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论文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论文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论文篇一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 论文关键词:理性;自由;自由教育 论文摘要: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一种古老的教育思想,尽管自由教 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且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教育家对自由教育的诠释和关 注点不同,但“自由”“理性”始终是自由教育恒久不变的灵魂和精髓。一、自由教育的内涵 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一种古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界定自由 教育,首先要考察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的本质内涵。然而不同的人对 自由却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论对自由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恰似“一千个观众就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基于“自由”的哲学思考而得出的自由教育概念也是不 可能完全一致的。
最早提出“自由教育”概念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人的 内在自由,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考,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 标的教育,不是职业训练;纽曼则认为自由是为了自由本身而追求的自由,并且能 够赋予自由的人以开放的心智与高雅的品味,以此他认为“自由教育是智力培养 的教育”,就是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家洪堡认为,自由教育 的最高理想是通过人文学科的陶冶达到人性养成和人格全面发展;教育家赫胥黎 认为,自由教育应该是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赫钦斯则强调自由教育的基础性,主 张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耶鲁大学前校长A·巴特利特·吉亚迈蒂认为,自由 教育就是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与其他思想和精神进行联系,自由地 表达思想,自由地探究思想的教育。由此可见,从古希腊的源头开始,自由教育就被 人们当作一种适合自由人的教育,也是指让人的精神获得自由、指向人的发展的 高级阶段、培养人成为至善之人的教育。尽管自由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且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教育家对自由教育的诠释和关注点不同,但“自由”“理性” 始终是自由教育恒久不变的灵魂和精髓。
二、理性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发展理性理性主义是自由教育产生的思想哲学基础。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等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独特的价值就在于他的思维能力、他的智慧,即 理性。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唯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 真正实现自我。因而自由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护和发展人的理性,并通过知 识的装备使人的整个生活得到正确指导,而不再是依据虚假的外表以及不可靠的 信念来“过活”。就如纽曼所说的,“自由教育就其本身来讲,是理性的开发”或者说 是“理性文化的培养”。
理性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特征表现为:①自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理性 的陶冶。自由教育让人类在闲暇生活中进行理智活动,并使人的身体、道德与智 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让他们趋向理性生活、克服无知、运用智慧、追求真 理,提升人的理性价值,最终实现自我的精神自由。自由教育排斥任何功利性或职 业性的训练,对生活而言是“既非必需亦无实用”。赫钦斯明确提出,“自由教育”就 是“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纽曼认为“自由教育是智力培养的教育”“在培养过程 中智力的培养并不趋向于特定的目标或偶然的目的,也不指向具体的职业、研究 或科学,而是以对智力自身的追求为目标”;也指出通过自由教育使人成为理性的 人是大学的理想,大学应当仅仅传授“智力文化”,培养优秀的智力。②自由教育以 具有博雅性质的自由学科为核心教育内容,所倡导的课程是人文科学知识,是内在 的、使人臻于完善的自由学科——“七艺”。③在教育方法上尤其注重让学生靠理 性去认识学生本人未知的领域,在理性活动中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得到各类知识, 注重沉思活动对培育理性灵魂的巨大作用。赫钦斯强调说:“理智的训练和发展就 是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 法。
三、人文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追求自由 自由作为一种永恒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自由” 作为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则理所当然成为了其首要的精神归依。许多教育家都 把自由教育概括成“为了自由的教育”。意大利人文教育家韦杰里乌斯说,所谓自 由教育,“是一种能激发和形成一些让人们趋向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 是一种关注自由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自由是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灵魂。人无 自由不成其为人,教育无自由不成其为教育;否定自由的教育,必然泯灭人性,造就 病态人格,要么是兽性,即奴役他人的专制性格。在自由教育的视域里,教育尊重人 的自由天性、自由意志、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反对单纯的灌输、反对标准化和均 质化,主张唤醒人的内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倾听最伟大心灵的交谈,让受教育者成为他们自己。可以说,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能有“人”的体验,也才能真正地表 现为一个“人”,学生才能真正地像个“人”。英国教育家阿诺德认为,自由教育的目 的就是为了人本身的价值。人文主义自由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文主义的自 由教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而不是以人为物、以人为工具的教育,因 此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自由是自由教育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从人身自由到理性自由,再到心灵自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凸显个体自身的尊严与 价值,始终坚持通过学习自由学科内容以培养既有自由能力又有自由意识的人。
在教育目的上是为了达到人性的自由及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上是以“七艺”为 主的自由学科课程,且丰富和发展了“七艺”课程,积极提倡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通 才教育或全面教育,而且以实现道德和美德追求为更崇高目的,注重古典文学作品 的道德教育作用。施特劳斯认为,自由教育是“从庸俗中解放出来的教育”,自由教 育“将赠予我们之于美好的事物的经历,培养心灵优异的人”。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自由教育直到今天仍然发 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自由教育的灵魂和精髓——“自由”和“理性”,既符合人的本性 和教育本质,又反映了人与社会的要求,自由是人本性的体现,是人发展的最高阶 段,所以自由教育会成为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最终归向。市场经济冲击下的现 代教育相对缺乏关注人文学科教育,以及受教育者精神的完善,自由教育正弥补其 缺失,关注受教育者生命价值和心灵世界,关注人的自由。没有自由的时间、空间 和自由的氛围,要利用和发展学生的理性,充分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原动力和享受 创造的快乐是根本不可能的。自由教育并不排斥教育的工具价值,而是把工具价 值作为实现本体价值的一种手段。自由教育通过保守人文教育的传统、根据价值 的理念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通过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和文化品格来发展人性和完善人格,生命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在这里得到真实的诠 释。因此,在当下重温自由教育思想,使得大学仍能以“精神城堡”的高雅姿态昭示 于世,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 文献: [1] 刘世昌.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纽曼自由教育思想述评[J].长沙大 学学报,2005(3). [2] 张旺.自由教育理念成就世界一流大学——浅析耶鲁大学的自由 教育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6(5).[3] 徐庆.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探究[J].合肥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0(4). [4] 刘正正.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7(6). [5] 王迎兰.论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 历史演变[J].中共山西省 委党校学报,2006,29(2). [6] 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探析论文篇二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述评》 论文关键词: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渊源 论文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要了解和认识它就要研 究它发展的整个过程,“自由”作为现代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作为最根本的价值, 有很多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等。本文在此探讨了自由的思想渊源,即西方自由 主义思想。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产生和种类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对于国教权威的对抗。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 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 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所以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由和追求自由。而自由主义作 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定在m世纪,确切的讲是 a}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自由主义的分类有很多种,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和消极 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大陆自由主义和英美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 分为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伦理自由主义和哲理自由主义。虽然对自由 主义的分类很多,而且也有助于对自由主义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但目前我们国内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主要倾向分为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是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 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选举权, 实现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主权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佩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 人们的意志”,其中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有哈耶克。政治自由主义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边 沁等。
二、西方自由主义的作用 首先,西方自由主义具有世界性。它虽然产生于西方,但自由作为人 类普遍追求的价值,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这就使得它具有世界性。当代西方自 由主义的政治文化社会化是实现自由民主的“崇高使命和最高使命”。以西方为主 导的政治社会化是将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向世界各地强行推 行“民主和自由市场”.在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中,它虚拟了一个“全球社会”,将国家 与非政府组织所推行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拟化为社会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 所型铸的政治主体不是“公民’,而是文化的“消费者”:政治社会化途径不是“家庭、 学校、社会各组织共同体”的有机谐合,而是倾销文化产品的“购物商场”。全球 化以特定的形式促成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使其以否定的形式表现为各种全 球问题的出现。而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和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又反过来向 当代人类的全球性社会提出了一种共生共存的价值规范,这就是要求当代全球性 社会中的人们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 的关系,以便解决当代的各种全球问题,使人类能够继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其次, 西方自由主义具有创造性。自由主义是实现人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 力量。它是一种创造力量,因为要创造而要求进步,因为要进步而必须反对束缚, 反对干涉。近世的文明,可谓为自由主义所放出之花。"19世纪在西方形成与发 展的所有不同形式的政治社会无不是自由的创造物,没有自由就不会出现民主政 体,亦不会出现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更不会出现任何多样化的发展前景。
三、西方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大约从1900年左右,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将西方自由主义的理念译介到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者有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等。但是由于中国的 传统和长期所受教育而形成的思想,使得中国人在自由的思想上起步较晚。中国 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强调“礼”,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这样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 念使得人们对自由的观念很淡化。并且,自由主义的命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 密切的关系。在近代中国与自由主义相互配合的资本主义逐渐受到排斥,而资本 主义是强调私人财产和市场经济的,这也影响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的开放,西方自由主义思想逐渐渗入中国。1980 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思想界之中自由主义的声浪再度抬头,形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首先,中国自由主义者将自由社会理想化,因而 表现出乌托邦精神。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几乎都和乌托邦主义纠缠不清。中 国传统思想一向对人性论比较乐观,除了孟子主张性善外,即使提倡性恶论的荀 子,亦认为透过学习、经由礼法规范,可以把人们导向善途。因此当时的中国自 由主义思想倾向于乐观的自由主义。其次,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多半较为强调柏林 所说的积极自由,而忽略消极自由的若干方面。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最具自由色彩 的。
自由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和意识形态,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 断演进。只有深入了解了自由思想所产生的背景和自由所拥有的价值,才能更好 的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实现和谐社会稳步进展,自由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 会对民生建设与民众意识的提高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