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5000字
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5000字 大学军事理论5000字论文篇一:《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开放性》 [摘 要] 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苏联的军事科学与战略战术,吸 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军事战略理论,积极开展军事合作与援助活动,是毛泽东军 事思想开放性的集中体现。[关键词] 毛泽东 军事思想 开放性 作为集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领袖,毛泽东创立了具有完整 理论形态和科学体系的军事思想,构建了毛泽东思想最灿烂、最神妙的篇章。在 指挥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现代化国防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毛泽东吸收了马克思 主义的军事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精华,借鉴其他国家的优 秀军事战略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毛泽东注意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最早的应该是恩格斯 的《反杜林论》,《古田会议决议》阐述的建军原则主要来源于此。古田会议解 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下,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份的军队如何保持 无产阶级特性的问题,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 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怎么办》等著作,毛泽东较为系统地了解了马列主 义的军事战略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并结合中国革命战争 和国防的实际,构建了一座宏伟瑰丽的军事理论大厦。
恩格斯首次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概念,把它与一般战争相区别,认为 这是“弱小民族制胜强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的组织良好的军队 的唯一手段”。毛泽东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和特点,总结了中国革命 战争的经验,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创立了完整的人民战争理论,即 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独特的战略 战术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长期的敌强我弱的对峙中,在人民战 争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把人民军队和人 民群众有机地组织起来,建立了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把革命根据地作为重要的战略依托,采取了一整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战胜了国内外任何一支武器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强敌。他因此被中外军事家誉为“人 民战争之王”。
积极防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在理论和实 践上丰富了这一思想,并且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他说:“积极防御,又叫攻势 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 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1]他根 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战斗、战役和战略的辨证关系,即战略防 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 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样把积极防御和有效进攻结合起来,由战役、战斗的 胜利发展为战略的胜利,由局部的优势和进攻发展为全局的优势和进攻,最终夺 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马克思还指出:“战略的奥妙就在于集中兵力。”集中优势兵力,是消 灭敌人的最有效的方法。毛泽东深知战争的规律和用兵的法则,对集中兵力有独 特的见解。他阐明了集中兵力的必要性在于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即改变进退的 形势、攻守的形势和内外线的形势[2]。他非常形象地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 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3]因此,“我们的战略 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至少是两 倍于敌之兵力,有时甚至是六倍),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这样做的结果,“在 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 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 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5]所以毛泽东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敌人”列为十大军事原则之首。这一制胜敌人的法则,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创造 了许多奇迹。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 “围剿”。在反“围剿”的第一仗中,中央红军集中全部的4万兵力打敌军第18师, 大获全胜,歼敌9000余人,还活捉了师长张辉瓒。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 也是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断敌“一指”,歼灭敌人的著名战例。当时敌人纠集17 个整编师的兵力以密集队势进犯我解放区,华东野战军抓住机遇,将冒进突出的 敌人整编第74师与第25师、第83师分割开,集中5个纵队16个师的兵力将其四面 包围,激战三天,最后全歼骄横一时的王牌整编第74师。
游击战在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著作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他们曾把游击 战形象地比喻为“成千上万只蚊子折磨一只疲惫不堪的狮子”。毛泽东结合中国革 命战争的特点,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等许多游击战战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游击战,并且把游击战作为克敌制胜的主要作战形式,提升到战 略地位来认识。毛泽东揭示了游击战具有主动性、灵活性、进攻性、速决性和机 动性的特点,是弱军战胜强敌的有效手段。他还总结了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即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游击战思想。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游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也因此被外国军事评论家称为“现代游击 战争之父”。
二、学习苏联红军的军事科学与战略战术 毛泽东非常重视苏联的经验,因为他们成功地进行了十月革命,并且 在粉碎白军和外国敌人的干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学习苏联的军事科学 和丰富的战略战术就成为毛泽东毕生关注的内容。
以苏联红军为榜样,依照苏联红军建设的经验,设立政治部和党代表, 开展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是我党早期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毛泽东说,“那时 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 队一新其面目。”[6] 此后,向苏联学习,便成为我军建军史上的传统。为此,毛 泽东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苏联在建军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近代的军事 素质,还要逐渐具备新式的技术装备,总之,“一定要将苏联的一切经验学到手, 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但这种学习一定要和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性和人民军队 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照抄。毛泽东批判了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作风。
他说,有一部分人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这些人认为“只要研究俄国革命战争的 经验就得了,具体地说,只要照着苏联内战的指导规律和苏联军事机关颁布的军 事条令去做就得了。他们不知道,苏联的规律和条令,包含着苏联内战和苏联红 军的特殊性,如果我们一模一样地抄了来用,不允许任何的变更,也同样是削足 适履,要打败仗。”[7]所以毛泽东提出“以我为主,参考友军,研究敌人”的学习 苏联的原则。
建国之后,针对我军现代化水平低,与现代战争发展的新形势、新特 点不相适应的实际,毛泽东号召学习苏联的军事科学,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 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所以,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建立比较完整的 军兵种体系,掌握最新的武器装备和最新的战术,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二支 最优良的现代化的军队,就成为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上 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签订了发展某些军事工业的合同,并从苏联购买了60 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1950年2月,空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向苏联政府订购各型飞机586架,其中歼击机280架,轰炸机198架。毛泽东访苏期间,亲自为海军 签订订货协定,购买了价值1.5亿美元的海军装备。1951年,毛泽东派总参谋长 徐向前率中国兵工代表团赴苏联,临行前给他两大任务:一是购买武器装备,二 是多搞点技术项目,发展自己的兵工厂。这些举措使我军逐步发展成为全世界屈 指可数的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也促进了国防的现代化建 设。
三、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军事战略理论 毛泽东阅读过不少有关外国战争的书,对拿破仑、叶卡德琳娜女皇、 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林肯和克劳塞维茨等这些外国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非常熟悉。他们的军事战略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对毛 泽东军事战略的形成产生过影响。
拿破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政治伟业和军事战略 对后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基于中国革命敌强我弱的实际,毛泽东非常看重他以 弱胜强和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称赞他是一位“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的战略大师。拿破仑一生虽然征服过欧洲的许多国家,但1812年远征俄国却遭到 了惨败。拿破仑以50万大军对20万俄军,俄国实行战略退却,拿破仑军队陷入后 路被切断、四面被包围、饥寒交迫的绝境,最后仅剩2万多人逃离俄国。
毛泽东对此作了分析:“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 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8] 克劳塞维茨是资产阶级时代的的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理论家。毛泽东 最早从列宁的著作中了解到《战争论》这本书,并于1937年找来认真阅读。延安 时期,八路军组建了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研讨班,毛泽东经常参加活动。毛泽东 批判地吸收了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站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高度, 丰富和发展了这些理论。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这一结论得到列宁的肯定和高度赞扬。毛泽东评价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 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 治性的战争。”“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政治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因此可以说,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 流血的政治。”[9]这是对战争本质的科学概括。克劳塞维茨也曾提出过保存自己 和消灭敌人的观点,但毛泽东把这一问题从战争的目的提高到战争的本质来认识。
他说:“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10] 中国革命战争是在长期的敌强我弱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何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是毛泽东军事战略理论的重点。毛泽东浏览了许多关于外国著名战争 和战役的论述,对这些军事战略理论的借鉴和吸收,成为毛泽东研究中国革命战 争战略问题、探求弱国战胜强国经验的重要的“参考书”。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 的战争,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略的战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等是战争年代毛泽东着重分析研究的对象,在探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时曾 多次引述过这些战例。
针对党内某些教条主义者反对诱敌深入,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 误方针,毛泽东阐述了“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严厉批判了“处处 设防”、“寸土必争”的愚蠢行径及其危害。他说,所谓诱敌深入,就是实行战略 退却,主动丧失土地即是积极的战略退却。“关于丧失土地问题,常有这样的情 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 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11] “阿比西尼亚的打硬仗, 也得到了丧失土地的结果,虽然阿国失败的原因不仅仅这一点。”[12]拿破仑远征 莫斯科时,俄国库图佐夫避免决战,执行了勇敢的退却,诱敌深入,战胜了威震 一时的拿破仑。但斯大林却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毛泽东认为这不是个好办法。
他说斯大林的教训之一,就是分兵到处顶(处处设防),而不是诱敌深入。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法国在法德边境设置了马其诺防线,但德军绕道比利时,置这道防 线于无用之地。马其诺防线未能挡住德国的步伐,却使法军许多兵力陷了进去。
毛泽东同时强调我们还要多搞几道防线,防止敌人长驱直入;斯大林让希特勒长 驱直入,一下子就逼到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城下,非常危险。我们应该汲取这些 教训。
阿国的灭亡给“亡国论”的鼓吹者们找到了借口,他们大肆渲染“如果 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的亡国论调。毛泽东从军事力量、党的领导、社会条 件、国际援助等方面具体指出阿国灭亡的原因,这恰恰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优 势:大国,人多,兵多,进步和多助等。这就是中国不会灭亡的根据,而中日之 间的强弱对比决定了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 久战,但最终的胜利必定是中国的。阿国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没有坚持持久战,没 有发动民众,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强调坚持持久抗战,必须依靠人民大众,因 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否则将会重蹈阿比西尼亚亡国的覆辙。同时毛泽东又预言:“阿比西尼亚还有相当广大的游击战争存在,如 能坚持下去,是可以在未来的世界变动中据以恢复其祖国的。”[13]后来的情况验 证了毛泽东的预见,阿比西尼亚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帮助, 五年后恢复了祖国的独立。
毛泽东还批驳了“惟武器论”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 是物”的重要论点。他说,如果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就是空的。
毛泽东批评相信原子弹了不起的同志,认为他们看问题还不如一个英国贵族蒙巴 顿,作为一个勋爵,他尚能认识到原子弹能解决战争是最大的错误。在提出核武 器是“纸老虎”的同时,毛泽东又高度重视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建设。三年 困难时期,有人主张放慢核武器的发展速度,有人主张停止搞导弹、原子弹等尖 端武器,毛泽东则坚决主张把核武器的研制搞下去,他说:“我们要不受人家欺 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4]中国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等先进武器, 对打破核垄断、制约霸权主义和保卫国家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展开军事合作与援助活动 抗战之始,毛泽东就提出“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 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15]抗战初期,苏联先后向中 国政府提供了约4.5亿美元贷款和大批的军用物资,同时派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 帮助训练中国军队,还派遣了2000余人的航空志愿队来华参战。为了牵制日本, 从军事战略上配合苏联抗击德国,八路军多次发动对日军的进攻,还承担收集日 军情报和进行破路斗争的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中国共产党积极寻求与美国合 作的途径。以“迪克西使团”而闻名的美军观察组肩负美国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来 到延安,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近三年的合作与交往。军事上,中共中央批准美军 在我部分解放区设立电台,并向美军提供日军情报和气象资料,积极营救飞行员, 配合英美联军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战略封锁,我军进行了 广泛而有重点的对外军事援助与合作,其中最著名的即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 争。出兵朝鲜,既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又是毛泽东高超的军事艺 术和善于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的充分展示。中朝两国军队贯彻“积极 防御、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大量构筑坑道,依托坑道展开攻防作战,以丰富 的经验发展了阵地战。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成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经过 三年的浴血奋战,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万多人),击落击毁敌机1.2万多 架,还迫使美军三易统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 话,挫败了美国的侵略阴谋,捍卫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朝鲜的独立,维护了远东 和世界和平。中朝人民用劣势装备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韩联军,极大地振奋了世 界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这场战争的胜利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改善了我国 经济建设的环境,并为打开新中国的外交大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继抗美援朝后,我军以派遣军事顾问团和派出作战支援与保障部队的 方式,进行了抗法援越、抗美援越和抗美援劳等综合性的直接的重大的援助活动。
而提供军事装备和物资、帮助训练军事人员等项目的军事援助,则扩展到欧、亚、 非、拉美等所有的友好国家。中苏关系破裂后,从对苏联战略防御的要求出发, 加强了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军事交往,打开了军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这些 军事援助和交往活动的展开,使我军吸取和借鉴了外国军队有益的经验,为我军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获取了现代战争的最新信息和尖端技术,为军队的现代 化建设和国防实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而实行的对 友好国家的军事支援,有力地支持了被压迫国家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从而创造 了相对有利的国际战略态势。
注 释:
[1][2][3][4][7][11][1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第2版,第198、223―224、237、225、172、211―212、212页。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247页。
[6][9][10][13][1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 版,第380、479~480、483、453、347页。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888页。
[1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7页。大学军事理论5000字论文篇二:《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组成 部分是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 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 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关键字】毛泽东 军事思想 理论贡献 历史地位 创造性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 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 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 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 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涵, 而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毛泽东军事思 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 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 结;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 想的精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 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面定义亦可以知道: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独 创,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以及共和国的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等,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二是他的内容包括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 设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 现代化建设理论这5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整体,共 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军事思想发展的历史来 看,毛泽东军事思想同样是极具创新性。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军事科 学理论以前,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军事思想。尽管这些军事思想也含有部分的真 理性的颗粒,在军事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总体上,它们都还不具备先 进的科学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两个方面所决定的。一方面是由这些军事思想所反 映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这些军事思想往 往是以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没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指导所决定的。
除了极具创新性,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具有先进科学性。首先在于它是 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并贯穿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 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以前的其它军事思想最本质的不同之一。例如,《孙子 兵法》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基础, 不仅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而且还被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它虽然包含 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孙子在处理战略战术问题上的 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是朴素的带有自发性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同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科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体系,是无法 相比的。尤其是《孙子兵法》中的英雄史观更为明显,在这种历史唯心主义思想 指导下,孙子提出了愚兵思想,主张“愚士兵之耳目,使之无知”,达到“若驱群 羊”之目的。再例如,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克劳塞维茨的军 事思想,尽管其中含有真理性的颗粒,正如克劳塞维茨自己说:《战争论》的“科 学性就在于要探讨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同构成它们的那些事物之间的联 系”,从而揭示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本质联系。但是,由于克劳塞维茨深受德国 古典哲学的影响,在思维方法上从纯逻辑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最终不能得 出科学的认识,相反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我 们只能把政治看作是整个社会的一切利益的代表。”很明显,他并没有完全科学 地揭示出战争的真正本质,掩盖了战争政治目的的阶级内容。因此,这就决定了 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并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不难看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同马 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以前的其它军事思想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前者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而后者是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或唯心论为指导的。指 导思想的科学性决定其军事思想的科学性。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先进科学性还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 律,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正确地 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战争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形 态所具有的普遍发展规律,具有更加普遍的指导意义。正因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科 学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因此,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便 能取得胜利,如果违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往往便会遭受严重的挫 折,这已被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所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性和阶级性是统一 的。陈毅在党的“七大”时起草的《论毛泽东军事学派》一文中指出:“假如历来 军事家在研究两个国家的,或两个统治阶级间的战争胜负问题,而我们的军事学 派则在回答被压迫人民如何能战胜强大的统治者或侵略者的问题。”这就说明,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战胜一切敌人 的强大思想武器,而无产阶级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最能揭示和认 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这种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决定了尽管 我们的敌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了解它、熟悉它,并企图通过对它的认真研究以 寻找对付它的办法,但却不能运用它,更不能战胜它。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认识和指导中国革 命战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毛泽东关于正确 认识和对待战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以及认识和指导战争与军事问题的基本方法, 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而形成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这是对军事领域矛盾运动普遍规律、特别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与军 事规律的理论体现,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灵魂和精髓。
第一,提出了战争的科学定义。德国著名的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 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这一定义 虽表述了战争的基本特点,但没有明确战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 论分析研究了战争与生产、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恩格斯指 出,“只要有利益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和社会地位不同的阶级存在,阶级之间的战争 就不会熄灭。”列宁进一步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帝国 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毛泽东则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给战争下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定义。他明确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 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 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这一精辟的阐 述不仅阐明了战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而且还深 刻地揭示了战争与生产方式、与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还进一步发展了主义是 现代战争的根源的观点,指出霸权主义也酝酿着战争,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帝国主义 和霸权主义的掠夺、扩张是现代战争产生的主要根源。这就在战争的认识问题上 比前人向前发展了一步。
第二,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克劳塞 维茨曾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观点正确地反映了 战争与政治的本质联系,但未能揭示战争真正的政治本质和从经济上揭示战争的 根本动因。列宁明确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 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毛泽东坚持并发展了列宁的观点,他指出,由于战争有其特殊 性,因而战争不等于一般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从 而深刻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本质的认识。
第三,阐明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列宁指出:“战争是平时政策的继续, 和平是战时政治的继续。”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他指出;“和平时期的斗 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战争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 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揭示了战争与 和平相互转化的特点。
第四,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指出,战争有正义 与非正义两类,一切反革命战争、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一切革命战 争、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在阶级社会中,非正义战争和正义战争都是 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人类社会只有进步到消灭 阶级、消灭国家的时候,才能根本消灭战争。共产党人和一切革命人民必须反对 非正义的战争,支持和参加正义的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以革命的 进步的战争去战胜、消灭反革命的阻碍进步的战争,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这就 是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军原则,从根本 上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 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并为社会主义时 期的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以后军队建设指明了道路:首先,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不是 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 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了把我军建设成 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革命军队的首要问题,使我军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坚 决拥护和热情支持,强大有力、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明确了人民军队的基本任务。毛泽东明确地给人民军队提出了 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后来概括为主要是一个战斗队,但同时又是一 个工作队、生产队。把人民军队的任务、命运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联系起 来,从军队的任务上划清了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严明界线。
再次,实行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从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 原则,提供了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性质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坚持党 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它是关系到我军能 否杜绝军阀主义、永远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维护军队团结统一的根本问题。通过 党和国家两个军事委员会对军队实施领导,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在新形势 下的体现。
最后,提出和总结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方法和制度。在军 队建设上重点突出了政治建军的内容,建立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系统地提 出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实行政治、经济、军 事三大民主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而确立了我军正确处理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 的关系、正确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确立了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和行动准则, 提供了我军团结一致、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
总之,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原则,确立了 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方针,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夺取政 权的首要问题,并为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还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 对创新思维,启迪人民智慧极具影响力。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是它 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无不受一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一切理 论也只有被用作认识论方法论意义的工具时,才能进入实践过程,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中长期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由于各 种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历史唯物主 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尚未在军事领域充分展开。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从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与军事斗争 实际的紧密结合上,创建了一整套科学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思维方法。它不仅集中 地表现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原理,同时也体现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部内容之 中。如果说孙子兵法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可以超时代、跨领域地辐射,那么,兼 有高度哲学成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就尤其具有稳 定而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既可以为我们抵制当 代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正确地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 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的思路,又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 设,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建军与作战,提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 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在非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能使人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军事哲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融通性。无论是政治、 经济、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还是思想、文化、体育等各个行业,总之凡一切 存在矛盾斗争和开创性活动的领域,毛泽东军事思想都能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 多方面,拨动、启迪人们的创造智慧,从中总结、抽象出科学的指导原则和实践 策略。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它在 整个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毛泽东是掌握了打开现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 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林克也认为,毛泽东“创造性地、科学 地、划时代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的军事理论,建立了与资产阶级军事 学说根本不同的无产阶级军事学说和军事原则。”日本另一位军事评论家池野指 出,把游击战“加以系统化、战略化、普遍化的始祖,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国的毛泽东。
他是现代游击战争之父,典型的实践指导者。”有的国外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军事思 想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广泛的影响,并导致这些国家获得 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长期以来为世界军事界所关注,毛泽东的 军事著作已被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翻译出版,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还专门开设了毛 泽东军事思想的课程。在当代新形势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对于我军 的全面建设和未来高技术战争仍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 军事变革的发展,并引发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的深刻变化,高技术局 部战争也应运而生,成为当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当今中国,国情、军情也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给新形势下我军的建设提出了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一个是在复 杂的国际环境中,能否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 切实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一个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保 持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尽管我军的具体环境、 条件和基本任务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 历史性课题的解决,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 实指导作用。一方面,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方法和制度, 为新形势下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 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另一方面,毛泽东关于人民战 争的战略思想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对于指导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 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必将是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持续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