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的分析]

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的分析

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的分析 1影视狂欢时代的到来与经典文本的失落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 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 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 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 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 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 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 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 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 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 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 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 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 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 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 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 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 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 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 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 《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 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 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 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 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 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 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 《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 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 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 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 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 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 “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 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 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 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 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 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 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 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 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 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 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 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 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 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 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 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 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 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 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

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 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 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 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 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 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 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 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 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 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 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 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 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 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 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 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 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 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着影视对照原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 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 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 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着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 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 倒等,在原着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 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 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 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着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 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 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 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着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