,还要对源头进行严格的把关,坚持堵源头、规范进货渠道、严格 控制黄毒及各种非法制品的流入,牢固地树立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责 任感。[5]二是把日常管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
日常管理是保持良好市场秩序的 保障,日常管理不仅要形成制度化,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动而相应的改变策略。日 常工作要认认真真搞培训,注重正面引导。力抓全员岗位培训制度的落实,以此 来不断提高经营者、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组织他们不断学习新时期党的各项方针 政策,学习文化市场有关法律法规,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全 面提高遵纪守法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减少违法违章现象的发生。因为日常管理难 免会有漏洞,所以要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三是把专业管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尤 其要加强节假日和双休期间的管理,及时取缔丑恶现象,使得违法者无机可乘, 让整个市场始终处在自觉与监督的良好结合点上。
2.简化审批制度 为了更好的服务正版的发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把省里的审查、 版权局认证到文化部审批进行和并简化,缩短正版音像制品的发行周期,为正版争取更多战胜盗版的机会。
3.从法律上加强处罚力度 现行法律对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定罪标准偏高,此类案件大多数只适用行 政处罚,无法构成刑事犯罪,因而对盗版音像经营者构不成强大的威慑力。如果 能降低对盗版音像经营活动进行刑事定罪的量化标准,就能大大提高盗版音像经 营者的风险成本,为遏止盗版音像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执法依据。[5] (三)强化社会管理,构建良好市场环境 要繁荣音像市场,找准政府在音像市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关键问题。
面对不断发育的音像市场体系的种种纷繁复杂的问题,政府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往 往力不从心,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没有找准政府管理在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中的定 位,四面出击,扮演了自己无法胜任的角色。
音像市场管理可分为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其中政府管理是指国家凭借公 共权力通过政府市场管理机关对音像市场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 配置的目的;音像市场社会管理是指音像市场按照市场规律的自我调节以及音像 市场的社会监督。
1.强化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与我国的音像市场管理相比,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的借鉴之处。日本文化、 音像、出版业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 经验,积极开拓创新,大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经营管理要效益,要竞争力, 因此,日本的文化、音像、出版企业不怕与外国企业在自己的市场上竞争,并且 积极向外国市场扩张。日本各行业都设有行业协会,这些协会为本行业的各单位 服务,并对这些单位进行管理。如日本电影伦理管理委员会就是由影协设立,聘 请人员进行电影审查的机构。这个机构由包括委员长在内的5位管理委员及出身 电影业各领域的8位审查员组成,每年约审查500部长篇电影及剧院用电影,其营 运费用来源是这些电影的审查费,完全没有其他的补助。电影伦理管理委员会具 有很高的权威,他们根据内容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将影片分为四级,凡未经映 伦审查的作品,一律不能在影院公映,这对电影市场的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2.合并简化音像市场的管理部门。合并简化音像市场的管理部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音像产业,培育音像市 场。正版合法的音像制品和盗版非法的音像制品,就像两股此消彼长的势力。只 有加强音像产业本身的实力,才能使盗版和非法制品渐渐消退,音像的管理也就 无为而治,轻松的多了。
中国的音像产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形成,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形成 目前的状况,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则还远远没有确立,事业单位的色彩和习惯影响着 大部分音像企业的成熟。中国目前有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20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 位121家,基本上是持有出版许可证的国营单位,但民营机构也在迅猛发展。[6]所 以应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改革,调整音像市场内部格局,重新构建新的企业集团、 产业实体,允许国营以外的包括个体资本以参股形式投入,从而吸纳更多的社会 资金,更大地开放市场,进一步壮大音像产业的自身实力,同时也减少这些社会 资金转投非法音像的可能。
要使我国音像市场形成规模,首先要实现行业内部的联合,尤其是加强制 作、复制、出版、发行直到分销等相关部门间的联合,构建大型产业实体,将分 散的组织形式统一到少数几个较大的实体中来,实现从策划到发行的网络式生产 格局,人而消除生产与流通渠道的脱节。使众多的音像制作公司联袂组建音像连 锁超市,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以规模效应实现市场价值,有力控制和收复正版 音像失地。例如:上海市已经开始这种经营的尝试,新华书店的东方音像和美亚 的连锁经营就是成功的先例。[6] 3.建立群众监督体制 赋予人民群众以维护秩序、维护自身利益的更大权力从根本上说,音像市 场秩序要靠社会全体成员、靠广大人民群众来维护。一方面,应加大地方政府及 相关责任官员对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合理竞争秩序的责任,但另一方面,不 能把维护市场秩序的权力仅仅交付给少数人,不然就无法监督执法者的行为,防 止执法者与违法者的串通。要赋予各种公众舆论在监督执法者上更大的发言权, 要进一步发挥“消协”等社会群众团体在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参与者权益 方面的作用。要建立群众举报监督奖惩机制,各种社会传播媒介和文化执法机构 应为群众举报活动设立举报热线或开辟舆论阵地,可配以专门的扫黄打非机构, 像110报警制度那样24小时值班,对触犯者的制裁标准作严格规定。[7]大力宣传 有关法律条例,让全民通晓,对举报属实者,采用奖励制度。总之,要发动全社 会对音像市场和市场执法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督。(四)加强音像市场管理队伍的建设 健全的音像市场管理队伍是实施经常性管理的先决条件。面对错综复杂而 又充满着艰辛的管理工作,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健全队伍:
健全管理队伍首要问题是解决经费问题,可将处罚的所得优先用于稽查队 伍的建设上来,以解决经费的紧张。只要经费解决了,管理队伍装备条件的现代 化就更容易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中科学水准、科技含量愈来愈高,要适 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就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去管理,以科学的设备去实施管 理,从检测设备、交通设备、通讯设备都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是要向政府争 取人员编制,以加强基层音像市场管理机构建设。全国音像市场管理江苏经验交 流会上提出了成功经验:要加强队伍建设,确立执法权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一 定要抓住几个大案要案,采取强硬手段,在音像市场整治和建设中确立文化执法 的权威与地位。是在人员建设上,要确保质量,要认真挑选那些德才兼备,懂业 务,善管理,肯吃苦,注重廉洁的人员来担当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自 觉坚持努力深入基层,了解市场、分析市场、引导市场,发现新情况、制订新措 施、解决新问题,以吃苦耐劳和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经营与管理要求的最佳结合。
[8] 随着音像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慢慢的扩大,市场管理中就会有越来 越多的问题浮现出来,只有应对市场的新变化,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我 国音像市场管理工作才会有进展,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逐渐建立起来。虽然我国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音像市场的管理也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性,甚至有些地 区还有较严重的问题;
但是我国音像市场管理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改革 的进程在加快,音像市场管理体制越来越合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在逐渐完 善,广大人民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监督举报体制在建立,管理队伍在不断的 壮大,随着音像市场管理工作的日趋合理化,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秩序化的音 像市场正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