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改革论文:课程论论文

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运输作业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1学校物流运输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物流专业教学设施缺乏,专业化的实训室建设相对滞后,在实训 过程中能够开展的项目过于单一和简单。传统的书本教学方法仍然在课堂中存在, 面对本就对学习缺乏兴趣的技工学校学生,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技工院校培 养的学生应该是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应体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线的管理 能力,具有实践型、技能型、岗位型的人才,所以作为物流专业的主干课程改革 势在必行。科学的进行课程的改革,搞清楚课程的定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 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对于本课程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2课程改革建议 2.1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力度,促进教师能力提高。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教 师组成大多由刚毕业的新教师、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一部分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的 教师组成,对于转行的教师虽然非常努力地学习物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缺 乏系统的学习,而对于新教师而言,由于缺乏对具体企业的运作流程、岗位实际 需要的知识技能的了解,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和赴企业的 实践安排。同时,发挥好老带新的示范作用也是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 有师资力量得到了提高,课程改革才能够得到很好地开展。2.2做好课程的定位。

运输作业实务全面阐述了货物运输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货 物的托运、领取以及运输变更等的办理手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实 务阐述较为详细。本课程为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课程之一,应注重理。论 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增强, 能够具体解决运输过程中各个岗位的实际问题。2.3做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 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满足学 生日常的教学和实训的需要与校外运输企业、物流企业提供的真实岗位的实训相 辅相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和学校开展的实训项目来进行分析和讲解, 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学生需要解决提出的问题就需要学习相关的理 论知识,要真正解决问题还要动手去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加大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于外校实训基地的实习个人认为在课 程进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参观学习,待课程全部结束再安排一次 企业具体岗位的实战式的实习,这样校内校外相互补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4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 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在本课程中根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是 一门以完成课程任务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指 导,学生分组来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这样就需要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和相关 资料的收集、资源的准备,如教学项目的选取、PPT的制作等。2.5教学评价的改 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的方式对学生的学 习效果进行评价,更加侧重于期末成绩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传 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无法激励学生的过程学习, 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从而达到期末成绩及格甚至优秀, 而在实际学习过程并不努力或者在小组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本人在评价 实际过程中引入了自评、小组组长相互评议、教师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 操作中,学生在完成每天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之后,按照一定的分值由学生本人根 据自己进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评,然后把自评的分值告知组长,组长做好记录, 然后组织各个组的组长进行集体评议,商议投票取得共识后对班级成员进行评价。

3改革后取得的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明显感受到学生在实习过程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发现几点学生的进步之处: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氛围活跃,以 前无动于衷的状态得以改变,在课堂中各个成员都努力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积极 的为组里面的任务出力,都想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其二,学生的职业素养在 实训过程中慢慢得以提升,能够在各个岗位进行作业操作,同时也慢慢的培养了 他们严肃、认真、准确、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按规章程序办事的工作作风。其 三,主动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刚开始学生遇到问题会不假思索地向教师提问, 内向的同学干脆窝在心理不知道就不想办法解决,慢慢的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懂得了资料的查阅、收集,最后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也 并非急功近利,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努力 付出。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始终以学生中心,以能 力为本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努力培养 出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吕冲 单位: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