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论文 [科技电影艺术管理论文]

科技电影艺术管理论文

科技电影艺术管理论文 研究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思考的人,总不免要追索“电 影是什么”,“电影应当怎样”,这样一些电影学的“元”问题,也就是说,总试图 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人们称此为对于电影的终极关怀。然而一百 年的电影历史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本 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人们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地获得关于电影本 质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电影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那种异乎寻 常的紧密联系之中。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 进步而不断生成又不断变化的历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电子数码信息技术正是这 样一场将引发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术革命。

一 当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 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 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 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 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 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 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 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 术的同义语。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 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 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 化。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 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 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 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 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 种情况。麦茨的八大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而事实上 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 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 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 听结合的艺术[3]。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 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 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 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 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 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 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 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 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二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 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 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 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 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 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 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 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 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 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 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 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 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 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 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 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 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 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 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 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 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 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 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 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 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 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 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 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 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 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 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 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 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 电影艺术了。

三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 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 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 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 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 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 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 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 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 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

电子计算机成像(CGI)技术的发明是在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 电影制作领域。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建了专门为拍摄电影提供电脑技术服务的 特技王国“魔光实业”(IndustrialLightandMagic,简称ILM),这已清楚地意味着又 一个电影艺术的新时代即将来临。1991年,柯达公司“数字化视觉效果处理系统”简称(INEON)的诞生,宣告了数字技术支配电影技术的时代的到来。而2000年, 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公司――全美在线(AOLI-S)与美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时 代华纳公司(TimeWarner)的结盟,则最终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 影时代(Post-cinemaEra)的来临。[5]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 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 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 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 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 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 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 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 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 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 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 纪实性与奇观性是电影本性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巴赞时代,电影艺 术的纪实本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高扬,“纪实美学”也因之而成为电影艺术美学原 则的主旋律。而当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 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而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 大战》(1976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 兔子罗杰》(1988年),从《终结者》(1991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年),从《阿 甘正传》(1994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年)到《泰 坦尼克号》(1997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正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

[7]在20世纪最后10个年头里,电影也正是凭借这种对于传统电影技术来说几乎 永远无法实现的银幕奇观的表现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大众文化坐标,并再一次战 胜了画面小、影像差和音响弱的电视的。而当这种“追求技术魔力”、“致力奇观 呈现”的“效果美学”成为时尚、甚至主流时,就不仅悄悄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经 验和观影期待(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转移到对电影奇观和技术的欣赏),而且也悄悄地解构着电影艺术本身,将其融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传媒体系之中去了。

(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 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 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 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 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 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 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 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 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 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 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 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 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 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 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 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 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 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 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 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 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 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 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 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 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 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 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center)式的“入门探寻”;
被动 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 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 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 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 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 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 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 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 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 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 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 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 已制作并发行;
“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
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 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 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 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 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 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 阶段。

四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 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 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 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 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 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 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 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
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 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 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 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 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 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 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 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 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 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 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 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 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

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 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 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 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 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 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 术的终结。[8] 引力与加速度的等价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那么,虚拟现实与实有现 实的等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到那时,也许终结的不只是电影艺术,整个人类思维 与哲学都将发生目前还无法预想的深刻变化。

短短一百年,电影却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即将走向终结。回想它曾 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长达百年的欢乐,一时确实很难接受,而理智应当告诉 我们,如果放在足够长的历史长河中考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也就是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天才的巴赞才只用一个问句――“电影 是什么”来命名自己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