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双轨制教育论文】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双轨制教育论文

素质双轨制教育论文 小学毕业后,李林子就进入了一所很一般的中学,上了一年,他就转学了。

初二结束后,李林子又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开学的压力下,林子的学习一下子 变得紧张起来,每天不停地看书做题考试,林子觉得自己的精力并没有得到优化 配置。考入北大附中后,他先是在高一把班刊办得有声有色,高二又组织了自己 的乐队。搞摇滚,在周围附近的学校搞巡演,他的乐队不仅有自己的乐迷,出磁 带,还被音像公司看中,因为这些学习之外的活动,林子还和一位政协委员相识 并成了忘年交。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学生,林子还是觉得在应试教育下学生 的负担太重了,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由此李林子开始思考现行的教育改革。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他觉得如 果不从考试的方式、内容入手进行改革,那么一切的改革也只能算是应试教育范 畴内的改革。于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酝酿,林子写出了这篇5000字的《实行素质 教育不妨来一个双轨制》的文章,并很快寄到了“征文组”。在他的这篇文章里, 他提出实行素质教育也应来一个双轨制:建立一套与现行教育体系并列的另一套 素质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让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竞争,并由市场(学生、 招生单位和用人单位)调节,提高教育质量。

和其他进行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不同的是,李林子在呼吁实行 素质教育的同时,还提出了如何实行素质教育的建议。在他的双轨制建议中,对 应试教育不予彻底否认,而是在应试教育的同时实行并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并让 市场来选择,看最终市场选择谁,淘汰谁。李林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 教育体制就像铁路线,每个站只埋头管自己的一段,而没有看到与它相连接的站。

他希望教育改革能把各个段很好地连接起来,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开。

一个普通中学生,如此强烈地说出在应试教育下他们的感受,对教育改革 提出意见,让人欣喜的背后,更多的是让人去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

高考疯狂作弊,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高考最能体现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应试教育所要应 付的考试主要就是高考。一切以高考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高考就是指挥棒,这 就是我们所谓的应试教育。

就像李林子在他文中所写“隋唐的科教制度是一大杰出贡献,而到了明清的八股就成了思想文化的桎梏”一样,高考制度下的应试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但是在这种教育体系下,高考逐渐成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个老师的教 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老师在正常的教学范围外,不断 地给学生增加辅导资料、开辅导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学习 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正是在高考的压力下,老师一心只看重学习成绩,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到了忽视不管的地步。在某些学校里甚至流传着“宁做 大姐大,不做班长、学习委员”的“做人原则”,一位家长就对记者忧心忡忡地说:
“我们上学那会儿,老师经常家访,还组织我们参加各种兴趣活动。而现在我们 家孩子上了两年高中,老师一次家访也没有。”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缺陷不断暴露,2000年全国高考出现的问题更是发人 深思。

2000年7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语文考试,湖南嘉乐一中考场出现疯狂作弊 现象。考场内考生传递纸条,前后交流答案,打手势,交头接耳……手段五花八 门。而这一切都在监考老师眼皮底下,但他们就是视而不见。在交卷铃声响过两 分钟后,考场内甚至出现这样一番情景:监考老师站在仍奋笔疾书的考生边耐心 等待。高考结束后,经调查查明,嘉乐的考试卷大面积雷同,涉及236份试卷192 人次。最终该考点203名考生被取消当年高考资格,77名考生相关科目成绩无效。

还是2000年高考,广东电白水东中学高三数学老师、教导处主任并担任高 考监考人员的杨汉辉,在7月8日数学考试期间,在试卷启封并发给学生后10分钟 左右的时间里,就在他负责监考的考试教室内做出了数学试题选择题的答案,然 后用手机通知其表弟,再由其表弟把答案由寻呼台发送到已向他们交钱的8位考 生的BP机上。

仍然是这一年高考。河南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上线人数多达213人,创下 该县近10年来最高纪录。然而经有媒体调查采访揭露,这所1999年还在驻马店市 排倒数第一的省级重点中学,能在短短一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竟然是该校 花钱“雇佣”大量外地学生参加高考取得的。该校校长在2000年4月的一次全体教 职工会议上宣布: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线,该校要全校总动员,每个老师都要出去 “挖”学生。到时候,只要成绩超过省级专科分数线的,谁“挖来”的学生奖励谁2500 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一支“雇佣军”组成了,并且让确山一高的成绩“连 跨3个台阶”。嘉乐、电白舞弊案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严重的高考舞弊案件。河南确山一高 的雇佣生高考事件被有关人士指出是应试教育结出的又一个怪胎。在这里,高考 成了某些人牟取私利的场所;
成了某些学校追求教学成绩的徇私枉法的地方。面 对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3+X=? 随着应试教育缺陷的不断暴露,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服从高考,因而教育制度改革最受人关注的也就 是高考制度的改革。“3+X”方案的出台是我国改革高考制度的一项尝试。“3+ X”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基础科目,但是“X”在不同的省份范围是不同 的。有的省份如较早实施这一方案的广东省,“X”是指综合能力测试并加考一门 任选科目;
但在其他一些省市,“X”就是指文科或理科的综合能力测试。“3+X” 方案本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诸如高分低能的怪现象。但是从一些省市 试行的情况来看,这个未知的“X”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在李林子的文章 里,他说到了“3+X”的“X”已由一个未知量变成了一个未知集合,结果更加重了 学生的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有学生反映,综合考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只要高考要考的, 老师就要督促他们学习,如此一来,作业多了,原来不用考的一些考试也有了。

而且老师的教法也和别的科目大同小异:题山题海式的练习。有的学生担心这会 让他们陷入另一个应试的“怪圈”。

3月6日,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薛守琴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从中学 的情况看,“3+X”的改革,从5门考到9门、10门,结果是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了。因为只要高考要考的,老师就不敢不教,学生就不敢不学。

“3+X”的方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文理分科局面,但是它并没有改变高考这 一高校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独木桥还在,上去挤的人也没有变少。正如人 大代表薛守琴所言:“高校选拔人才还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在这种情况下,素质 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只要高考不考或无法考,学生就不会重视,家长也不会重视, 社会也不会重视。就算校长、教师再重视,也只能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