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民族影像发展论文
电影民族影像发展论文 【摘要题】观点与流派 【正文】 世界电影如今已经翻过了110年的历史。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斯・ 卢米埃尔在他哥哥奥古斯多・卢米埃尔协助下,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设计成功 “活动影戏机”,在巴黎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正式放映了他们拍摄的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喝汤》等几部世界上最早 的短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内地首次电影放映。根据目前的史料,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机构是任景丰创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
1905年它拍摄了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的 场面,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录性的戏曲片。
1912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无声黑白短片《难夫难妻》。从此,早期 的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从记录舞台戏剧,过渡到以表演和“讲故事”为主的叙事艺 术的转变;
在创作题材上从记录传统戏剧,过渡到改编文明戏、改编古典小说、 根据社会新闻反映现实生活的转变。中国电影所处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定社会 历史境遇,决定了早期的电影在中国这片土壤上的存在状态――它成为一种以取 悦于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为主旨、以市场盈利为价值取向的商业化电影。电影在 中国显示了与生俱来的商业本性。1930年影片《野草闲花》首先采用蜡盘发音方 法配制了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寻兄词》。1932年1月,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 声影片《旧时京华》问世。1931―1937年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中国出现了具有深 远历史影响的“左翼电影运动”,它既是一场以电影的方式展开的社会政治运动, 又是一场电影艺术美学运动,其间涌现出一批彪炳千秋的经典之作。1934年影片 《渔光曲》轰动影坛,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在1935年2月举行 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47年拍摄的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通过抗战期间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 了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影片在上海连映3个月,观众达70多万人次。1948年的 《小城之春》以八年战乱后一个破落家庭里人物的情感生活为镜子,展现了在旧 中国的生存境遇中人们道德与欲望间无法克服的纠葛和矛盾冲突,为世人留下来 一部凄美而又深邃的电影。1948年11月由梅兰芳主演的彩色戏曲片《生死恨》问 世,这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中国电影就是这样在变幻的历史风云中不 断前行,直到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新中国电影的历史命名 新中国的诞生,对于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的人来说,无异于一次“集 体梦幻”:现实生活的美景似乎比任何旧时的梦幻都更动人,也更美丽。在这种 历史语境下人们不再需要从银幕上去寻找豪侠义士的英雄梦和才子佳人的爱情 神话。放眼看一下四周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聆听一下在朝阳东升时悠然而起的 《东方红》的乐曲,人们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幸福正在来临。为此,在这样一个巨 大的“社会历史本文”中,不论是中国武侠电影所具有的那种通过假想的方式拯救 动乱的世界、满足个人梦想的叙事功能,还是那种通过嬉笑怒骂来安抚在灾难中 寻求慰藉的灵魂的市井电影便自然而然地淡出了历史银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英 雄化的叙事策略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恩格斯说过:“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 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司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 的观点。”(注: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 出版社1975年版,第43页。)根据对历史事实的取舍和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方式(在 不同历史事实之间确立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把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史学,命名 为作家作品史。而我们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作品 史”,这就是说,在这部著作中与时间相关联的首先是电影的表现题材。其次才 是它们诞生时代的社会及其作者。它的历史线索就不仅仅是建立在时间这个“一 维”的向度上,而同时还建立在电影艺术自身的形态之上。这样,电影史学的“样 式”就发生了变化。它所提供的历史内容也就与过去的史学著述不尽相同。应该 指出的是,《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是以1949年为起始时间,评述的是其后50 年间中国电影题材的历史脉络。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对中国电影始终没有 打破地域的界限,没有描述出相同的历史时段内中国电影的总体格局,没有相同 类型和题材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形态,而这一切都是研究1949年后中国电影 50年这样一个历史命题不应回避的问题。《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将不再拘泥于 行政区域划分的视野来研究电影的历史发展,而是将两岸三地统而观之,从而形 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电影史。它旨在探讨处于相同的文化传统中,由于 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相同题材、相同类型的电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 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对于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研究中国电影 50年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研究电影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我们对中国当代电影史学的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美学的方法,从多向的、发展的、总体的视点,而不是从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视点来 审视50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
它不仅从影片的生产数量,更重要的还要从影片的 艺术品质、社会效益和观众的接受程度来判断一个时期的电影创作的整体态势。
在继承中国史学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借鉴当代电影理论的研究成果,力 求完成一部立论有据、论述有理、史论结合的电影史学著作。为了保证对历史描 述的相对完整,我们把当代中国的电影共分为时政、都市、农村、军事、戏曲、 惊险、武侠、古装、历史、传奇、儿童、名著改编、歌剧、舞剧、音乐歌舞、美 术等部分,香港与台湾电影则单独成章。我们特别另设了两章,这就是“电影产 业”一章与“事件与政策”一章,全书总计16章。后两章的内容看似与评述电影创 作无关,但实际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的变化与发展无不在电影体制与 政治事件、国家政策的制约之下。这两章的设置为读者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认识、理解中国电影50年的变迁有了新的视角。本书在体例、立场、方法上力求 形成统一的学术规范,同时每一章又是相对独立的,既体现撰著者个人的语言风 格和学术水准,又能够保证全书总体的史学风貌,同时描述出中国电影50年来发 展的历史脉络,透视不同题材和类型的影片在这期间的历史性嬗变。
近些年来,国内文艺界关于“重写文学史”、“重写电影史”的呼声很高。人 们显然已经意识到文艺史学研究方面的某些弊端。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电影的史 学研究,首先不是站在价值判断的立场上,给影片的优/劣、对/错下定义。而应 当站在事实判断的立场上给是/非(不是)、真/假下定义。进而言之,所谓重写 电影史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我们能够站在今天的社会政治的台阶上,对过去的历 史事实(影片、人物)按照今天的尺度给出一个既定的评价,而是应当站在当代 的文化立场上,提供一个重新认识电影艺术历史现象的新范式。比如,本书中“时 政电影”一章,我们评述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期,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统治者的 思想、政策,为一个时期的当权者倡导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影片。既包括“文革” 时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作品,也包括新时期的某部分“主旋律”作品。我们用的 “时政”一词是个中性词,本身不含褒贬。我们是以当代文化的视角,就具体每部 时政影片的意识形态的差异,艺术体现的差异,做出分析与判断,引导读者对中 国电影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新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叙事题材:新中国电影史学的基本范畴 题材是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中的“高频语汇”。影片的题材划分是一个电影美 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电影史学问题。在此,我们之所以根据影片的表现题材来 划分不同影片的历史脉络,这基于以下原因:首先,题材比类型在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我们的电影艺术创作中,往往是根据电影的表现题材来确定的它相应 的表现方法,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电影的美学风格。离开影片的叙事题材,其 他相关的创作问题就失去了基础。其次,在中国由于相同的题材,处理的方式不 同,完全可以产生迥然不同的影片。如影片《血色清晨》(1990)、《民警的故 事》(1995)和《埋伏》(1996)都是以刑侦为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些影片在叙 事结构和表现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反类型”的艺术特征:它们不再是像通常的类 型影片那样去塑造一个超级英雄和与他相对应的超级恶棍,也没有把刑侦破案作 为全片剧作冲突的焦点;
而是将刑侦的情节性母题作为影片的叙事背景,凸现在 前景的是一个文化被践踏后的乡村教师的惨剧(《血色清晨》);
是由“小人物” 扮演的、被偶然失误所造就的“英雄”(《埋伏》);
是一系列由长镜头所组成的 流动而又真切的现实图景(《民警的故事》)――这些手法都与类型影片的叙事 方式截然不同,所以如果把这类影片放在类型片的范畴里来分析,那么不仅不能 真正概括出中国类型电影的美学特征,反而还会产生诸多歧义。而把这些影片放 在叙事题材内来分析,便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创作主旨。
我们知道,战争影片在西方电影史中时常是作为类型影片来处理的。好莱 坞的战争影片《巴顿将军》(1970)、《野战排》(1986)既是战争片,又是标 准的类型电影。而在中国,战争影片,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基本上都 是作为一种“主旋律影片”,这种电影固然也要进入商业化的电影发行放映渠道, 也相应地产生它的经济利润,但是从根本上讲,它们并不是像通常的类型影片那 样是一种电影企业的商业行为,而是一种由国家投资、政府指令、电影制片厂完 成的既定任务。至于它所产生的票房价值,只是附带在其社会效益之上的一种回 报方式,影片的经济效益并不是这类影片追求的主要目的。所以诸多的革命战争 历史影片并没有也不能列入类型影片的范畴。而把这些影片放在战争题材的历史 范畴里来讨论,符合中国电影的历史国情。所以说,决定电影性质的不仅存在于 电影本身中,还源于我们特定的文化,特定的社会政治体制。是社会决定了电影 最终的历史归属。而我们对历史的描述则应当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客观历史本身。
为此,我们采取了这种电影题材史的分类写作方法来描述新中国电影50年的发展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