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研究历史论文_中国历史文化论文

教师文化研究历史论文

教师文化研究历史论文 [摘要]近年来,教师文化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其呈现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 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宏观、中观层次,再到教师行为方式的微观层次 的趋向。教师文化研究在内容和思路上逐步深化,但也存在疏漏之处,这为我们 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文化;
学校管理;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整个学术背景看,“文化”一词成为学者们重点 讨论和思索的问题。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问题自然引起了教 育学界学者们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他们对教师文化的研究。纵观以往学者们的教 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他们比较认同的教师文化内涵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此,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两 个维度成为诸多学者教师文化研究的思维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文化成为 一个重要课题,它对学校的师资队伍管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教师的专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改革,任何教育 改革都是表面的和临时的。”由于教师文化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 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探究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重新 理解教师文化特征和重新审视教师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文化研究的历史追溯 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为从文 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层次上从 宏观、中观到微观。其中宏观和中观层次主要有四个方面,微观层次的研究则主 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与分析。

(一)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 1、文化现象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的学者们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这些认识主要包括对文化概 念、分类以及文化理论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 种,并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划分。例如:按照结构分类标准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划分,其中纵向上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横向上包 括社会主导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因此,有学者从横向的文化角度来理解 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此外,从文化的形式 表现特征还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据此,有学者提出教师的职业意识、 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属于显性文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 隐性文化。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还存在诸多分类标准,在此不一一赘述。

但无论按照怎样的划分标准,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教师文化的深层次因素。

另外,学者们把教师文化作为文化现象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的还表现在 对某种文化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例如:有学者把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 坦特(HofstedeC.)的“文化四维度理论”作为揭示教师文化特征的参考依据,该学者 采用此理论的前提是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职业文化,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行为作风、思维方式、 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简单地讲就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 体所习得且特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根据霍夫斯坦特描述文化差异的四项指标, 该学者对教师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即“教师文化是一种低权力距离的文化, 平等观念是教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文化是一种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 教师群体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上进心,追求教师的稳定性;
教师文化是一 种高‘个人主义’文化,教师群体结构相对松散,教师教学活动是个个体性的活 动;
教师文化是一种女性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群体注重和谐与伦理道德,重 视精神和情感的回报等。”还有学者在教师文化的研究方式上体现了对文化理论 的运用,如文化三层次理论。在对此理论的理解之上,该学者对大陆和香港两地 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大陆和香港两地部分教师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 从他们的教学工作、工作方式、继续教育制度以及教师的心理感受等三个不同层 面作为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并就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 因素分析。

2、学校管理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立足于此的教师文化研究者们主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他 们多把校园文化看作是由多种不同的亚文化群所组成的文化,认为教师文化就是 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他们尝试运用组织文化的观点解释、理解和构建教师文 化,最终服务于学校教育管理的需要。例如: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是由制度文化、 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物质文化四种亚文化构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的方向,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 要作用。还有研究者进一步把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探寻教师文化 建设的研究起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对校园文 化建设具有引导、示范、整合和预警功能。因此,要从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 术文化和师德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教师文化。

另外,教师文化还是学校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对教师文化 与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教师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难免受 学校制度的影响。教师所担负的教师文化同样也受学校制度的制约。但是,对于 那些长期处于学校组织中的教师来说,学校成为他们生活的场所,因此,教师在 受环境性质约束的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停留于制度层面的简单重复,而 是以其特有的行为和思想创造着教师文化。因此,以此为基础所构成的教师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学校制度的框架,并对学校制度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应的反作 用。可见学校制度与教师文化之间是一种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

3、课程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基于课程领域的教师文化研究,多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诉求下开展 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 文化的革新才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因此,他们总结传统的教师文化特 征,指明教师文化的重建主要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而教师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 走向共同合作,同时要发挥学校已有物质文化设施的功能才会促进教师文化的更 新。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 的改革。在传统教育下教师们形成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已不适应这 场改革。传统的教师文化特征主要有无创造性、保守性和缺乏合作、角色认同的 神圣化、价值取向的保守性、文化冲突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等,这些制约着课程改 革的进程,因此,新课程需要教师由单兵作战走向共同合作。另外,有学者就课 程本身为主要指向的狭义文化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的重建就是教师专 业角色的改变,即在课程“范式转换”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技术熟练者相适切 的适应型教师文化走向反思性实践者,因此,教师文化重建要从教师的课程意识 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人手:教师首先应该在专业理念上坚持科学、艺术、人文的 开放教育思想,在价值观层次上确立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教师观;
其次,在行为模 式层次上重视教师群体的协同教学与民主的师生关系,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及行 动研究中的自我发展。最后,来自实践层面的研究者对传统组织模式下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分析,即这些传统组织主要是指学校已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如学校统一 设置的以学科、年级为单元的组织结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就是典型的实例, 这些为教师的团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 师评价机制或者辅助机制如经验交流活动,自由论坛,学术沙龙等创建一种自然 合作文化,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4、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教师文化 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育革新有很大意义。不少学者 基于教师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就其形式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指明了教师间的自然合作文化最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加拿大著名学 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的教师文化研究对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影响甚远, 他把教师文化按形式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派别主义文化 (balka-nization)、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 (collaboration)”。从它们的发展态势上看,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的阶 段可以发展到自然合作这个境界,因此,只有形成以真实、自然、互相尊重和理 解为特征的自然协作的教师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可以达到教 育变革的根本目的。此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合作教师文化也是引领和促进教 师之间自然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关于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有学者 提出“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观点,其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深层 次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微观层次的研究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说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者是中观层次,而 微观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在已经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唐芬芬曾对桂林市某 小学的8位教师进行了近90余节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一定形式的访谈等调查方法 对教师的口头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她的硕士论文《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 ――对教师口头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中,她总结出教师文化(言语文化)具有权 威式的表现特征。由此她分析了权威式的教师文化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方面的 如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微观方面的如家庭、同辈群 体、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教师文化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思考 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发现以往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从文化 现象、学校管理、课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或者中观层次,再到微观层次的研究。如果从整体上综合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内容、观点以及研究思路,就会发现他 们的研究特征并寻找到今后研究的新的思考方向。

(一)以往研究的总体特征 1、主要内容和观点体现的特征 首先,从教师文化的内涵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的内涵要素包括信念、 态度、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等一些相同的内容,体现出教师文化构成要素的多 样性特征。其次,从教师文化的性质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属于群体文化,如 有学者明确提出了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共有的一种品质。再次, 从教师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文化产生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 动中,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性的历史因素和制度文化的共同制约,同时教师文化反 作用于制度文化(如课程领域和学校管理领域方面的研究)。

2、整体研究思路体现的特征 第一,从研究趋势看,首先,从学者们研究反映出他们是从宏观层次的理 论研究(如文化现象领域的研究)逐渐到微观层次的实证性研究(如教师言语文化 研究),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共同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 育教学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其次,学者们意识到传统的教师文化类型已经不适 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 教师文化类型(如课程领域的研究),研究的趋势由教师文化内容的研究到形式的 深入挖掘,体现了教师文化研究的时代性特征。

第二,从研究模式看,仔细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都是首先 从揭示教师文化内涵开始,其次对教师文化进行分类,再次到揭示教师文化特征 的研究模式,可见大多数学者们的研究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的因素。

第三,从研究体现的特征看,学者们的研究反映出主要是以演绎分析和价 值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归纳分析和事实研究较少,因此,大多数学者 的研究表现为一种静态分析的特征。

第四,从研究的切入点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运用文化的相关理论 对教育中的某个领域(如课程、学校管理和教师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领域 具体明确,基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对隐藏在其中的教师文化进行探究,体现了教 师文化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二)以往研究的思考 结合当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的背景,重新解读我国学者的教师文 化研究,可以看出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分析过后便会发现其 中似乎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考方向。

首先,虽然我国学者比较认同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进 行规范,但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师文化”的内涵, 由于教师文化实属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从而出现了教师文化定义过 于宽泛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相互重叠的现象。可以说,教师文化无处不在。鉴于 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对教师文化的重新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如何深入 教师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前面提及的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中观层次,而微观层次 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唐芬芬对教师文化的口头言语文化进行的观察与研究,无 论是研究思路还是方法对我们的启示都很大。从教师文化的表现载体看,主要有 教师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两方面,除了教师的言语行为外还有很多。为此,基 于教师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可以从教师的日常行为方式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及处事方式等人手,使微观层面的教师文化研究更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

再次,从教师群体的构成看,我国教师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如 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高等院校等,由于各类学校的文化氛围不 同,形成的教师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如小学有其独特的教师文化特征, 中学也有其独特的教师文化特征,同样,大学教师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只 有明晰不同教师群体的构成,才能够对教师文化的不同表现特征及其形成进行系 统地分析。为此,学者必须对教师群体的构成进行一个清晰的划分,才能够对教 师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以往的研究看,学者们并没有对教师群体的组成进 行细致的划分,因此教师文化的研究显得过于笼统。

总体看来,教师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比较受关注的 一个课题,关注教师文化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更是教育革新的关键,教师 文化值得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