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教育对我国会计行业中高级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在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会计学专 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问题。关键词: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 巨大冲击,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和涉外经济日益广泛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各部门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 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 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必然产物,也是与之相应的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的确定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 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使命的教育体系,就是高等教 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学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应建 立起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应用 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等;二是在课程 体系与课程设置上,应用型本科教育着眼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 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在教学模式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 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实践;四是在实践教学上,应用型人才 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以校内实验、实习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 以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会计学专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于会计专业 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现培养的差异。在当今的经济 环境下,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但这种财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定位在中等层次上,高层次的需求相对来说较少。另外,目前现实中大量企业需要的是实 务能力强,有一定理论基础,并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会计管理型人才。所以,大学会计 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备复合能力的中级应用型人才,才是切合实际的选 择。
二、进行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在人才需求发生较大转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就 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多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是在办学理念上进行转变。要改 变已有的“只管培养不愁分配”,“只顾招生不问需求”,不考虑办学特色的陈旧观念 和意识,牢固确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市场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和办学特色意识。
其次,需要在教学思想上进行转变。应该在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关于多 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主动服务于市场的办学 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再次,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 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相应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 教育,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努力探索多种路径和方式,切实加强 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展“开放式”的师资建设。具体体现在,各高校的 会计专业可以借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学科交叉的手段实行校内开放;会计 学专业教师可以是经常和定期来校作讲座的客座老师,实现校外开放;会计专业可 以与国外成功的高校合作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 际开放。第二,引入新式教学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例如,积极引入“启发式 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方法,并与现代多媒体 和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和改良。第三,加大职业 培养的力度,进行“全职式”的职业导航。在教学模式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意理 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三、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会计学课程 应用性人才培养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变化等市场需求来重 新架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设计课程。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 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会计学为例具体可 以做出以下几方面调整:第一,调整课程比例和内容,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倾向。会计专业是应用 型很强的学科,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需要在社会中从事实际工作,对学生实践 和应用能力要求都会比较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以这种需求而转移。以应 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不同专业应重新考虑“厚基础、宽口径”原则下的课程设 置,努力培养不仅掌握较为宽广的理论学识,更要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 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适当减少传统教育中基础性、学科 性的基础知识的比例,在理论深度上也要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增加应用型知识的课 程比例,把应用能力培养要求适度提高,突出专业性和应用型两个倾向。课程体系 中不仅要包括大量的专业实务类课程,还要加入一定量的与职业资格相关联的相 关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价值取向。在课程设置上要使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 有机结合,处理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 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尽量考虑应用的需要。
第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体现人才的复合型倾向。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必须考虑到目前市场中需要的是一种拥有较 高的应用能力并且在知识储备上呈现复合型趋向的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打破 割裂分离的学科专业状态,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复合,并自觉地将其融入教育 教学中,以拓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据此,具有跨学科倾向的课程体系 才能满足当今对于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复合性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应该体现出 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及前沿热点学科的复合。例如,会计学是与经济学、法学、管 理学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在课程上可以设置能够利用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 会计相关选修课程。会计学专业中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等都因其高度综合性 而受到重视,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加大此类课程的比重,找准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和 可扩充领域,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极其有效的一种手段。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 单纯的就业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而是全面的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 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教育。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实 践教学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此前提下,应用型会计学本科专业应当培养能 够直接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学专门人才,培养 既懂会计,又会管理,既熟悉专业技能和技巧,又动手能力强的完善人才,其中实践 能力强是对应用型人才的突出要求。为了培养这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建设一 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先,在革新实践教学内容上逐步实现“会计核算+审计+财务管理”的“一 体化”实训模式。要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管理型、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就要在安排 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时,把与会计学紧密关联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处理等内容 纳入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实现一体化的专项和综合实训模式,真正体现会 计学科的完整性、层次性、程序性和职业性。另外,实践课程的学时应达到总教 学总学时的一定比例,以使学生真正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 练。
第二,加大投入建立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 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 实训设施的装备标准与课程设置一样,必须能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 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投资建设实训设施,开设用于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训 练,例如,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项目任务模拟训练等。针对会 计专业,应在校内开展的实验内容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中级会计模拟实验、 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审计实务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操作实验等,另外,还可以开 设与企业经营决策有关的模拟对抗训练(ERP沙盘模拟),通过这种模拟对抗训练 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培养学生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营决策等管理技 能。
第三,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 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校内外实习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 动手能力,熟悉企业会计工作,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奠 定能力基础。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之与行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广 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要 求培养人才,开展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行“校企联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既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一条有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