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生态文明理念是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研究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而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理念在 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显现。伴随着治理全球生态危机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 生态教育必须具备全新的观念并口内容: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构建生态教 育课程体系;树立“生态人”的培养目标。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为了缓解人与自 然的矛盾,生态教育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生态人 18世纪末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此,人类社会呈现出前 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 种便利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困境与焦虑。自20世纪50~60年 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其 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也对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 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雏形,那么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 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说明我党已经意识到 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 前已表现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特征。学者申曙光在《21世纪——生态 文明的世纪》中提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但生态文明已经出现萌芽,萌芽中的 生态文明已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一般认为,生态 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自然 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能满足当 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除了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自工业化时 代以来,以人类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思想就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 绝对化、单一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1、低碳经济:以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 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消耗、高增 长、高污染。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突破传统经 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人类必须走一条全员共享的、新 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那就是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 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 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而生活方式就 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 化的享受。

而这也正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低碳经济”最早见 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 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但 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达到“全面推进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文明: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 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我国实施新型现代 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 明社会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 然选择,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应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而停止现代化的脚步;也不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只是视为将来要做的事 情;更不应当像发达工业国家那样,把现代化所造成的破坏自然环境等种种负面效 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让他人为我们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能够 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在理论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把关于新型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 结提升,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 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新举措,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新型现代化的建设应成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为此,中华民族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以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世界的未 来,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生态文明摈弃了以往文明形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以更高 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 角度把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向 1、生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生态文明 的兴起,既丰富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又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教 育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使现代教育顺应生态文明的发 展潮流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

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IIEP)第一任所长菲利普·库姆斯 (Philip 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 World Crisis in Education:Systematic 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 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 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 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 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 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 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 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 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 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各机构部 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 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 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 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 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 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能更令人 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 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 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 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 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 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 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 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 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 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

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 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 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 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 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 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 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 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 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 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 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 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 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 念,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不易在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更好地内化为人的品质。

一是人与自然的“两大和解”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一个根本问题。尽管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里,并非像今天 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的如此突出与严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人类始终面对着这样 一个根本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路径。在他们看来,在人 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 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 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 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类社会必然面临着“两大和解”的任务,那就是“人类同自然 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寄 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人对自然 生态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人自己的人文生态的控制。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 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换言之,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问题纳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 中。

马克思的生态观启迪我们,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解决人与自然的 矛盾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 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长远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 续发展。

二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 见解凝结于“天人合一”的命题当中。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 的最高实体;所谓“人”,即指人与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家大多以此为人的最高觉悟与智慧,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 是统一的。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道家提出了“天” 与“人”合一的“万物一体”思想,天地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 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含 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 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 会现象的能动本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是生态伦理的认识基础。儒家 也借助“性天合一”思想论证了“天人和谐”的宇宙生命统一论。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观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 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由生命系统 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因此,我们也应当以“天人合一” 的生态智慧,以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 价值的起点,正确处理文明形态渐变中的失衡问题,促进生态文明的深化实践。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 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 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一方面,要树立资源有 限意识,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 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反对挥霍奢侈、 铺张浪费的无节制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和环保,自觉选择对 环境友好和对健康有利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产品和消 费行为,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防范生态安全隐患。由于消费是 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一旦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必将引导和促进绿色 生产的发展,增强产品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 生态文明新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看出,绿色消费观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契合,也是低碳经济发 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转变消费理念,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还要加强绿色 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宣传。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类行为 带来的种种后果。不仅要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 空间。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站在生态的角度和高度来正 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也就是将来的“生态盲”。

这与过去的“文盲”、“科盲”一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淘汰。总之,通过生态教育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 自然中的位置,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 明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现代 教育应该树立和坚守的新理念。

2、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我们的教育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生态文 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教 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一种对自 然与生物、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 现代社会文明观。

理想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

在这个均衡系统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先导’的两元主体互动,每个师生 都参与探索与创造,实现引导和自主的统一”。在这个体系下,因材施教,优生优培, 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 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现代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凸显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一方面是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 面又是为着匡正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弊端。因此,它也深深蕴含着新时代对变革教 育的需求。在顺应工业文明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限的突出表征是:偏执于 为工业发展服务,目标指向单向度的人——“经济人”。通过透视工业文明的局限 而反思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生态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文 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功能的调整也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 的,因此,生态教育就具有了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生态功能。这也将是教 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二是整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生态教育陆续开展,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 普遍提高。但是,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加强人们的生态教育, 必须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 育,它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一种多角度、多形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教育。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生态教育作为一门单 独的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建设。

在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社会学、 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等人文社会属性的学科研究,并逐步渗透到生态教育的具 体内容中来。这样,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 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仅有利于使学 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生态文明素 质。

三是实践性。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一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 道德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教育不但要表现在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上, 由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公德风尚,更要强调的是人们 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实践意义。可以说,只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 我们的生态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起到教育的实际效果。生态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与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交织在一起并可能决定其命运,虽如此,但有些人还是对生 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抱无谓态度。因此,不但要让被教育者积极行动,作为教育工 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掌握基本 的、浅显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更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在课内,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状 况生态安全实地考察调研,使其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体验大自然之美,培养他 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态情感。

3、树立“生态人”培养目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 本身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活动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 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 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其深层原因。面对“人被疾病、洪水、 干旱、风暴、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雷电、泥石流、物质盘剥与精神压迫、包 括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双重的‘环境污染’……铺天盖地的蝗虫般追逐、包围、覆 盖与吞噬”等有悖人类现代文明追求的生存处境,人不仅仅是在污染和损害我们 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原生态,也是在亵渎和贬低自己。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重视内在心灵 环境的保护,承传和重视先人的人文精神美德,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在 倡导人们终止对自然的污染侵害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空间。正是对应这种外 在环保与内在环保统一的要求,人的物质需求利益、社会需求利益、精神文化需求利益与生态需求利益之间协调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培养“生态人” 作为当今生态教育的发展目标。它不但是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深化的一种潮流趋 势,也预示着生态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人”的概念,是针对单向度的“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是指具备生 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工业文明发展的实践 证明,“经济人”假设只具有相对的客观合理性,这一假设在高度强调人类经济自利 行为的同时,极力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 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而“‘生态人’既是现代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时代理想的人格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 现代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人”不仅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自觉 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他已经从“经 济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限扩张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以推进生态、经济和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为范式和理想人格。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 发展理论特别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构成了绿色低碳经济理论的前提性 假设,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当前,以“生态人”为支撑的、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成 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展示了人类社会全新的广 阔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发展加快了“生态人”新型人格模式的确立,新型“生态人” 人格模式的确立反过来又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以强大支撑。“生态人”假设作为 生态教育的一个目标,也将凝聚并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体制乃至整 个文明形态的绿色变革,加速全社会生态化改造进程。因此,塑造合格的生态文明 主体——“生态人”,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的各种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