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论文
提升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论文 一、《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理解《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把握《社会保险》的课程教学现状,是改 进《社会保险》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社会保险专业能力的重要前提。(一)《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社 会保险》课程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理论性。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与发展起始于工业化时期,后来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在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与 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受理论因素的驱使,比如新历史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 论、政府干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等;
另一方面又产生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保 险理论,比如国家保险思想。因此,《社会保险》课程应该包含社会保险的基本 理论,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社会保险理论基础。二是政策性。社会保险工作主要 是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实施、管理与监督,因而社会保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 事业。对社会保险政策的解读是《社会保险》课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主要社会保险内容。在《社会 保险》课程中,应该梳理社会保险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理解社会保险政策的经 济社会背景,重点把握国内社会保险的现状,熟悉社会保险政策的实施过程与实 施方法,借鉴国外社会保险政策,对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展望。三是应 用性。应用性或实践性是《社会保险》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社会保险》课 程的讲授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及实施 现状,了解社会保险的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保险政策运用与实施的能力。
《社会保险》课程的应用性突出了学生社会保险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四是交 叉性。社会保险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学科密切关联。经济学是社会保险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是福利经济学直接推 动社会保险学的发展;
社会保险法制的健全程度是社会保险制度成熟程度的重要 体现;
社会保险起始于社会问题的产生,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要求运用社会 学的理论;
社会保险作为国家一定政治制度形态下的政策安排,因而与政治学密 切关联;
社会保险是传统社会保障与现代商业保险精算技术的产物;
此外,社会 保险与公共财政密切关联。可见,《社会保险》课程的学习,需要结合多学科的 理论与方法。五是动态性。社会保险的发展与改革永无止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变化,社会保险制度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只有实现社会保险与经济社会的同 步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二者的互利双赢。由于社会保险的动态性,《社会保险》 课程的学习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二)《社会保险》课程教学现状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还是一 个新兴的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还处于探索过程之中,《社会保险》的课 程教学也处于完善过程之中。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培养单位 非常重视《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凡是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将《社 会保险》列为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社会保险》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社 会保险》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为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 升学生的社会保险专业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社会保险》课程的 教学依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完全体现《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在体 现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还未完全到位。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人 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 生的专业适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社 会保险》的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影响人才培养的 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社会保险》教学过程与专业实践结合的紧密度还 有待加强,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的《社会保险》教学依然主 要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呈现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以灌输知识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目前的课程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过程与实践相脱离。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理论学习就是理 论学习、社会实践就是社会实践,而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社会保险》课程 教学中。容易导致学生毕业后与社会脱节,不能适应社会保障的实际工作,动手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发展的后劲。此外,《社会保险》课程教学还 存在教学计划制定不科学、教材质量差、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
二、基于专业能力提升的《社会保险》课程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保险》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等方面完善课程教学。
1.明确教学内容《社会保险》课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知识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 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核心概念。基本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社会保险的外源理论,包括社会学、公共管理、 法学、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
二是社会保险的内生理论,即社会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社会保险自身规律的理论,包 括社会保险模式理论、社会保险管理理论等。
(2)政策分析模块。应该对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深入剖析, 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尤其是对目前的社 会保险政策进行细致剖析,让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保险的政策现状。具体对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进行剖析。此外,还应该对政策 运行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
(3)实践操作模块。社会保险实践能力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险行政管理 实践、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实践、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实践、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实践、 社会保险监督实践。在《社会保险》课程教学中,应该对实践的技能进行具体讲 解和讨论,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初步训练,使学生把握社会保险实践的基本原 理与基本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部分既可以作为课堂讲授的内容,也可 以单独作为实践模块。
(4)热点聚焦模块。在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热 点问题,就目前而言,包括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养老金债务、双轨制、退休年龄、 公费医疗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伤保险赔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热点话 题,在《社会保险》课程学习中,应该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 充分了解社会保险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5)国际比较模块。现代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并 且率先在欧美国家发展完善,逐步趋于成熟。国外社会保险制度在建立、发展与 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存在一些教训,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险 模式与具体制度设计值得我国参考。因此,对于国外社会保险的比较分析也是《社 会保险》课程的内容模块之一。
2.改革教学方法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围绕教学内 容与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参与式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案例教 学法,更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讲授法。参与式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 生(组成小组)通过实地调查或其他方式获得典型的案例,并对获得的案例进行 准确描述,通过事先的小组讨论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讨论,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指导与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案例教学法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保险 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比较全面地训练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2)社会保险政策模拟教学法。应该围绕政策的制定、实施、反馈、修 改等程序进行政策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政策分析能力。可以根据目前社会保险 的发展状况,针对社会保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某一社会保险的内容,并提 出政策调研、修改的目标与要求,让学生组成政策分析小组,调研政策实施现状、 政策背景、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修正方案、实施政策修改程序及政策修正的评 估,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汇报整个过程。社会保险的政策模拟,既 可以是对一项新政策的制定,也可以是旧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3)研讨式教学法。包括:
1)课堂提问讨论,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 思考和讨论;
2)课题研讨法,设计若干社会保险方面的课题,并由学生分组进行研究, 并汇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或者也可以引导学生申报学校的相关科研项目,对学 生的科研能力进行训练;
3)课堂辩论法,围绕社会保险领域一些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 行辩论,比如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筹资方式问题;
4)名著与理论研讨,布置一些社会保险领域的国内外经典名著,由学生 进行认真研读,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
(4)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对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险筹资、 资金管理、基金投资、待遇计发、社会保险监督等内容进行情境模拟,并设计政 府、单位、个人以及其它主体(比如医院、投资方等)等不同角色。由学生根据 社会保险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进行全面模拟设计,明确不同主体在社会保险 中的职责、权利与义务。通过情境模拟,使学生熟悉社会保险管理与经办的全过 程,全面把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实施过程。
(5)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不能因为其它教学 方法的运用而忽视了课堂讲授法。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社 会保险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尤其是对社会保险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教师 在课堂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程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更加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
3.完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实施的具体工具,教学内容的体现和教学 方法的实施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手段。
(1)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应该围绕提升学生社会保险专业能力的目标, 根据《社会保险》的课程特点,修正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 现社会保险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保险》的内容模块进行具体设计和完善, 并且需要根据社会保险实践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使 《社会保险》的课程学习更加贴近社会需要。
(2)组织开展社会保险调查。社会保险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 进行社会保险的调查实践。可以在《社会保险》的课程教学中专门安排一定的课 时用于学生调查,或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平时的课余时间就近开展社会保险的 调查。由于社会保险涉及每一位劳动者,容易找到调查的对象。要求学生围绕社 会保险的任一主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通过小组或个人进行调查。通 过学生对社会保险的调查,充分了解社会保险的需求与政策现状。
(3)建立网络课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应该成 为一种重要趋势。《社会保险》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 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建立《社会保险》的网络课堂,实现《社会保险》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通过网络课堂的建立实施网络教学,使教师和学生 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平台进行互动,包括作业布置与回收、课程论坛、视频学习、 案例分享等。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Email、QQ、博客、微博等网络工具加强师 生互动。
(4)加强社会保险实践与实验教学。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是社会保 险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保险》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可 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见习,或者到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进行课 程实习,了解社会保险管理与业务经办的具体过程。还应该在校内建立社会保险 实验室,引入社会保险相关的实验软件,进行社会保险管理与经办的仿真实训。
通过校外实践与校内实验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保险实践能力。
(5)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料库。应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课程的资料 库,对课程教学进行辅助,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具体的资料库包括与社会 保险相关的文献库、制度库、数据库、图片库、视频库,从内容和形式上促进课程教学的实施,增强学生对社会保险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讲授的说服力,并且 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思考。
作者:单位:龙玉其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