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从《无题》的两段译文谈起]什么是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关键词:汉诗英译 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 言后行为

论文摘要: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读者的反应三方面的完全吻合.这种吻合也可以说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汉诗英译也不例外.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汉诗英译进行再认识,希望译者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1言语行为理论

J. L. Austin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在实施三种行为:吉内行为(或称说话行为)(1 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或称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或称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a言内行为就是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言后行为就是言内行为或言外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Austin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或她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上述三种行为。例如A对B说:Coul-d扣upassmethelcnife?(请把那把小刀递给我。) A所做的言语行为并不仅仅是言内行为,即不仅要求B理解这几个宇的字而意思,而且在作说话行为的同时,作了一个“请求”的施事行为。B领会了A的意图后,把小刀递给A而完成了言后行为(Austin, 2002)。

  2言语行为理论对汉诗英译的启发

Hatim, B认为,翻译不是翻译词语或语句,而是一个由一系列言外行为巧妙有机结合的文本(Hatim, B, 2001)。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译文尽量与原文保持最大的等值量,即在言内、言外和言后三种行为中的等值量。理想的翻译应是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读者的感受或反应三方面完全吻合(赵明,1999)。将翻译的上述三方面标准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三种行为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言语行为理论里的一言内行为就是话语的表达和话语的本身,或者说是话语的字而意思,它对应于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言外行为就是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话在听话者身上所期望达到的一种目的,它可对应于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言后行为就是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它可对应于读者的感受或反应。

汉诗英译虽然比一般的翻译困难,但其依然适用翻译的一般标准。如赵甄陶先生对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句的译文为“Onaboatold maninCloakandhat,Anglesaloneinstreamandsnow. "(赵甄陶,1999)。赵甄陶先生的译文和原文一样,在用词.上较为简约,每行音节数控制在九个以内。原诗前一分句用了名词短语,译文中也用了名词短语。原诗后一分句用了动词短语,译文中也用了动词短语。从而使得译文和原文的全句都形成了一个主谓结构。这段译文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和原文极为相似,两者在言内行为上近似达到了一致。原文的音形特征和语言形式在译文中得到了保留和适当修饰,原诗的风格及原作者自己的风格得到了忠实传达。特别是译文在最后一句中以“alone”译“独”,堪称神来之笔。使原诗的整体意境展露无遗。译文读者能通过阅读深刻体会到原作者的心绪和情感。所有这些都证明,原诗神韵通过赵先生匠心独运的传译,在泽文中得到了再现。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的同时,译文读者也获得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换吉之,译文和原文的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达到了一致。通过以L: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赵甄陶先生的译文和原文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这三方面相对达到了一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翻译的理想境界。

  3李商隐诗歌的两种译文分析

在诗歌翻译中,使译文与原文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方而都达到一致,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意欲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可以称之为诗歌翻译的第一层次。但要达到第一层次是极为困难的,因此译者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第几层次,即译文与原文在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上的两者合一。如果上述两个层次都无法达到时,译者还可选择第三层次,即尽力使译文在取效行为上与原文一致。笔者试以李商隐的《无题》为例对两种译木从这三个层次加以比较分析。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翼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许渊冲译文: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c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from love-sick heart;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

At dawn f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oms grey;

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To the three fairy hills it i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马红军译文:

So rarely do we meet,

Our parking never sweet.

T’he eastern winds now fail,

And all the flowers pale.

Till silkworms their threads expend,

Their labor o’ love won’ t end;

Till candles burn out anddie,

Their tears will never dry.

At dawn in the glass I’ d stare,

And grieve for your changing hair;

By night when I sadly croon,

You’d feel the chilly mop n,

And I could wish’tere nesr,

To Mount Penglai from here;

And bluebird oft flew o’ erhead

To see you in mystead.

  3.1译文和原文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上的三者合一

在诗歌翻译中用直译就能再现原文的风貌是最理想的。但由于译语和源语在语言文字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在诗歌中表现方劝勺极大不同。因此,要使得译文和原文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这三者都达到一致是非常困难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尽最大努力接近这一目标。比较上述译文,可以看出,马红军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把握较好,原文两分句对仗工整,而且以蚕丝象征相思,以烛泪象征相思之痛,语义双关,意向鲜明,既可言情,也可喻志。同时,他对“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句的处理也较为恰当,其译文和原文结构相似,也传达了与原文相似的意境。马译采用AABB韵,增强了其节奏感,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在内容上也传达了原文所特有的双关含义。另外,我们再看许氏译文,许渊冲先生将“丝”译成silk,把,’思,,译成love-sick,而sick和silk不但音似,而且形近,可以说是通过“音美”和“形美”传递山了原文双关的“意美”。对“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一句许先生把握较好,原文中的两分句之间词类相同,平仄对仗,音律和谐。在许译里,不但人称上用了第一、二人称相互对比,而且两分句结构对仗工整,近似传递原诗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在上例中,原文译文的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相对取得了一致,基本达到了第一层次一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三者合一。

  3.2译文和原文在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上的二者合一

译文与原文在各个层次上完全等值是理想的翻译,而意义丧失则经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形式意义的丧失。在不得不牺牲原文语言形式意义的情况下,译者应在译品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内容与风格、原作者的主观动机与意图,以及原作对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与反应(赵明,1999)。换句话说,就是使译文和原文在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上尽力达到一致。此时,译者可以着重于保留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将语言换为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式,同样能达到与原文对等的效果。在诗歌翻译里,这种层次相对容易达到,且诗歌中很多词句的翻译都属于这一层次。马红军的译文将“春蚕”直接译为"silkworm”而没有译出“春”字,表面看似乎没有传达出原意,但实际上读者都能理解到吐丝的蚕本来就生活在春天,也就是指春蚕。因此,马红军的译文依然传译出了原作者的意图。另外,在“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一句的译文里,许先生明显改变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在前一分句用了一个译语里特有的形式主语."1t",将原女的并列结构作了明显改动;对原文里形式相同的两个“难”字用了“difficult”和“hard"两个不同的单词译出。但这些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影响读者的理解,依然清楚地再现了情侣之间相见时的“难得”,以及分手时“难舍”的情景。再看两位译者对“蜡炬成灰”这一短语的处理,马译为“Till candles bumoutanddie",许译为"Candlesburivhenbumed up",都没有将“灰”直译出来。但读其译文后,仍能体会到原作者对伴侣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意,以及呕心沥血、至死方休的爱情告白。两位译者虽然都没有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译文读者仍然感受到原文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从而使得译文与原文的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相对取得了一致,基本达到了本文所述第二层次—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上的二者合一。

  3.3译文和原文言后行为的一致

中国古诗常借用典故、历史、神话等要素表达思想内容,而这些文化因素是依赖特定的文化而存在的,所以很难将其完全转化。此时译者为了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不得不舍弃对语言的表达形式和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要求,只求使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如七、八两分句用了“蓬山”和“青鸟”两个典故,涉及到两个神话故事:蓬山即蓬莱山,海外三神山之一,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是神话中的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指传递相思之情的人。可是在翻译时,就无法将这些文化信息包括进去。译文难以直接传递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意境,两位译者都采取了直接说明原文真实含义,放弃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原作的思想内容的方法。另外,原文中的“云鬓”一词本意为妇女多而美的的鬓发,但两位译者都只是将其译为用‘`hair"一词,此处虽然未完全传递出原文作者意欲传递的深层含义,却依然使译文读者获得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此时,即是笔者所述诗歌翻译的第三层次—译文和原文言后行为的一致。

在汉诗英译中,形式固然重要,但神韵必不可少,因形害义是绝不可取的。译者如果能够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者加以完美结合,译出的必定是上上之作。但诗无达话,缺憾是不可避免的。在翻译方法取向上,译者当首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次之,第三层次再次之。只有这样,才能译出精品。如果上述三个层次都不能达到,翻译是无法进行的。

  4结语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的三种行为为基础,结合翻译的只方面标准对汉诗《无题》的两种译文作了详尽的分析。与其它类型的翻译一样,由于文化和语言方而的差异,汉诗英译的译者有时不得不舍弃说话行为意义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施事行为意义和取效行为意义上的统一,甚至是放弃说话行为意义和施事行为意义而追求两者在取效行为意义上的统一。当然,最终能够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的翻译,都是合格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诗歌翻译进行再认识,使译者得到新的启示。并且,更加充分科学地认识翻译的目标与过程,以利于其进行有效的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