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论文 [浅谈“理解”狄尔泰的故事论文]

浅谈“理解”狄尔泰的故事论文

浅谈“理解”狄尔泰的故事论文 “理解”狄尔泰论文篇1:《“理解”狄尔泰》 [摘要]在生活世界里,“理解”是一个普通的概念。但在哲学家那里, 它的丰富内涵和规定性却必须得到详尽阐发。对于任何近代诠释学理论来说,理 解理论总是一个关键的内容,因为只有通过理解对象的意义才能被把握,才能被 阐发。阅读狄尔泰,理解狄尔泰,绝不能绕开狄尔泰哲学的“理解”理论。文章尝 试从狄尔泰哲学“理解”的角度来理解狄尔泰。

[关键词]诠释学;“理解”;表达式;精神科学;狄尔泰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1833―1911)是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哲学巨人。他 是西方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师级人物。在哲学史上,他获得了多项 桂冠。例如伽达默尔认为他是开创诠释学的哲学时代的人。而英国学者里克曼则 从理解当代德国思想的角度阐发了狄尔泰的重要性,即当代德国的哲学家和社会 学家的作品正在被译成英文,而追溯到狄尔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类作 品。狄尔泰是一般诠释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位至为关键的人物。当代德国的哲学, 特别是哲学诠释学,与狄尔泰有着密切的联系。

狄尔泰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勤于探索,著作等身。正如里克曼指出 的,无论就范围还是就数量而言,狄尔泰的学术知识和学术成果都是令人望而生 畏的。他的哲学著作囊括了哲学的本质、知识论(或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和 人文科学的哲学等内容。此外,他还有心理学和教育理论方面的著作,并写作了 不少思想传记和大量有关文学的论文。确实,狄尔泰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涉及 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思想史等多门学科,几乎汇集了当时 所有的思潮,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综合”。狄尔泰的思想,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 泛反响。从哲学上讲,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如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 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等,都带有狄尔 泰论述的烙印。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开启了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和伽达默尔 的哲学诠释学的先路。海德格尔在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中,谈到他1917年集中研 究了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思想。他认识到,施莱尔马赫影响了狄尔泰,而狄尔 泰反过来也强化了施莱尔马赫的影响。相对于施莱尔马赫来讲,狄尔泰对海德格 尔的影响更大。受狄尔泰的历史生活哲学(生命哲学)的积极影响,弗莱堡早期(1915―1923)的海德格尔,既关注现象学,也关注诠释学,并最终完成了现象学 与诠释学的结合,也就是胡塞尔与狄尔泰的结合。这种结合的理论结晶就是海德 格尔的“实际性的诠释学”,它标志着现象学的解释学转向。狄尔泰对海德格尔的 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晚年的狄尔泰抛弃了心理学作为精神科学的基础,认为诠释学才是一 切精神的基础,而诠释学的基本活动――理解,才是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1860 年,是狄尔泰从事诠释学的开端。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启 发,在《诠释学的起源》中赋予了诠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概念和范畴 现在不只是被应用在说明生命事实之中,而且还在这种说明之中反过来对概念和 范畴进行考察;解释不再只是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述,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也从 属于解释;语言原来就是生命的表达,现在语言还是世界和生命的解释手段。诠 释学已经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层面发展到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 狄尔泰是现代诠释学的开创者。在《诠释学的起源》中,他还指出,内在经验中 的精神实在是很难客观加以把握的。我们不能通过内省直观直接把握心灵,而只 能通过它的种种表达式。诠释学不是通过内省,而是通过对精神表达式的解释来 把握精神实在。在狄尔泰看来,表达式是传达一种精神内容的物理事件。狄尔泰 把表达式分为三类:一是语言的使用。狄尔泰不仅把各种民族语言包含在“语言” 名下,而且把辅助的符号系统如代旗语、摩尔斯电码也包括在“语言”名下。由于 这两类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共同起着突出的作用,狄尔泰把对它们的理解看作是 “理解”的典型例证。二是人体的表达式或生命表达式。在这里,狄尔泰指的是面 部表情、手势、姿势、声调,以及自发行为,如微笑、眨眼、恐惧的尖叫以及耸 肩等等。狄尔泰相信,人们通过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微笑、挥手、哭泣或踌躇,不 仅揭示出他们有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甚至还揭示出他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的精神 状态。三是行为。这类表达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尽管其 主要目的并不是交流。行为也揭示行为者之精神生活的某些内容。表达式是通往 理解的桥梁。对于任何近代诠释学理论来说,理解理论总是一个关键的内容,因 为只有通过理解对象的意义才能被把握,才能被阐发出来。阅读狄尔泰,理解狄 尔泰,绝不能绕开狄尔泰哲学的“理解”理论。

理解概念在狄尔泰所有著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概念几乎成了 狄尔泰特有的标记。狄尔泰“理解”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该作何理解里克曼指出, 在狄尔泰那里,“理解”一词一般的用法已经引起了某些误解。主要有两方面误 解:一是认为狄尔泰的“理解”范畴包含对物质关系的领会,而事实并非如此。他 明确主张“理解”在人类世界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即理解限定在精神科学的特定的领域之内。在《诠释学的起源》中,狄尔泰写道,我们把这种由外在感官所给予 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过程称之为理解。这是一种语言术语,只有当每一个 已经牢固铸造了的、清楚而有用的被界定了的表达式被所有著作家稳定地掌握时, 一种我们急需的固定的心理学术语才能建立起来。对自然的理解是一种形象比喻 的说法。但是,即使对我们自己状态的把握,我们只有在非本来的意义上才说是 理解。的确,我可以说:“我不理解我是怎样做那事的”,“我再也不理解我自己”, 但以此我是想说,某种在感性世界里出现的对我的本质的表现就像一个陌生东西 的表现一样处于我面前,我可能不把它解释为这样的东西,或者是指另一种情况, 我陷入这样一种状态,我惊异于它,好像它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所以我们把我们 由感性上所给予的符号而认识一种心理状态――符号就是心理状态的表现的过 程称之为理解。

狄尔泰接着说,这种理解所囊括的可以从对孩童喃喃口语的把握一直 到对《哈姆雷特》和《纯粹理性批判》的理解。同样的人类精神从石头、大理石、 乐声,从手势、话语和文字,从行为、经济体制和宪法对我们诉说,并且需要解 释。此外,理解过程必须具有共同的特征,因为它是由这种认识方式的共同条件 和手段所规定的。在这种基本特征里它是同一的过程,例如,如果我想理解达芬 奇,那么行为、图片、画面和著作的解释在这里共同起作用,并且处于一种同质 的统一的过程之中。对于这段论述,彭启福教授分析,理解显然指向的是人类精 神的存在,理解的对象乃是人类的精神及其外在的 表现。需要指明的是,尽管 狄尔泰也讲到“石头、大理石”这类对象,似乎它们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但其实不 然。在这里,所谓的“石头、大理石”乃是一种艺术的元素,是雕塑和建筑艺术中 的构成性材料,它们和乐声、言语、文字、行为等一样,成了人类精神的载体, 成了生命体验的表现。既然理解只是指向精神世界,那么在理解的方法上,显然 也不同于对自然的解释之方法。一般认为,在狄尔泰的诠释学里,理解是不同于 自然科学的解说方法的精神科学的特有方法。狄尔泰的确说过,我们解说自然, 我们理解精神。狄尔泰从来就不认为理解是理解主体的一个主观的精神操作,而 是认为理解是生命的自然的实践的态度,是我们生命行为的基本前提。理解的对 象不是与我们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而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

关于狄尔泰“理解”概念第二个方面的误解是,把“理解”与“同情”混为 一谈。但是,如果我们把狄尔泰的思想看成是一个整体,并且估量一下他的探讨 所具有的含义,那么毫无疑问,狄尔泰显然是把“理解”看成是一种理智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情感的过程。显然,理解人们所说的东西,不仅包括理解那种组成柏 拉图哲学或者美国宪法的复杂的命题网,而且也包括理解“2+2=4”或者“把窗打开”这样的陈述。“同情”不可能靠着想人非非而成为理解上述命题的主要因素。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同情”也是有帮助的。但是,在何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有 帮助,则仍然是一个纯粹经验的问题。

狄尔泰探索了客观精神和基本理解的关系问题。狄尔泰的客观精神实 际上是精神的客观化。他指出,客观精神的范围从共同体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交 往形式以及目的性关系到道德、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客观精神体现 的是社会生活中个人之间的共同性,是这种共同性客观化在感觉世界中的产物。

客观精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世界,因为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就从这个世界汲取 营养。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中介,通过它每一个社会成员才得以理解他人及其生命 表现。例如,孩子早在他学说话之前,就已经完全置身于共同性的媒介之中了。

他之所以学习理解姿势、表情、动作和叫喊、词语与句子,只是因为这些东西始 终作为同样的东西,作为与之所意指和表达者处于同一关系中的东西呈现在他面 前。个人就是在客观精神世界中进行理解的。

与大多数人一样,狄尔泰也认为,理解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理解 不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不是由哲学家或某一门学科专家发明和设计的东西,它如 同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一样平淡无奇。狄尔泰还认为,理解虽然平平常常, 司空见惯,但在人类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没有理解,人类 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家庭的和谐、工作中的合作、各种形式的社会制度、经济制 度和政治制度,都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在这里,理解被提高到这样一个高 度:人不仅具有发明、发展和使用系统复杂的语言能力,人还有创造、传递和理 解各种纷繁复杂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宇宙间一切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并 使人类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成为可能。观察和探讨人与人 之间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进而理解人的体验,把握世界的真实,是 精神科学的重要任务。

在狄尔泰1910年写的《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中,他遵循洪堡 和施莱尔马赫的思路,也把理解区分为理解的基本形式和高级形式。理解的基本 形式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实际生活利益的理解。理解产生于实际生活利 益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依赖于相互交往,人们必须相互理解,一个人必 须知道另一个人要干什么,这样,首先形成了理解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就 像字母一样,其相互组合使得更高形式的理解成为可能。

在理解的基本形式中已经埋下了向高级形式过渡的种子。在理解过程 中,存在着一个从个别的生命表现到生命关系总体的归纳推理。理解的高级形式,概括起来,其共同特征是:从单一的生命表现出发,通过一种归纳推理,理解一 种整体关系。理解始终以个别的东西为其对象。在理解的高级形式中,理解从对 同时存在于一部作品或生命中的东西的归纳性概括,推出一部作品、一个人、一 个生命关系中的关系。狄尔泰的理解的基本形式和高级形式,类似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为了对理解过程的展开作出清楚地表达,狄尔泰提出并阐释了移入、 模仿或重新体验的概念。移入是存在于理解任务中的一种状态,即存在于自己的 体验中而又在无数情况中被经验到的那种生命关系连同存在于这种关系中的一 切可能性都始终在场并已有所准备的状态。移入是理解过程的基础,作为理解对 象,可能是移入一个人,也可能是移人一部作品。狄尔泰认为,体验表达所包含 的东西比诗人或艺术家意识中存在的东西更多,从而也会呼唤出更多的东西。这 一观点恰恰与狄尔泰坚持的理解的创造性是一致的。在理解的最高方式中,清神 生命的整体参与到理解之中,这种方式就是模访或重新体验。重新体验是沿着事 件的路线的创造。这样,我们就与时间的历史并行,与一个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事 件并行,或与我们周围的一个人的心灵中发生的事情并行。

在狄尔泰那里,生命本身是一个关系整体,而它的种种表达式则可看 作是它的“部分”。我们要哩解生命本身,必须理解它的这些表达式;要理解这些 表达式,就要对生命有所理解。生命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理解无始无终。理解 是个循环。意义在历史中随着理解境遇的变换而不断地生长。

“理解”狄尔泰论文篇2:《狄尔泰生命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摘 要]以狄尔泰为代表的生命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对西方 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对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的建立更有着重要的意 义。它不仅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产生提供了孕育的土壤,并引导人本主义 心理学关注人性的成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最重要的 是它对于提升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的合法地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生命哲学;心理生活;描述与分析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其自身必然少不了对人类生命的探索 与研究,同时,作为从哲学中孕育出世的心理学,受其哲学母体的影响更是显而 易见的,其中有关生命主题的生命哲学与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二者之间则更是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 世纪70年代,生命哲学思潮起源于德、法等国,从揭示人类生命的性质和意义出发,深入探索人的存在及其认识和实践的一切活动, 并将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经验活动作为其讨论研究的重点。作为一种早期的人 本主义哲学思潮,生命哲学对后来这一思潮中的各流派都有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 对于心理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狄尔泰、齐美尔和法国的柏格森。

其中,狄尔泰在生命体验的理解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最具代 表性和影响力的生命哲学。正如英国著名狄尔泰研究专家里克曼所言:“狄尔泰 影响了我们今天耳熟的所有思想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阿尔多诺 和哈贝马斯〔1〕。”因此,试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出发,探讨生命哲学与西方 心理学的发展。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观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狄尔泰反对传统哲学把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认为哲学是一种精神科 学,指的是某种生命、自我,并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把物质和精神连接起 来的生命,唯有生命才是世界的本原。他将生命描述为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 动,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表现出来就是直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 道德、社会制度及历史等。因而他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生命”的客观化, 不可能用自然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理解生命,并提出了“自身思义”的方法论,即 将其解释为一种反思的意识,是主体朝向自身的生命的体验,也就是内省的方法 研究自身的生命体验。他始终坚持在原生态中把握事实自身,即要如其自身所是 地来把握生命之流;坚持以“生命把握生命”,即必须从生命自身出发来把握生命 的概念,只能凭内心的体验去领会和理解。可见在狄尔泰的眼中,体验本身就是 生命个体的功能,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狄尔泰在其将哲学定位为一种精神科学的基础上,进而将心理学定位 为描述心理学,目的就是使心理学走出自然科学的门类,进入精神科学的范畴, 并成为其基础科学之一。这里所谓的“描述”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而非 流派,换言之,即是以“描述”为取向的心理学,而非“描述心理学流派”。同时狄 尔泰强调,他的描述的心理学与当时盛行的说明的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认为说明的心理学试图仿照原子物理学,通过建立起因果关系而来解释精神现 象,体现出一种科学主义的取向。描述的心理学则源于我们对生命没有成见的、 原原本本的体验,直接地描述事实,从而勾画出与生命相关联的结构,以此揭示 出这个关联中各组成部分据以结合在一起的规律。狄尔泰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能够整体把握精神生活的科学。他关 心的既不是精神过程片面的特殊方面,也不是其支配规律,而是人的整体。他认 为不能从外部,像一个不受个人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的观察者那样看整个人, 而是作为这个人本身看和感受他自己,以此透彻生命的意义。狄尔泰把心理看作 是表象、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命的整体关联,即 心理生命。因此描述心理学不能像当时流行的心理学那样,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 方法,机械地把孤立的、原子式的表象和感觉连在一起,将破碎的事实片段作为 研究的对象,而必须对人的整个心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索,使用描述的方法, 即不对心灵生命做任何本质的假设,如是地描述直接呈现于意识中的事实〔2〕。

相较于传统心理学,狄尔泰的心理学存在另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它 不仅仅研究个人的精神,而且也研究共同体的精神,即社会和文化的精神。传统 心理学只是个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具有个体主义的缺陷。然而,狄尔泰认为人 的存在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存在,正因如此,心理学就必须考虑历史生命的内容, 其研究范围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大到了社会和文化精神,包括历史生命的内容和社 会关系等。

通过对以上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探讨,可以明显 看出其思想观点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是一脉相承的,在研究方法上表现 为对心理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研究,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还原 论;在研究对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活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心理生活的 价值、意义等,而坚决反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和价值中立的立场;
在研究任务上表现为对人的心理生命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描述,通过进入他人的世 界,以达到重新体验他人的世界,最终实现对心理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等的客观 理解。

二、生命哲学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现代哲学背景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 义哲学以及解释学。以狄尔泰为首的包括叔本华与尼采的唯意志哲学、柏格森的 生命哲学等,对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一)生命哲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首先,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产生提供了孕育的土壤。人本主义 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典型代表,也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它既 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 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价值,以及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3〕。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 方法上自然存在其独特之处。它认为虽然不论研究对象是物还是人,客观性的保 证是所有研究的基本要求,但是也因为对象的不同,二者对“客观”的要求和理解 就存在很大差别。对物的研究要求观察者站在物的对立面冷静、不加任何主观干 涉,不受任何情感因素影响地观察。狄尔泰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无法透析生命 的意义,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在对人的研究上,因为而对人的研究则需要走另一条 通向客观的道路, 即走进观察对象的生命中,通过对观察对象予以感情的投入、 价值的关切,体验他人的世界,实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更准确、更直接的整体感 知和客观理解。也因此,狄尔泰强调移情、模仿和重新理解。他认为人心具有共 通性,当观察者付出爱或同情心而产生移情作用时,就能走入观察对象的内心世 界,达到对生命的客观理解,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洛 梅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论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其次,为研究人的自我超越 开辟了新方向。狄尔泰认为生命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它自己的完满,这一思想在 作为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齐美尔的理论中获得发展。齐美尔在同样认为生命 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冲动的基础上,提出“生命超越生命”, 以此强调生命的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 洛、罗杰斯等同样都认为人性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与 生命哲学都认为人性是不断超越发展的,并对生命都抱有积极的态度。

(二)生命哲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 19世纪末,在多数西方人沉浸于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文明的时候,狄 尔泰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所探索研究的主题应该回归于人类生命。一个世纪后的 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研究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为当今科技日 新月异,而物欲横流的社会带来再次重审人类生命,重拾人类尊严的机会。狄尔 泰认为尽管生命进程中会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但是在这些多样性中具有内在的 根本目的性,即实现它自己的完满,并且生命的完满根本上取决于精神的丰富和 心灵的充盈,当二者得以满足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表达, 从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积极心理学同样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完善,通过研究人 类积极的品质,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引导人们不断地发 展自己的潜能,挖掘那些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此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特别 是其对“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无不体现其思想中流淌着生命哲学的血脉。三、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重 要影响,然而,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由于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遭到了许 多批评和各种质疑。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学中运用的有限性,使其无法像实证 主义、现象学和解释学那样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基石。

第一,狄尔泰基于人性的共通性认为用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他人的世 界和故事,达到对心理生活的客观理解。然而,对于狄尔泰的这种“心理生活上 的客观理解”,从科学研究的要求来看,归根结底无非是对研究者的移情、模仿、 重新体验能力的要求,这难免使其方法论渐渐走上唯心和神秘的道路。因此阻碍 了生命哲学对西方心理学的这种持续影响性。第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都只是客 观主义的描述和分析,它们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纯客观地理解心理生活的 “客观主义”。因此,尽管生命哲学把这种描述和分析方法看作是人文科学的普遍 方法,并跟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严格的对立起来,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西方客观 主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义方法论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狄尔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其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1)尽管经历可以给我们精神生命过程的统一整体, 但它不能 揭示这过程的实际运动;(2)通过观察能看到的精神生命的范围是有限的;(3)对内 省提问题和解释其结果的术语难免会影响真正的问题。最后,狄尔泰开始怀疑是 否通过直接内省可以发现关联整体本身〔4〕。这些质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都体 现出以狄尔泰为首的生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有限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 命哲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 卢云昆,朱松峰. 以生命把握生命-狄尔泰哲学方法论初探〔J〕. 世界哲学,2008,(04). 〔2〕 李鑫,贾林祥. 浅析生命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J〕. 教育理论 与心理学,2012,(08). 〔3〕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汝伦. 从心理学到释义学-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2). 〔5〕 张夫伟. 狄尔泰生命哲学及其当代教育意义〔J〕. 鲁东大学学 报, 2009,(09). 〔6〕 彭春燕,许婷. 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教育的审视〔J〕.当代 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2). 〔7〕 徐凤. 积极心理学:
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 科技信 息:人文社科版,2006,(07). “理解”狄尔泰论文篇3:《谈狄尔泰的生存论解释学》 摘要:当解释学在对文本(广义的文本包括人类文化符号的一切精神 产品)的解读寻找方法论基础,尤其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时,解释学的根 基就越发指向人的活动本身,指向生命活动本身。狄尔泰作为连接施莱尔马赫与 海德格尔解释学思想的桥梁,最早的将生命活动与文本的解释学结合起来,揭示 了理解与解释的内在根基。

关键词:理解、生命、意义 一、生命解释的可能性 二十世纪解释学在经历了古典解释学、一般解释学的发展后,经由狄 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努力,使自身上升到了生存论高度,现在我们 所讲的解释学一般都是说“哲学解释学”。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首先,与以往古典 解释学将解释对象局限在法典经文上不同,哲学解释学将自身扩展到一切精神科 学的领域中,而它之所以能这样做,乃是因为哲学解释学的根基建立在人与世界 关系合而为一的基础上,这也是它第二个特点。即与一般的方法论的解释学不同, 哲学解释学不再将解释对象从解释者身边赶走后再试图拉回来,不是将解释对象 放置在“某点”上,再去拿某种方法去解释它,而是承认有某种源始的不可分割的 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理解与解释的可能性,而哲学解释学正是要对“理解 与解释”本身进行探讨。

从传统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的对比中发现,传统解释学因为忽视了生 存论研究,自身建立在未经明言的一个基础上,这来源于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 的思维模式,传统解释学的信念:解释对象可以脱离解释者而自行具有不变的意义,而我们解释者要做的而且能够做的就是挖掘那个僵死对象曾经承载过的意义。

这个信念至少有一下三点信息:解释对象是静止的、凝固了的历史存在物,它身 上带有一种客观的意义,这意义是它的创造者给予的,一旦给予便永恒携带;意 义本身是可以自行存在的,意义是唯一的,不变的;解释者的任务是还原对象的 本来意义及其创造者的意图。因此,在施莱尔马赫那里,要想理解柏拉图的对话, 我们就必须详尽地了解柏拉图时期的历史知识、学习古希腊文、并且带着一种设 身处地的心情去理解作者的意图,他有一种自信,凭借心理学的解释和技术的解 释二者的相互结合,最终能够把握那个作为唯一意义的“真理”。但哲学解释学因 为其哲学基础不再是静观式的反省状态,所以传统解释学以上的三个信念在哲学 解释学看来就是有问题的:解释对象与解释者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这样划分开来 意义是否可以独自存在是否有一种客观意义在那里我们能达到那个所谓的“本来 意义”吗 “对象化”这个意识行为在哲学解释学的哲学家看来都是次生的,这是 理智停顿反思后的一个判断,而不是原生的真正的经验。哲学解释学并非要排斥 理性,而是要揭示,人的生命活动中非理性与理性一样具有源始的地位,将它描 述出来,将人类的面孔补全,而不是使人的生命偏居一隅。所以,解释对象与解 释者本并不是相互不关联的孤立存在,解释者也不是只拿着一把名为“理智”的手 术刀去解剖它的对象,意义必须是一种“参与”,并且随之生发出更多的意蕴。生 命哲学与存在哲学关注人的存在方式,穿越时空与阿波罗神庙的铭文“认识你自 己”相对应,海德格尔直接将人的存在说成是“此在生存的领会”,人本身就是在 各种相互交错的关系中理解着、解释着而生存着。其中,理性认识只是人的存在 的一个方面,它崇尚客观、普遍,就以为它的对象也应该具有这样一种品质;感 性认知容易变化消逝,因而人们说它不能达到普遍不能达到真实,但我们恰恰是 在最深刻的情感中体会到了人类的无隔阂联系。在对精神的解释中,有一种理性 所不能达到的而必须是依靠整体体验的东西,这不仅是经验的事实,也是人类存 在状态的事实。“只要人们体验人类的各种状态,对他们的体验加以表达,并且 对这些表达进行理解,那么,人类就会变成精神科学的主题。”① 二、“我们” 生存论的理解与解释中,理解“是对以汝的形式存在的主我的重新发 现;在任何一个比较高级的联系状态的层次上,精神都会重新发现自身”②,认识 主体及其对象是同一的,我们要问,陌生化是如何出现的他们如何又是同一的 按照狄尔泰所叙述的客观精神,每一个个体一出生就从自己的共同体中摄取生命的养料,用伽达默尔的话说,很难想象,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孩给放到 狼群一段时间后再带回来能据以研究一种原始的语言习得。我们对每一种现象的 对象化研究总要有这个基础,这是一个最为直观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根据我们 生命获取的知识去理解世界并且与之互动。“对于我来说,任何一个人、任何一 种事物都不仅仅是一个对象;对于我来说,它还包含着压力或进展,包含着某种 努力奋斗目标或者对我的意志的限制,包含着某种重要性,包含着某种重要性, 包含着对某种考虑的要求,包含着某种内在的封闭或者抗拒状态,包含着某种距 离或陌生状态。通过这种生活关系,这些事物和人便都会要么转瞬即逝,要么永 恒地带给我幸福,便都会扩展到我的生存状态或者强加我的力量,要不然,它们 就会限制我的生活范围,对我施加压力,并且耗尽我的精力。” 客观化了的精神系统――当做文本成为我们的一种经验;同我们共存 的同胞,与我们分享着客观精神的人们,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生命充实意义。狄 尔泰并没有对现在活着的任何一个人做过生存论上的解释学论断,而是将自己的 研究中心放在了历史的文本――诗歌、音乐、传记。

三、思考 在狄尔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想主义信念中,包含了一个对生命的极高 要求,还包括了对艺术品毫无猜疑的信任,个体生命的完满度决定了他对这部作 品的理解程度,这种完满度包括他的人格和知识。事实上,在这里,狄尔泰的信 念已经暗示了文本的意义是不能脱离解释者的,即便是理想主义的信念也是如此, 我投射到文本中是一种信任,带着极大的热情去探索它,它当然不会令我失望, 只不过这种回报之中总夹杂着我的付出和创造。我的生命中的想象与感受能在多 大程度上满足自己,就能在多大程度上从文本中生发出意义。所以我认为对文本 的关系与对其他个体生命的关系存在相似之处。

对于文本的理解与对于他人生命的理解一样需要自身的完满与命运 的机缘。狄尔泰在给自己孩子的书信中写到:“永远尽其所能而行事,永远诚实 地、纯洁地行事,永远按自身的性格并且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行事……这样,人就 能够自由地面对任何人。与此紧密相连的是:通过自身的内在生活,赋予你的存 在以一种内在的价值,并且永远向往更加美好更加高尚的精神世界。”③在生命 的理解中,也存在一种理想,这是建立在交往表达的无欺骗性与可理解性的前提 上的,在这样一种对精神完全的信任中,异己的东西将会逐渐消失,精神才真的 是“行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能达到“我们”,必须是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完满 性与相似性,无法想象,一个年少轻狂的孩子真的能对一个正处于老气横秋心态之人产生什么认同;也无法想象,两个年少轻狂的孩子能在不经历坎坷的生命之 后达到对彼此的认同。狄尔泰一生关注的乃是生命本身,对他来说生命的面孔嘴 角上挂着微笑,但双眼却是忧伤的,人们对于这生命的神秘充满了迷惑和不解, 而理解则为人们打开一个世界,供生命敞开心扉。(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 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参考书目:
[1]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 [2]里克曼《狄尔泰》 注解 ①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7页 ②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3页 ③ 里克曼《狄尔泰》,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