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论文_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篇一 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本文首先解读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然后通过实例阐释 了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利用 现代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路径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5-5843(2013)04-0014-03 [作者简介]韩冬荟,东北林业大学助教(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网络化的新世纪,现代社 会的一切行为几乎都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联,教育也不例外。现代教育是依托建构 主义的教育理念,秉承素质教育的宗旨,通过应用教育技术形成的更加开放、自 主、有效的教育模式。其中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普遍认可的是1994年美国教育 传播与技术协会发布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针对我国国情,研究人员又将教育技术定义 为: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 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后者强调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教学方式的延展范围,进 一步指明了应用教育技术的目标方向。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理念。近年来各国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建构主义、学习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等,每种 理论的重心都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将学习的过 程视为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单向的接受过程。由此可见,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差异较大,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带着问题 教”,而建构主义理论是学生“带着问题学”,这种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对发掘学 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有着奠基性作用。同时,应运而生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这种自主性学习创造了先决条件。自主性学习需要学习者进行人际互动、意义 建构、自我调节,现代教育技术恰恰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捕捉信息、相 互交流的平台,便于师生间、学生间、教师间的全面了解和互相学习,从整体上 推进教学实力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发展迅速,从早期的投 影仪、常规的音响资料到多媒体教室、互联网课堂等,教学资源在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很多高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学机房、电子阅览室等,设施齐全,实 用性强。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进行开放式、自主式学习。例如在电子阅览室 中,学生不但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建立读书目录,下载相关资料,而且 可以给校外、国外的读者、作者留言,分享心得,提出问题,交流讨论,这大幅 度提高了学生获得新知的兴趣和自主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身优势,确 定发展方向。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教”与 “学”的方式更为灵活。在课堂教学方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早先的板书教学有 着相同的授课模式,包括集中授课和小组讨论,此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进 行远程教学、网络自学,主要包括:(1)应用信息存储技术,例如制作PPT、录制 DVD光盘等。关于PPT的使用,有的观点认为其虽然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 却增加了学生做笔记的压力,加之有些教师由原来的照本宣科转为照“板”宣科, 失去了使用电子课件的意义。但是上述情况是在未能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PPT前 提下造成的效用偏颇。实际上,PPT和板书双管齐下可以相得益彰,并且PPT能 够以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示图片、视频、文字、公式等,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应该广泛推广电子课件的应用。(2)应用信息集成技术,例如网络多媒体 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信息集成技术将教学由单一的独立个体转变为交互式的 集体行为。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整个教学过程处理得如同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 拍、录、播一体成型,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门课程、各科教师的风格特色。

闭路电视系统不仅可以作为教学交流的平台,也可用作会议讨论、考试监督的界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3)应用信息模拟技术,例如设计仿真实验。仿真实 验为学生创设了逼真的情境,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避免了真实实验可能带 来的危险。另外,航空、电力、化工等领域的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相对复杂,有 时要到实地考察观摩,由于设备体积较大、数量较多,不易完全掌握整个实验运 行过程,而应用信息模拟技术,能更方便、更透彻地掌握整个实验的运行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的直接目标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终极目标 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 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表现在创造新事物、研发新技术上,也体现在改革固有模式、提升专业水平等方面,大学生的创新性大多表现为后者, 如何对其培养是教学工作者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教育技术助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1.现代教育技术构成数字化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学与实践。数字化 学习资源形式多样、信息量大,既包括有形存储资料,如电子课件、刻录光盘等, 也包括无形网络资源,如电子阅览室、专业数据库等,前者丰富了课堂内容,强 化了学生的感官刺激;后者有益于学生自学、自测,锻炼创新思维。

2.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便于学生交流与合作。数字化 的学习环境,增加了学生交流共享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 现。例如,在校内,新生的多媒体课堂具有有意义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进行积极思考,形成发散思维;放眼校外,微博成为继BBS、博客之后迅速 发展的一种交流工具,一条消息若被关注,会在短时间内被成千上万次地转发, 传播力势不可挡。基于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微博这种方式提出讨论话题,收集不 同见解,开阔学生思路,促进教学相长。

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果证明,创新思维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获 得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正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助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 高。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转换角色定位,增强交流互动。秉承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教育应区 别于中小学教育,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和家长式的“手把手”教学。大学的氛围 相对轻松、自由,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空间,如果课堂教学死板乏味,学生 就容易分神、嗜睡,甚至逃课。对于理工类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有机化学等,在讲解原理、概念、例题的同时,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声、 光、电等效果渲染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文史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语 文、大学英语等,除基本教学手段外,应更多地利用影音资料进行视听教学,这 类教学手段较受学生欢迎,但在此过程中应加强互动,避免单纯观赏,流于形式。

对于专业课而言,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空间。课堂上可以进行专题研究, 即教师在完成基本的理论课之后,学生自主选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汇报, 授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评价,重点不在于内容优劣,而在于挖掘学生的自 学潜能。当代大学生接触面广、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教师只需营 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通过鼓励、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灵感,“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学生就会在分享心得、交流经验中不断进步,产生 “1+12”的创造性效果。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自主实践环节。我国高校的 课程结构大体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制约,目 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交叉学科课程少、选修课比例小、实践课程少等与“以人为 本”理念相违背的方面。针对上述问题,依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结 合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厚基础”。与中学相比, 大学课堂相对轻松活跃,更有利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很多特色院校 将特色课程渗透到各个专业,比如农科高校的管理类专业设有田间试验课程,工 科院校的外语类学生必修计算机类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实施过程既可以深入到实 验地点,也可以应用模拟技术进行操作。(2)“重自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必要学 时下,增加选修课比重,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学校间的联系,建立院校 共同体,开设校际选修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各学校的优势学科、名牌课程公 开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专业、本院校以外的领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另 外,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教师应给予专业指导。(3)“严出口”。给予学生更多 的自主权,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着长 远考虑的专业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反而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除了可以设置在线自查的学习水平、心理状态等测试项目,还可以利用网络打分 系统创建更加公平、公正的互评体制。相对而言,这种考察方式更具有创新性和 挑战性,有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考评制度,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思维能 力需要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变得更加公 开透明、方便易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各项考核 标准需要不断探索、逐渐完善,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 调查研究,了解和搜集教育实践中的缺失和需要,就能为制定鼓励创新、以人为 本的考核标准提供有力依据,最终构建出更为公正合理的考评制度。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开创了新局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不得不承认现代教育技术还未能将 技术与教育完全融合在一起,还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⑩。因此,为了将现代 教育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体系中,首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投入。现 代教育技术的投入收益是长期的,是利国利民的长远规划,只有肯投入、敢尝试,才能令教育事业与时俱进,才能为创新人才提供施展的舞台。其次,灵活掌握现 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程度。先进的教育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应将教学手段与教 学内容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 教育理念。教学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学中的人性化理念不可偏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上的主角,教师成为导演――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将一部刻板的纪录片转化为生动的舞台剧。

总之,未来的教育必然要与科技相结合,只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 的“杠杆作用”,才能形成更加开放、自主、有效的教育模式,才能大幅度提升教 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篇二 浅谈现代技术教育 教育是科教兴国的事业。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 的竞争,这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众所周知,知识经济 高新技术时代,高新技术是保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高新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知识经济以成功运用数学为标志。因此,加强 我国的数学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问题的提出 1.1 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所处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 年就深刻揭示了经济、科技和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 是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21世纪的高等教育在整个教 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和发展程度,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口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将普及高等教育。

1.2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数学教育的影响 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 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教育部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竞争态势对教育的严重挑战,并看 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迎接这场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 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为了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需 要的、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包括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精 神的一代新人,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学 2.1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在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标志是多媒体技术和 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利 于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 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把学生培养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 的人。勿庸置疑,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是教育走向 现代化的必经之途。

2.2 现代数学教学的重要标志 2.2.1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 报告。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 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学 习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能力既是个人 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 与创造的保证。

2.2.2 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需求,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要求 更是多方面的,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 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培养内容应侧重使学 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 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培养方法应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 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2.2.3 教学媒体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指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由于多媒体 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 必然会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2.3 优化数学传统教学的主要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教学最优化,而 且这种优化是多方面的。基于教学实践,列举如下几点: 2.3.1 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是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 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 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 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 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 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 识的理想目标。

2.3.2 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强数学实验教学 从数学教学上讲,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数学教学中永恒的矛盾。

太简单的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又因计算量大而不能讲,课堂中更 难有好的图像。于是理性与感性脱节,学生理解不透彻,也不会应用。借助与计算 机强大的计算和图像功能,通过数学实验,就正好弥补这种缺陷口为学生理解概念、 领会方法,为数学的理性升华、数学发现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使数学教学比传统教 学更明了。

2.3.3 开设综合性的演示实验、进行多媒体数学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 造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生习惯了听教师侃侃而谈,习惯于教师们安排好 了的一切学习或是科研活动,很少思考自己可以干点什么,这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 的一大弱点,对此,我们应加强实践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监 督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运用多媒体,揭示未知的数学现象,刺激他们 的创新意识,从而可以磨练他们的品性和毅力,实现数学学科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