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日语论文_日本文化日语方面论文

日本文化日语方面论文

日本文化日语方面论文 日本文化日语方面论文篇1 浅析日语寒暄语表达中的日本文化 摘 要: 寒暄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 普遍行为,但其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与社会心 理不同而各异。分析日语寒暄语表达的独特性可以管窥到日本民族的深层社会文 化。

关键词: 日语寒暄语 语言特征 文化 人们在交谈中离不开寒暄语,日语寒暄语是日本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 的表达方式。作为日语学习者,我们必须掌握日语寒暄语,以实现与日本人的顺利 交流。日语的“挨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禅宗和尚们为 了悟道,常常进行一对一的问答,这被称为“挨拶”。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挨拶”一词的含义 较广,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 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 社仪性行为之一。”由此可见,“挨拶”是以语言行为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 为方式。所谓动作,可以想象到的如见面或分别时的点头、握手、鞠躬、拥抱和 亲吻等。

“挨拶”还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用以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 和关系。事实上,所谓“挨拶”行为,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因为任何社 会、任何民族,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彼此相见时,总需要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相 互确认对方的存在,增进感情,建立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它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寒喧虽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其具体内容和方 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譬如中国人喜欢握手, 日本人喜欢鞠躬,西方人则更习惯于拥抱,诸如此类都有很深的社会渊源。在语言 表达上,更是互不相同,例如,中国人见面时说“幸会”“你好”,而日本人则说“早 安”“晚安”,甚至于以“今天好冷啊”“又下雨啦”之类有关天气的情况来打招呼。所 有这些,都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乃至人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对日语寒暄语表达作考察。

一、日语寒暄语表达体现了日本人强烈的集团主义归属心理 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位置来看,日 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山地和火山占国土面积的74%。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 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与外界交流很少,外来影响很难进入日 本,而且日本列岛内部的各地域之间相对隔绝的环境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团 结互助、居安思危和竞争的意识,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民族集团意识。日本是一个 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社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缘故,日本人对其所在的集团形成 了“家”的意识,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家靠家庭,在社会靠企业,而企业靠国家。所 以欧美人说,整个日本就像一家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

日语日常寒暄语表达也反映了这一点。日本人在离家出门时,通常对 家人说:“いってきます(我走了)。”而家里人则说一声:“いってらしゃい(你走 呀)。”外出回来的人在进门时要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 而在家的人则说:“お帰りなさい(你回来啦)。”这种“挨拶”不仅仅用于 家庭成员之间,在学校、公司,在凡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均普遍使用。“我走了”、 “你走呀”之类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而进行的翻译,体现不出日语固有的语感, 作为日语,是“去去就回来”和“去去就回来呀”之意。“去去就回来”意味着“我的离 去时暂时的,不是脱离群体”;“去去就回来呀”则意味着对离去者的继续承认,而不 是推出群体之外。

二、日语寒暄语表达体现了日本人谋求和谐的心理特征 日本是单一民族,是一个使用单一语言的岛国,在历史上从未受到外来 民族的侵略。国内虽然有过不少战争,但是就其规模和激烈程度而言无法和欧亚 大陆的民族战争相提并论。可以说日本自弥生时代以来的两千多年基本上过着安 定有序的生活。而维持这种安定有序生活的基础就是以和为贵的精神。可以说以 和为贵、谋求和谐是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和思 维模式。它渗透到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在语言交 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日本人在餐前餐后,或是接受对方提供的一杯茶、一杯 咖啡的前后,都要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和“ごちそうさま”。前者是“承蒙赏赐”, 后者是“多谢款待”的意思。我们觉得一顿便餐或一杯茶不值得如此造作,是累赘。其实对于日本 人来说,“此话并非只是感谢款待自己的主人,而是对使此餐成为可能的所有人的 感恩戴德,也是对所有人付出的劳动所表示的谢意,这就如同欧美国家的人在饭前 进行祈祷一样”。①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日本人在自家,或一个人用餐时亦是如此。

儿童从小便受到父母、老师的严格指导,懂得不知道珍惜别人劳动的人,便不能与 他人和睦相处,进而是不知情理的人。

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好处表示感谢,或对自己给别人添的麻烦表示歉意, 已成为“挨拶”的特色之一。例如,日本人经常在“挨拶”时言及已经过去的事情,一 再地说“先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夜は失礼しました”等。这 种“挨拶”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建立在一个不间断的时间线上,进而得到稳定 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三、日语寒暄语表达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意识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农耕稻作,在春夏秋冬四季分 明的环境中生活,虽然有时受到台风、地震和火山的侵袭,但同时也从自然中获得 了不少恩惠。日本人从来没有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的对立物或天敌,而是把自然界 当作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这种对自然界的亲和意识在日本人中间是非常 强烈的。

一年四季,日本人把自然置于自己的周围,去享受自然。在日语里,在日 本人的“挨拶”中有关季节、气候变化的语言占很大的比重。例如“暖かくなって きましたね(天气暖和起来了)”“今日はあついですね(今天真热啊)”等都是频繁 交换的“挨拶”。尤其是在书信中,关于季节气候情况的描述,是问安部分中不可缺 少的内容。四季分明的自然环境,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农耕民族特有的生产、生 活方式培养了日本人对天气的强烈关注。这种关注已经成为日本人日常“挨拶” 的一部分。

四、结语 一个民族的语言特性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经过长期的 发展形成的,因此语言活动能很好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根据以上寒暄语 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日本人的几种民族性。概括而言,日本特有的自 然 环境和 社会历史孕育了这种特有的 语言特征。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日本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注意和周围的人保持和睦的关系,谋 求社会内部的和谐。

日语寒暄语的内涵非常丰富,没有深刻的理解,就绝对不可能做到灵活 准确地运用。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由于历史 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 同产生了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我们研究讨论这些语言与文化的深层 联系,目的是 要使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并不只是把语言简单地看成是一套用于人际关系交流的 单纯的系统,而是要更多地了解这套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这样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才会是全面的、深刻的,同时在运用的 实践当中,也可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 导致的误会。

注释: ①水谷修,水谷信子.外国人の疑問に答える日本語ノート1.ャパンタ イム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