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探究] 旅游和文化的融合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探究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探究 杭州湾湿地特色文化资源分析 2013年为海洋旅游年,宁波濒临东海,有历史悠久的海洋文明,引领我们 从远古走向现代。唐宋时期始自宁波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浩荡 船队,现今杭州湾跨海大桥“天堑变通途”的伟绩,海洋文化贯穿着这个美丽、富 饶的滨海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海洋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宁波海洋文化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 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 还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名 人文化、文学艺术等(苏勇军,2011)。化越窑青瓷,是世界公认的“母亲瓷”, 是中华民族极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慈溪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也 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全市遍布有瓷窑遗址近200处。慈溪人民用他们的智慧 和勤劳创造了精彩纷呈的青瓷文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炉火纯青的青瓷艺 术是慈溪人想像力和创造力爆发的象征,青瓷文化造就了慈溪人民“能商善贾、 精工细作”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浙东人民“农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如果说烧制青瓷是一种静止的文化,那么,青瓷瓯乐无疑是律动的文化,青瓷瓯 乐极大地增强了青瓷文化的魅力和传播力(方丽川,2006)。杭州湾湿地所处的 慈溪,此乃一块神奇的土地,先民来自五湖四海,慈溪人的血液中流淌着移民的 基因,沿承千年的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成就了慈溪人民“兼容并蓄、善于开拓” 的移民文化。正是这种兼容、包容及不断开拓的文化,才使慈溪从昔日荒芜走向 今日繁盛。在乌龟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有夹沙陶、原始青瓷豆、石犁等,这 是慈溪重新成陆后最早移民的踪迹,即来自良渚文化发源地浙北、苏南地区的慈 溪首批移民;
而翠屏山北丘石室墓葬书写着绍兴越民的迁入历史。

杭州湾湿地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和互动发展分析 首先开展对杭州湾湿地周边区域的渔文化生态普查,通过调查、访问、登 记,拍摄一些侧重反映渔民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工具变革的图片、资料,进行 历史挖掘整理。对重点区域的渔用工具、码头、水井、古村落等进行走访,将那 些能够反映当地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实物、用具陈列于博物馆,让世代繁衍于 此的渔民生产、生活形态得以保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续,这同样也是一种鲜 活的文化传承方式(郦伟山,2006)。养生的好去处慈溪古时以制盐出名,历史 上是浙江省的重要产盐区,有“浙江盐都”之称。在杭州湾湿地生态保护公园附近可设置盐业博物馆,系统介绍慈溪海盐制作历史和工艺流程,以及与盐业相关的 产业、人物和事件。在海边设置晒盐场、熬盐炉、盐水浴场、盐泥浴馆等,在室 内设置盐浴保健中心,成为度假区休闲养生的好去处。慈溪民间画是以现代浙东 地区的各种民俗事象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其创作主体多为农民,绘画内容多 反映农家生活场景,也称慈溪农民画。慈溪民间画植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又吸 收了现代绘画的手法。其丰富的想像力、稚拙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形成了奔放、 粗犷、凝炼的艺术风格,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当地农民生活富足后 的精神需求。近30年,农民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 国际文化交流中,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而也确立了慈溪现代民间画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民间画之乡”。湿地美丽的景色,为这些农民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 作灵感,可以在这里打造一个集民间画创作、展示及保护传承的重要基地。充分 调动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集聚一批民间艺人展示特色手工艺品的制 作技艺,如老虎鞋、红铜炉、风筝、骨木嵌镶等,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即可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让技艺的传承人获取较为丰厚的回报。

可以成立诸如老虎鞋、红铜炉、风筝、骨木嵌镶工作室,让传承人带领一批学员, 既为游客表演相关技艺,又可展示其优秀作品,游客既可欣赏,又可以购买,这 无疑是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好途径之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旅游局长 研讨会”上指出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把我国的旅游 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最终实现湿地环境监测、湿地游客 服务以及湿地管理的智慧化,真正打造智慧湿地。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文化旅游营销推广途径 线长达60余km,沿海有大片低潮海涂,是由钱塘江、曹娥江等河流泥沙 及长江出口泥沙驾潮输入冲积而成,不但面积大而且海涂肥沃,有多种海水鱼类 及蟹、虾、贝类、青蟹等海产品。举办湿地海鲜美食节,开展海鲜菜肴评选、海 鲜节摄影比赛、浪漫相亲派对等游客参与性的活动,创新海鲜餐饮,弘扬地方饮 食文化,也使游客在欣赏湿地美景的同时可增添舌尖上的美妙体验。打造国际知 名赛事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禀赋的杭州湾湿地可以借此优势打造具有一 定规模的自行车比赛,可以将赛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高度 融合,逐渐将其培育成国际知名赛事,从而将杭州湾区域打造成以大型体育赛事 闻名的滨海运动休闲之城。节借助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依托宁波及慈溪丰富的文化底蕴,积极申办高规格的文化节,展示湿地文化保护 成果,唤起更多的人关注湿地。届时,杭州湾湿地所独具的海洋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等,极具魅力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地方风味特色美食,必将深深地吸引各 地游客,并邀请他们参与微博互动,共同发现杭州湾湿地之美,共享“海上宁波” 建设的商机。作为国际观鸟胜地的杭州湾湿地公园,观鸟节定于每年候鸟迁徙的 季节,让大家感受湿地的魅力,体验大自然的奇观,更好地传播生态理念。通过 举办观鸟节,构筑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宁波,感受 宁波,寻觅宁波之美。与香港湿地公园、台湾高雄洲仔湿地公园、英国伦敦湿地 公园、美国亨特利湿地公园等知名度较高的湿地公园建立密切的联系,结成姊妹 湿地,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共同开展湿地旅游开发、湿地旅游体验、湿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借助国际湿地文化节、国际观鸟节等,一方面吸 引旅游者,提升人气,另一方面借此良机,举行相关主题的高峰论坛,集聚国内 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和经验,为湿地保护、开发献计献策,提升杭州湾湿地的 知名度与影响力。借鉴韩剧的热播带动韩国旅游的成功经验,力促湿地美景吸引 更多名导、名演员拍摄电影、电视剧等,宣传湿地,提升湿地知名度,带动湿地 旅游。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都市时尚片《搜索》已开始在各大影院公映,杭州湾 湿地公园作为拍摄取景地之一,其旖旎风光必将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借 此影片的播放必将带动更多游客前往。杭州湾湿地开展文化旅游,一定要彰显锐 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气息,把这个从滩涂起步的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休闲生活 的创想家,优质生活的提供者,务必要积极吸取当地优秀的文化元素,表达正确 的价值导向,用文化去提升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质。可以策划创作一台以大海为背 景,滩湾岛礁为舞台,渔船为道具,渔民为演员,以赞颂这里千年来人与海洋和 谐相处的大型文艺节目。杭州湾湿地休闲旅游的规划与开发须结合当地的民俗并 加以转化,开发成游客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的体验活动,并在当地农民的参与下, 营造一种原生态氛围。文化旅游要实现旅游、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方能有竞 争力。针对年轻朋友可开发游戏软件,实现在网游中进行动物探秘,借助多种创 新科普体验装置的开发使用,将湿地景区及相关故事编入游戏,针对景区的实景、 历史故事和人物分别设置游戏中不同的场景和关卡,旅游者通过到该场景游览, 与人物交流,掌握其故事并过关,从而获得积分,当其实地游览时可以给予一定 程度的优惠。

本文作者:沈杨 工作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