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文化探究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文化探究 随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在获取巨大成效 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得以发现与暴露,尤其表现在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者的 传统教育思维、价值观念转变的艰难上。实质上,这也可以看做是新课改过程中 新旧教学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因此,以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为契机,积极地寻求 并重建课堂教学文化形态,站在时代的高度,更为深刻地理解描述教学规律和特 征,以新的课堂教学文化整合涵盖旧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推动中小学教师逐步形 成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既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 课题,对其顺利的实施也有着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上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对新 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做一些初步的思考。一、推动课堂教学人本化改革,构建学习者文化 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主要是受到了赫尔巴特 (JohannFriedrichHerbart)等传统教育学派学者的影响,主张要“坚强、温和地抓 住管理的缰绳”,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孤立地以学科知识取向为教育价 值主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重视,道德情感与个性的培养 完全被忽略了。正如M.H.斯卡特金所提到的:“在合理的具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中,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这造成了多数学生的恐惧、苦恼或其他的消极享受, 使其难以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与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不同的是,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将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视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基于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 们应充分审视传统课堂教学中重课本重认知、轻情感轻育人之类“目中无人”的状 况,及时弥补教学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呼唤课 堂教学形成学习者文化,即要求教育者从学科价值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情感体验、人格养成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地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其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 以然”的状况,使其完全融入课堂情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更加注重现代教学 对社会生活变化的结合、适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与教学的教育性,将教学文化 的重点转移至学习过程的主体――学习者身上,从而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的发展。
二、破除守成型教学文化,重塑开放型教学文化 传统教学文化的守成特性是影响与制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课改倡导的崭新文化理念要求教师摒弃此前获取过很多成果 的教学程序或模式,并继续学习摸索、创造发现,此种要求必然会与传统课堂教 学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对立,并意味着教师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课程改 革却并不能保证教师的付出能得到更好的教学业绩,导致教师在应用课改理念与 保证教学业绩间辗转徘徊,陷入两难境地,部分教师因而产生求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