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诗性存录历史——《饮冰室诗话》的诗学思想分析】 关于坚守的诗

坚守诗性存录历史——《饮冰室诗话》的诗学思想分析

坚守诗性存录历史——《饮冰室诗话》的诗学思想分析 " 论文关键词:粱启超 诗界革命 不强诗歌做附庸 诗史 论文摘要:梁启超作为诗界革命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提倡者,他的诗学思想 对近代诗歌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坚守诗性、存录历史两方面 来鹿探《饮冰室诗话》的诗学思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文学,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近代化过程. 首先表现为诗歌革新。诗歌革新经过龚自珍、黄遵宪等人的长期酝酿,终于迎来 了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标志便是梁启超倡导发起的“诗界革命”。在此基础上他 提出了自己的论诗标准:“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如 之,然后成其为诗。”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为数不多的大学问家之一。对 于他在政界、思想界、学术界的地位,大体是不会有很多人质疑的;对于他在推 动近代散文文体解放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新体散文方面的卓越成就一般大约也会 众口一词,郑振铎先生就认为梁启超“可为中国新闻文学之祖”屹《文学大纲》)。

至于说到他的诗词,文学界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为一些人所垢病。(饮冰 室合集》中所收录梁氏诗词虽然有三百余首,但能见到“合集”的人实在不多,也 难以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实际上,zo世纪3D年代之前的学者,对梁启超的诗词, 大多数并不是那样不屑一顾的,已有许多学者对其做出了恰当的评价。

梁启超的诗词在近代诗坛虽然不算大家,但却可能是占有特殊地位的一家。

《饮冰室诗话》集中体现了梁启超关于诗歌变革的一系列主张,作为“诗界革命 叶最成熟的诗歌理论.是对中国近代诗歌革新的重要理论总结。我想从“不强诗歌 作附庸”的诗学传统与“诗史禅观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梁启超的诗学思想及其重要 价值。

一、坚守诗性.体现传统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谈到诗.只要求“思无邪’,并没有要求诗人歌颂周王 朝万岁万万岁,也没有倡导诗人亦步亦趋地反映政治生活。孔子只希望诗歌发挥 其陶冶精神,树立文化人格的作用,不勉强诗欧去作政治的附庸。梁启超也不强诗歌作附庸。他的诗论基本上保持着中华诗学的传统。梁启 超在诸多领域引进了西方观念,独独在《饮冰室诗话》里只字不提“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等西方文论术语。显然,梁启超内心明白,拿西方文论来论中国诗 词,有如用西洋拳规则去裁判太极拳,是愚蠢荒谬的。

中华传统诗论的主流,把诗歌的社会功能归为陶冶精神,培养文化人格。

至于题材,则不必问它带不带政治意味。带与不带,一视同仁。屈原、壮甫,政 治意味浓.陶渊明、李白、苏轼.政治意味淡.但这五位都在诗歌中展现出中华民族 视为楷模的精神品格,因而也就被公认为中国诗史上的巨人。

由于重展现精神品格,不重反映现实生活事态,因此梁启翅对题材绝没有 苛求,与“写中心”的观念有天壤之别。《饮冰室诗话》热情表彰切人现实的诗篇, 如第34则的新乐府,第!12则的《刺时》,第164则的《辽末感事》。黄遵宪的时 事诗更为梁启超所喜,诗话中对黄遵宪的长篇巨制,如《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等, 往往不惜篇幅,照录无误。但如从分量上讲.只对世情物理有所感怀而展现出一 种高尚梢神的诗,所占比例_更大。梁启超所欣赏的,题材固不狭窄,风格亦复 多变。他虽然最喜欢“精深盘郁雄伟博丽之气’,但诗话中所收录,有追求奇异的 游仙诗.类似游戏之作的‘“新解心”,“学道有得”的诗,作“绮语”的诗.乃至“驭使前 辈”的诗,不论何种风格,均不排斥。不过,这又不等于漫无约束。细寻底蕴, 实在就是以“思无邪”为标准。凡所赞扬.都或多或少有益于世道人-心。这些诗都 能让读者感到其作者嘴枉冷肠人”。

梁启超反对“薄今爱古”的积习。他推崇黄遵宪,是要证明“并世人物亦何 速让于古所云’。而其论据即在黄诗为“有诗以来所未有"(第8则),能“独辟境界。

卓然自立..(第32则),“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第63则),能“熔铸新理想以人旧风 格”(第4则)。梁启超认定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梁氏诗学的中心思 想,“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第63则)。是概括黄遵宪等诗人的成果而 提出的。

《饮冰室诗话》的这个中心思想,当代文学理论界大多不能接受。关于形 式和内容,倒是当代文学理论界更惯于作“截然分割”。而按中国传统理解,绝无 纯悴用作载体的形式.所有形式都只能是某种精神的积淀。近体诗格律形式的确 立,就是对宇宙生命流程的对称、均衡、流动、起伏、多样和统一加以把握的结 果。对于不懂得中国文化传统的外国人和饱读外国文学理论而对中 国传统不屑 一顾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既不是中国传统 诗歌的二知音”,也就无从“审”中国诗 歌形式之美。这正如我们不懂得佛罗伦萨方音就没有资格评论(神曲》的 音律之美一样。

梁启超所说的“形式”其实另有含义。他所谓的“非革其形式”.应该从保持民 族风格方面去理解。看整本 《饮冰室诗话》,只在第63则用过“形式”这个术语。

而就 在这一则中,紧接着便说是“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其 余各则,都只提一 烙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新理想入古风格”等,可见梁启超所谓的“形式”实指 传统风格而言。梁启超看出,传统风格是中华文化圈内最能深人人心的。轻易抛 弃传统而引人非传统风格,就很难得到全民族较普遍的认同。梁启超的卓识已为 新诗的步履维艰提供了佐证了。

“不强诗歌作附庸”是梁启超诗学的精华所在。他看出把诗坛革新的希望寄 托在引进西方文论基础上是行不通的,他的思路显然也和当前理论的主流大相径 庭。诗歌要有诗味。就得回归传统,努力从整体上创造氛围,注重精神品格,传 达独特而又与人相通的体验,在语言、结构、音节、韵律诸方面体现传统情神。

新形式的创造只能是在尊重传统基础上去探索。

二、以诗明史,以史白鉴 读解梁启超,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思想世界中始终包含着一股深沉浓厚的 历史知识。他在讨论近代诗学的过程中,自然融人了传统诗学中的“诗史”精神, 并赋以新的理解和思考。

良好的诗学根抵,使梁启超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多有胜见创获。《饮冰 室诗话》便是一副维新史实的精美速写,也是一部包含时代理想的新诗学录。其 中的“诗史“观有两重向度:其一因诗以知史。《饮冰室诗话》相比近代其他乃至 过往诗话著作而言,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以收录同时代诗人时代气息极强的诗作 为主。梁启超就是借收录师友及时人此类诗作,以保存维新变革时代一段活的厉 史,以及新诗学发展道路上的一段史实,以诗存史,再现新诗学萌生期的时代氛 围和思想背景。其二,因史以论诗。沿引知人论世的诗学批评传统,抉发新诗人 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强调“新思想”的树立对于建构新诗学、塑造新民的重要 意义,从而将中国古典诗学“诗史”说的思想传统,接续到中国近代以“改造国民 性”、重塑新精神为主旨的启蒙思潮。如果说“不强诗歌作附庸”是梁启超诗学的 外在精华,那么深层的“诗史”观,便可视为其诗学的思想内核了。

《饮冰室诗话》作于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破灭后,他多方搜集新诗派的诗作, 且一心于诗歌中抽绎出“史性”,从而“保存了大量有关诗界革命的重要史料”。③从这当中也可寻得近代社会变革在文学领域或文化领域中的投影.以及与此相偕 而行的近代启蒙思潮的活的史料。" 在《饮冰室诗话》中,梁启超认为具有“诗史’,品格而收录的作品大致有 三类:一是原本就可“以备作史”的作品。最明显的莫过于第194则,李根源、杨发 锐所辑关于腾跃之诗歌,“或足供种俗之调查,或足补历史之残缺”。此类作品不 多。收录更多的是被梁启超引为同道者的革命诗作。如黄公度的《三哀诗》.纪 昊季清死难事,以之为“戊戌北京、庚子汉口诸烈以外一大悲惨之纪念也’‘。“录 之以备后之作史者参考焉”。对于少瘦生《辽东感事》十二首,更认为“长歌当哭, 普天下有心人 胸中之公共块垒也”。二是记述黑暗时局,表现衰颓国 运的作品。

如谓丁叔雅《感事》“以二十八字写尽当今时 局”;评忏余生《纪古巴乱事有感》 十律,“此真有心人之 言,不能徒以诗目之,即以诗论,杜陵诗史,亦不是过 矣’。

尽管梁启超一再宜称涛是诗人真情感的表露,但 其实际着眼点却在于这些浸透 了诗人真情实感的诗作本身记录时变的社会功能。第ss则收录针贬“可惊可惮可 哭可笑之事层见盛出’‘的’‘近日时局’‘的新乐府四章。关于新乐府。自唐代新乐府 运动以来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继承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以诗讽喻现实。梁启超 对新乐府重讽喻的创作原则是极为推重的。由此.可见梁启超对‘.诗史”美刺传统 的服膺。

三是符合其“放眼世界、博考他国、以求资鉴”理想的作品。流亡日本的生 活让梁启超开始认识到“为二十世纪之大风潮之时利所簸荡、所冲激、所驱遣”, “乃今始学为国人,学位世界人’。要打破昔日封闭之自我,就要放眼世界,“世 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 ,, a对于“诗史”之称,梁启超检择颇严,当时诗人中,最 为其称许的首推黄公度。黄遵宪是任诗界革命”的重要人物,在近代文坛堪称开 一代风气之先;梁启超对他推崇有加,尤着眼于其“诗史”精神。在梁启超看来,“诗 史”之说.不仅在于用诗记述一段史实,表现深广的社会内涵,更要以诗存史,借 史自鉴,传达出激荡诗人本心的优患之感,鉴戒之意。所以其.诗史”观之第一向 度便是强调诗歌对时事的再现,由对诗中史实的细心体味和深层读解来彰显“过 渡时代”、‘新诗学”发展约时代氛围和思想背景。

“诗史”观的第二重向度是因史以论诗。《饮冰室诗话》中他一再提出新诗 学的发展,要借鉴西方史诗的创作经验,要汲取传统“诗史”说的思想资源,就是 希望能通过史实与诗作的双向关照.以诗明史,以史自鉴,探索新诗学赖以发展 的精神源泉。梁启超的这一思想不免受明末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但这更是 他作为思想启熏者把握时代脉搏、反思现实苦难、紧贴历史潮流的文化探索的结果。而这与古典诗歌强调诗言志的教化传统、其根本出发点是大相径庭、不可同 日而语的。在梁启超看来,国民以诗来提升一已之文化修养、塑造新的时代精神 是整个国民性进步的前提,是“新民’的核心,也是中华之故国走出苦难历史的必 由之路或愚想准备。出于这样的意识。梁启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诗肖其 人”。他认为:诗中传达了诗人因于时事之变直面新时代的真性屠,真理想;诗作本 身凝聚出诗人的人格形象,表现出类似于“先时之人物,,的品格,堪称时代英 雄。“先时之人物”的人格中最核心的要素为‘理想、热诚、胆气”,这也是敢于担 当时代贵任的“先觉者‘,的人格,也正是梁启超所希求的“新民”的人格, 结语 回首r s}u〕至1919这80年的历史,这是一段动荡的苦难的历史,也是近代 极具启蒙精神的新学人在旧传统与洋学统二者I可徘徊游疑、努力探索巾国命运 新走向的思想杭争史。近代诗学处于这样的思想背景中,重铸民族魂、重塑民族 新精神的追求便成为它一项很重要的人物。梁启超C饮冰室诗话》中所体现的诗 学思想与这一时代思想是合拍的,他就是要诗存这段历史,以资自鉴。探索新诗 学发展的路径。当然,也许他的探索是初步的,他始终未能解决州日风格”对“‘新 理想’‘的困扰。但他主张.’新变”的思路‘他所作的新的理论的探索却是值得人们久 久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