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探讨 所谓新媒体,就是除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外的传播媒介,通过互联网、 手机、电脑等形式,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实现文字、图片、声音于 一体的传播形态,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中国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 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学生群体占比25%,在 校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者,在此环境下,学生安全教育已成为各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中的新重要问题。一、当前高职学生情况分析 (一)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大学生进入学校已满18岁,从年 龄上讲已经是成年人,但心理上并未成年,从高中、职高或者中专升到入高职院 校后,教育管理上有所改变,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无法辨别危险。大部分学生离 开父母的怀抱,踏入大学校园第一次住校,并未意识到自己身边存在哪些危险, 比如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烧水,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质量不合格的电器,等等, 各高职院校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大检查,仍不能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依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本人安全意识极度缺乏。(二)安全意识个体应 对能力差。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对于校内开展的安全教育满不在乎, 应急演练不积极参加,加之本身社会经验不足,遇事处理问题方法不多,不够多 元化,个体应对危险的能力差,发生事故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导致事态的进一 步扩大,甚至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局面,造成重大损失。(三)个性化突出、社交 方式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喜欢使用网络充实自己的生活。在开放、多元的新媒体 环境中,大量五花八门、相互冲突的碎片化信息轰炸着他们的大脑。部分学生喜 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成名机会,上热搜、当网红、炫富、刷存在感等,在网络 上发表各种言论和想法。一部分学生宁愿相信陌生人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父 母交流。(四)沉迷网络、被骗现象屡见不鲜。新媒体形式多样性、开放性也给 一些不良分子提供了机会,校园“网贷”“抢红包”“找兼职”等信息充斥着校园的每 个角落,一些不正规的信息和行为给学生造成了人身、财产的损失。据调查,9 0%的同学都收到过诈骗电话和短信,甚至还有亲自到校园行骗的行为。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高职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目标 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过于依赖互联网。针对以上问题,高校需要迎合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一)充分利 用班周会,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信息时代飞速发展,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日渐 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高职学校每周日都有固定班周会,辅导员可以通过主 题班会、微课、翻转课堂等的形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动员学 生参与。既改变了枯燥无味的班周会模式,又让学生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学 习状态,无形中不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教育方式多 元化。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的app、微博、微信、QQ、贴吧等 软件,发布、转载有关大学生安全事故的新闻及教育视频,提高学生对安全的认 识。可以在官方微信、微博平台上开展各种点赞、积分、抢答等活动,根据完成 量和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素质学分的认定。(三)不断提高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 素养,增强分辨能力。高职学生喜欢刷微博、贴吧,但无法准确分辨网上信息的 真假,个别人便凭自己感觉发表不当言论。辅导员应该多培养学生网络素养,理 性看待问题。学校、班级指派专人监测重点网络平台,建立舆情预警机制,若遇 事件发生,官方应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事件进展及说明情况,消除误会,不能 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辅导员、学生干部共同做好学生 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帮扶工作。(四)建立安全教育主题网站。高校应设置安全 教育主题的网站,和校园网、学籍网站有效链接,学生在登录校园网时弹出一则 生活小故事、短视频,变灌输式为娱乐式,普及学生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 识,加强安全防范。(五)安全教育学分认定。各校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相 应的素质学分。结合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学校可以开发app安全教育学习 平台,提供各种安全新闻、讲座、小视频等,要求全体学生每学期完成一定课时 的学习,若未完成,当期素质学分均不能达标,需要补充完成后才能获得相应素 质学分。
综上,安全教育是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高校要不断寻 找新方法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谈得上做好其他工作。
作者:董娅 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