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国民教育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 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即所谓的教育 的“外溢”作用)不可估量,它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鉴于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功能是通过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新的科学知识和 信息传输等载体和形式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在对我国 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和经济增长的 回归数理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并针对当前的教育 现状提出建议。
一、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人口受教育状况,是人口的重要社会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既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以科学发展观建 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对人口文化素质的 发展水平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人口拖累型(负担型)社会转变成人力资本型 社会。
到2005年底,我国6岁以上人口有l 19837万人,占总人口(130756万人)的 91.65%,其中达到小学以上教育水平人口共有10741l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2. 15%,占6岁以上人口的89.63%。而在6岁以上接受各种教育的人口中,具有含 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占5.56%,高中教育水平的人口占12.44%,初中教 育水平人口占38.35%,小学教育水平人口占33.28%。(一)受教育水平的人口 数量、构成变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人口 的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受各种教育的人数看,达到大学 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611人提高到2005年的5098人,年均增长7.14%;
达到 高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11146人提高到2005年的1 1400人,年均增长0. 45%;
达到初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3961人提高到2005年的35143人,年均增 长0.69%;
而随着小学适龄儿童的有所减少,达到小学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 35701人减少到2005年的30505人。年均减少3.1%(见表1)。这让我们认识到,我国人口教育水平的变化有 如下几个特点:
1、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 展。这是因为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办学体制改革,我国兴起了不同形式、不 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正规高等教育,培养了许多具有大学水平的实用人才。尤其 是1999年提出的高校扩招政策,使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提升。尽管如此, 全国每10万人拥有的大学教育水平人数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2、具有中等教育水平人口继续增加。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实施 至今,我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 重。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继续扩大,超过95%,比2000 年高将近10个百分点。
3、小学教育水平人口比重明显下降。据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具有小学教 育水平人口为40706万人,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下降9.9%。这一方面是由 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反映了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 绩,各种职业教育、多种形式接受再教育在就业人口中发挥作用,原有小学文化 程度的人经过再教育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向更高一级层次加快 转化;
另一方面是由于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工作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人口 出生率和总生育率急剧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小学学龄儿童比重 缩小。
从总体上讲,全国人口的受教育构成在向高层次方面发展,突出表现在每 lo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受教育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种变化表现了人 口的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科学 技术、文化知识对提高生产力的效应已充分被人们所认识,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 的需求不断增大,而且在改革劳动用工和人事录用制度的新机制下,以及社会经 济各领域的发展,都对人口的受教育结构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努力 求学求知,提高教育水平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千方百计为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全国人口受教育构成的发展变化,明 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二、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各类差异情况 1.省际间差异全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基础和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因此,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各个 地区各级教育水平人口的数量上,还表现在人口的受教育构成上。在每10万人口 中拥有的各级受教育水平这一人口指标(见表2)中,不仅全国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东、中、 西三大区域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中 等水平的中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人口的 受教育水平,并且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的我国高等教育还呈现出按三个梯度 逐步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这说明,尽管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 展,在教育水平上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但省际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影响了 我国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农业劳 动力向非农业劳动转移的过程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比较愿意向非农业转移,而 且由于其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就业转移过程中也相对容易些。据调查,在假 设农民收入高于工人的前提下,农民的职业选择意向如下:文盲中愿意当工人的 占28.6%,小学教育水平的占68.6%,初中教育水平的占72.1%,高中教育 水平的占78.9%,这组数据表明文化素质越高的人越希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 而且客观上教育水平高的人在转移过程中也相对容易些。所以,在目前城乡经济 发展的现状下,我国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农 业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的巨大障碍。因此,提高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特别 是农、林、牧、渔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迫切需要。
三、教育影响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教育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 的变化上,即妇女生育水平的高低 长期以来,“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旧的婚育观严重影响 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它反映了在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的人们的婚育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旧的思想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新的婚姻生育观逐渐建立了起来,从而使妇女的婚育时间、生育数量及对子女的 性别偏好程度发生转变,使妇女生育水平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 的实施而降低。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之所以能促使妇女生育水平下降, 其原因主要是:
1.妇女生育旺盛期,也正是工作学习的旺盛期,接受较高教育水平的妇 女,她们的人力资本、事业心和就业机会较高。由于学习和就业的愿望及需要,她们更倾向于将育龄初期这段时间投入工作和学习,而自觉地实行晚婚晚育,明 显呈现出婚龄与教育水平高低成正比的关系。
2.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思想开放,她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往往胜于 对多子多福的向往,这一偏好有利于抑制传统的生育意愿。2005年l%的人口调 查已表明,大学教育水平的妇女中多育多胎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小学教育水平和文 盲妇女的人多育多胎之比重。
3.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对子女素质的追求胜过数量,她们希望自己 的子女将来能像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而为了培养子女, 就必须集中财力和精力抚养一个孩子。
4.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比较容易冲破“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不易 为“多子多福”的陈旧文化所束缚,而易于从宏观上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5.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妇女其婴儿死亡率较低,子女的发育情况和健康 状况较好,从而使生育上的“保险”和“补偿”心理减弱。
可见,生育率通过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它影响了劳动力供给 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并由此影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快 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压力往往使经济环境趋于恶化,特别在人口压力大的部分发展 中国家更是显而易见。正因为如此,为减轻人口压力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我国 曾及时制定了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计划,使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正因为人口文化科学素质 是人口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控制人口数量可以为提高人口文化科学 素质提供前提条件,而提高人口文化科学素质又会促进人口数量的控制。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反作用我们不仅要了解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 用,还要认识到教育经济效益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经济投入为前提的。教育一定程 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照有计划发展规律 去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所以,教育协调发展根本的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 的教育投入,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 约和导向作用。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经济发展水平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 养人才的素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 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总之,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进 而影响教育的协调发展。
因此,我们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进步的关系,使两者间互相促进 的功效达到最大。
1.提高政府的教育投入,扩大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促进教育 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种种不平等的现象,解决 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政府的投入,尤其是向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教 育经费,使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达到良性循环。
2.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应建立稳定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同时在资金投入上向极度贫困地区 倾斜,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从而摆脱贫困,只有这 样才能保证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地控制教育的差距。其次,应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农 村义务教育投资分担比例。强化中央、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县级政府按照经济 发展水平确定所应承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