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词起源的析辨
弹词起源的析辨 弹词是盛开于明清的艺术花朵, 明清女性创作的弹词作品集中体现了女 性创作上的独特思想和意识,是研究古代女性创作心理和创作特点的珍贵材料,在 弹词的起源上众说纷纭。变文说,持这一说法的是郑振铎、阿英、叶德均等。郑振铎先生在《中国 俗文学史》中提出“弹词的开始,也和鼓词一般,是从变文蜕化而出的。”阿英先生 《弹词小话引》:提出 “弹词之来源为佛家的变文。”诸宫调说,主要是赵景深、李 家瑞先生观点,赵景深在《弹词选导言》中说“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金元的诸宫调” 李家瑞就此观点继续分析道:“诸宫调是一种带说带唱的俗曲,在宋代很流行,其文 体说白则纯是叙事,歌唱则纯是代言,说白和歌唱的文字,分行排写,不标白唱等字。
弹词也分叙事代言两体的,说白连写,歌唱断句,亦分行排写,两种俗曲体制的相似, 大略如是。”陶真说,这一观点由谭正璧、陈汝衡两位先生提出。谭正璧在《中国 文学进化史》中提到陶真进化为弹词的观点,他由宋代“说话” 受到启发,说话由话 本进化而成元、明人的通俗小说,唱本则由宋代的陶真进化而成元、明人的弹词。
陈汝衡明确提出 “弹词远出陶真,近源词话,既不是唐代变文的嫡系,更与宋代诸 宫调无关。” 笔者认为说弹词起源于变文和诸宫调欠妥:首先起源于变文说忽视了中国 古代诗歌;中国古代诗歌并称,诗与歌最初是结合在一起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经》,即古代民间歌谣总集。七言诗,早在三国时就已经出现。唐代诗歌出现大量 七言作品。俚曲由于不受重视,唐代以前记载很少,但是可以看出,到唐代,已经形成 了用七言杂以三字歌唱的形式,这些说明,并不是唐代变文独有和独创,并且变文 是为宣传宗教服务的,而后来的弹词主要唱风花雪月,二者大相径庭,只根据形式 说弹词起源于唐代变文未免牵强。其次《诸宫调》在形式和特点上与弹词差别甚 远,它与后来杂剧更为接近。今存诸宫调有12世纪初金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 演述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发迹变泰的故事。弹词的形式,早在唐代已初具雏形, 宋代诸宫调才兴起。另外诸宫调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有不同的宫调,而后来的弹词 没有。况且诸宫调的乐器“罗敲月面,板撒红牙”(太平乐府 卷九)与弹词的琵琶和 三弦完全不同。因此说起源于诸宫调也是不确切的。
笔者倾向于最后一种,弹词出于陶真为主的民间说唱,是一门拥有自己特色 的艺术形式。“陶真”又作“淘真”,是宋元明说唱伎艺的一种,流行于民间,受百姓喜 爱。其词最早见于南宋时期记述临安(杭州)民俗风情的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淘真”在宋代文献中仅此一见;
元末昆 山人顾坚曾作有模仿淘真的作品。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 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
自号风月散人,其着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
明代以后关于陶真的记载增多,陶真的特点也渐渐明朗。乐器上使用琵琶: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0“熙朝乐事”中说:“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 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内容上古今小说 平话:蒋一葵《尧山堂外记》提到“杭州盲女唱古今小说、平话,谓之陶真。” 周楫 《西湖二集》卷17《刘伯温荐贤平浙》“入话”中说:“那陶真本子上道:‘太平之时 嫌官小,离乱之时怕出征。’” 根据这些记载,说明明代陶真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形式,由男女盲人唱古今 小说、平话,伴奏者多为琵琶,唱词为七言诗句。从乐器和形式上,陶真和后来弹词 已经非常接近。清代后关于陶真记载很少,“陶真是宋明间南方和两浙一带讲唱技 艺和文学的名称,清代只偶一使用。而弹词是从明代嘉靖间到现在江浙一带称讲 唱技艺和文学的名称,但在明代还未统一。” 关于“弹词”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0〈熙朝乐 事〉中记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盖 人但藉看潮为名,往往随意酣乐耳”。这点说明弹词和淘真一样为民间娱乐形式。
从弹词乐器来看: 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弹词家普通所用乐器,为琵琶与三弦 二事,间有用洋琴者……”“弹词,以故事编为韵语,有白有曲,可以弹唱者也。”可知 为琵琶和三弦。而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天虚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弹词基本特点:地域上,流行于南方;乐器上,一 般是琵琶和三弦,偶尔用洋琴;形式上,七言韵语,中间偶杂三字。前面我们已经得出 陶真的基本特点,即由男女盲人唱古今小说、平话,伴奏者多为琵琶,唱词为七言诗 句,陶真的成熟形式已和弹词非常接近。由此笔者推测:陶真宋元流行与民间,已经 形成后来弹词基本特征。这种说唱形式在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又吸 收了诸宫调长篇巨秩的特点,形成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即今天所说的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