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元素在歌唱类真人秀中的传播价值|真人秀

民族音乐元素在歌唱类真人秀中的传播价值

民族音乐元素在歌唱类真人秀中的传播价值 【内容摘要】《我是歌手》是中国知名歌手对决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以翻唱 和改编经典老歌作为节目诉求。该节目自播出以来,成功打造出许多支优秀的改 编歌曲。值得注意的是,在歌曲的改编过程中,民族音乐元素的全方位开发与运 用,让旧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节目增添了富有创意的看点。文章认为《我是 歌手》正是通过对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和民族唱腔等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传承 和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了节目的格调品位和文化内涵,并引领了时 代的风气。其对于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
歌唱类真人秀;
《我是歌手》 2013年,一档被定义为“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的节目―― 《我是歌手》,强势“登陆”湖南卫视。这档节目成为继《中国好声音》之后,歌 唱类真人秀的又一个“现象级”节目。节目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在于对音乐品 质的坚持。《我是歌手》一直以翻唱、改编作品作为节目的音乐诉求。每季的参 赛歌手都尽可能地通过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改编歌曲将多种音乐风格展示出来, 以赢得更多的支持。可以说,《我是歌手》正是通过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迥异 的音乐表现风格,以及各种风格间的融合,赢得了受众的喜爱,也为流行音乐爱 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资源,并昭示出流行音乐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突破与创新。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歌手及其制作团队打破传统流行音乐的划分标准,呈现出全 新的音乐创新意识,并不约而同地向民族音乐资源汲取养分。歌手们对色彩斑斓 的民族音乐资源进行开掘,并使之与现代音乐完美的融合,让许多旧作焕发出新 的音乐生命。节目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开发与运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 统文化,提升了节目的格调品位和文化内涵。民族音乐元素的创造性运用,不仅 让歌手展现了多方面的音乐素养,让流行音乐具有了文化的厚度,更让以《我是 歌手》为代表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拓宽了传播的广度。

一、民族乐器 中国的器乐文化有着千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它以兼容并蓄的姿态与各 种外来乐器一起不断演进,形成了灿烂的音乐文化财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 族乐器约有1000余种。按照演奏方式,大致可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这 些民族音乐财富为《我是歌手》的音乐呈现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为了增强节 目的好看性,音乐总监梁翘柏不仅把交响乐队、电声乐队搬进了演播室,还在编 曲中加入了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甚至是非常少见的特色乐器。毫不夸张地讲,《我是歌手》的成功与其强大的编曲、配器密不可分。

(一)吹奏乐器 在吹奏乐器中,《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不仅出现过笛、箫、唢呐这些比较 常见的民族乐器,还有古老的埙、口弦,以及罕见的少数民族乐器,比如蒙古族 的胡笳朝尔、藏族的法号等。第一次亮出民族乐器的是沙宝亮演唱的《浏阳河》, 婉转明亮的笛声顷刻间将人带入歌曲清丽质朴的意境。有“音乐诗人”之称的李健 则比较偏爱箫,他演唱的《尘缘》和《故乡山川》都使用箫作为伴奏乐器,体现 了浓浓的文人情结。而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音色的苍凉古朴为谭维维 演唱的《往日时光》平添了一种时间的厚重感。胡笳朝尔是流传于蒙古族民间的 一种吹奏乐器,音色圆润深沉。韩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中使用了这种乐 器。藏族法号实际上是佛教寺院的一种法器,在藏传佛教寺院中一直沿用至今。

韩红在演唱《回到拉萨》时,伴奏乐器中法号的使用,让这首歌具有了浓郁的藏 族韵味。

(二)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是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其中用途最广的就是二胡。二胡 音色柔美圆润,表现力极为丰富。林志炫演唱的《烟花易冷》,由于二胡的介入 使整首曲子的画面感不断增强,具有古朴温婉的气质。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 性的乐器,音色浑厚婉转,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鸿雁》《乌兰巴托的夜》等 蒙古族歌曲都使用了马头琴伴奏。韩红演唱的《莫尼山》更是使用了12把马头琴 合奏,人声与琴声的完美配合,使音乐纯净入心。另外,在节目中还出现了蒙古 四胡、藏族弦子,以及维吾尔族的艾捷克、萨塔尔等特色乐器。这些乐器的出现, 让歌手所演唱的少数民族歌曲更具有民族韵味和文化特点。比如韩红演唱的《一 杯美酒》与《楼兰姑娘》,这两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歌曲,由于加入 了艾捷克、萨塔尔等民族乐器,使音乐的味道更加纯正。

(三)弹拨乐器 提起中国弹拨乐器,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响的琵 琶。在胡彦斌演唱的《娘子》中,琵琶为其音乐风格的呈现增添了华美的民族风 韵。还有三弦,音色坚实明亮,多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和丝竹乐的合奏。在《我 是歌手》第二季中,三弦为韩磊演唱的《花房姑娘》带来惊艳之美。由于三弦的 加入,使这首歌少了摇滚的喧噪,多了民族的内敛。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少见的少数民族弹拨乐器。一个是胡必斯,另一个是弹布尔。胡必斯是突厥语的 音译,现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和甘肃北部等地。韩磊演唱《鸿雁》和《掀起你的 盖头来》时,都使用了胡必斯伴奏。而弹布尔是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的弹弦乐 器,也是演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乐器之一。韩红演唱的《一杯美酒》 与《楼兰姑娘》中首次使用这种特色乐器。

(四)打击乐器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使用了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打击乐器,有中国鼓、 京班鼓、蒙古鼓、手鼓、铃鼓、新疆纳格拉鼓等。这些乐器除了在视觉上让人新 奇外,也在音乐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比如,中国鼓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 精神,它的声音洪亮厚重,给人以震撼。羽泉演唱的《大中国》、孙楠演唱的《一 块红布》、李健演唱的《故乡山川》等歌曲都用到了中国鼓。手鼓是新疆各族人 民庆祝节日的常用乐器,它善于营造欢快的气氛,在维吾尔族的音乐中具有不可 或缺的重要作用。《我是歌手》中所有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歌曲伴奏,都出现了 手鼓。如韩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韩红演唱的《一 杯美酒》《楼兰姑娘》等。

(五)世界民族乐器 《我是歌手》的音乐改编不仅从中国民族音乐中获取资源,还将视野拓展 到世界民族音乐的领地。节目中同样出现了多种世界各地的民族乐器。比如,印 地安笛,这种笛是南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一种木管乐器,音色柔顺温和又略带忧 伤。羽泉曾在演唱《狂流》的前奏中使用了印地安笛,为这首经典老歌增添了几 分异域色彩。陶笛,其源头可追溯至公元6世纪南美玛雅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彩 绘乐器,音色明亮干净。韩红在演唱《往事随风》时,伴奏使用了这种乐器。西 塔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乐器,《我是歌手》的舞台曾两次出现西塔琴,一 次是韩磊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另一次是胡彦斌演唱《耶利亚女郎》,这种 乐器的使用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异域风情。钢舌鼓是一种外形酷似“锅盖”的乐器, 十分冷门。它源自瑞士,音色如水滴般玲珑剔透。谭维维在演唱《往日时光》时, 用钢舌鼓搭配埙,为歌曲营造了轻灵飘逸的氛围。另外,还有来源于意大利的曼 陀铃、流行于北非和西亚等国家的阿拉伯鼓和最早来自于非洲的卡宏鼓等。上述 这些民族乐器有时单独出现,也有时搭配出现,还有以民族乐队的形式出现。它 们让《我是歌手》成为各种民族乐器的“斗艳场”,也令所有观众耳目一新。

二、民族歌曲(一)经典民歌的现代演绎 《我是歌手》的歌曲大多是国内外经典的流行、摇滚、民谣类的通俗歌曲。

然而,节目中也有一些歌手翻唱了不少经典的民族歌曲。其中代表性的歌手就是 韩磊。韩磊在《我是歌手》中共演唱了8首民族歌曲,并为每一首歌都注入了不 同的时代新意。他演唱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是一首浪漫的哈萨克族民歌。

韩磊将其与爵士风格相融合,把旋律和节奏都做了很大的改动,结尾把爵士音阶 用卡农的形式做无伴奏哼唱,使这首歌完全打破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民 族与流行的音乐文化界限,令人叫绝。由他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 创作的西部情歌,他完全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以没有固定节奏的方式演唱,贯 穿全曲的只是一个“情”字。韩磊通过全力以赴地投入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诠释, 表达了对艺术最大的诚意,让观众深深感到他在追寻音乐上的不断自我突破和提 升。

(二)民族歌曲的嫁接再生 由于单一的曲风很容易被观众厌倦,所以参赛歌手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 多地展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对于民族歌曲的翻唱,有些歌手采用与流行音乐嫁接 的方式,让旧作既熟悉又陌生,焕发出新生的力量。李健两次将作品与民歌拼接, 一次是在他演唱羽泉的《月光》时,加入由童声合唱团演唱的《送别》,让一首 触动乡思的催泪歌谣更加令人牵肠挂肚。另一次是决赛时,他在《故乡山川》中 间插入用民族唱法演唱的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让观众对他有了全新的认 识。此外,韩红在歌曲《红蔷薇》中加入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 律,给人带来返璞归真的美感。谭维维在《往日时光》中加入俄罗斯民歌《三套 车》的旋律,带着观众穿越时空回到泛黄的旧日时光。而黄丽玲则将张惠妹的《一 想到你呀》与我国台湾原住民歌曲《老人饮酒歌》相嫁接,让这首歌焕发出清新 纯朴的气质。

三、民族唱腔 “唱腔”是借用戏曲专业的一个名词,戏曲中的歌唱要“依字行腔、以腔传 情”。这里所说的民族唱腔是指民族歌曲演唱中的特色唱法。在《我是歌手》的 舞台上,随着对民族元素的不断深入开发,一些特殊的唱法也出现在歌手的演唱 当中。(一)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中特有的演唱形式,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 征。有人说:“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 因此,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听到长调悠扬舒缓地响起,茫茫草原的 广阔画面便会映入眼帘。前面提到孙楠将《梦开始的地方》与《草原上升起不落 的太阳》拼接,同时还用长调将两首歌衔接融合得特别自然,让追求自然的梦从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升起。谭维维的《乌兰巴托的夜》不仅加入男声长调伴唱, 她自己的演唱中也融入长调的唱法,使草原的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浓郁的民族 风情。

(二)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民歌中一种特殊的多声部唱法,被称为“喉音艺术”,它是由 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即在声带持续发音时再发出一个高声部的泛音旋律。

这种唱法极具辨识度,能够体现出蒙古草原的苍凉与雄浑之美,《我是歌手》中 有多首北方民族歌曲加入了呼麦。比如韩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鸿雁》, 韩红演唱的《莫尼山》,谭维维演唱的《乌兰巴托的夜》等。呼麦这种极具民族 特色的声音,让民族歌曲更具民族性,也更显质朴和纯净。

(三)山歌 山歌的演唱方法十分自由,它是“真实性情的流露,既是一种强烈的自娱 性音乐语言的单纯表达,也造就了山歌声调高亢、节奏自由、真假声结合的演唱 音乐特征”①。谭维维是一位风格多样的歌手,她演唱的《康定情歌与溜溜调》, 将一首传统的四川民歌融入许多西方音乐风格,比如放克、摇滚,同时还保留着 原生态音乐。这首歌除了谭维维本人运用了山歌唱腔以外,她还请来了三位原生 态民族歌手作为伴唱,分别来自藏族、彝族、羌族,使多种音乐风格相互碰撞, 听起来却又极为和谐。

四、结语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是歌手》对于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 和运用是全方位的,这对于流行音乐重新唤起受众的关注度的贡献显而易见。电 视媒体作为搭建歌手和音乐受众之间的桥梁,在竞技之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 助推流行音乐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节目也为自身赢得了生存空间和传播价值,并提升了节目的审美品位和文化质感。《我是歌手》的舞台具有极大包容性,它 不仅属于流行,也属于民谣、摇滚,还属于古典和民族。它让流行音乐体现出了 不同以往的新气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民族文化才是真正的音乐之魂。《我是歌 手》的成功,也证明了“只有具有浓烈的民族性的艺术作品才能为本民族的群众 所喜爱、所理解。艺术作品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群众性,就越能发挥艺术的 社会功能,就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②。这样的节目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 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精神,即“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③。因此,“真人秀节目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精髓,用传统文化基因提升节目的格调品位和文化内涵, 用中华美学精神增强节目的中国韵味、民族特色。”④《我是歌手》用流行音乐 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证明了艺术的规律,承担了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责任,也引领 了时代的风气。

注释:
①郭树荟.中国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37. ②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91. ③人民网 ④田进.真人秀节目要做到五个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J].中国广播影 视,2015(18):12. 作者:刘兴云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