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相关的心理健康论文]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数学相关的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数学相关的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数学相关的心理健康论文篇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 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人格的优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激发 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因材施教等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 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010X(2015)26-0068-03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占67.1%,心理状况 欠佳者占32.9%,其中心理问题较严重者占4.91%。41.65%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学 习困难,51.35%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0.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 关系太冷漠”, 62.27%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这些数据充 分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促进学生的心理 健康已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的任务,同时也是全体教师的职责所 在。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我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偶有收获, 现撷取点滴,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从而激发 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因材施教三方面谈点初浅体会。

一、内外兼修、提升素养,优化数学课堂心理环境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以创设学生 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为基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 学生,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 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 理感受。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 念,加强道德修养,练好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品味,用自身的浩然 正气和独特的教学魅力去影响学生。

(二)热爱学生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 何爱学生,用爱去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爱是沟 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 己无私的关心和爱护。在课堂上避免使用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要坚持用鼓励 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进行对话交流,以亲切而信任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样,学生身心轻松,思维也就开放,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赞美赏识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深的企图是渴望被赞美、 钦佩、尊重。作为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学生的些许进步,欣赏他们的点滴 成功,肯定他们的潜在价值,呵护他们自豪的举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 学习的乐趣。教师要时刻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真心交流互动,让学生有如沐 春风的感觉。我们提倡“三个一”: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 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和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 乐观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

二、春风化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本身比较抽象且逻辑性强,使得很多学生觉 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日常课堂教 学中,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分类用好教材内容中的人文教育思想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 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 一类的课,主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可以让 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 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可以增 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二)积极利用文本中的注释及插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时,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 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再阅读课后注释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 会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 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数学家的发现还早1000多年,作 为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小知 识、新信息、鼓励性强而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插图,只要处理得当,也会取得不错 的效果。

(三)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 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的特点。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 得具体、易懂,就得挖掘“数学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升入五年级后, 我会每天在课后抽出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我国著名作家梁衡先生的《数 理化通俗演义》。这是一本从兴趣入手的软教材和知识拓展教材,采用的是中国 的章回小说形式,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生动 地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外科学家、发明家探索科学真理的艰辛历程。为枯燥的数理 化知识包上了“一层美丽的糖衣”。通过阅读书中的故事,一是用形象思维还原科 学史上的人和事,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数学王国的兴趣之门;
二是讲解科学家在发现、发明过程中用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使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学到知识,更有世界观、方法论的引导。

(四)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 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例如,皮萨是学生很喜欢吃的食物,在讲授“圆的面积计算”时,可以 以皮萨为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同时把课题改为“皮萨里的学问”。提出问题:有一 天你去吃皮萨,点了一个9寸的,等了一会儿,服务员来说9寸的已经卖光了。同 样的价钱,送来了两个6寸的,你觉得两个6寸的就是12寸,比9寸的要大,所以 还是划算的。真的是这样吗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大部分都说两个6寸的划算,我 微笑着告诉他们,不一定哦!此时学生很惊讶,我顺势引导,让学生用刚学的圆 的面积知识计算一下。

2个6寸的皮萨:2×π×3×3=18π 1个9寸的皮萨:4.5×4.5×π=20.25π 比较结果,我们得出,如果价钱相等,我们吃一个9寸的披萨要比吃2 个6寸的披萨划算。

结论一出来,学生恍然大悟,对数学的学习探究热情高涨。总之,只 要用心去做,大胆地去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心理教育渗透的模式方法途径,充分发 挥教师的自身优势,潜移默化进行渗透,整合的数学、生活的数学、活动的数学 一定会更精彩。

三、润物无声,为学生搭建成长和体验成功的平台和机遇 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又要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的弊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学 生实施“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 面上学习,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 习环境。

(一)帮后进生点燃信心,积极学习 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花费的时 间和精力比其他同学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学习的反 感和心灵上自卑感。于是,我积极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和 兴趣,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六(4)班王X同学,由于自由散漫,无心向学, 数学成绩很差,他自己和大家都认为他脑子“笨”,每次上课提问,他都是一问三 不知。但这个学生个性好动,尤其在体育方面很有兴趣,在参加区组织的田径比赛中,表现较好,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说他并不笨,相 信他数学也能学得好。从此,在课堂上我时时注意他的一言一行,提出较易的问 题让他回答。回答正确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和鼓励他。课后多和他谈话,从中 了解他的个性爱好、家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做他 的良朋知已,从而改变他的学习态度,让他心理认知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让优秀生“吃得饱”,飞得更高 尖子生往往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良好的自信和毅力,学习能力相 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尖子生吃不饱。因此,培养尖子生主动找 食、找好食的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索钻研能力, 提高自学能力。我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 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 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看题不要就题论题, 要归纳综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积极开展课外互助小组活动。

每天出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数学问题贴在墙上或抄在小黑板上。

让尖子生互相学习,自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2.时常举办一些小规模的数学竞赛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延深和 拓广。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及培训。此外,对优等生老师 不能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优点而忽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俗语说得好“好鼓还要重 锤”,对优等生的要求应该更高、更严,更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师生都必须持科学的态度,冷静地思考,沉 着地应对教与学,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灵活地挖掘教材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资源,有针 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使学生的心 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小学数学相关的心理健康论文篇二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充 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 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 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 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 各种积极措施,以消除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 因素,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以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 康。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 1.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

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 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 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 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 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 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 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 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 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学生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语言,较为接近兴趣爱好, 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 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 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 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里素质。

3.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3.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 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 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 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 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 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 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 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 信心。

3.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 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 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迟缓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教给他们 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 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 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 是学生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如学习《长方 形周长的计算》时,在明白周长意义的基础上,我拿着一张照片对大家说:“我要 为这张照片制作一个相框,需要准备多长的相框料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这时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出尺子量与照片等大的学具卡片(A4纸的一半),巡视时发 现:有的学生4条边的长度都量了,有的就最了一条长和一条宽,反馈上来的算 式有:21+15+21+15=72(cm);21+21+15+15=72(cm);21×2+15×2=72(cm);
(21+15)×2=72(cm)。师生对这些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上述计算方法都是正 确的;然后因势利导问: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记,最简便学生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最后确定(21+15)×2=72(cm),最简便。并由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 十宽)×2,这节课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 在课堂小结时,他们为自己会学习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3.3分层要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 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 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 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 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 和学习环境。

3.4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 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 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 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 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3.5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 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 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 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 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是的那种满意的心情。也是让不同的学生在 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4.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 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 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 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

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 解。5.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爱是教育的基础。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做 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 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 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 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 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 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特点出发,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缩 小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

总之,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 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数学 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 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