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研究论文
法治思想研究论文 1.法律制度的目标。他认为,在社会或个人灵魂的各成份之间的和平而非 战争,才是最佳状态,一个优秀的立法者应着眼于和平制定法规。2.城邦及立法的产生。在谈到城邦的产生时,雅典人是这样叙述的:经历 了无数的灾难(洪水、瘟疫等)之后,有少数人幸存下来,幸存者们起先大概在荒 僻的地方按隔离的家族群生活,很少甚至没有互相联络的手段,几乎没有生产工 具。当他们开始恢复彼此交往时,他们大体上仿照游牧者的方式靠他们的畜牧产 品生活,不积累“可以携带的财产”,因此,没有竞争和贪心。他们的生活由家长 管辖,每个家长为自家制定规章。经过一段时间,人类从这种“游牧生活”过渡到 农业生活,并且在山顶上新拓居地。为了防御危险,一些家庭会结合在“大屋子” 下。由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定的习俗或规则,“大屋子”会从每个家庭带进拓居 地的各种规则中挑选可以为共同体接受的东西,加以整理,发展成一种新的生活 规则,这就是原始立法的起源。当洪水的记忆完全消失时,人们就会敢于走下高 地,进入平原,较大规模地建立像荷马史诗中描写的伊利奥斯那样的城邦。当然, “这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极其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演变的”。
3.政体。柏拉图主张的是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相结合的混合政体。“两者 ――专制和自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事情就变得好多了”。柏拉图还主张分 权。他认为,为了任何国家的永久福利,需要在几个方面划分最高权力,把完全 的统治权集中在同一人手中是毁灭性的。
4.法律权威。他说,在一个“真正的政体”中,统治者不是阶级利益集团, 而是上帝,而上帝藉以使其命令家喻户晓的声音,就是法律。因此,良好政体的 根本原则是,统治者不应是个人或阶级,而是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法律。
5.立法、执法和守法。柏拉图在书中构建了人们的一切行为都由具体的法 律来规范的新理想国。
由此可见,柏拉图在他的晚年思想中实际上已经由早期的理想国式的所谓 “人治”转向了后人所称的“法治”,这与亚里士多德后来的法治思想不可谓不一致。
众所周知的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
一、要有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二、制定好的法律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在 《法律篇》中都能找到出处。柏拉图强调的法律形式实际上就是良法的问题,而柏拉图不仅强调了守法,也强调了立法与执法,从当今的意义上看,柏拉图似乎 比亚里士多德更加进步。这一点与我们的传统认识有了巨大的不同,那么怎么解 释这样的进步与退步呢 我认为,所谓的柏拉图的人治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 甚至柏拉图前期的理想国思想和后期的法律篇思想在哲学基础上也没有本质上 的不同。
在柏拉图一生最后20年里,曾经是希腊精神生活中心的古老城邦的全盛时 期已经过去:叙拉古远征瓦解之后,雅典沦为第二流强国;
在泽凯莱战争结束之 时,斯巴达的霸权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希腊文明的存在,因东面的波斯人和西面 的迦太基人的侵犯而遭到威胁。要保住希腊文明,只有依靠新城邦的建立或者老 城邦的复兴。而这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崭新或复兴社会提供一套完善的政体 和基本法律。柏拉图的《法律篇》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不可否认,柏拉 图在《理想国》中曾有所谓人治的主张,即由“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 度”的哲学王来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并呕心沥血地为此制定了理论基础,但当 别人问他这种理想国在人间能否实现时,柏拉图自己也感到惶惑,承认这种理想 国只存在于天上,他说,“或许天上边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 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
晚年的柏拉图根据自己长期切身的政治实践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意识到“理想国” 是不切实际的,在人间无法实现,转而主张法治。基于这种认识,柏拉图在《法 律篇》中设计了新理想国的蓝图。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博登海默也认为柏拉图在其 后半生对他的法律思想作了“实质性的修改”。
我认为,这样的看法仅仅看到了表面现象,却并为发现本质的同一。柏拉 图在《法律篇》中强调法治的良好功效以及具体的法律形式(即良法)的重要性和 立法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同样强调了制定良好的法律。但是,这样完美的法律 应当由谁来制定呢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老师柏拉图自己也回答不出 来,事实上,他又一次陷入了如同理想国一样的惶惑中,于是转而唯心的求助于 上帝,认为统治者不是阶级利益集团,而是上帝,而上帝藉以使其命令家喻户晓 的声音,就是法律。
那么也就是说,《法律篇》中的法律靠人同样制定不出,还是得依靠天上 的上帝,这同《理想国》中虚构的哲学王又有多大的差异呢可见,柏拉图的思想 根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法律篇》中,智慧具体化为法律,也许可说 冻结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规范在总体上可能是最为合理的。因而,现实的国家是法治的国家,是依靠守法的意向,通过培养服从法律的精神试图达到和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法治思想应当起源自柏拉图,而非大家普遍公认的亚 里士多德,并且柏拉图前期的所谓“人治”思想和后期的思想实际上也没有本质的 不同,不过是具体形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