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毛概论文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毛概论文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毛概论文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的毛概论文篇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 件与发展对策》 摘要: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主要表现 在资源、环境、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能力、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 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适度高速(年 均8%左右),增长速度不要大起大落,并且各主要决定因素能够支撑经济增长在 中长时期内(10年以上)保持这种平稳高速增长态势的可能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讲,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 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前者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与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而后者 主要指人口、文化传统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约束条件主要表现:(1)资源;(2) 环境;(3)人力资本;(4)经济增长方式;(5)自主创新能力;(6)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及 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等。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最 为突出的。发展方式问题,说到底是与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 题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主 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 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 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强调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与环境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 是破解这些制约的良策。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 宁提出循环经济应该包括四个要点。第一,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说,要节约 资源,综合利用;要延长产品的寿命;尽可能不要使用一次性产品。第二,减少废 物的排放。生产、消费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首先要通过技术革 新、生产进步尽量减少废物的排放。第三,把废物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资源。对不 得不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其中可以利用的东西要尽 量提炼、回收加以利用。第四,对实在不能再用、再回收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应该做无害化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要在这四 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建设加以保证。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大力发 展新经济。例如,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的新能源开发,包括物资回收、 租赁业务、修补行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中又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提高国民的自主创 新能力也是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一项重大任务,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是 关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针和要求,表明中央对自主创新问题的高度 重视。

4、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要做 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配套建设。

首先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 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努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因为物价的基本稳定关 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者,因为他们是经不起物价上涨冲击的。另外,政府还要在教育上有突破性的举措;教育不仅是缩短贫富差距最有效的手段,更 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主要推动力;未来的产业大军 的受教育水平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真正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 亟需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的经验值得借 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配套支持条件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真正全覆盖,为广 大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政府应该加大在健康医疗和失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5、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现存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也是制约中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达到反制约的目 的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对策之一。

目前席卷全球、特别是严重影响西方经济列强的金融危机既对中国经 济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提供了机会。中国应 该利用昔日优越感浓厚的美欧有求于中国的难逢良机,在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注入 信心与力量的同时,争取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领 导作用,谋求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的话语权。中国在有效整合新兴经济体的力量 与诉求的基础上,应该理直气壮地提出并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同时积极参与并 争取主导包括金融秩序在内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中国还应在充分了解西方底 线的基础上,提出他们可接受的关于国际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前瞻性 议题,进而拿出细化议题的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 经济秩序,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以真正提 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结论 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就 是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必须保持高速平稳地增长。鉴于我国 自然资源不足与使用效率低下、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有 待提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现存的不平等 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阻碍态度等约束条件,中国应该制订切 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其中重点应该包括:(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强调发展 循环经济;(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5)努力提升中国经济的 世界影响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毛概论文篇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 素实证研究》 摘要: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1990年以 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 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总体处于不 断上升趋势;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积极作 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 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 式,主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种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也 带来了投入大、产出少、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 化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 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 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 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 法与要求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较长的高速经济增长 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 等进行了研究。刘春宇和闫泽武[1]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 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崔立涛从 经济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科技投入、资源转化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效率方面 设计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浙江 经济发展方式特点[2]。

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评价仅 局限于我国个别省份的研究,至今尚没有人对近年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 度进行过评价;其次,已有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较少,而且又多集中于经济增长 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方面,而没有考虑改善民生等方面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丰富内涵;再次,缺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 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将构建一套新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对 199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

二、构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定义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3]。据此,笔 者从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民生 状况4个方面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 结构优化视为“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它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民生状况” 一起构成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相 应的二级与三级评价指标(见表1)。其具体安排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一级指 标包含“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平稳性”、“物价稳定性”、“供给结构”、“需求 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7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均只有1 个三级指标,它们是“经济增长指数”、“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CPI指数”、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中部与西部地区GDP占全国 GDP比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7个三级指标。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 十分广泛,鉴于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选择了“节约能源”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 “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二级指标。其中,“节约能源”二级指标包含“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与“单位GDP能耗”2个三级指标,“环境保护”二级指标包含“单位GDP 排放工业废气量”、“单位GDP排放废水量”与“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物”3个三级 指标。“民生改善状况”一级指标包含“国民生活水平”、“国民享受教育程度”、“国 民寿命”3个二级,其中,“国民生活水平”二级指标包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个三级指标;“国民享受教育程度”与“国民寿命”这2个二 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分别是“国民人均受教育年数”与“国民人均寿 命”。

三、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从上文构建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该体系包含的评价指标较多,需要将这些众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 由此来反映被评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整体情况,然后,通过纵向的比较,可以 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综合指标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估法,如常见的 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 相关性,因而,它们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 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 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的合成[4]。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专家评分法、模 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中评价者因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影 响[5]。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理想分析方法。本文将利用主成分分析 法,将多个指标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指数,由此 来反映历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情况。

(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因素的方法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 长的一个重要因素[6,7]。索洛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新观点,揭示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8]。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 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10]。虽 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但是,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而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与环 保等也有积极作用。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笔者以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为自变量, 以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方程(1)。利用该线性方程,检验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

Z=α0+α1Y1+α2Y2+α3y3+εi(1) 等式(1)中,Z为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Y1、Y2和Y3分别代表制度 变量、技术进步变量与人力资本状况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2与α2是相关系数, εi为随机变量。

四、数据来源与加工 本文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三级指标共有16个。其中,“经济 增长速度”、“物价稳定程度”、“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民受教育年限”与“居民平均寿命”分别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中前后两个年份经济增长指数计算得到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是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中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GDP数值计算得到的。

“中西部地区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西部省(区、市)GDP数据 与全国GDP数据计算得到的。“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工业三废排放量”是根 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GDP与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计算 得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是依据农村与城镇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 户比重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平均值。用于实证分析的技术进步变量用时间序列表 示,制度变量用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状况用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 表示,后面两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为消除 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本文对1990-2009年上述各变量的原始指标值进行了标准 化处理。

五、实证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变化的评价 1.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得到表2中的特征根及其贡献率。由表2 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矩阵中的最大4个特征根分别为9.818、2.838、1.283和1.183, 它们的值都大于1,而且它们的综合信息贡献率为94.514%。这说明,前4个主成 分能够包含原变量中的绝大多数信息,故选取前4个主成分进行进一步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表4中的1990-2009年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再根据表2 中的各特征值贡献率,得到下列以上年度的综合汇总分值(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计算公式。

Z=0.33118Z1+0.2947Z2+0.17702Z3+0.14214Z4(6) 将1990-2009年的各评价指标值分别代入公式(2)至(5),得到各年度主 成分(Z1、Z2、Z3、Z4)得分系数,再将各年度主成分的得分系数代入公式(6), 得到各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以1998年为分水 岭,此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负值,之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正。从变化情况看,199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拐点,1990年和1991年,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降低,到1992年达到最低点,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 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提升。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1990-2009年自变量与因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对方 程(1)进行估计,得到方程(7)。

Z=0.357+2.231Y1+1.807Y2+1.675Y3(7) (-1.916) (1.862) (2.499) (3.712) R2=0.892调整后的R2=0.887DW=2.012 方程(7)情况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发展 方式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显著。这说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我国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除1990年和1992年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 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促 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已 取得初步成效。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我国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积极影响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 建议。

第一,实现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坚定不移地 深化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当前,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 排。因此,需要加快价格、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改革, 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

第二,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关键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引领经济结构 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 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弥补和缩小这些差距。一方面能够促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能够引领传统产业改造与优化升级,进而促 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鲁格曼 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全要素效率提升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这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2]。促进经济发展 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提升人力 资本水平能够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应实施人才优先发展 战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的毛概论文篇三:《怎样认识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文章从经济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角度,论证为什么人们需要 研究经济发展,特别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并从理论创新的目的出发,讨论了为 什么需要以批判性或者另类的思维方式研究经济发展;从方法论角度列举了一些 重要的正面和反面范式,作为批判地研究经济发展的例子;同时简要介绍了可以 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说史中若干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化事实概括。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批判性思考;思维范式;特征化事实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不是一个可以直截了当予以回答的 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经济值得关心,即使不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作为 中国人,所有个人所关心的问题最终都会落脚到中国经济。另外,明白中国经济 发展改革的历程,甚至它的历史,懂得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思维框架去看待中 国经济,本身是一种训练。除了我们是中国人,自然关心中国发展现象和经济前 景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理论。理论不可能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实际 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是屠龙之技,只能束之高阁。理论为什么有用,是因为理 论对现实做了一种抽象。有人会问,现实是实际存在的,直接观察现实即可,为 什么要抽象为理论一方面,描述现实不可能穷尽所有实际事物,必须把它加以裁 剪、抽象,浓缩在更小一点的框架内,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处理。另一方面, 尽管可以观察横向现实,但不能观察到所有现象,也可能受假象迷惑,得到错误的结果。

其次,通过历史即别人的文献可以观察纵向现实,但这些文献可能是 错的。而且历史记录可以是客观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却往往是主观的,诸如“为 尊者讳”、“为贤者讳”,涉及重要人物时会进行粉饰,因此任何历史都不会绝对 客观。即使历史记载可能是真实的,但也不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需要抽象的理 论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尽管文献不一定正确,但是有了理论框架、思维方式 可以重新反读文献,利用现有文献,而不是受它的影响。

最后,未来是观察不到的,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需要抽象的理论理解 过去和认识当前,然后才能预见未来,只有按照理论逻辑想象看不见的未来,才 可能是正确的。真正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以古鉴今、洞悉未来、见微知著、高屋 建瓴,需要学会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批评性思维,甚至有时需要另类的思维。其 中最重要的则是掌握理论的抽象性质。经济学家这种洞悉力的最好例子,是凯恩 斯出名之作《和平的代价》。1919年,凯恩斯曾经作为顾问参加旨在惩罚作为战 败国的德国的巴黎和会。在政治家们全力以赴要德国赔款的时候,凯恩斯匠心独 具地看到过度沉重的赔款负担,终究要压垮德国,并预见到这会成为未来的战争 灾难的种子。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政治家们接受,但是后来希特勒发动罪恶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二战”之后,美国一改以往要求赔款的做法, 实施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无疑是凯恩斯思想的开花结果(阿兰·曼,2009,第 七章)[1]。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中国的发展经验,首先 固然是因为我们在世界发展谱系的后端,拥有计划经济的所有弊端,具有经历了 二元经济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在经历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迅速地 改变了面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 上,既否定了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发展战略,也没有照搬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 华盛顿共识,好像创造了中国独特的模式,这些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理由,但这 还不是全部理由。

重要的是,中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浓缩历史经验,并抽象成经济理论。

中国经验的优势就在于,它自身已经做了抽象。如刘易斯讲二元经济理论,也就 是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经历二元经济发展时期,这个 时期的后期发生了称为转折点的变化,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转折时期,一般认为, 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那么西方国家有没有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刘易斯 在提出二元经济理论特征时用了很多欧美早期经济发展的经验,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有二元经济理论。我认为,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进行抽象之后,都 是共性多于个性。为什么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运用其理 论的也是发展中国家,原因就在于早期欧美国家的二元经济发展历程是匀质的、 渐变的,每个特殊时期不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演变在非常长的过程中形 成。而发展中国家的结果是非均衡的、异质的,拥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发展过 程。

经济学家一直把有没有“二元经济”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 历程的不同,其实我个人认为根本不同在于发达国家本身具有很多、很大的波动, 但由于早期发展历程太长,以至于最后看不出阶段变化。即是说,时间太长把所 有的区别与特征都拉平了。

中国经验不仅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浓缩了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历 程,而且中国的发展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浓缩,浓缩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特定时期 的特征——转折时期的特征,各种阶段性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中 国的发展经验把其他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到几十年中,这样中 国经验本身已经做了足够的抽象,研究这个抽象过程有助于再作进一步的抽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弗里德曼所讲,谁把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说清楚,谁就应 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上去这话跟没说一样,因为无法定义是否说清楚了。

我想他是说,一般而言,中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人口最多,既是计划经 济的受害者,又是不发达的受害者,经济学既要研究发展现象,又要研究转轨现 象,然而这么重要的两个现象在中国同时出现,如果说清了,那么理论上一定有 创新,因此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我们还可以从个人的功利性角度来理解为什么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学 经济学,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经济发展事实,固然应该当作一门公众的学问来 研究,而不仅仅是为了搞纯粹的经济研究,应该超越这个直接目的。我所强调的 是,学经济学,理解经济发展,对每一个人都有意义。

首先,作为公职人 员来说,认清世界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潮流、未来的走向,对于日常工作 的判断也具有帮助。其次,对做企业的来说,要判断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果 经历一些阶段性的变化,那么这个变化的政策含义是什么,这个含义怎么变成商 机,怎么变成经营中必须避免的误区。学习经济学、理解经济发展事实对此意义 重大。再次,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个人理财也有帮助。

最后,培养一些经济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对个人在一生中做出更多正确的人生抉 择都会有帮助。另外,可以利用经济学的理性思维方式认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对社会认识得越多越透彻,能够抛开凡人琐事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更能享受得 到的东西。

二、创新理论要善于批判性思考 上述关于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理由,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或 者说从纯粹的方法论上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经验更具有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抽象 的空间。对具体的研究过程来说,从商、从政、做研究的人无疑都关心中国,研 究中国经济发展固然各有其功利目标,但是,背后有一个目的却是共性的,即培 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本文副标题就是“一个另类却有用的分析框架”。其实不 仅仅是另类的,也是批判性的,用此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可以 说是“有用的”。随后,我们将说明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考的理由,以及培养这种 思维方式的途径。

加尔布雷思提出“传统观念”这个概念,其核心就是,传统观念巨大的 惰性是社会性的、全国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大家都被现存理 论解释俘获了。凯恩斯也说过,政治家无论承认与否,其实他们都是某种已故经 济学家思想的俘虏。

无论是作为理论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理想的状况是都应该有自己创 造性的思维,自己要解释现实,哪怕是另类的理论。但是,如果不知道别人的东 西,怎么知道自己是另类,如何判断自己的理论是创新的因此,理解别人的理论 与形成自己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反复琢磨。接下来进入到 批判性思考过程,着眼于学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是为了有一种新的、更加具有解 释力的理论,而不是学过且过、来单照收。

怎样形成自己的思维范式,或者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呢一种 方法是,不断研究,问题越来越深入,最后培养出自己的一套东西,培养出自己 的思维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道路是异常艰辛的,存在不能成功的风险, 换句话说成功概率充其量只有5%。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读博士学位目的 是要做研究,若是想做具体事情(当政府官员、从商),本科毕业之后就可以,或 者读MBA。有人统计发现,在美国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中,只有5%的 人成为经济学家。这里经济学家的含义也存在差别,我们过去认为成名成家之后 有一定影响的才被称为经济学家,但在美国,以经济学研究作为职业的就被称为 经济学家。在这5%中只有更小的比例有创造性成果,也就意味着,仅仅靠自己 不断地做那些不能升华到创造性水平的研究,并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回顾、总结、找路径,分析自己过 去的路径对不对,然后找到下一层次的路径。我们常常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 实我们的研究方式也面临着转变,在疲于奔命完成课题任务的同时,我们也变成 了传统研究方式的生产者,不断的投入(体力、脑力、精力),固然可以依靠这种 方式养家糊口,但只是低水平的循环,提高就很有限,离真正的理论创新只能渐 行渐远。

三、批判性地思考的几种思维范式 一些常见的不正确思维方式,总是把我们不约而同地推向错误思维。

批判性思考的一些范式问题,来自于平时自己使用的框架去审视自己的研究,借 着这些思考一些问题,虽然非常不完整,没有讨论方法论中很多成形的、比较系 统的思维框架,只是结合我自己在阅读中见到的,并于研究中进行过思考的一些 逻辑要点或者误区整理于此,以帮助我们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

(一)“于此之后,必为所致” 这句话来自于拉丁语“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译为英语是 “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关于该逻辑谬误的中文表述是,“既 然这个事件在上一个事件之后发生,那么这个事件一定由上个事件引起”,可以 把其简化为“于此之后(post hoc)”。简单地讲,这是在说明一种错误的因果假设, 例如错误的原因、偶然的关系或者是非因果关系。这种逻辑谬误与“因为如此, 所以这般(cum hoc ergo propter hoc)”存在微小区别,Post hoc逻辑谬误强 调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之间的一种谬误关系。例如,春节和明信片之间的关系, 在春节前发送明信片,按照时间顺序,错误的推论是:由于先发送明信片然后才 产生春节。

这种因果关系是在思考问题时,特别是在做经济学研究的时候最容易 犯的错误。在早期,比如经济学研究初期,当时被称为政治经济学,人们还不知 道计量,这个问题可能还少一些,尽管有人是正确的因果观,有人是错误的因果 观,但是错误的因果观没有成为普遍现象。但是随着经济学的高度发达,特别是 计量经济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错误因果观成为普遍现象。可以说无论在中国还 是在外国,经济学家中有一半人是错误的因果观。我们的学生学了计量,特别是 计量学的不错的,最容易落入这种“于此之后(post hoc)”陷阱。另外,目前在学者中存在的一个常见现象,是阅读文献时首先看用了 什么数据,发现中国也有这样的数据,然后就去看模型估计方法,最后做出结果。

人家都做过了,还做它干什么呢把前面所有理论的分析,理论的因果都省略了。

美国的学术期刊有一种不好的导向,鼓励人们在数据和估计技巧上花样翻新,误 导年轻学者,使其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应该反复提醒自己尽可能避免这种倾向。

因为因果是客观存在的,但观察不到客观存在,如果从客观出发看因果,只能看 到明信片先到春节后来。因此,只能用理论看因果,没有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因果 观。

(二)“反设事实” 一种值得正面推荐的方法是所谓“反设事实”法,英文为Counterfactual。

反设事实思维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描述了人们有设想实际情况对立面的倾向。人 们经常有意地去思考,如果前提发生变化事物会完全不同,去设想事物将会怎样。

可以理解为,通常认为历史发生过一个变化,随后产生了因它而生的一系列变化, 但是,作为逻辑起点,假如作为因的变化是不真实的,即假如没有这样的变化, 那么随后的所有结论就有可能不成立了。

在思考问题时需要想一想,作为逻辑起点的那个事件到底真实不真实。

任何研究都不可避免回到以前那个时间的逻辑起点。如果中国不是计划经济,当 然只是一种纯粹的假设,如果计划经济不是由意识形态造成的,而是为了加快工 业化,那么该怎样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仅仅是因为斯大林告诉中国要搞计 划经济,那么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又会是什么结果。研究中大部分时间都会 与过去的事实打交道,因此有必要分析过去的事实是否成立。当起点事实发生变 化后,某些原来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正确。但是如果不改变起点事实,不设想不 同的起点事实,不用理论推理出这样的事实,可能后面的研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只能是人云亦云,得不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因此,善于提出假设,重现假设历 史,都可能是培养自己思维的一种方式。

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与诺斯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 理由是他的两个与所有现存的观点完全不一样,且经计量经济史方法检验的观点。

[2]一个是美国的奴隶制。普遍认为奴隶制是不人道的、低效率的,但他研究的 出发点是,假如是低效率的,为什么为了推翻它却是通过战争,花费巨大代价, 而不是通过经济制度的转变来改变。他回到起点进行研究发现,奴隶制是有效率 的,而且在南方效率很高,反推发现,南北战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几十 年都没有回到原点上。另一个例子是贯通美国东西的大铁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以来在美国经济史的研究中,都认为东西大铁路对美国经济发展是有贡 献的,因为它使美国经济加快西进。这里,他也回到原来的起点进行研究发现, 东西大铁路的修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根本不能解释美国经济快速 的增长。

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ison)的研究(例如《世界经济千年史》、 《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表现》)的方法论,也建立在“反设事实”的出发点上。他 整理的各国经济历史数据,在实际历史上是没有的,为了发掘这些数据在方法上 必须有假设,要有一种特殊的路径才能回到原点把“没有”变成“有”,他使用的也 是反设事实的方法。

我和同事写过一篇关于剩余劳动力估计的文章,设问“假如农业劳动 力不再剩余,会发生什么”。剩余劳动力估计本身并不需要反设事实,只是一种 反传统观念,但逻辑上继续推演,就是反设事实方法了:如果剩余劳动力不再是 15亿或者2亿,而是很少甚至微不足道,那么一向为人接受的很多其他结论可能 是错的,例如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被夸大;农业技术进步也不再是劳动使用型,而 可能是劳动节约型。

(三)“传统观念” 加尔布雷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被主流经济学家当做另类,很多诺 贝尔奖获得者都批判他,甚至他当选美国经济学会主席之后,有许多一流的大师 级人物宣称要抵制他,不参加会。但最后这些人还是都到会了。虽然他们众口一 词地进行批判,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加尔布雷思的巨大影响,可以批判他不是正宗 经济学家,但是不会认为他是无足轻重的人物。他当过总统的顾问、驻印度大使、 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没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的影响却是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学家 中最大的。加尔布雷思在20世纪50年代末写的《富裕社会》[3]就是批判传统观 念或传统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其中第二章阐述传统观念的概念。如果说 经济学家有谁创造了一系列概念,能够持久地变成全世界流行的知识分子共同语 言,他是唯一的,例如传统智慧、制衡力量等等。

加尔布雷思的意思是,当反思最经常接受的观念或理念时,很可能发 现它们已经过时。创造这些概念时可能进行了抽象,反映了特定时期相对的真理、 相对的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传统观念,这意味着他们不能解释今天。

加尔布雷思是一个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出现的时候遭到了众多人批判, 尤其在美国。凯恩斯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亚当·斯密、马歇尔流传下来的古典或新古典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因此在凯恩斯的时候这些理论即为传统观念。

加尔布雷思也认为,随着凯恩斯被人们接受以后,他自身也不可避免成为传统观 念。不打破、不怀疑传统观念,永远都会跟在别人后面思维,甚至是在不断地试 图验证这些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最大的问题,即最容易让我们掉入这个陷阱的原因是,我们 天生就崇拜前人、死人、名人、权威。如果当今有人提一种理论,尤其是他跟我 是同代人、同辈人、甚至是我大学同学,那么即使是正确的,我都会说这是错的, 很自然地挑战他的权威。如果这个人已经被称作大师,成为很权威的学问家,那 么我就不会挑战,我接受他的观点就变成传统观念。加尔布雷思在《富裕社会》 中提到,传统观念不容易被推翻,即使做了很多工作,人们也认为是对的,但转 身之后又回到传统观念。

以中国人口的数量为例。许多人动辄说中国人口将要达到16亿高峰, 但是研究人口的都知道,中国人口甚至不可能达到15亿,即使在适度调整生育政 策的情况下也不可能。16亿只是最初的预测,然而预测需要随着变动不断调整。

比如说世界银行最初预测中国GDP增长率在某年是8%,如果第一季度中国GDP 增长率超过了10%,那么世界银行必须立刻调整。同样,中国总和生育率不断下 降,就必须调整预测,调整至今无论怎样也不会有16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你 无论怎么说中国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5亿,人们也承认你的权威,但下次他们遇到 这个话题时,依然还是讲16亿。仅是以此作为一个例子,传统观念并不是单指是 否接受新证据,更是指支配思维的观念。

如果面对有相同学术规范的经济学家,我把所有该质疑的都质疑了, 你也解释清楚了,其中没有错误,我也认同是正确的,那么你的证据我可以接受, 但是我的思维方式还是不变。加尔布雷思出了一部系列剧叫《不确定的年代》, 质疑弗里德曼所坚信的自由主义,弗里德曼担心人们会改变自由主义的观念,所 以急忙拍了《自由的选择》。质疑传统观念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 学术规范不健全,很多所谓事实都是错的,从一开始可能就是错的,即使有些东 西曾经是对的,但在很久之前已经错了,可我们依然当作事实来接受。

(四)“皆因一根钉” 另一个有助于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步骤,是关注逻辑细节。以一首诗作 为这一段的开始:
For want of a nail the shoe was lost;
For want of a shoe the horse was lost;
For want of a horse the rider waslost;
For want of a rider the battle was lost;
For want of a battle the kingdom was lost;
And all for the want of a horseshoe nail。翻译成中文可以是这样:只因少根钉,蹄铁无踪影;只因少蹄铁,战马送了 命;只因缺战马,大将竟牺牲;只因缺大将,战争没打赢;只因输战争,王国一命终;
坏事连成串,皆因一根钉。

引用这段是要说明,在进行大胆假设之后,还要小心求证。中国传统 的所谓小心求证,也是粗放型求证,努力发现为我所用的材料。在经济学分析的 过程中,核心依然不是表面的东西,仍是理论逻辑。数学使经济学分析更加严密, 对于大脑来说,有人天生严密,有人天生跳跃,因此不用数学约束大脑时,担心 缺乏逻辑性和每一步骤的高精密要求。在做了所有的创造和批判之后,并不见得 一定会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对理论进行严谨的推理及检验。

建筑理论大厦,或者哪怕只是建筑理论小屋,也是要靠一砖一瓦、一 草一木建起来的,没有这些材料不行,类似于没有马钉。但还要有结构,没有结 构就不知道怎么建。因此,在整个逻辑中细节最重要,苛刻地讲,没有细节就没 有逻辑。以我们自己为例,整个研究论证的细节远远不够完美,这需要长期培养, 谁也做不到最完美,但是要逐渐提高,不断臻于完美。

如果做学问是为了完美,为了创造,就应该使细节完善,哪怕是没有 人能够看出来的细节,也产生一种美感。理论上、逻辑上的完美可以使自己做研 究有愉悦感。另外,我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你是一个精英,你能挑出 其他人的这个毛病那个毛病,但是把群众加总起来之后形成的判断力你是想象不 到的。只要有正确的研究观,自己获得理论的满足,期望做出真实的贡献,就要 非常注重研究的逻辑细节。

四、关于经济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愿意尝试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支配自己的分析之后,理解中国经济发 展,还需要从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入手,特别是有些可能涉及经济史上著名的争 论,譬如说解释李约瑟之谜。可借鉴的是经典文献中关于经济发展特征性事实的 概括。经济学文献中,大家把自己做出的一些研究结论,不轻易称为经济理论、 经济规律,只称为事实或特征性事实(stylized facts)。尽管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但是可以成为研究和观察问题的起点,按照这个“事实”进行另类研究,研究事实 本身的变化,思考如何检验这些事实。如果发现某些“事实”是错误的,恰好可以 提出反论。面对前人已经做过研究,既然能把它们称为特征性事实,说明做了足 够的研究分析并进行了概括。因此,这些概括是非常好的起点,已有的研究要经 常放在这些框架中进行检验,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研究方式。关注特征性事实的 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你尚没有足够经验的时候,可以把特征性事实作为一 种参照。例如,使用中国的数据做一个计量研究,发现结论在某些特征性事实中 陈述过,那么会更加确信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可以对相关陈述进行检验,验证它们在中国是否仍是事实,增进自己的认识。

(一)库兹涅茨关于现代经济增长 在我研究的早期,读的比较多,引用也比较多的,是库兹涅茨关于现 代经济增长的事实概括。近年来,讲刘易斯理论的时候,我们懂得了发展中国家 长期处于二元经济发展时期,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则存在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 转折点。但是,达到这个转折点之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转向哪里呢库兹涅茨 研究的正是关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转变。

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讲中,库兹涅茨用了六个特征对现代经济增长进行 概括(西蒙·库兹涅茨,1997)[4]。第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中人均产值 和人口的高增长率,两者都是这些国家以前可观察的速率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 的速率的较大倍数。第二个特征,每种生产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速度,达到以往未曾有过的速度。第三,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包括从农业转向 非农业,从工业转向服务业,生产单位规模的变化和与此有关的企业类型变化, 职业状况变化及其他方面变化,都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第四,经济结构的迅速变 化相应导致了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五,发达国家借助于增大的技术力 量,特别是在通讯和运输方面,造成一个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世界。按现在 的语言,就是全球化。第六,现代经济增长传播仍然只具有局部效应,占很大人 口比重的世界其他部分,经济成就仍远远达不到既有技术潜力的最低水平,即存 在发展的区域差距。

中国正在跨向刘易斯转折点,按照已有的概念转向现代经济增长,可 以依据这六条标准进行参照。同时,我们也可以分析这六条标准的现代版本,或 者说在什么意义上这六条标准中的某些可能已经不太准确,也许当年日本转型时 可以把它作为标准来判断,但是现在它可能不是更为本质的标准或特征。

(二)帕兰特—普雷斯科特发展事实帕兰特—普雷斯科特发展事实,是这两位作者(斯蒂芬·帕伦特、爱德 华·普雷斯科特,2010)[5]总结20多年经验所提出来的,特别强调收入分配的发展 事实,其中普雷斯科特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事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距。第二,财富差距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 1960—1985年期间基本稳定。第三,财富分配是上移的,即富人越来越富裕,但 是穷人也比以往富了。不是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因此,没有绝对贫 困陷阱。第四,既有发展奇迹也有发展灾难。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就是说经过 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有的国家是经历了发展奇迹,即向高收入水平迈进,有的是 经历了发展灾难,徘徊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这是他们概括的与收入分配状况、收 入差距扩大还是缩小有关的,或者说趋同还是趋异有关的一些基本观察。

(三)卡尔多事实 卡尔多与凯恩斯同年代,他做了很多贡献可以与凯恩斯相媲美,他在 经济学家中的地位颇高,但就圈子之外的知名度而言,却远远不能与凯恩斯相比。

卡尔多(Kaldor, 1961)[6]关于经济发展的事实一共有六个:第一,劳动生产率 持续提高。第二,人均资本也相应保持持续的增长。第三,从长期来看,利率或 者是资本回报率是比较稳定的。第四,资本产出比例也是稳定的。第五,资本和 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是稳定的。第六,在世界上同为快速发展的国家之间, 人均产出增长率存在着显著差距。

其中概括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现象都和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关系。例 如,在讨论初次分配时,我们就要回答过去30年中,资本和劳动相对回报率如何 变化,是否资本份额提高,劳动份额下降。有意思的是,我读卡尔多学术传记时 看到,在卡尔多在世时就有很多人抱怨,认为所谓的卡尔多事实根本就不是事实。

或许我们可以针对中国发展的研究,通过证伪的手段检验卡尔多事实,或者否定 卡尔多事实。

(四)新卡尔多事实 新卡尔多事实是查尔斯·琼斯和保罗·罗默(Jones and Romer, 2009)[7]提出的,新卡尔多事实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市场范围的扩大。全 球化和城市化促进了货物、创意(idea)、资金和人员的流动,进而扩大了所有劳 工和消费者的市场范围。第二,加速增长。几千年来,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在 加速,从几乎为零增加到20世纪观察到的较快增长。第三,现代增长速度的差异。

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随着与前沿科技水平的差距增加而增大。第四,较大的收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生产要素投入的不同只能解释人均GDP增长差 异中的不到一半(换句话说,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力可以超过50%)。第五,世界 各地的人均人力资本大幅度增加。第六,相对工资的长期稳定。人力资本相对于 非熟练工人而言在不断增加,但这种量的增加并没有造成其相对价格的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