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_社会科学期刊

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新闻专业期刊管理论文 随着中国新闻业的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随着新闻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政 策规则的变化,随着以网络媒体兴起为代表的媒介基本技术革命性进展以及对媒 介形态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新闻竞争向更深层次发展,随着中国新闻界在更大 范围参与国际新闻舆论的竞争和斗争,新闻实践与新闻业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需求也在发生重要变化,它制约、影响并 要求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相应变化,以给予理论与对策支持。能否把握其变 化趋势,决定着新闻研究与新闻专业期刊能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能 否满足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能否不断增强影响力和指导力。

新闻研究和新闻专业期刊将发生什么样的重要变化?根据各方面的材料 和迹象,研究各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做出如下预测和判断:
1、新的变革阶段来临,不仅要求理论支持,更要求对策支持,迫切要求 新闻研究由分立型向综合型发展,由概念型向对策型发展,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 展,由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
微观领域将更专业化,宏观层面将更综合化。

这里的关键词是发展,发展就意味着不是代替而是并存,不是变革而是变 化。不存在后者比前者更高级的问题。

过去,新闻研究相对说处于静态阶段,对已经取得的经验给予了有力的解 释,但对如何应对正在变化的现实的指导力相对弱一些,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预测与判断方面相对弱一些,对于现实的许多需要还没有作 出足够的方案储备与对策支持。新的变革阶段来临,新的改革政策即将出台,这 意味着规范制约新闻媒介形态与运行状况的外部规则和环境在调整。在进一步增 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着力于增强舆论影响力 和实施能力,这就要以积极稳妥的改革调整措施来实现。这样的变革,不仅要求 给予理论说明,更要求拿出一整套行之有效、可以直接指导实际操作的对策方案。

过去,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经营管理、新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分立进 行的,互相间的交叉协同较少,多学科相关研究较少,综合性评估研究较少。今 天,形势和任务要求在分立学科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多领域、多层面、 多因素、多线条的综合研究,以求在各学科面对同样问题或相关问题给出的诸多 选择中评估排序,找出兼顾诸种制约因素与利益需求的可行选择,系统地处理复 杂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新闻研究也包括新闻专业期刊的研究模式由分立式向综合型发展。应当承认,分立型研究方式使得各学科领域间的联系较少,作为某个 学科的专家可以对相关问题给出具有相当深度的解释和分析,却很少在总体层面 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对策方案。新闻生产是一个流程,涉及多个环节;
新闻运作 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采编系统、技术系统、经营系统等各个部分。组建新 闻集团这样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多个领域、多个层面。所谓新闻采编系统,看 起来是应用了一个软件平台,实际上必然要求媒体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随之变 化,就必须综合考虑采编、技术、经营各方面因素。如果停留在分立式研究状态, 就难以就此有效率地给出适当选择。这就要向综合型发展,就要站在更高层面系 统地、辩证地、综合地、多因素地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以求找出规律与解决 办法。

所谓由概念型向对策型发展,是指过去的新闻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对概念 的解释、阐释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上;
现在,应向提供对策方案发展,必须更注意 面向实际,为决策者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整套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方案。不管是 报业集团还是广电集团的组建,都需要做大量的方案准备,都需要对面临形势和 自身情况做系统复杂的研究,才能确定未来集团的基本架构、发展战略、基本产 品。这样的需求,仅仅做概念型研究解决不了问题。所谓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展, 是针对现在流行的新闻业务研究模式的缺陷的一种调整。过去,对新闻作品的研 究主要停留在研究怎样报道得更好,怎样写得更好,切入角度如何;
对新闻作品 和新闻实践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业务型研究,主要关注单元是新闻作品单体 或某一类作品。这在今后依然是需要的。但今天,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与发行市 场等对报纸的选择压力,新闻媒介会要求把刊播的报道当作特殊产品来研究,从 产品研究出发研究新闻作品与报道构成,看其定位如何,是否具有专有性、稀有 性、不可替代性,报道构成与需求结构是否吻合,是否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并确 定如何评估其受不受读者欢迎,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解决。只有从 产品角度研究,才可能确切地找准报刊改版等所需要的定位依据和调整办法,才 更能得出对新闻实践有指导力、影响力的结论。

所谓从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是说新闻理论研究不能停留在静态、平面、 解释型、纯学术型状态,必须和国家利益、国家战略联系起来研究舆论总体战略, 研究在舆论总体战略指导下新闻媒介关注重点、实施重点、目标取向、衡量标准, 新闻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采用什么样的战略,需要什么样的 战略投入,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的。这是新闻理论研究应关注的东西。要有战 略思维、战略远见,对舆论总体战略,对未来面对重大问题有一种战略思考,这 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指导应用层面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领域即在具体学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将更多采 用定量研究、相关因素分析等方法,将引入更多其他学科的成果与方法体系,将 更注重学术规范、更注重科学方法、更注重研究质量、更体现专业水准。而宏观 层面的更综合化,是说新闻研究应更多进行多因素评价、分析与整合研究,应能 站在全局与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认识、分析、判断问题,作出的分析、判断应更 具前瞻性与战略价值。

2、人事管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 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新闻业务研究的运行机制与成果供给机制,将在相当程度上 改变新闻专业期刊的形态和运行方式,改变新闻专业期刊的市场需求与评价标准, 迫使新闻专业期刊进一步改革。

过去,新闻专业期刊的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性供给机制,新闻从业 人员为了评职称给新闻专业期刊提供论文;
新闻专业期刊深为要发大量新闻论文 所苦,但同时也获得了稿源和读者源,甚至可说是寻租的资源。随着国家创新体 系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院的改革进入第二阶段,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事管 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特别是不再设职称评委会的做法引起了广泛 关注。如果类似做法在新闻行业广泛采用,或者不再具体规定评聘职称时必须提 交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新闻论文,新闻业务研究的运行机制就会改变。大家一旦 不再为评职称而写新闻论文,新闻研究成果的供给机制也会发生变化,一些新闻 专业期刊会由为发表新闻论文所苦转而为稿荒所苦,新闻专业期刊感到困惑又赖 以生存的发表论文职能将不再重要,新闻专业期刊必然从等食吃到觅食吃,服从 发表论文需要的新闻专业期刊的现行结构与形态就会变化,人们会按新的需求标 准和评价方式去确定选择我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专业期刊。过去,能发表评职称用 的新闻论文就是好新闻专业期刊;
过去,一些人是为了评职称写论文面而读新闻 专业期刊。将来,这些可能一去不复返,这就迫使新闻专业期刊更加体现编辑宗 旨和多重定位,更加适合竞争需要。这对新闻专业期刊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新闻专业期刊的结构调整与市场细分化将加速,更多新闻专业期刊将 因主办单位的判断与意愿,或因市场因素而转型。将出现新型新闻专业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公开刊号的新闻专业期刊不足50家,有内部准印 证的新闻专业刊物约有300家。虽然,没有什么规定说新闻专业期刊只能以这种 模式办,但在复杂因素决定下,公开刊号新闻专业期刊的同质性很强,共同特征 很多,特色不明显,适应市场细分化程度低,定位针对性不强。今后,随着新闻业务研究运行机制和成果供给机制的变化,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新闻专业期 刊结构调整和市场细分化将加速;
诸多新闻专业期刊面对细分化了的市场将更注 重特色与错位竞争。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新闻专业期刊转型,也会出现更多体现 国际视野与财经管理视野的新型新闻专业期刊。

4、新闻专业期刊的财政体制将由供给制向预算制转变,办刊模式由事业 型向经营型转变,运行方式由附属型向独立型转变,职能界定由单纯办刊型向办 刊研究兼职型转变。人们在继续认为兴办新闻专业期刊是公益事业的同时,将要 求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自我供给;
人们在继续认为新闻专业 期刊是媒体的同时,将要求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成为兼具调查、研究、评估、咨 询功能的智囊机构与参谋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公开刊号的新闻专业期刊中只有三四家期刊盈 亏平衡甚至微利,这其中,有些期刊的核算口径还没有包括全部成本。绝大多数 新闻专业期刊的财政体制是供给制,即完全拨款,不做独立核算;
或是预算制, 即确定经费数额;
或指标承包制,即承包经费或亏损指标,节余有奖。今后,预 算制或指标承包制将成为主流。由之,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模式由事业型向经营 型转变,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被迫转型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负担自己的费用,维 持基本盈亏平衡。新闻专业期刊不再是某个媒体研究机构无奈的附属物,而成为 事实上的独立媒体。但这不妨碍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研究机构的协同运作,或整 合为一个各具职能、协同运作的有机体,或直接增加一部分调查、研究、评估、 咨询功能。

[page_break]5、新闻研究所运行模式将发生明显变化,新闻研究的运行方 式也将由手工作坊式向工业生产式转变,由自身需要型向市场满足型转变。

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的办所模式的变化值得充分注意。不管是在承担 国家研究课题方面还是在从市场寻找课题方面,这些研究所已经成为竞争主体, 更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新闻媒体所属的新闻研究所(室)的运行模式有很明显的 计划经济时代痕迹,新闻研究运行方式也主要呈现为手工作坊式,自己寻找确定 课题,自己研究,最多三五个人结合。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新闻研究所的职 能和运行模式也会相应变化,必须成为竞争主体。新闻研究的运行方式也将发生 明显转变。一是由手工作坊式向工业生产式转变,即流程化、程序化、规范化、 规模化地进行新闻研究;
会出现更多的协同研究,有些大型研究课题可能会由一 方做结构设计,然后分解,由多方按所确定的结构、标准完成。二是由自身需要 型向市场满足型转变,即从为满足主管单位需要或学术需要做一点研究,转而为满足市场需要和价值实现需要进行研究;
市场满足型研究要考虑成果会不会被市 场所接受。

6、新闻研究将更多引入、利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概 念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新闻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将更多地呈现为非论文、 非发表状态,新闻研究成果的学术、对策价值将更多地被市场发现,新闻研究成 果将开始有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新闻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纠纷将出现。在 这个领域,知识将进一步实现价值,智慧将催生产业。

新闻学概念体系和方法体系也是在吸收诸多学科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但面 对迅速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显得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实践、新闻竞争对新闻研究的 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态、媒介基本技术、宏观管理体制、政 策规则、微观组织体系、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正在发生变革,要求新闻研究能反映、 解释、支持、引导、预测、规划这样的变革。这样的需求迫使新闻研究必须引入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及法律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成果,必须把以计 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规则体系纳入新闻研究资源和参照系,必须 更多地以统计学等为基础。比如,资产重组、传媒集团组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 调查研究和对策方案设计,就必然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等诸多领域,不 这样切入,所做的研究和对策方案就离现实太远,就不能满足使用方的现实需要, 就不会被纳入决策,就不会被社会重视,也就不能产生相应的价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研究要涉及特定媒介的发展战略和实际运作,新闻研究 成果就不再只是以发表论文为主要体现方式,而更多地呈现为非论文、非发表状 态。新闻研究成果可能就是传媒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案,可能就是一个传媒经营资 产的剥离方案,或是传媒经营资产的重组上市方案。这类对策方案、操作办法虽 不供发表,仅供媒体或更大范围决策层参考、采用,但都是研究成果。今后,并 不一定是发表论文才意味研究行为完成、研究成果形成。除去在具有公开刊号的 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还有第三个标准,即被决策机构采用,纳 入决策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检查、鉴定和验收实施办 法(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者,可以免予鉴定:1.收到的反映足以证明项目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 水平;
2.获得省级评奖一等以上奖励的;
3.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党政领导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采纳井取得明显效益的;
4.涉及到党和国家机密并获得 有关部门认可的。”这些方案如果不被视为新闻研究成果,是一种眼光的狭隘和 标准的偏颇。同样因为涉及特定媒介的发展战略与实际运作,新闻研究成果的学术、对 策价值将更多地被市场发现,这种发现不一定是评奖、发表,而可能是市场购买;

这个市场包括媒体内部、行业内部和全社会。因为这样的方案会影响特定媒体的 竞争能力与经济收益,新闻研究成果将开始有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操作 方案会要求保密,一些重要的设计会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未来五年,新闻研 究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会出现。未来五年,在新闻研究领域,从正面意义上说,知 识将进一步实现价值,智慧将催生产业。

7、将有更多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的人才进入新闻研究领域,在很大 程度上打破目前新闻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主要为经验型、资深型、兴趣型的状况, 新闻研究队伍将有质的改变,由此,引发新一轮的人才与研究成果争夺,多种学 科背景与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新闻研究机构关注、争夺焦点。

应当承认,新闻研究领域虽然不乏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人才,但不是 各媒体人力资源投入重点,一般而言,新闻研究队伍不是媒介最强的部分。如果 市场发现新闻研究成果的价值,必然促使一批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的人才进 入新闻研究领域,这些人的知识储备、方法储备、能力储备将大大高于目前新闻 研究队伍的平均水平,他们更多地充当战略决策者的智囊和参谋,更多地从事战 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对策性、方案性研究,他们的研究可能直接促成传媒集 团的形成与重组。过去,进入新闻研究领域者往往是资深记者、有兴趣者或者因 工作需要安排进入;
今后,可以预测,报业集团和作为竞争主体的新闻媒介将会 把更多精兵强将投入新闻研究领域。这样,新闻研究队伍就会有质的改变,就会 产生争夺新闻研究人才的需要,具有战略思维和对策思维,具有很强判断能力和 方案设计能力的人才更是人们争夺的重点。

8、新闻研究与新闻现实的结合方式将更为多样化,将出现更多订货式研 究需要,将出现更多跨媒体、跨地区、跨实体的联合协作,将完成一批有较大社 会影响的课题。

目前,新闻研究与现实的结合方式是新闻研究主动型,即主要是新闻实践 者或新闻研究者自己发现研究课题、因学术兴趣提出课题或由同行提出课题,然 后投入研究。随着改革任务的加重,一定会有订货式研究需要。比如,怎么组建 搞跨媒体、跨地区的新闻集团,怎么确定发展战略和操作策略,新闻媒体的管理 者或新闻行业的管理者会希望新闻研究机构调查研究,提供对策方案,评估这种 改革、重组对媒体运行和社会运行的影响,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对实施舆论总体 战略的作用。这样,新闻研究将以新的方式和现实相结合,表现之一就是出现订货式课题研究,由某需求方提出甲方要求,约定提交成果的时间、形式和标准。

这样的转变发生后,将出现更多跨媒体、跨地区、跨实体的联合协作研究。目前, 人们对报纸和广电是分别研究的,今后的研究会超越现有的媒介形态。现在很多 传媒集团里已经分别拥有报纸、网络、杂志、出版社,有的还有了电视制作机构。

如何在集团层面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改善信息复用指数,就必须开展跨媒体研究。

今后,还会跨地区实施研究,因为随着宏观政策可能允许报业集团跨地区办报, 必然带来跨地区开展新闻研究的需要。一些研究课题很可能会由两个以上新闻媒 体的研究机构共同实施。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课题也会协作完成。

9、社会各界将会对新闻研究有更多关注和投入,企业因自身发展需要会 提出对新闻研究成果的需求,会因此投入力量独自或与新闻研究机构共同研究, 从而促使新闻研究走向社会化。

新闻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行业内运作,人力、资金等研究资源投入也主要 来源于行业内部,所以人们把新闻研究视为行业型研究。高校所做的新闻研究的 影响也主要是在新闻行业内。随着社会各方面由关注新闻内容到关注新闻传播行 为,进而开始关注新闻传播行业存在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必然产生对新闻研究资 源与研究成果的关注,产生参与新闻研究的需要,会出现企业投入力量参与、支 持新闻研究的事例,企业可能是从新闻行业内部挖人来研究,也可能是与新闻研 究机构共同研究,从而促使新闻研究走向社会化。

10、继承与发展将成为理论创新的焦点。继承将更为系统化、理性化,为 此,新闻思想史的梳理将成为紧迫任务;
创新将体现在更多方面,将形成与国家 创新体系工程基本同步的局面。新闻研究将真正成为新闻业发展与从业人员进步 的动力源之一。新闻研究可能成为观念产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 大成就,都是与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理论创 新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基础性的位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 推动、影响下进行的。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中国 要在与国际传媒集团的竞争中赢得更有利的位置,必须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体制 创新、科技创新等创新,理论创新同样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基础性的位置。在新 闻研究领域,理论创新更强烈地体现为继承与发展的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继承,从而形成与国家创新体系工程基本同步推进的局面。正是因 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支持,新闻研究将真正成为新闻业发展与从业人员进步 的动力,新闻研究成果的价值被各方面以多种方式承认,新闻研究可能以观念产业的方式运作,规模化地取得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