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 在西方历史中,最早正式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影 响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 是西方历史上继福禄贝尔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将其毕生精 力致力于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研究,于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进行长期的教育实验, 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构建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自由教育是蒙台 梭利教育理论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卢梭等人关 于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曾风靡整个 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幼儿教育改革,直至今日,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 对我国幼儿教育教学仍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自由:蒙台梭利教育的理想诉求 什么是自由自由与教育是什么关系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精神实质何在这 是我们关于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研究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自由的基本概念 自由,一个美丽且使整个人类向往的词汇,更是历史上中西方哲学家、思 想家所关注与讨论的焦点。以思辩的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康德和黑格尔在 理论上对自由进行了深刻地探讨,彰显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争。北京大学王 海明老师在详尽探讨西方历史上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辩析后指出:自由,就其 本身来说,就是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之外的外在障碍之消除,就是不存在外在障 碍因而能够按照自己意志进行的行为。[1] 自由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为达到自由需要三个条件:行 为的主体、不受限制、想做或不想做的事件。
(二)教育对自由的追寻 自由不仅是人的存在标志,甚至是人成为人乃至人的全部之特质。自由之 人能够达成其内心需求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融合,进而创造文化改造世界。然而历 史警示我们,在自由化的进程中,自由人往往被残酷的外部世界所奴化,人失去自由失去个性。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个体更好地实现自由,成为真正的自由存在 者。自由使人性得以解放,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形成, 人性的解放是其基础,教育对自由的追寻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因而,对于自由 与教育关系人们形成了普遍的共识,自由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成为人实现自 由的必要途径。
在西方历史中,最早正式提出自由教育思想的当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倡导的自由学科其核心是人的理性之发展,目的是要在具备闲暇时间的前提下 获得高深理论知识,达到道德、智慧及身体的和谐发展,并形成了自由教育与职 业教育之分。加上这一时期的七艺课程为自由教育思想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被堪 称古典的、完美的教育。文艺复兴以后,自由教育思想体现出人文特征,要将人 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人性的独立自由。在课程体系中,发展了 七艺课程,调整了中世纪的神学内容,以自然和人本身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文 学科,从体育、智育、德育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界定,集中反映了对人本身的 关注和对儿童的热爱。
(三)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内核探究 当历史跨入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时期,教育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对儿童本性 及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表征着科学教育学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蒙台梭利在 1907年创办的儿童之家经过4年的教育实验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观点, 在她的着作里蕴涵着深刻的自由教育思想。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儿童具有内在生命潜能 蒙台梭利在她的着作《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从生物学角度来认识自由[2], 认为物种的固有特性不会改变,它们只会稍有变异,教育不能创造生命,它只能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生命的存在方式。儿童的生长不是因为给予了它充足的营养, 而是他潜在的生命在发展,是因为生物学的规律在指引着生命本身发展着。在这 里,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自我成长的个体,有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儿童具有内 在生命发展的潜能,具有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曾说:我们会注意到孩子有一种 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有主动性,他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根据 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 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3]2.自由与纪律同行 给予儿童自由,并不是让儿童放任自流。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发 自内心需求的自主活动,它并不排斥纪律。因为儿童的自由是有条件的,他不能 损害集体的利益,要正确使用教具,除此之外的任何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行为,教 师都应智慧地去观察和理解儿童,为其自我教育提供条件,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 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那么对于纪律如何理解呢蒙台梭利曾说:只有当孩子 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 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的概念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
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这不同于旧式教育中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 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4] 3.首次提出工作的概念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同于成人的工作。儿童的工 作是自由活动,是其内在发展的需要,不是强制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成 人的工作要遵循社会规则和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蒙台梭利在其着作《童年的秘密》 中概括了儿童工作的特点[5]:第一,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本能需求;第二,无 外在目的,以自我实现为内在目标;第三,是一种创造性与建构性工作;第四,须 独立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五,以环境为媒介来改造自己,形成自身的个性 品质;第六,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由此看出,儿童的 工作具有自由、独立、自主的特点,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活动。蒙台梭 利认为3至7岁的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她的儿童之家里有准备的环境为儿 童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提供各种工作,在工作中将儿童的活动与周围的现实生活紧 密结合起来,使儿童的内在潜能通过外在的自由活动自发地表现出来。
二、自由教育: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中的灵魂 蒙台梭利课程作为蒙台梭利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倍受关注,蒙台梭利课程 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儿童健全人格。自由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在指引着蒙台梭利课 程实施,使儿童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一)游戏是儿童学习经验的组织者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强调教师并不是唯一的课程 组织者,而突出了游戏在课程实施中对儿童学习经验的迁移和建构。蒙台梭利本人对游戏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在蒙台梭利着作中反映的是她对漫无目的的闲 暇游戏的反对,而是宣扬以现实为基础的有意义的游戏,并提出游戏是儿童身心 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她认为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自由选择的游戏。只有儿童自由选择的游戏才能为儿童 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才更符合儿童内心发展的需要。但儿童自由选择游戏的场所 和游戏材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对儿童来说是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自 由选择的游戏应具有秩序感和目的性双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蒙台梭利创设了 许多游戏活动来训练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如在感官训练中,进行找朋友游戏、蒙 眼游戏,数学区有邮票游戏、蛇形游戏、做数字卷等等。游戏可以使所有儿童都 有机会参与进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材料的设计者和活动开展过程中的 指导者,而儿童经验的真正组织者和课程的真正实施者是游戏。
(二)主张区域教学,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区域教学在各国的兴起源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蒙台梭利将教室分为不 同的区域,即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生活区及科学文化区5个领域。在实际 教学中,利用集体教学时间,可以分别进行不同区域教学,而大部分情况下需结 合主题活动开展教学。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在蒙台梭利教学环节中,除了主题 活动,自由选择工作中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自由自主地选择某个区 域的某个教具进行工作,而教师作为观察者并进行个别指导。因此,为了促进儿 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个性品质的形成,蒙台梭利课程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个 别指导做保障。
1.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在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中,区域教学的开展一般与主题活动密不可分,通常 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各区域教学内容融合其中。各区域的教学内容为主题活 动目标服务,而主题活动目标也成为各区域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主题活 动的开展融合了各区域教学内容,很好地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升。例如:以圣 诞老人的礼物为主题活动开展的各区域教学,在感官区可投放各种圣诞节礼物的 配对或者神秘袋的活动,在数学区可创设一个在圣诞树上挂苹果的活动进行数数 练习,在语言区可选择几本关于圣诞节的绘本进行阅读并讲解圣诞节的来历,在 科学文化区准备各种彩色纸张和笔制作圣诞节礼物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等等。
总之,这样的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在主题活动的指引下, 儿童可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力,开展各区域的活动。2.以个别指导做保障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敏感期在具体时间上和程度上都 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表现出每位儿童会有其独特的内在需求。
因此,蒙台梭利教学中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关注到每位儿童,特别是 在自由选择工作教学环节中,儿童可以不受课程领域的限制自由选择工作,自主 确定完成工作的进度。在具体活动中,还可以将儿童分组,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 展、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养成。在蒙台梭利教学中,儿童完全由自己决定 工作的内容、时间、频次及工作合作伙伴,能够使儿童获得个性的发展。教师会 在不影响儿童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指导儿童对教具的正当使用,这里所说的正当 使用是指儿童不能破坏教具、乱放教具,同时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适时地介入指 导。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个别指导能够关注到每位儿童的个性需求,在获得全面 发展的同时个性得以形成。
(三)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体系中特别强调环境要素。
她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开发儿童的潜能,使其获 得自由发展。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 碍中解放出来。在蒙台梭利看来,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动物,首先是具有自然本性 的自然体,对待儿童的生命首先要将其看做植物动物的生长,有其自然的发展规 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儿童的肉体生命需要大自然的力量满足其身体发育,儿 童的精神生命更需要与大地万物的融合满足其心灵慰藉。因此,要创设与儿童发 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在蒙台梭利课程中为儿童准 备的环境应该是物质环境及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的。
1.创设物质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中所关注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活动材料的准备,其中以蒙台梭 利教具为代表。
教具是为了儿童的工作而设计的,它也被称为工作材料。蒙台梭利课程内 容就蕴涵在教具中,共分为感觉、数学、生活、语言和科学文化5个领域的教具。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教具的选择和安排应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如幼儿园小班应以生活区的教具为主,因为小班的儿童需要生活自理能力、 与他人交往能力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操作教具过程中需要视觉、触觉、 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协同合作,因此在中班应选择大量的感官区教具, 尽早训练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为其他能力特别是智力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到 了大班应以数学区、语言区和科学文化区的教具为主,这时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然这三个年龄段课程内容的安排并不是严格意义 上划分的,在某一个阶段以某一个区域为主的同时,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将 其他区域的一部分教具也要投放进来。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安排不 断调整教具材料的投放,以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为儿童提供自由发展的环 境。
2.创设心理环境 蒙台梭利特别重视心理环境的准备,它包括教室布置及和谐师幼关系。一 方面,在教室的布置上,她强调一切遵循自然.教师要考虑房间是否适合于孩子 们使用的,桌椅是否符合孩子的身高,是否便于孩子移动,教具柜孩子是否够得 着,教具是否适合孩子使用整个房间应该是为孩子设计,并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 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的生命潜能才能自发地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其天性才能 自然地流露。蒙台梭利谈及教室环境布置时强调教室内每样物品都应有自己的固 定位置,为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有秩序的环境,为儿童形成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习 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室环境一定是自由的、有秩序的、温馨的和吸引人 的。另一方面,在师幼关系的建立上,蒙台梭利对教师角色和教师素质提出更高 的要求。蒙台梭利教师是儿童自由活动的保障者,教师要明确其任务是为儿童准 备适宜的环境,排除影响儿童自由发展的障碍,激发儿童潜能。因此,教师与幼 儿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这样的气氛下儿童才能获得自由发展,才能实 现自我教育。
(四)无奖惩是蒙台梭利课程评价的主题 蒙台梭利曾猛烈地抨击旧教育中用奖励和惩罚来诱惑和强制儿童服从的 做法,提出了无奖惩的教育,主张儿童自律.当然自律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有准 备的环境,如教室常规,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制定的,当儿童违反教室常规时,儿 童会自然地接纳违反教室常规带来的后果。在教具使用过程中,教具本身存在自 我纠正,教师无需提示你做错了或者是你太棒了,对于儿童的成功,教师可以给 予微笑并引导儿童回想是怎么做到的来总结成功的经验,使儿童获得自我的肯定, 而不是外人给予的赞许;对于儿童的失败,教师仍然给予微笑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蒙台梭利的无奖惩评价更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更能 反映儿童发展的全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展示着最自然的 最全面的特征,同时,通过教师的观察记录,可以了解儿童的多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教师进一步的课程安排提供依据。
三、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自1994年正式传入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探索,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蒙台梭利教育作为一种 外来文化,如何使其经历了百年以后适用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土壤,我们必将要考 虑其本土化问题,必须要将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合理要素借鉴过来,逐步完善自身 的幼儿教育理论。
(一)尊重儿童,追求儿童整体人格发展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中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源,这是 一种现代的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显然,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本位、教材本位、知 识本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渐渐认识到,儿童是发展中 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为本,并且以儿童的整 体人格发展为宗旨。只有尊重儿童,才能了解儿童,才能研究儿童的内在需要, 教师对待儿童不能以成人的要求为标准,无须严格的纪律,教师只须为儿童创设 适宜的环境,儿童就会自由地发展,其整个人格特征必将自然流露。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构建和谐师幼关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广阔的信息获取途径和丰富的知识容量使得幼儿自身 具有了现代化因素,此时的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儿童对自由平等的需求更高更 强。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抛弃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教师应扮演观察者、 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从而与儿童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依据 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这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当 前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的精髓,参加专业的幼儿教师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对幼教工作的热爱,了解儿童的需求,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具有创新精神, 结合幼儿园实际研发儿童工作材料等等。
(三)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使每一位儿童都获得发展 早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个别指导的教学形式,如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它并不是人们认识教学规律积极创造的产物,那时并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它只不过 是适应古代极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目前,集体教学仍然是我国幼儿园 课程中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一般会将儿童分为小班、中班 和大班,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所明确强调的。
众所周知,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特征平分秋色,在幼儿园教 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选择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每 一位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
(四)采用发展性课程评价,注重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 幼儿园课程评价一直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纲要》中将教育 评价专门作为一个领域进行阐述。事实上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仍然没有一个完善 和成熟的评价体系。蒙台梭利课程评价理论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提供一个很 好的研究视角。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的不断追求,发展性评价成为幼 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趋势。目前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档案袋评价运用广泛, 作品取样系统也在一些幼儿园尝试开展,虽然在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但对儿童的评价仍然存在片面追求智商分数的足迹。一方面是由于幼 儿教师对评价方法本身的把握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幼儿教师似乎还没有从传统的 评价模式中完全走出来。我们应打破传统观念,科学地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 念和方法,使学前教育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创新精 神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地走上素质教育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