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林
(徐州医学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摘 要]爱因斯坦临终前仰望星空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那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呢?物理学中,对时空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典力学阶段、狭义相对论阶段和广义相对论阶段,可是对其修正的定理规律数不胜数,同时还要分宏观和微观……同样是物质,同样是原子构造,星体同样是逆时针旋转,万物同样处于一个时空,为什么没有简单而统一的规律呢?
[关键词]能量守恒 相对论 物质 能量
中图分类号:O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279-04基本原理:(时空能量守恒)要研究世界,我们就研究最基本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经典力学我们知道,小球想要在真空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没有向心力是不可能的。有了向心力后,力又与速度方向永远垂直。可是力是什么,速度又是什么呢?我们只是看到了物体的表象,却还没有看到实质。世间万物都是能量,力的产生和相互作用需要能量,无论是生物的生物能还是其他,速度是动能的表现,物体内部原子分子的内能,光、热、电万物,所以能量守恒是宇宙真理。
要研究还要建立正确的参照系,即坐标。我们从小习惯在纸上建立坐标,从二位的直角坐标到三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再到四维的时空直角坐标系,是习惯也是方便表示和计算。可是真的时空坐标系一定是直角吗?很显然未必,地球尚且不平,地球自转尚且还有黄赤交角。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的畸变考虑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点之间的距离会变化,导致时空的变化,就像波浪一样,时空背景弯曲,曲张率不为零。可是在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很难看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一代天才物理学家潜心致力于数学家做的计算之中,产生误差后又计算,现在的理论是时间与我们所在的空间平行,可是还是摆脱不了传统习惯。所以建立正确的时空坐标系可以让我们的世界更清晰。
假设时空的坐标系为O—ABC如图,坐标轴是过O点的三条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小球运动的本质能量的运动在以O为圆心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与OAB平面交于D、E,与OBC平面交于F、G,与OAC平面交于H、I。(见图1)我们的视网膜是正物质(原子)构成的,于是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正物质。假设能量是从E点开始,那能量走过半圈就是正物质一生的寿命,具体到我们每一钟表指针的运行速度是固定的,但对于观测者来说,钟表移动的速度越快,看上去指针转动越慢,因为指针在时间轴上得投影收缩。个人来看,就产生一个时间感,生命的产生到消亡,万物的兴起到衰败。于是我们就有了时间矢量的方向E→D。同理,反物质的时间矢量方向为D→E。假设银河系不受其他外力干扰,只受从圆心的能量运动,当它在E时,正物质的世界开始,产生了方向为E→D的时间矢量。假设我们现在在M点,那么它此时的速度在那三个坐标平面分别有3个速度方向。作V1平行于面OAC,V2垂直于面OBC,V3平行于面OAB。(见图2)
从我们的主观认知上来看,我们会认为世界有时间,因为有V3,我们身边的正物质和我们一样经历着兴亡的一生,此时能量分布在时间轴上的能量表现为V3。我们同时也产生了空间感,因为有了力的作用了,由于平行于面OAC的方向上有速度V1,这就相当于是向心力把事物往圆心O拉住,而力的实质也是能量,宇宙转动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动,于是我们有了存在感,那V1对应的在面OAC得投影就是我们在此时M点的空间轴。
其实在M时还有一个速度V2,但由于我们的主观原因感受不到,原因就是我们在匀速,这和静止给我们的感觉一样。试想我们坐在公园里水平放置的摩天轮非常缓慢的匀速转,外面什么也看不见,我们的伙伴都是在一起缓慢的匀速转,能感受到得只有重力和栏杆的向心力,参照物只有一起运动的物体,当然感觉不到这缓慢的速度,就算速度再快,只要匀速,感受到的也只是向心力的变化。但这个V2却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我们穿越时空层,所以V2与时空层是垂直的。而当时空层矢量反向时,能量也变化了。(但我们在以前计算中从不加入这一个能量,于是为了方便计算说明和与现在的理论相接,我们就认为我们只是我们实体在现在空间层的投影)建系的可行性验证:在明可夫斯基得研究之前,为了检验一条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得不变性,人们就必须对它实行一次这样的变换;可是明可夫斯基却成功地引进了这样一种形式体系,使定律的数学形式本身就保证了它在洛伦兹变换下的不变性。由于四维张量演算,他对四维空间也就的到来同通常的矢量演算对三维空间所得到的结果一样。他还指出,洛伦兹变换(且不管由于时间的特殊性造成的正负号不同)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坐标系在四维空间中得转动。(1)所以可以加个空间层坐标,而原来的三维空间坐标,即经度维度海拔合为一个空间坐标轴—力的作用。那么时空的三维坐标诞生了:时间,空间,时空层。为了证明在M点时候我们时空坐标系的建立的可行性,这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数理回顾下,开始我们只是知道存在这三个面构成了坐标系,圆心也可以确定,这和小球的转动一样,先是我们根据正反物质的交替面可以确定时间面,圆心在时间面内可以找到时间轴,假设为OA,接着我们可以根据向心力的作用方向找到空间轴,假设为OC,可以确定面AOC了,再根据V2垂直于时空层我们也可以确定另一个坐标轴时空层了,假设为OB。看来这种时空坐标系在M点时是正确的。这和地球上每天白昼交替又有黄赤交角使得季节变化又相似。宇宙能量转动原因:那能量为什么会绕O转动呢?原因基本有两种可能:①宇宙中心有一个巨大能量在以时间轴自转,如同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②在任意物质能量轴对面有一个相反的大小相同的同一轴的能量,即有一个如同镜子相反的世界,如同双子星运动。假使只有①,那能量很可能不均匀,像原子一样,不仅外部的电子会不稳定,内部所需要的是对正反物质的两种引力,也需要正反能量,那内部物质能量也可能不稳定,宇宙可能就无法像现在这样相对稳定了。②的假设相对更符合现在的实际,但②加上①的假设更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存在时间轴了,宇宙中心存在两种巨大且大小相等对称的正负能量,能量沿对称轴自转产生了时间轴,带动世界,而宇宙中心的能量在变化时产生了一个面就是面OAB。与广义相对论的联系:广义相对论通过对水星轨道的运算及一系列预言证实是对的,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见图3)在半圆的曲面上任意一点的时空位置,空间的坐标轴就是原点与该点的直线,时间轴固定,从能量守恒的根本原理解释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但由于眼睛的局限只画了一半,这也是爱因斯坦死前想到的说:“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认知的错觉。”
证据:计算的引力场的圆曲率,加入宇宙学常数后得到了场方程:R_μv—1/2×R×g_μv+∧×g_μv=k×T_μv,最终人们得到了真正球面对称的准确解—史瓦兹解。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永恒的和圆形的或是复合的圆周运动。(2)(见图4)(3)人类的视觉:视觉系统从眼睛开始,人们常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眼睛好比一架固定在可旋转地三脚架上得摄像机,三脚架会自动地让摄像机对准令人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拍摄。眼睛中的晶状体好比照相机的镜头,将进入的光聚集成光束,投射到类似胶片的视网膜上。视网膜的厚度只有四分之一毫米,却由数层神经细胞组成。1.25亿个光感受器负责接受射入的光,将其转换成生物电信号,再继续向视觉功能区传递。传递给负有专门任务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将我们眼睛所见的图像特征化。有些神经元对枝干的垂直轮廓线敏感,另一些则是在看到横向轮廓线时才发出脉冲,还有些对花朵的黄色或叶瓣的绿色做出反应。如果带上偏振眼镜,双眼看到光波能量的运动方向不同,双眼画面信息融合后,加深视觉的立体呈像,出现“立体图”这也同时说明每只眼睛可能只对一种偏振感觉强烈;即视觉皮层中的眼优势柱与方位柱的同时视觉皮层中方位选择性敏感柱的组构方式。(4)有些动物于是具备了三维呈像功能,如猫头鹰。实际空间(actual space)与视觉空间(visual space)。实际空间是客观的外在三维空间。视觉空间是我们所看到的实际空间。视觉空间不一定与实际空间完全相同,视幻觉(optical illusions)就是视觉空间与实际空间不相符的结果,尽管如此,但我们往往认为对外界的认识是正确的,为了在世界里安全活动,我们必须能准确地作外物定位和自身定位。虽然身体其他感觉如听觉,触觉,本体觉和前庭平衡反射也能定位,但视觉给予最精细,最深广的定位能力。外物的定位由两个量值所确定:方向和距离,视觉方向(visual direction)是外物二维空间(水平和垂直方向)定位,从眼立体做出第三维空间(距离)定位。(5)大脑回路:皮层的突触回路也由传入纤维,传出神经元和内在神经元三成分组成。(6)构成对视觉空间的认知。反物质和负能量:那么到底有没有反物质呢?在粒子物理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1932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在实验室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了8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其实,正如中国太极所说的阴阳相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内涵首先是在继承了?易经?阴阳八卦的思维模式中形成的。“易”字本身就含有阴阳变化的意思。而《易经》的卦象结构,表明这是基于对世间万物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符号化的抽象后所构建的思维模式。阴阳爻代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成为《易经》卦象结构与思想内涵的基础与核心。与此同时《易经》的太极阴阳思想和理论。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哲学本体观,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宇宙构成的最根本的要素和规则,也就是说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就是阴阳构成的。(7)反物质就是原子核质子内的夸克,与外面有相反的能量,成正电荷,中子内包含负能量,转化时中子放出能量使质子变化,夸克反包含了原子核和电子并吸收外界的正能量成为新的“反中子”。正物质变为反物质吸收我们所感到的正能量,放出负能量,就像黑洞。反物质变为正物质放出能量,就像恒星。正反中子在平时稳定原子核,周期释放。(虽然现在没被证实,人们总是相信眼见为实,但是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本质区别是生命正物质或反物质中的一种多了许多,且可以吸收自然界的能量,而我们的视网膜是感应正物质的,所以反物质只能在磁场中测,它成正电性。可以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和问题了。)光是在带电物质振动时产生的,但它本身却不带电荷,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反光由反物质电荷振动时产生,它和光是一样的。反物质世界是由与我们自己的世界一样的光照亮的。(8)恒星为什么能释放能量,而且用的是氕,而地球相对稳定,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差不多。因为没有中子的原子不稳定,中子与质子能量近乎相等才可以提供转化的能量,正物质与正物质之间为斥力,正物质与反物质表现为引力,就是俗称的万有引力,正反能量相结合会湮灭。人们其实对正反物质的利用已经很多了。生理上:物质的消化吸收等:能源上:氢核反应,重核裂变等;在化学工业上等:由于同位素性质相近,不同质子数分为各种元素性质不同,制造了不同的东西等;生活里各种东西的燃烧腐蚀等;电器业:电流,电磁;物理学的张力等等,一切都在显示能量的创造力,几乎无所不在。能量的真正面目:能量无干扰是绕宇宙中心转动,但可以发生转移,吸收,譬如弹簧的拉升与收缩,势能与动能的转移。速度是能量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物质表现,作用于物质,可以发生改变,但物质总能量不变。于是把能量在时间方向上的不同方向区分了正负能量。向宇宙中心,能量趋于偏大,元素序数变大,我们元素是从质子数为1的氢开始,说明离中心还很远,元素序数越小,能量越小,转化周期越大,有利于生物遗传和存在。恒星是生命的保姆,它用氢作为燃料能长久得给生命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也是产生大引力的主要贡献者。在特定条件下,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能量也会转化为物质。当较大的原子分裂成为较小的原子(原子裂变),或较小的原子结合成较大的原子(原子聚变)时,物质就变成为能量。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了物质消失时所放出的能量:E=mc^2式中E所代表所获得的能量,m代表所失去的质量,c代表光速一每秒约为186000英里。该公式也同样适用于能量转化为物质的情况。运动着的粒子的质量,即它所包含的物质的多少,与其速度成正比,这就意味着,(所增加的能量表现为所增加的速度)被转化成了质量。质量的这一变化在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变得十分显著了。(9)初步结论:宇宙能量都在整体转动,相对应的无论星系,星云,星球都在整体转动,包括核外电子,原子带动星体叫自转,恒星带动行星叫公转。由于我们感受不到时空层的穿越,越大物质转速越慢,轨道椭圆,星体之间能量作用很复杂,地球绕太阳比水星慢,月亮又差不多能每天出现,这和轨道有关,实际上无论是质量的差异还是轨道和速度,追其根源还是能量比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核外电子受到的束缚少了许多,更接近了光在这个时空层的最大速度3×10^8m/s,但电子能量一般比光子大,而且有其他电子的干扰轨道呈电子云分布。排除干扰不难发现相比较而言假设我们在M点;我们的认知就是M点的能量在时空层OAC的投影,我们感受到的空间就是M点能量在OC方向上的投影,我们自己也是投影,时间是M点的能量在OA方向上的投影。其实总能量没有变化,根据通过D、E点的时候投影的时间矢量方向变化,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正反物质,于是我们又得到了世界的又一个真理:第二条真理:能量产生了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的变化会影响物质的性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也是侧面的印证。)根据通常的相对论,自由质点按照下列关系式而运动:δ{?ds}=δ{(-d*x^2-d*y^2-d*c^2+c^2*d*t^2)^?}=0质点是沿直线并匀速运动,这点貌似和以太运动相似,运动质点的动量(Ix,Iy,Iz)E:Ix=m(δH)/(δx)=mx/(c^2-q^2)?等等E=(δH)/(δx)*x+(δH)/(δy)*y+(δH)/(δz)*z?H=m*c^2/(c^2?q^2)^?也就是说和E=mc^2差别仅在于质点的位置。(10)天文上的观测误差(光速不变论):现在天文观测以光速不变论作为观测基础近处会产生微小偏差,远处完全不准,我们看到的最快的光和我们时空层平行时才是光速,其他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很明显真实时间是更长的。于是宇宙膨胀理论也要斟酌一下了。不能达到光速论: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可能达到光速。”显然我们需要重新斟酌一下。在当前时空层内,光子是最小的正物质,如果超过光速就意味着该物质投影能量大于其本身能量,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光也不能。现在提出一种“快子”能超过光速,只是需要补充能量,这相当于把多个运动员得能量加到了一个人身上,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意思,所以现在还可以说最快是光速,这些当然是在我们眼中。一些推论:
这三个轴中只有时间轴不变,宇宙的半径很大,我们运动的圆形平面与时间轴是有夹角的。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也有周期性变化。稳定的只受恒星万有引力运动的行星运动轨道近圆,只是我们看到为椭圆,我们物质存在时间也会经历变短变长的循环,只是半径大变化不明显。(例如:日本地震使地球时间减少)我们在时空层上匀速缓慢来回运动,我们时空层此时能量的变化是,如图。由于我们处于的半径很大,宇宙位置变化不明显,正反物质相互转化的能量近乎守恒。时空层能量图大致是:(见图5)时空弯曲和时空穿越:设想在引力场中不同位置的两个观测者,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面,一个在塔顶。地面的观测者每秒向塔顶的观测者发一个光脉冲信号,塔顶的观测者测量两个信号到来的时间间隔—他们在比较时间流逝的快慢。结论:在一个光脉冲趋近塔顶时,一直在加速的观测者却越快的远离,因为光脉冲需要多一点时间到达塔顶的观测者。时间像是对两个观测者都坐着不动,他们也看到时间的不同流逝。(11)时空穿越理论上是一定可以的,只要物体达到一定速度,因为时空的三个轴在此刻都是矢量。在空间上的能量变化就是体现为速度,加速后能量向空间方向偏移,时间就缩短了。粒子加速器就是很好的说明,只是这还是小速度的变化,感觉不明显。电磁波和纵波:还有另一种东西不是原子结构的物质,广义相对论也不能很好解释,但把它放到宇宙能量的角度还是能很好的说明。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波理论,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波也属于电磁波,其实电磁波也是能量,不同的波长表示不同的能量,光是最快的电磁波,因为它和我们此刻平行于该空间层,不平行时就出现了波长不同的波,也是正物质的一种,且是最小的正物质。恒星放出光,同时也在吸收“反光”,黑洞吸收光,同时也在放出“反光”。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波实质上是一种臆想的媒质以太的状态的总和,这种媒质是无处不在的,在没有辐射的时候也是如此。由此可以假设,这种媒质的运动必然会影响到光现象和电磁现象。光速不变原理,是能够同相对性原理协调起来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为这两条原理无歧义地决定的新的坐标变换方程。它的特征在于通过坐标和时间原点的适当选取,可以使方程X^2+Y^2+Z^2—C^2*t^2=X"^2+Y"^2+Z"^2—C^2*t"^2变成一个恒等式。这里C是真空中得光速,X,Y,Z,t是相对于K的空间—时间坐标,而X",Y",Z",t"是对于K"的空间—时间坐标。(12)也就是说明,以太的时间—空间也在变化,但以太并未变化,能量不变,相对于宇宙中心点能量不变,是恒等式。光也是能量,于是传播方向也是绕宇宙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由于能量比我们小得多,我们假设自己为静止最快看到光速,那它比我们快光速,当与我们时空层平行的光来到大气层时,被大气的原子吸引有了偏移,产生了折射,也有部分光子与最外层核外电子反应,有了反射。于是并不平行于我们的时空层了,速度变小,水里一样,大多固体是光能量大多被吸收了,产生了热,根据反射折射能量的多少,我们区分了颜色。
但是有的物质不同,例如银,光照射时几个光子能量恰好等于最外围电子,于是吸收后以光子形式打出了光,产生了光,产生了折射,铜,水次之,于是有了镜子。当拿银作为导线时,最外围电子就更活跃了,能量可以以光子的形式传递,无论导电还是磁化都很好,而一般金属最外围电子能量不是光子的整数倍,没有银好。
还有纵波,其实纵波和横波的光类似,只是在我们的时空层面上的能量投影得没有光多,所以看上去波速也慢了许多,其实能量的速度是一样的。地震波最具破坏力的是纵波,能量大多表现为上下震动。我们测到的光波和纵波显示是波状,主要是在非正空中,能量越小越容易被物质干扰,而物质的正负能量一般平衡,靠近时必然受到斥力大于引力,开始反向,于是就成了向前的波状了。麦克斯韦方程组,静态场的基本方程推广为时变场的基本方程▽XH=J+δD/δt ▽·D=ρ ▽*E+δB/δt=0 ▽·B=0 他用两个旋度方程把电场与磁场的变化关系联系起来了,即变化的磁场要激发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反过来也要激发磁场。这是电磁场以波动形式传播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变化的磁场和电场引发了引力场的变化,即相对运动了,有了能量的变化。(13)撞击的基本原理:(解释地震的前奏)当一个小球撞击地面时,它在我们时空层投影的能量几乎为零,而我们只感觉它对地面有压力如图1,撞击点为A,能量在时空层速度比我们快3×10∧
当一个巨大能量的陨石垂直撞击地面时,它在我们时空层投影的能量假设也是为零,撞击时由于能量巨大,那能量从A到B,也就是地面从开始凹到地面开始向上凸就有一个不能忽略不计的时间,这么大的能量从动能转化为势能需要很长时间,加上地质层是凹凸的,就像是弹簧,而在这段时间内地球也到了下一个位置,有了新的时空层,而这种反弹只能回到原来时空层的A的位置,于是能量传到了原来时空层的位置A点现在的B点。于是B点发生了地震,而且能量主要沿着A→B方向传播,但由于能量在B及以后波峰都可以四散传播,且地壳的能量吸收能力很强,所以在B为地震中心。A→B距离为这段时间穿越时空层的路程,A→B为方向。现实中地震当然不是陨石撞击地面引起,但原理十分有关。(见图6、7)地震的原因:(解释板块学说)世界上出现河流和海洋就一定要出现地震了。地震也是板块挤压,漂移的成因。地壳以下的地质无法制造这么精准的地震带,况且地震带一般在板块的边缘。河流经过冲积扇,洪积扇时,所带的物质开始下沉堆积,形成例如四川盆地的结构,这样在地下就形成了巨大的新的地质层。上层是长江中的大块泥沙构成的盆地,称为A层,比较与盆地相接触的下一层地质层,称为B层。A的密度由于生物的活动和自然活动如降雨等等,B的密度由于风化腐蚀氧化等原因,A的密度比B大,假设在AB接触面附近密度各自均一,那么就可以把它们看做两种不同物质,即A的元素序数比B大,那两者正反物质转化时间也不同,地壳有充足的正能量补充如阳光,使得物质平衡向吸收正能量的反物质方向偏移,由于A密度大,转化周期快,于是AB转化周期产生了一个时间差,当时间差达到最大时,即A产生了大量的反A,B产生了大量反B,中间有了一大段空隙,堆积了反物质,反物质之间斥力较大,且被挤压,A于是脱离地面,但由于A能量大,只是小脱离,但很慢,几乎察觉不到。反物质放出,产生磁场变化,因为磁也是正负能量的变化,地震开始可以被测到,有的生物可以感应到了。根据前面我们知道,能量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时空层的投影速度也不一样,于是A真的开始缓慢脱离地面,但A和地球还有万有引力,且开始变大,产生拉力。根据牛顿力学我们知道,A会被拉回来,撞击地面B,能量相当于2个A的总能量,根据撞击的基本原理,能量波峰传递到了另一个时空层地点,方向为穿越的时空层方向。
由于A的面积大,加上地壳内各地质层的缓冲,微震感且只有一下。克希霍夫积分偏移原理[δ^2/δx^2+δ^2/δy^2+δ^2/δz^2-1/(v^2*(x,y,z))*δ^2/δt^2]P(x,y,z;t)=0说明地震像板块跳跃假说。共射面元(CRS)叠加技术共轭点S*可以用波的出射角α与波的曲率半径R定义。S*=(X—RSinα,RCCosα)说明地震能量是从地下目标点S的一个共轭点S*发生的。(14)证据:是四川盆地东南边上地幔有两处密度最大的中心,都是密度3.34,其西北相同方向对应汶川和玉树,唐山上地幔密度3.24,与之对应的都是密度差不多的B层,所以唐山先发生。内蒙古地震区其东南方向也有密度为3.34的中心,所以几乎同时发生。同理其他地震区也能找到地质层密度差异大的大平原。构成了陆地地震带。
小的地震使由于地幔内其他地质层密度差,但由于有地表的阻挡,只能引发小地震。大地震完后,A和B接触,时间差又逆转,正物质增多,A对B产生压力,挤压板块,形成新的地质层,同时使海拔上升,形成山脉,B的下游沟壑只能越来越深。(板块学说:漂移与挤压只是地球所处的时空位置不同。)证据:喜马拉雅山脉出现鱼化石就是地质层的挤压,构成了山脉的证明。日本与我们的海峡深度加剧。华北平原的上升。地震成周期性正态分布,历史上一两百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海底引发的陆地地面地震有点差异。由于洋流等海水运动带来了物质,是地质层密度不一。产生大地震时,海水渗入,浮力使A升地更高,所具备的势能越大。下落时又有海水缓冲,地震时间长。海水被挤出裂缝,引发海啸。证据:日本地震引发大海啸,加上此时正好有“超级月亮”,引力加剧了海啸。日本海底有300公里的沟壑,海底发现金字塔,测出有放射性元素。这些都是下面地质层的东西。(见图8)
地震的各种数据测算:
地震的活跃期和平静期要经历100年乃至100年以上那样长的时期,一般把这个时期称为地震发生的周期。当发生震中距海岸九十公里的近海大地震时,会出现大范围的地面升降。地震前升降区与地震后升降区分布大致相反。(15)地震时间:假设甲地地质层AB的密度分别为X1和X2.乙地为X3,X4.丙地为X5,X6甲乙大地震时间间隔T1,乙丙时间间隔T2。设每大一个密度差时间延长M那可以得方程组:(X4-X3)-(X2-X1)=MT1和(X6-X5)-(X4-X3)=MT2解出解就行了。再观察各地地质。地震能量:即A层上升到最高的总势能。地震地点:A的重心沿穿越时空层方向,现在是北偏西方向,距离取决去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地震源B越远。可以用以往地震数据做方程组求解,也可以用能量除以波速,或者直接算地球时空层上的速度乘以时间。原理知道方法不是问题。大陆漂移和地磁场变化:初看起来大陆漂移显出一副极为复杂的各种运动的情景,但却只有一条原则:即大陆块移向赤道和向西漂移,即离极运动。地极移动会依次产生另一种大陆漂移。(16)地磁场的极性无疑地是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反向的全球性和同时性表明了这一点,特别是火成岩和沉积岩尽管获得剩余磁性的方式及确定年龄的方法不同,但观测到的极性变化时期却是一致的。地磁场极性变化的进一步证据是过渡带内的方向特性,以及含有根本不同矿物的火成岩及其接触带之间极性的一致性。再者,岩石的极性几乎毫无例外地归因于使它获得剩余磁性的地磁场的极性,从而能以确定岩石在已知极性序列中位置的方法来确定岩石的年龄,推到更古老的地质时代有过磁性变化。(17)
结束语
科学就是用最简洁的最有力的语言解释宇宙万物和谐的一切。
考文献
[1]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29.
[2] [波兰]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对论。重庆出版社。2006.11:183.
[4] 沈钧贤 严喆。大脑之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37—49.
[5] 王光霁 崔浩。双眼视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4.
[6] Gordon M.Shepherd。神经生物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444.
[7] 刘远东。太极密码。团结出版社。2008.3:2.
[8] [英]戈登.弗雷泽著。江向东吴艳华译。反物质(世界的终极镜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98.
[9] 王连瀛,张成祎译。物质和能量。科学出版社。1983:11.
[10]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9:253.
[11] 徐一鸿著,张礼译。爱因斯坦的宇宙—老人的玩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39.
[12]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9:80.
[13] 林为干.符果行 刘厚仁。电磁场理论。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255—256.
[14] 李辉峰 徐峰。地震勘探新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0:94-97.
[15] 松泽武雄。地震理论及其应用。地震出版社。1980:5—12.
[16] [德]魏格纳著。海陆的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44-154.
[17] D.H塔林。古地磁学原理和应用。科学出版社。1978:113—114.