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价值下的幼儿教学论文
教学价值下的幼儿教学论文 一、实施幼儿有效教学的价值思考 在不少幼儿园听课,以及在与幼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 有的老师对有效教学都有准确到位的认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更多的往往是老 师们对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直觉理解。他们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 也就是说一节课多多少少总是有些效果的,因此可以说每节课都是有效教学。显 然,这一结论与有效教学提出的初衷似乎又是不一致的。于是,另外又寻找到了 一个概念“高效教学”,以“高效果”区别于“有效果”。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不具 备应有的深刻性,是将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想肤浅化的一种行为。在笔者看 来,有效教学包括了高效的本义,有效教学既包括直观意义上的有效果和高效果, 更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 发展规律,这种有效性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实施能够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做出必 要的调整。也就是说,有效应当是符合幼儿教学规律的有效。做出这一判断,正 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阐释。笔者反思自己的这段理解,感觉其实并非什 么真知灼见。那为什么又要借拙作重作说明与重申呢?是因为多次的幼儿园教学 调研结果表明,这一说明与重申具有必要性。是因为我们很多幼儿园的教师,甚 至包括一些管理层的园长们对此认识都不尽到位,对有效教学的实施也只满足于 表面的热闹和结果的所谓有效。二、实施幼儿有效教学的途径探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很容易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即在领略到了有效教学 的本质理念之后,具体的实施有效的途径应当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必须走什么样 的路,才能达到幼儿教学的真正有效?结合理论与一线幼儿教师的实践经验,笔 者认为有效的幼儿教学途径有以下一些。一是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即针 对幼儿的教学活动设计在内容确定、策略选择等问题上,教师心里要有明确的活 动目的(保证自己明确知道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与活动程序(保 证自己明确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哪些事情)。一般说来教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需 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针对这个教学活动,幼儿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
二是 教师可以设计怎样的活动来提升幼儿的生活体验;
三是在一节课或者一个教学内 容(分几课时完成)中的重点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四是教师在教学活 动中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等。根据笔者这些年教研工作的经 验,我们有时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程序混乱,以及遇到特殊的生成无法发挥即时智慧将幼儿的思维引向教学目标的情形,本质上讲都是教师在教 学设计中缺少明确指向性的原因。二是在教学实施中要有适当的融合性。幼儿教 学面对的对象比较特殊,概括地说就是面对的是缺少具体的生活经验,但有着丰 富的思想世界的儿童。在这个世界中有着儿童自身的认知规律,有着一个成人难 以完全理解的生活世界。在对笔者所在地区的不同幼儿园进行调研并总结之后, 在外出对一些优秀幼儿园考察并比较反思之后,我们发现一种有规律的现象,即 有丰富经验的幼儿教师总能巧妙地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而且根据她们的把握也 总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活动;
而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缺乏经 验的年轻幼儿教师,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教师,但他们在幼儿心理把握上 总有所欠缺或把握时机有所滞后。通过对大量教师的口头调查和比较分析,笔者 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经验的老师能够掌握幼儿的心理规律,能够与 幼儿的活动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而教学新手缺少的正是这一点,那些优秀的 年轻教师虽然也能够对幼儿的即时表现有所反应,但她们多是利用间接经验进行 判断,因而必然地出现反应滞后的情形。因此在我们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或者 在对各幼儿园的校本培训进行指导时,总是特别强调幼儿教师要注意一手资料的 积累,注意自己与幼儿活动的融合性。我们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幼儿 教学才能真正地走在有效的道路上。三是在课后要进行必要的反思。教学反思是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的幼儿教学的保障力量。事实上,在上 面提到的有经验的老师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的反思,而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因为 在与各幼儿园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听说不少具有相当教龄的幼儿教师教 学水平有停滞不前的情形。因此,在区域推进幼儿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把教 学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通过搭建一些平台,如通过教学反思设计比赛、教 学观摩后的即时反思比赛等,来促进面上的幼儿教师的成长,从而为有效的幼儿 教学提供师资保证。
三、对推进有效教学的反思 在对有效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笔者提醒自己这一工作不能成为跟风性 质的工作,不能为有效而有效。因此,在对园长和全市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笔者不断强调这一观点,并要求教师们要基于自己的直觉经验进行思考。事实证 明,这一思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当然,由于能力所限,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的 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欠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作者:钱玲玲 工作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