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 形势与政策有关抗战的论文2000字篇一 《浅析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内涵》 【摘要】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自此,中国 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在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中,中华儿女培育出 的全民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艰 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精神和同仇敌忾,相互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构成了 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 战争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继往开 来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同样体现在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 日战争中,并形成了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一体的“抗战 精神”。

(一)全民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每当遇到外敌入侵 时,中华儿女都能够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基于它“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的狂妄计划,加紧侵略中国,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 殖民地,从而激化了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改变了中国国内各阶级各 党派之间的关系。中华儿女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认识 到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整个民族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对日本侵 略者“以坚决的抵抗”,[2]才能挽救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两党尽弃前嫌,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 体同胞:“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 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 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3]同年 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随后, 及时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如承认国民党和国民政 府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取消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称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停止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宽 大胸怀。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议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国民党也逐步认识到 了日本的侵略对其统治所造成的巨大威胁,逐步认识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勃 勃野心,认识到中日战争已不可避免,对日政策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1935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对外关系的演 说中提出:如果日本的侵略超过了和平的限度,“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 心。”[4]1936年7月,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又表示“对外则决不允许任何 侵害领土主权之事实,亦决不签订任何领土主权之协定,遇有领土主权被侵害之事 发生,如用尽政治而无效,危及国家民族之根本生存时,则必出以最后牺牲之决心, 绝无丝毫犹豫之余地。”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号召全国“如果战端一开,那就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 决心。”[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敌声明书》,决心抗战。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

至此,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曾经严重对立十年的国共两党终 于以民族大义为重,共捐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共赴国难,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爱国 主义精神的不断升华。

(二)舍生忘死、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 八年抗战,贫弱的中国是靠什么战胜了在经济、军事力量远比自己强 大数倍的日本帝国主义呢除了战争的正义性质和国家大小、人口多少的差距外, 更主要的还在于中国人民面对强敌,舍生忘死,顽强奋战,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的英 雄主义精神。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烈现实,中国军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 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又一次谱写 出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新篇章。正如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 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守军顽强奋战,击溃了日军精锐部队,歼敌 10000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 气。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尽忠报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优良传统,“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是每一位有血性中国人的共同心 声。每当国家有难的关键时刻,这种传统就激励着热血儿女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而战。在抗日战争中,更是涌现出许许多多“执干戈以卫社稷”、“为保卫祖国流尽 最后一滴血”的民族英烈。

在正面战场上,卢沟桥抗战中的29军副军长佟麟阁、忻口会战中的第9 军军长郝梦龄、台儿庄战役中的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枣宜会战中的第33集团 军总司令张自忠奋勇杀敌,壮烈殉国。

在敌后战场,左权、赵一曼、杨靖宇等无数的优秀儿女为国家和民族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抗击敌人到最后一刻,不甘被俘受辱,演 绎了“八女投江”的壮举。狼牙山五壮士战斗到最后纵身跳下悬崖。

凡此等等无不表现出中华儿女生死不苟、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无不 表现出中华儿女舍生忘死、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蕴藏在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中,中华儿女依靠这种精神不断战胜自然和 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最危难的时刻,转危为安,由弱变强。八年抗战中,中国 共产党正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抗 战最后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正是对这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广州、武汉失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 场。然而,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十分薄弱,工业近乎于空白,手工业生产也只是一些简陋的手工作坊,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试图通过野蛮的“三光”政策来扼杀 根据地军民的生存能力。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仅晋察冀边区被敌人杀 害709899人;被敌人抢掠和勒索粮食13322209168公斤;房屋损失2566695间;牛马 骡驴损失630222头;猪羊损失3703086只;农具家具损失26211357件;被敌人抓壮丁 505000人;碉堡公路封锁沟墙占地15052800公亩。[6] 此外,敌后抗日根据地还经常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国民党顽固派的 封锁围攻,更加加剧了根据地的困难。根据地军民经常陷入粮食短缺、衣着无源 的窘境。“我们的部队大多数还没有棉衣穿,赤裸着足,套着一双草鞋,在雪地里蹒 跚地走着。”[7] 在长期的持久战中,能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建立起坚实的支持战争的 经济基础,将会直接决定战争的进程和胜负。而克服这些困难最关键的莫过于解 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根据地人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为此,中国共 产党改变了过去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方针转变为减租减息的政策。1942 年1月2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重申“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运动达到高潮。

同时,中国共产党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依靠自己的双手 发展经济,满足维持战争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根据地军民经过艰苦奋斗和大生产 运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或 半自给。不仅改善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同时也满足了战争的需要,为赢得抗日战 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艰苦奋斗精神使人自强不息、不畏困难、艰苦创业、奋发向上,可以 充分调动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去创造奇迹。而艰苦奋斗一旦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就 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这个民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昂 扬向上,奋力攀登,这种民族精神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和升华。

(四)同仇敌忾、相互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儿女 在抗击本国国土上的侵略者的同时,和盟军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国际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表现了同仇敌忾、相互协作的国际主义精神。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并向美国建议成立中、美、 英、苏、荷、加拿大等国参加的军事同盟,中国开始广泛参与国际事务,中国人民 的抗日战争由过去单独抗击日本侵略转变为同反法西斯各国的协同作战,对中国 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42年1月1日,中国作为领衔签字国之一同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 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随后,盟国正式宣布成立中国战区,建立中国 战区最高统帅部。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正在受 到认可,中国从此以反法西斯大国的身份进入国际外交圈。

1943年10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以美、英、苏、 中的名义发表了《普遍安全宣言》。四强宣言的签署,为日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发 起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基础。1943年12月发表的《开罗宣言》,更是对 中国大国地位的肯定,是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做贡献的重新认识。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召开的,中国成为联合国安 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享有了对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的否决权,中 文被公认为国际会议的五大正式语言之一。旧金山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及取 得的成果,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必将孕育出伟大的时代精神,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传承和 广大,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她激励着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勇往 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