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挖掘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谈课外读栏目在教学中的应用 贾建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在过去的基础上新增设了 一些课外读栏目,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等。对这部分内容,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把它当作 可有可无的附带品,甚至觉得作为知识的价值不大。而实质它包含了情感、态度、 价值观及多种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利用好它们呢?下面我就自己这一年来的 体会,粗浅地谈几点认识。

一、拓宽知识结构,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应用。

“科学·技术·社会”进入教学环节,可采用调查、资料搜集、分析讨论、上 网查询、个别专访等方法。

如围绕“细胞分裂”增加了“癌细胞”的介绍;
围绕”植物的生长”增加“无土栽 培”的介绍;
围绕“生殖和发育”增加“试管婴儿”的介绍……等。让学生在课外广 泛收集有关资料,如“克隆动物的问世”、“基因工程”等。这样,学生在充分掌握 了课本知识的同时,又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自觉渴求新 知识的愿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社会生产、生活、 发展的各个领域,因而可以在教学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如结合“现代化的温室”、 “绿色食品”、“神奇的CT”,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去医院、农村调查、走访。如大棚 菜的栽培、奶牛、布尔山羊的饲养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会一 些劳动生产技术,为将来从事劳动生产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节水农业”让学生调查当地农村饮用水及农业灌溉的情况。如农村塬 上仍存在饮用雨水,部分地区果园已实施滴灌、喷灌等。组织部分学生调查我市 水资源的情况,形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结合“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退 耕还林还草”,调查周围环境的状况、污染的性质、程度及治理的措施,如查阅 报纸、看天气预报等。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了解科学发现的历史,认识生物科学发展的过程和本质。对“科学家的故事”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课堂上谈体会、 感受的方法。

如围绕“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启迪学生,科学的发现不是偶然的,一 方面是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同 时,还需要协调好人际关系,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

“核酸的发现”是瑞士的生物学家米舍尔对细胞核中究竟有什么物质产生 了疑问,用什么材料来研究呢,他用稀盐酸溶去细胞中核以外的绝大部分物质, 从而得到细胞核,又用化学方法提出细胞核中的物质,命名为核质。后来经过许 多科学家20年的艰苦努力,才被命名为核酸。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科学的发 现,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正确的方法,还要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血液循坏的发现”是17世纪英国的哈维,否定了罗马医生盖仑的“生命灵 气”的说法,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在对待前人成果的时候要敢疑、敢问、敢 干,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观点,在 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 轰动了当时国际学术界,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面对功绩和荣誉,王应睐想 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科研报中署上自己的名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明 白我国有能力在尖端的技术领域取得成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理解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认识学习生物学的现实意义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常采用谈话法、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对 现代的一些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培养学 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如“林业工人的新任务”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的林业工人,不仅是伐木,而植 树、护树才是首要的。这就需要具备许多的生物学知识,如新树种的培育、生长 发育的研究、病虫害的防治等,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的阅读中,教师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园艺师”时 会怎么做,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让牡丹在隆冬开放,秋菊在夏日吐 蕾,荷兰的郁金香移居中国,让新疆的大沙漠变成绿洲,还山水以本来的面目,把大地装扮上节日的盛装,给人类创造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四、赏析有关文学作品,渗透人文精神 古代的唐诗、宋词及现代的诗歌、散文,许多都是借物言志的,一方面可 以将其作为导言引入教学中,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 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品味,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观。

如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导入被子植 物的一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导入藻类植物的教学…… 在“寄予植物的情怀”中除课本上列举的作品以外,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文 学作品、歌曲等,如诗词《春晓》、《鹅》……散文《种子的力量》、《白杨礼 赞》……歌曲《小草》、《红梅赞》……在学习动物的行为和人的反射活动时, 让学生收集有关成语并分析讨论如“孔雀开屏”、“虫鸣鸟唱”、“雄鸡报晓”、“谈虎 色变”、“惊弓之鸟”……在学习“动物与造型艺术”时,让学生查阅一些运动会的 吉祥物,如熊猫盼盼、法国的高鸬雄鸡……收集有关动物的邮票、图片,了解古 代及现代的雕塑,如石狮、石马及我们当地陶瓷上的动物造型等,学生的广泛参 与,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活跃 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深切地认识到,这部分的内容,作为课本知 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 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上几点,还比较肤浅,难免存在诸多的 不足,恳请同行不吝赐教。

本文在2003年铜川教育学会组织的“怎样才算一节好课”中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