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探讨论文
电视新闻编辑素质探讨论文 一、重视头条新闻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突出重点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头条新闻,任何新闻机构都 把精心选择头条新闻作为新闻编排的重点来抓。电视新闻由于其顺序传播的特点 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头条更为重要,它起到“龙头”的作用。头条新闻直接体现了新 闻编辑部门的意图,对观众来说头条新闻是否吸引观众直接影响到他们收看新闻 节目的兴趣。二、注重有效信息量 有效信息含量是指受众从该媒体传播中获知的与认同的信息数量。编辑不 能仅仅注重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其有效信息含量才是最终目的,要时常站在一 个受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给受众多少信息,对于受众度,审视 自己编排的新闻究竟能有多大帮助。只有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了,才可能使 受众满意和接受。在新闻业界和新闻理论界,许多人士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新闻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一 定要把受众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牢固确立以受众为本位的思想,在题材的选 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要考虑到受众对新闻的关切度和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要致力于改进报道方式,可以采用更为贴近普通受众的方式,报道受众身上或身 边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将新闻作品写成具有平民视角的报道,写成有着 新闻工作者亲身体验的报道,写成具有人情味和亲和力的报道,使所传播的信息 能有效地进入受众的心智。此外,注重新闻的有效信息量还包括要抢抓新闻时效, 以及加强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地方台新闻与其他媒体竞争的资本。每个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特 色,每个区域的受众最关心最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要进行选择、 组织那些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色彩、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
新闻内容、编排形式如何突出地方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特征看,本地新闻与受众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在媒体竞 争中,地域虽然对地方电视台的竞争力发挥有一定的限制,使之不可能和省台、 中央台抗衡,但拥有“地利”优势的本土化和区域性,成为其贴近受众的最大资源优势。因为地域的贴近性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地方电视台赖以生存 的立足点。地方电视新闻应该立足本地市场,在“贴近性”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只有在题材上将本地人、事、物的变迁充分纳入报道视域, 让百姓充分了解和感知发生在其周围的事件,切实解决百姓关注的实际问题,在 形式上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情趣和口味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才能以独家、权威 的信息吸引受众注意力,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才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以“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 边”的定位,在当地百姓中美誉度甚高,令同行刮目相看。
四、发挥电视优势 电视是以“视觉”为主,视、听同步,声画合一,再现客观现实最形象、最 生动的声像艺术。电视与报纸、广播媒体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面形象的可 视性。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电视新闻片制作中强调画面语言、文字语言并重, “画”“声”结合才符合电视制作的个性和特性的。
自上个世纪电视问世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就一直存在着声画错位、视听 两张皮的现象。不少的电视新闻解说词完全是报纸、广播新闻稿,不具备或很少 具备电视新闻解说特点。打开电视我们随便可以听到播音员或主持人念着整篇整 篇的文章,看到一幅幅与文字无关、缺少内在逻辑联系的画面堆砌。造成电视新 闻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两张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制作电视 新闻时先“声”后“画”,即播音员先将文字稿录在磁带上,然后图文说字式的再贴 画面。目前,电视新闻存在一种可怕的倾向,似乎解说词更重于画面,对电视画 面内在联系、情绪关联、情感铺垫以及电视画面的审美等方面都有忽视的倾向, 于是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就表现得十分突出。事实上,一篇好的电视新闻报道在于 它的事实与逻辑力量,而非解说词的堆积。在对观众的影响方面,画面对观众的 形象塑造是直接感受,而解说词对受众的形象塑造则必须通过受众的再造想象。
同时,据行内人士测试,画面的视觉冲击与解说词的听觉冲击之比为8:2,这说 明画面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就是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我们如果放弃 电视新闻的这一独特性而去追求解说词的堆积,无异于放弃自己的优势,败于其 他媒体之下。
五、做好编排工作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门艺术,经过编辑与记者的默契配合,精心选材,量体 裁衣,再进行多方信息的筛选、搭配、调整、重组,形成信息的优势互补,最佳组合,产生1+12的综合效应。编排时要通过合理巧妙的搭配排列,实现整体优化 即从整体效益上超过单条新闻效果之和。优化组合是阐述新闻之间的联系的有效 手段和编排技巧。电视编排中还应该把握好蕴含在相对时空中的“节奏”。(1) 将录像新闻和口播新闻恰当混排;
(2)长短新闻相互调节;
(3)一条新闻中解 说与同期声的协调。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注意力往往随着 视觉疲劳而下降,当受到刺激后在短时间内还会恢复,就是说,看电视新闻的过 程,就是一个不断受刺激的过程,新异刺激越强烈,定向反射就越明显,因此新 闻编排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越大,观众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这样新闻传播的效果 就会更显著。
六、提高编辑队伍的自身素质 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取决于记者、编辑的素质,提高素质主要靠个人修养。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是做好编辑工作(也就是创新新闻节目)的前提条件,因此说, 好的编辑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献身精神和电视 传媒的专业技术知识。(1)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是当好新闻 编辑的前提,也是担当电视新闻编辑的首要条件。(2)严谨的工作作风。每天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和播出,其时间均以秒计,因而在内容排列和技术操作上都 应一丝不苟,马虎不得,否则影响极大。(3)求真务实的献身精神。有人说, 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现实的“温度计”、时代脉搏的“记录仪”。“求真务实”, 是新闻的生命。对一名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应保持求真务实、求新求快的工作作 风。(4)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一名电视新闻编辑,相对于报纸、广播编辑而 言,除熟练运用文字语言外,还必须熟练运用音像语言,诸如画面的剪辑、同期 声的运用等,做到画面剪辑遵循事件发展、人物特点与解说词声画的对位;
同期 声又与解说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一档完善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细操作,而新闻编 辑对题材的精心组织,对稿件的细致处理,对编排的巧妙布置,则是新闻节目上 台阶的前提。换言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是决定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根本 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