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方面的论文_浅议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浅议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浅议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浅议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篇一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摘 要: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新时期小学 生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贴近新时期小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这种德育教育途径, 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渗透德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之本, 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良好的思 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体魄和心理 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保证。我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新时期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贴 近新时期小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这种德育教育途径,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改革传统的班会召开模式,促进小学生德育内化 传统的班会召开方式是,班主任老师仅仅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宣读和讲解,这种空口读教学式的德育,只能是 “喝凉水”式的德育,实效甚微。我采取的班会方式是:在低年级着重采取“欣赏 式”德育模式,即在召开班会前,根据德育的主题,制成德育情景投影片,以实 现德育“生活化”,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自由的道德判断和推理。

在高年级,我曾经采取“亲身体验式”德育教育,就是教师针对德育教 育主题,通过让学生演练或讲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怎样做才符合道德要求。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我在班会前,精心设计了 防交通、防地震、防火等不安全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安全措施进行演练,由于学 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演练的同学动作娴熟,技巧性强,观看的同学很认真、体 会深,切实达到了安全教育之目的。

传统的班会召开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认识,促进了 小学生道德内化。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 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渗透德育,在备课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思想实际精心设计德育目标,精心研究德育渗透方法,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做 到了既不牵强附会,又切合教材、学生特点,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在教学小学生语文第十二册《詹天佑》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 德育目标:(1)我们应怎样学习詹天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2)我们在学习中应怎 样创新为了实现这样的德育目标,我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插入这样的环节:第四 自然段有一重点句,即“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民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结 合这一重点句,我让学生在深刻体会其内涵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我们应如何 学习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教室里立即沸腾了起来,大家经过讨论后, 纷纷发言道:“我们小学生学习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应当从现在起,刻苦 认真的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将来更好的建设祖国。”当教学到“他和工人一 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时 我适时提出了詹天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大胆创新,那么我们新时期的一 代少年,应怎样以他为榜样,进行创新学习这一问题切中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引 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班长李娜在交流中说道:“学习 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中就用当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善于总 结学习方法,做创新学习的标兵,将来也做铁路建设的工程师。”这慷慨激昂的 语言,崇高的理想,博得同学们一阵如热烈的掌声。

三、容德育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培养德育的实效性 几年来,我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善于在各种活动中认真挖掘活动中 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每当活动前,都要认真与同年级 班主任老师讨论活动中的德育教育主题、方法、步骤,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在去年组织的给残疾人捐款中,我设计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 将充满温暖”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我班四 十二名同学,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大家把零花钱拿出来,共捐款123.35元,在 全校名列第一。在落实中共中央《农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在深入发动、深入 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做合格小农民”主题教育活动,仅上学年,我班拾金不 昧,为五保老人、烈军属送温暖,为同学补课等好人好事达八十余件。

良好的德育教育,促使我班的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广大同学 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最终铸就了我们优秀的班集 体。

四、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德育工作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道 去做,才能取得德育的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我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时,常常是审时度势,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心 理健康教育方法,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如去年期中考试后,向来学习刻苦、表现突出的语文课代表崔晓丽同 学,各科学习成绩骤然成为班级的“三类”学生,面对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觉得 必须进行家访,尽快了解事情的缘由。通过家访才得知,该生的母亲因车祸去世, 其父亲原来就有严重的关节炎,一直无法下地工作,这家庭的变故,使本来性格 开朗、勤学上进的小姑娘,心头像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有辍学的念头。找到 原因后,我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了该同学的家庭状况,为其减免部分费用的同时, 号召班了同学为她捐款,并积极做好她的思想工作,最终使她重拾信心,成功迈 向优秀行列。

浅议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中小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现在学校、家长、老师都在全力的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往往 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造成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本文从德育方面提出了教 育的重要方向,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品德也得到培养,知识和品德相辅相成, 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幸福感的孩子。

关键词:教育 德育 品德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人才竞争的社会,教育也顺应时势,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于是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都在不遗余力的给学生灌输知 识。各种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就在我们窃喜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水 平可以达到美国高中生的水平时,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却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学 生伤害父母,老师的报道频频见诸报刊。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要的素质教 育吗为什学生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为什么辛苦付出的老师和家长却得不到孩子们 的尊重为什么教育的尊严丢了在教育中缺失了什么答案也许就在苏联教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中:“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 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的大树。”先做人,再做学问,只有一个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体验到幸福,并把幸福 回报给社会的人。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工作 中,总结出了三点德育方法:
一.关爱孩子,宽严相济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对于儿童,就对待一株刚 出土的小苗,小心呵护,要用慈爱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耐心教导,循循善诱。

用讲道理的方法去教育,感化儿童。

孩子六七岁入学读书,刚开始不大适应。这时老师绝不可一味训斥, 责骂,这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这个阶段孩子的思想单纯的像一面镜子,老 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映照在孩子的心里。有时我们会听到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训斥 别人,甚至有一个老师一次在课堂里扔了一个不听话孩子的书本,就是这样一个 有些粗暴的动作,却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影像,下课后,令他始料未及的是, 孩子们模仿纷纷把书本抛向空中。这些都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到八九岁年级时,孩子渐渐懂事,这个阶段可以使用惩罚,但也只能 是偶尔用一下,才会有用。如果经常使用,就会失去了老师的威严,孩子们习以 为常,就会丧失羞耻感。变得顽固不化,反而更难教育了。如果有了点滴进步。

就要及时表扬,可以鼓励其上进之心,帮助其进步。

到了十四五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 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见解。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对天资聪颖, 上进心强的孩子,用友好和善的语气去提醒,使他们能不断的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对于缺乏自制力,学习不主动的孩子,可给与适当责罚,但惩罚后仍然要与其沟 通,耐心劝导,使之明白为什么要责罚他,使之“知悔而知新”,从心理上认同老 师的责罚。否则在心里上产生抵触情绪,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有爱心,就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然而还必须宽严 相济,才能取的教育的成功。老师应当对学生的态度宽厚一些,如表情和蔼,语 言温和。但在学习上则从严要求,不能有一点马虎。对于幼小的孩子,在其刚离 父母入学之时,若老师要求过严,则必然害怕,他们表面虽不说,内心却受到伤 害,害怕上学之心便油然而生。所以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加入有的孩子太过于 放纵,也只用脸色严厉一点,决不能大声斥责。但年龄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思 想,这种方法则难以见效。所以此时对他们要求应当严格一些。使其走上正道。

二.在孩子心里播种爱的种子 老师教育学生要以正面开导为主。通过故事儿歌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 情感教育。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刚加入少先队,老师讲一些国旗和红领巾的故事, 使学生明白红领巾是国旗的一部分,自己戴上了红领巾,就不能给他抹黑,一种 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我的好妈妈”,从表演的动作活动中体验关爱别人时所产 生的愉悦。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将各种好的书籍,当做每日学习的功课,与 学生讲说。还可以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每天朗诵一些励志的话。这样,即使再 愚钝的孩子,每天都能听到有益身心的“嘉言”。自然会逐渐产生上进心。

三.正身端品 作为老师,言行举止均要随时拣点,从严要求。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无形之中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 的影响。例如,要学生几点到,那么老师必须先到。如果学生都已到校,而不见 老师。就会令学生不服从老师的安排。在教学中若有不懂之处,就要实事求是, 不要为了面子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严谨的教学态 度,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 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