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400字|DNA分子双螺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400字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400字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 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 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半复制传递到子代中, 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 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 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性状的 几乎所有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全部遗传信息;
编码和设计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时 空中有序地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完成定向发育的所有程序;
初步确定了生物独有 的性状和个性以及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有的应激反应。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 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 DNA,极少数为RN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以高中生物新课程 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 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出发点,培养理科综合能力,搞好教具制作”,既有利于教师 教学工作的开展,弥补了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生活中取材,可以加强生物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也是实施素质 的重要途径。

1 模型创新点分析 原来的教具或模型要么是平面结构的,要么是立体结构的,与以往教具相比, 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但使学生真实体会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 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的三种化合物组成、磷酸二酯键的位置、DNA单链结构、DNA 双链的平面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涡轮的调控将平面结构直接转为立体结构,体验 科学探索发现的一般过程。通过观察本模型,使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由微 观化变宏观化;
由抽象化变形象化;
由平面化变立体化,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从结构了解其功能。所选取的材料 均便于长久保存和携带,非常适合班级教学。另外模型的牢固性,适用性强,还 有物美价廉的特点。2 模型作用分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可由微观化变宏观化;
由抽象化变形象化;
由平面化变 立体化,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从 结构了解其功能。在模型选材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贴近生活,亲近自然,节能、 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得到了提高,小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3 模型选材分析 3.1 废旧木家具——牢固性、永久性 选取木质家具的废料来做边框,使模型更牢固,便于课堂使用、携带和永久 保存。

3.2 废弃项链珠——形象性、经济性 废弃项链珠能形象体现脱氧核糖的结构特点,并能将生活中的旧物品重新利 用,可以变废为宝。

3.3 旧彩灯——经济性 选取生活废品旧彩灯作为磷酸,能够充分体现模型制作当中废物利用的原则。

4 制作过程分析 4.1 框架 将废旧木家具做成矩形框架,支撑整个DNA分子结构模型,并在底座上安装 涡轮,可以将平面的结构转为立体结构。

4.2 基本骨架 4.2.1 脱氧核糖 将废弃项链珠填充脱氧核糖的内部,方便控制脱氧核糖的大小。

4.2.2 磷酸 用旧彩灯当做磷酸,生动形象,而且通过彩灯的闪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4.3 碱基对 用四种颜色的硬塑料板代表A、T、G、C四种含氮碱基,分别剪成碱基的形状,内部填充泡沫塑料,目的便于固定。用铜丝将嘌呤与嘧啶之间连接,连接的次数 表示氢键的数量,把微观的知识形象化,从而让学生从结构上理解AT碱基之间是 两个氢键,GC碱基之间是三个氢键。

5 使用案例分析 在学习必修1中“第二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及必修2中“第三 章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第二 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时,我们都借助该教具从宏观角度展示了DNA分子 的组成、结构、功能等,特别是对学习将DNA的平面结构转换为空间结构的思维 转换,对教学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同时在学习选修3“第一专题基因工程” 内容时,利用该教具有效地模拟了基因工程的相关操作,对磷酸二酯键位置的理 解及限制酶、DNA连接酶对磷酸二酯键的操作都有了直观的认识。

综上,该教具对辅助必修及选修教材的教学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 结语 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对以 后能真正地将生物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而且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充分收集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尝试制作 其他生物模型,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物课的热 爱程度与日俱增,非常有利于日后的生物教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遗传与变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张文韬.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发表60周年[M].世界科学,2013. [4] 李健,王吉文.“DNA的结构”一节的探究式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1 (12):40-42. 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