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是什么论文范文
邓小平理论是什么论文范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篇1:《浅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独特 的理论特色使之成为我党高举的一面旗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扎根于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实践,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择 了走自己的道路,从此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同时也就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独特的理 论特色。[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新的时代主 题的社会背景下,立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围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下发展的 成果。邓小平理论特色的形成,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把马克思主义 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择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反映着时 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在其名著《哲学的贫困》中有句名言:每个原理都有其出 现的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出如下结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 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
与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的产生一样,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着自己特定的时代 背景。当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列宁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的 特点,指出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并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帝 国主义就是战争,二是战争必然引起革命。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 成为世界主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矛盾,都围绕着和平与发 展这个主题展开。邓小平正是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务实的科学态度, 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 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开中国。邓小平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时代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 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对世界历 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 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是共性, 而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是个性。根据共性与个性之间相互关系的原理, 我们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创造出一套 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这一过程也就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代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次大的历史性飞跃中:
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中 国革命的新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使中华民族走 向富强民主、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产生了邓小 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又 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 践的主要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 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三、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邓小平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他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
(一)继承、发展性。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出现过两种错误 倾向:一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二是教条 主义,企图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去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答案。邓小平批 评了这两种倾向,旗帜鲜明地指出:老祖宗不能丢啊!丢了就是背叛,就会葬送 社会主义;强调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讲“新话”,否则就是思想僵化, 也会葬送社会主义。邓小平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 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党的十五大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是以变化求发展。邓小平一生都在追求一个伟大的 变,那就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 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他还大声疾呼:发展才是 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发展呢邓小 平指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
(二)实践、创新性。马克思主义一个鲜明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它的实际运用必须以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历史条件 为转移,与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就体现了这一点。毛泽东曾说过: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 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 西,即使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更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 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 亟须了解并解决的问题。邓小平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 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 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新观,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推向了前进。
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并有所创新,那种对前人的思 想成果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相反,认为前人 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是错误的。邓小平始终强调“老祖宗不能 丢”,在理论创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 的伟大之处就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思想首先表现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 法看待变化。1984年10月在谈到香港回归时他说了一段充满辩证法的话:变也并 不都是坏事,有的变是好事,问题是变什么。中国收回香港不就是一种变吗所以 不要笼统地说怕变。如果有什么要变,一定是变得更好,这种变是值得大家欢迎的。我们也在变,问题是变好还是变坏。不要拒绝变,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 是个思想方法问题。针对党内一些同志的担心,他又指出: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 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恐怕我们有些老同志有这个担心。
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忽然钻出个资本主义来,这个受不了。肯定会 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要意识到这一点,但不难克服,有办法克服。这些都反映了 邓小平强烈的求变意识。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 拓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 邓小平响亮地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发动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实现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 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指导下,我们才做到了 承认、尊重现实生活的变化,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并且调整自己以适应变 化了的现实生活。1984年9月在谈到“一国两制”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这是个新的 问题,也是新的方法,马克思没有说过,列宁也没有说过。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 一代面临的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实事求是,这是合乎马克思主 义原理的。在谈到理论创新时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 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 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 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 义。
(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 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 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 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20 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 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 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 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 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 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 明的时代精神。
(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 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 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 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 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 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 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 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四、结语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 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 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 十五大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 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 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 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 一个定位。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 从空想变为科学,列宁主义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变成现实制度,毛泽 东思想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一国道路走向多国道路,那么邓小平理论的贡献是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原创形态走向了当代形态,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它独特的理论特色使之成为我党高举的一面旗帜,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理论论文篇2:《浅谈邓小平理论》 摘 要:邓小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 的变化观,这就是识变、应变、求变。邓小平的变化观反映了时代主题和国际形 势的深刻变化,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贯穿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 的伟大追求。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变化观;识变;应变;求变;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国情,集中了全党和广大 人民的意愿和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问题,其中有一些是重大的新的 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方法就是所说的“邓小平理论”。
所谓识变就是敏锐观察并不断跟踪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进入了战后最剧烈的变动时期,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两极格局开始松动,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问题与发展 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经过深入的观察和分析,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结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 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 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 局,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页)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变化的认识和把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敏锐,即 能够发现萌芽中的变化。早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当我们还沉浸在“敌人一天天烂 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狂热之中时,当我们还在高喊着“打倒帝修反”的口 号时,邓小平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变化很 大,许多老的概念、老的公式已不能反映现实,过去老的战略规定也不符合现实 了。”(《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0页)二是全面。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 界观察世界,在确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基础上,他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 体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当代国际形势的两大基本趋势―和平与发 展。现在,这一结论已经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三是深刻。邓小平在分析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时,揭示了这一切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 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 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 认真对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 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7页) 所谓应变,就是迅速调整自己,应对时代潮流变化提出的挑战。面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邓小平提出的最大应变措施就是领导全党实现了从以阶 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邓小平指出:“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 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这是我们的两个大变化。现在看 来,这两个变化是正确的,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这样的 判断和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 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页) 邓小平的应变思想和应变举措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果断性。还在党 的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意识到,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正在拉大,他大声疾呼:“如 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 平文选》第二卷,第150页)二是彻底性。邓小平认为,改革不是枝节性的变化, 而是根本性的变革,“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邓小平 文选》第三卷,第370页)三是稳定性。为了保持应变的稳定, 邓小平特别注意 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首先,邓小平总是强调“变”与“不变”相结合。他每 提出一个变,就有一个不变相配合。例如,在提出改革开放时,强调要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在谈到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时,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其次, 针对国 内外的担心, 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路线不会变:“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是 要坚持到底的,不会变化。变,就没有出路。”(《邓小平思想年谱》第 328 页)20 多年来,邓小平以变应变的思想和举措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不 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停滞僵化的体制,形成了顺变促 变的体制,给中国注入了发展变化的动力。
所谓求变,即观念创新。邓小平的求变思想首先表现在用正确的思想 观念和思想方法看待变化。邓小平认识变化的思想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首先要分 析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抛弃怕变的旧观念,树立乐变求变的新观念。
其次,邓小平的求变思想还表现为高度的前瞻性。邓小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向 前看”。在谈到培养年轻干部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 秋万代的事业啊!我们现在提出的、面临的是十年内必然或者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果再想远一点,二十年后,还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会不会发生什么事 情啊”(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27页)再次,邓小平求变思想中更重要的是要 求主体做到率先变化。邓小平自己就是一个根据实际不断变化,永远向前看的人。
他总是着眼于未来,渴望变化,追求变化。1989年他对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 出了具备求变意识的要求:“进入中央最高层的每个成员,都要不再是过去的自 己,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因为责任不同了。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包括自 己的作风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要自觉地变化。”(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第 300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变化观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 创新是识变、应变、求变的前提。识变、应变、求变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 拓创新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其次,邓小平变化观的根本是以变化求发展。
邓小平一生都在追求一个伟大的改变--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
“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 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9页)邓小平对识变、应变、求变的分析,都 是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展开的,都是为发展这个宏伟目标服务的。
邓小平的变化观告诉我们,当今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这种变 化,从世界范围来说,是时代主题转换;从中国来说,是社会转型。对这种深刻 变化的认识和判断构成了邓小平整个战略思想的最重要的客观基础。邓小平的整 个战略思想就是建立在世界和中国发生深刻变化这样一种客观判断基础之上的。
这也是中国党和政府进行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工作重心转移的根本依据。
邓小平理论论文篇3:《试论邓小平理论的特征》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 命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邓小平理论的特征,意在 深刻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本质。
关键词:改革开放 实践性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邓小平 理论的特征,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理论,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 意义。一、鲜明的时代性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家、战略 家、眼界始终非常开阔。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任何决策都立足于维 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又总是密切关注世界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动 向、新趋势,从宏观全局把握当代世界的战略态势,敏锐地扑捉时代发展的新潮 流,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一系列大思路和大政策,对如何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抉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 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邓 小平理论就是在20世纪后半期,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分析和总结时代的新情 况和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鲜明的时代性:始终把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放在国际大背景 下思考,强调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
一个民族要想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自己,就必须对世界发展变化的总体 特征、时代主题、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因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了解了 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 特点。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中一个重 要的原因,是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 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做出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仍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依今天的情 况分析,该时代已由战争与革命阶段进入和平与发展阶段。因此,邓小平理论所 处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历史条件,不同于150年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期,也不 同于80多年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时期,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状况 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此巨大的实际生活变动和差异,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 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他们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客观基础。
自从本世纪初世界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社会主义对人类进步和世 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初步显示了它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同志 以他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智慧,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初步回答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邓小平同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①中国要面 向世界,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发展战略和体制,就必须“改革开放”②从 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二、强烈的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思想理论。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全党和全国人民参加的伟大 而深刻的实践,它的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加快中 国现代化过程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成为邓小平理论 诞生的根本源泉。
邓小平在评价自己的改革开放事业时曾说:“国外有人说我主张改革 开放,是改革派。在这方面,我是改革派。但是,如果说主张和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准确的说法是,我是实事求是派”。(《邓 小平选集》第三卷209页)尊重实际,尊重实践,是邓小平身体力行的思维方式和 行为方式。正如一些外国学者所评价的,邓小平是一位现实主义者,是一位善于 使可能变成现实的实践家。
邓小平习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朴素的真理,且易为群众所接受。
如1962年,他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 句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里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 败蒋介石,就是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 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 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邓小平选集》第三卷323页)这个 众所周知的“猫论”,在文革中曾被冠以修正主义、唯生产力论等罪名大加讨伐。
我们认为,这段话是真理。一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体现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三是不一刀切,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在于自身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来自实践并 成功地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邓小平理 论的基石就是实践性。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今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 中,必然会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
三、理论的深刻性 邓小平理论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观点,而是有着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 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党把他称作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这一理 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 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 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内容丰富的科学体 系。
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各个部分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理论问 题展开的。它们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勾画 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形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体系。
注释:
①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